大军师联盟-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
刘辨内心狂笑不止:“好一个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真是太讽刺了。”
军师联盟倒是极其淡定:“从安喜县尉、下密县丞,再到高唐县尉、县令,刘备一干就是五、六年,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当新野县令?”
刘辨只能呵呵了。
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
军师联盟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有理由的。
可怜的刘备,满腔热血而来,居然又是县令!
这就是命—!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辨抬眸望去。
但见,朱彤推门而入,欠身拱手:“陛下,郭嘉有事求见,说韩暨已经找到,而且就在宫外侯着,是否接见?”
“接见!”
刘辨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快,让他进来,朕有要事与之商议。”
朱彤应声承诺,旋即躬身离开。
没多久。
吱呀—!
郭嘉推门而入,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男子:“微臣郭嘉(韩暨),参见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二人平身,目光却是落在韩暨身上:“你便是堵阳人韩暨?”
但见……
此人身姿挺拔,约有七尺五寸,身穿一袭淡蓝色圆领长袍,头戴高山冠,眉目之中闪烁着一丝淡淡的庄重肃穆,彷佛有些不容易接近。
没错。
此人便是韩暨,韩信的后人。
韩暨一揖,郑重言道:“没错,草民正是韩暨。”
刘辨深吸口气,从案几右上角,抽出提前准备好的帛书,递出去:“仔细瞧瞧,你可看得懂这份图纸否?”
韩暨皱着眉,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南阳汉庭的皇帝陛下,居然知道自己略懂墨家学说,甚至主动递上了图纸。
“这……”
不管怎样,韩暨终归还是接过图纸,展开浏览。
只一眼,韩暨便被图上描绘的东西震惊,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良久。
韩暨抬眸望向刘辨,一脸的不敢置信道:“敢问陛下,这图中所描绘的东西,可是要利用河流,来传动某种东西吗?”
“没错!”
刘辨太兴奋了,韩暨果然能看懂。
自己是一点都没有提醒,他居然已经猜到了用途:“这是朕改造过的水排,以大江大河为冶铁提供动力,代替马排、人排,提高生产效率。”
“冶铁?”
韩暨闻言愣怔的同时,目光骤亮,缓缓点头:“没错!目前南阳已经有了水排,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若是当真能以大江大河为动力,生产效率必可再次提升!”
一念至此,韩暨由衷佩服,欠身拱手道:“陛下真乃神人也,居然可以想到以大江大河为冶铁提供动力,草民佩服。”
“雕虫小技,何足挂齿。”
刘辨很随意地摆了摆手,不屑道:“这只是朕几幅图纸当中的一幅而已,那些距离河流较远的冶铁作坊,还有更厉害的鼓风设备。”
“哦?”
韩暨的兴趣果然被调动起来:“当真?”
刘辨淡笑:“怎么,你觉得朕会在你面前扯谎?”
韩暨这才意识到说错话,赶忙拱手致歉:“请陛下恕罪,是草民放肆了。”
刘辨知道韩暨是无心,只是太过兴奋而已,便摆手示意其起身:“你乃无心之过,快快请起,朕不怪你。”
韩暨暗松口气:“多谢陛下。”
“韩暨!”
刘辨双目灼灼地打量着对方:“朕知你懂墨家学说,通晓格物,因此希望你出山辅佐朕,朕要提拔你为监冶谒者,专管朝廷冶铸之事。”
监冶谒者,掌管冶铁的专官。
历史上的韩暨,便是在担任监冶谒者期间,在原本杜诗水排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了新式水排,而且将其推广开来。
刘辨如此安排,同样有这样的意思。
虽然,目前的韩暨相对年轻,但从对方掌握的墨家学说程度而言,已经算是比较成熟,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甚至可以在刘辨手上,提前成名。
韩暨眼神骤亮,嘴巴微张。
他似乎没有想到。
当今陛下,居然会征辟他为朝廷命官。
而且,不需要任何的考课,便可以直接成为光禄勋的属官。
要知道,这可是秩比六百石的官职啊!
从山野之人一跃而成为监冶谒者?
恁娘的!
韩暨此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居然就实现了?
“公至!”
“公至?”
一旁郭嘉拽了拽韩暨衣袖:“还愣着干嘛,赶紧谢恩啊。”
韩暨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深躬一礼:“微臣,谢陛下隆恩。”
刘辨淡笑:“明日你陪朕去一趟冶铁作坊,正好有些事情需要交代,顺便让你熟悉一下未来的工作环境。”
韩暨拱手:“喏。”
“哦对了。”
刘辨忽然想起了什么,忙从旁边又取出一些图纸,递过去:“今夜好生研习一下图纸,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明日朕一并解答。”
韩暨恭敬地接过图纸:“喏。”
呼—
又解决一档子事。
刘辨长出口气,轻声道:“好了,尔等退下吧。”
郭嘉、韩暨这才拱手承诺,旋即躬身离开。
……
公车署。
从汉武帝开始设立。
为接待一般应试学士的馆驿,可以任凭学士之流来去。
在汉代,公车署是个级别比较低的馆驿,常常人头攒动,三教九流,人色不等,吵吵闹闹像是一林子的鸟似的。
而在今天,更是如此。
前来报名参加考课的世家子弟,没有一千,也有数百,愣是从公车署内,排队到了外面,摆出一条长龙。
忙碌了整整一天的戏贤,终于到了下班的点,将名册登基好,吹干墨迹,择取前一百名考生名录,递给属官:
“按照名录,张贴告示,这些人等明日于公车署内,参加考课,自备好笔墨,朝廷准备竹简,不准携带任何书籍图鉴。”
“喏。”
“下去吧。”
戏贤罢退属官后,终于长出口气。
起身。
赶往旁边的房间。
此刻,房间中正有六人等候。
戏贤赶忙迎上去,一揖作礼:“实在抱歉,今日在下实在是太忙了,让诸位久等了。”
程立等人淡笑着道:“无妨,戏仆射一直都没有闲着,我等又岂能怪罪。”
戏贤颔首,暗松口气:“感谢诸位理解。”
一旁陈宫轻声道:“戏仆射,听说陛下对我等的安排已经下来了?”
“恩。”
戏贤点点头:“已经下了,文若把诏书也送过来了,尔等只需要拿着它,便可赶往各军。”
张飞哦的一声惊诧:“是往军中吗?”
戏贤没有遮掩,实言相告:“没错!如今曹将军、张将军、孙将军帐下,尽皆缺乏谋士、良将,鉴于尔等在鄢陵之战中表现,陛下自然有此安排。”
“哈哈!”
张飞心中深吸,扭头望向刘备:“大哥,我说什么来着,咱们一定会在军中,还真被我给说着了,这回好了,又可以上阵杀敌了。”
刘备神色淡然,脸上没有过分惊喜的表现。
戏贤则取来诏书:“仲德、公台、文珪,这是你们的诏书,拿去吧,今日暂且在公车署休息,明日一早,便可启程离开。”
三人齐齐拱手:“喏。”
“咦?”
张飞愣怔,扭头望向戏贤:“敢问戏仆射,我们兄弟三人的诏书呢?”
戏贤皱着眉:“张将军,戏某只拿到三分诏书。”
“啊?”
顿时,刘备愣怔。
关张更加愣怔:“意思是……没有我兄弟三人的诏书?”
戏贤轻声道:“或许是吧?”
“这……”
张飞一脸的不敢置信:“这怎么可能?我家大哥可是当今陛下的皇叔,他今日亲口答应过的,会给我兄弟三人一个妥善的安排。”
“没错!”
一旁关羽手抚长髯,肯定地点点头:“此事是陛下亲口答应的,尔等定是搞错了,劳烦戏仆射再仔细找找,说不定是遗漏了。”
“云长、翼德。”
刘备赶忙起身制止,打眼色示意他们不必再言,转而面对戏贤:“戏仆射,非是备扯谎,此事确实是陛下亲口答应的。”
“这样啊!”
戏贤忙碌了一整天,岂能知道宫中发生的事情。
他沉吟片刻,拱手作揖:“玄德勿急,且容戏某派人去问问,若当真是遗漏了,今日必定为尔等补上,如何?”
刘备暗松口气,一揖作礼:“那便有劳戏仆射了。”
戏贤还礼:“岂敢,此乃戏某分内之事,尔等在此稍后,戏某去去便回。”
旋即。
戏贤转身离开偏殿,派人寻找荀彧,将此事问个明白。
约莫半个时辰后,荀彧竟然亲自赶来。
“刘皇叔。”
荀彧恭敬地揖了一揖,疾步迎了上去。
“岂敢。”
刘备惶恐,忙不迭起身还礼:“荀令君,您怎么亲自来了?”
荀彧淡笑着上前:“是陛下命我来此。”
刘备哦的一声惊诧:“可是陛下对我等的诏令下来了?”
荀彧遗憾地摇了摇头,轻声道:“在下岂敢隐瞒刘皇叔,陛下对尔等寄予厚望,因此暂时没有安排,等要害职务空缺下来时,诏令自然会到。”
“啊?”
刘备眸中闪过一丝惊诧,受宠若惊:“是这样啊。”
荀彧颔首点头:“没错!荀某亲自去皇宫问过陛下了,陛下便是此言相告,还说让皇叔您再耐心等等,少则三日,多则十日,诏令必到。”
能得皇帝陛下如此器重,刘备还有什么可着急的?
他赶忙答应:“荀令君放心,备会安心等待,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荀彧面带微笑道:“玄德乃是当今陛下的皇叔,陛下对玄德非常信任,这份诏令,乃是陛下再三斟酌后,方才做出的决定。”
刘备大为惊喜:“备何德何能,竟得陛下如此信赖。”
荀彧轻声道:“单凭皇叔一条足矣。”
“……”
干完了正事,二人闲聊片刻。
待暮色渐浓时,荀彧方才离开。
“哈哈!”
张飞兴奋地合不拢嘴:“大哥,这回咱们可算是熬出头了,没想到,陛下居然对大哥如此重视,想来一定会提拔个大官儿。”
“或许……”
张飞试探性猜测道:“大哥可能会与张辽、曹操、孙坚,一般无二,可独领一军,为朝廷诛杀贼寇,建功立业。”
“未必。”
一旁关羽皱着眉,手抚长须道:“张辽、曹操、孙坚皆乃陛下股肱之臣,咱们初来乍到,陛下何其英明,岂会如此随意提拔。”
“即便不是这般,想来也不会小。”
张飞自信满满,拍着胸脯言道:“否则,陛下何须深思熟虑,如仲德、公台、文珪那般,将我等安排好便是。”
“云长、翼德。”
不等二人开口讨论,刘备倒是神色淡然地打断道:“此事尔等切莫报太大的希望,吾观事情绝非想象中那般简单。”
“哦?”
张飞皱着眉:“大哥这是何意?”
刘备返身坐回上首:“南阳汉庭乃是新朝,官员极其匮乏,尤其朝廷官员,更是如此,可陛下居然要等空缺?”
空缺是什么意思?
摆明了。
是有人占据了那个岗位。
可是,如今朝廷中,压根没有多少岗位啊!
取代荀彧、戏贤、陈王?
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刘备有自知之明。
嘶—!
张飞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同样意识到了有些不妙:“大哥,你的意思是……”
刘备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目光掠向窗户,望向远方:“圣意岂能随意揣测,但不管怎样,我相信陛下此举,定有深意。”
第269章 将南阳官员大换血?陛下岂敢如此!
公车署。
考生入场,署门封闭。
此时,整个公车署一层全面清空,只留百张案几、蒲团于此,供考生考课使用,殿中正前方、四周,数个巨大的屏风展开,上面挂着尚未掀帘的考题。
没办法。
帛这种东西实在是太贵了,刘辨不可能每个考生都提供一份,那样花销实在是太大,而造纸术虽然提上了日程,但仍需要时间打通各个技艺流程。
在造纸术技艺壁垒突破,可以批量生产之前,刘辨只能以这种办法,来暂时应对大批量考生考课的问题。
此刻考生按照顺序,依次落座,摆放好自己带来的笔墨,接受最终的检查,同时众人的目光落在前方巨大的屏风上,猜测着上面的考题。
“我之前还在怀疑,这考题该如何下发,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
“虽然,此种形式相对有些笨,但不得不承认,倒是最节省的。”
“恩,的确如此,咱们这么多考生,一人一份考题,不知要浪费多少帛书。”
“我倒真是有些期待了,朝廷到底能出多少道考题。”
“听说内容涵盖经学、兵法、医药、历法、汉律,甚至还有器用、草木、鸟兽。”
“说真的,我还是第一次见此种考核形势,可见朝廷对于人才是何等渴求。”
“没错,确实如此。”
“……”
在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的时候。
忽然。
叮—!
一声清脆的金鸣声响起。
主考官戏贤站在屏风前,摆手示意众考生安静:“吉时已到,全场肃静,无故喧嚣者,夺其考课资格,一年内不得报考。”
刹那间,全场肃静,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戏贤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而朗声道:“考前提醒,此次考课意在为朝廷选拔才士,内容涵盖经学、兵法、天文、地理、医药、汉律等诸多方面。”
“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择一到两题作答,朝廷将会根据考生答案,给出合理公正的评分,以此录才取士,切记慎重。”
“考课期间,如有紧急情况,亦或者对考题有疑惑者,可举手示意,自有考官会去解决,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余考生。”
“……”
巴拉巴拉。
将考课纪律等事情阐述清楚,戏贤目光扫向众人:“趁着还有些许时间,诸位考生若有疑问者,可举手示意,本考官亲自作答。”
哗啦!
当即便是十余双手举起来。
戏贤随意挑选其中一人:“好,这位考生先提问吧。”
考生起立,一揖作礼:“敢问考官,若是在下自恃才学,涉猎颇广,是否可以选择三题、四题,甚至更多?”
“当然可以。”
戏贤极其肯定地点点头,摆手示意考生落座,解答道:“朝廷欢迎饱学之士,若是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考题,自然最好。”
“当然!”
言至于此,戏贤补充言道:“本考官还是要奉劝诸位考生,尽量不要如此,其一是因为考课时间有限;其二若是学艺不精,作答有误,会影响朝廷对考生的评分。”
……
戏贤在楼下解答。
此刻。
公车署三层。
刘备、关羽、张飞凭栏向下张望,不由愕然。
尤其是张飞,更是啧啧叹息,压低声音:“朝廷以考课取士,的确是公平公正,可这未免也太难了,反正我是受不了,真不知这些学子,如何受得。”
一旁关羽手抚长髯,淡然一笑:“但不论如何,南阳汉庭对于天下士子相对公平,尤其是寒门学子,让他们有了入朝参政的机会。”
“虽然艰难,但是值得。”
关羽出身河东关家,乃是当地不大不小的豪族。
虽有数千亩田地,但却没有显官,没有经学影响,实际上只能是个土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