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军师联盟 >

第165章

大军师联盟-第165章

小说: 大军师联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隗解释道:“弘农王在南阳另立新朝,其目的无非是想亲政,不愿接收长安这帮旧臣,我不得不承认,弘农王的确很有魄力。”
  “咱们此役落败,想要真正翻身,遥遥无期,与其将宝全都压在本初、公路身上,不如再开辟一条新路出来。”
  “我袁隗一脉可以泯灭。”
  “但是……”
  袁隗枯涩的双眸中,闪过一丝奋力挣扎的光芒:“袁氏一族绝不可就此泯灭,哪怕是陈郡袁氏、广陵袁氏、山阳袁氏族中的青年才俊,务必全力支持。”
  身为汉末袁氏的掌门人,袁隗的思想境界是很高的。
  他不单单将视野局限在汝南袁氏身上,更对其余旁系士族,多番提携,努力让家族势力遍布大汉每一个州郡。
  如今,长安汉庭已经是袁家的天下了,唯有南阳汉庭还是一片空白,身为袁氏掌门人的袁隗,绝不允许南阳汉庭,没有袁家的势力存在,哪怕只是个小官,亦是星星之火。
  “可是叔父……”
  袁基细眉微蹙,内心颇有顾虑:“弘农王会用咱们袁家的人吗?”
  袁隗依旧是冷面冰霜:“南阳新朝初建,必定会被各大世家盯上,即便不是嫡系子弟,亦会有旁系子孙,弘农王若是不公,恐怕是难以交代。”
  “所以你放心,只要咱们袁氏族人是真正有才学者,弘农王一定会录用,即便他鉴于咱们袁家在长安汉庭的力量,不重用族人,只要能进入其政权,再慢慢努力不迟。”
  呼—
  袁隗长出口气:“袁家在南阳汉庭,必定是艰难的,但咱们不能因此,便放弃这一块,弘农王雄心壮志,虽然目前实力弱小,但难保其以后不会翻身。”
  “切记!”
  袁隗扭头望向袁基,森冷的目光中带着睥睨天下的凛然气势:“身为袁家掌门人的第一要素,乃是力保袁氏门楣的延续,而非兴盛!”
  袁基颔首点头:“侄儿谨记。”
  袁隗再次捧起书卷,长出口气:“我还真想瞧瞧,是长安这帮老家伙们厉害,还是南阳那帮小娃娃们出色。”


第256章 古代版kpi绩效考核,助力南阳高效发展!
  是夜。
  一灯如豆。
  刘辨面前的案几上,铺满了荀彧、枣祗等人的工作计划。
  他正按照军师联盟的建议,对其中内容,进行批正,以及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刘辨一边批改,一边吐槽:“当皇帝如果成天做这种事情,还不得累死吗?怪不得很多皇帝都不长命,简直坑爹啊。”
  “辩爷别急。”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你现在这么累,主要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荀彧、枣祗等人,还没能习惯你的管理模式。”
  “放心吧,万事开头难而已,只要等到他们全都学会了这套管理体系,以后辩爷的任务会越来越轻松。”
  刘辨自然清楚军师联盟的意思,但仍有自己的疑惑:“老师,这套现代化的企业绩效考核办法,放到古代模式下,能行吗?”
  军师联盟轻声道:“辩爷,你以为古代的朝廷,就没有kpi考核了吗?”
  刘辨为之一愣:“啊?难不成,真有?”
  “当然!”
  军师联盟极其肯定地道:“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一套系统的官吏考核制度,考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政绩考核。”
  “所谓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
  军师联盟旋即给出解释:“其一是考,就是考查自中枢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
  “其二是课,简而言之,就是依照朝廷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据《尚书·舜典》记载:舜曾提出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秦朝《为吏之道》中记载,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上计,上计就是年度考核,地方各级官吏逐级向上汇报本年度政务政绩。”
  “这种制度要求地方官,年终将辖区内户口、垦田、赋税等情况的数字,写在木简上,汇编成册,上报朝廷,接受考核,皇帝则根据其政绩优劣,论功行赏,或是给予惩罚。”
  “此外,朝廷还会通过监御史,进行巡察监督,根据考核与巡察的结果,对官吏进行升降赏罚。”
  “到了唐代……”
  “还有……”
  “总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已经跟现代的企业kpi考核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嘶—!
  刘辨听得是心惊肉跳。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古代人居然如此的聪慧:“受教了!”
  军师联盟则是继续道:“所以,辩爷完全可以放心,专家帮你制定的这套kpi考核制度,古人应该可以接受,而且咱们的更加完善。”
  “最为关键的是,目前辩爷的新朝规模小,真正掌控的区域,也不过只有方圆一百四十里而已,施行这套策略,算是对官员的一种筛选。”
  “管理学上讲,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宛县这方圆一百四十里地,就是辩爷新朝的试点,只有这里行得通,以后才能逐渐推广出去。”
  “辩爷。”
  军师联盟最终强调道:“咱们目前就是在打基础阶段,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接下来的路才会越走越顺,所以别怕累,挺过来就好了。”
  “恩。”
  刘辨心底的火,再次被军师联盟点燃。
  他活动了活动筋骨,继续挑灯夜战,批阅进度管理表。
  “辩爷,从荀彧等人送上来的进度管理表上看,戏志才的最细致、全面,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荀彧的整体质量最高,枣祗的相对较差。”
  “专家已经针对枣祗的问题,专门列表,咱们慢慢调教他,此人能在历史上留名,足以证明其能力,这一点不必担心。”
  “好!我会着重强调的,老师放心。”
  “辩爷加油,一定要抗住。”
  “放心吧!”
  “……”
  刘辨挑灯夜战的身影,同样在直播间里掀起了热议:
  “新朝就要有新气象,辩爷要加油啊。”
  “尼玛!我高考都没有这么累。”
  “高考算什么啊,至少有标准答案,能跟这比?”
  “没错,朝廷管理制度的建立,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皇帝的都这么用功,我还有什么资格瞎哔哔!”
  “受刺激了,真受刺激了,我要去学习。”
  “奋斗。jpg”
  “+1”
  “+2”
  “+10086”
  “……”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太守府。
  荀彧、戏贤、枣祗一起往书房方向走去。
  枣祗揉了揉稀松的眼睛:“文若、志才,你们知道吗?昨日我为了把农耕进度计划做好,亲自走访了十余家农户,真是累死我了。”
  “昨日最终一版的农耕进度计划,殿下一定挑不出毛病,我还真不信了,殿下万金之躯,莫非还亲自扛过锄头?”
  荀彧颔首点头,微笑着道:“子敬对待工作的态度,的确很值得我们学习,相信今日,殿下一定会夸赞你的。”
  “是啊。”
  戏志才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在下倒是亲自扛过锄头,但也做不出子敬兄如此周密的计划,想来殿下也不可能挑出毛病。”
  “走吧。”
  戏志才摆手示意:“咱们速去书房,等今日敲定计划后,便要收拢土地,彻底展开工作,咱们可绝不能让弘农王失望。”
  荀彧、枣祗齐齐颔首:“恩,放心吧。”
  穿廊过院。
  终于。
  抵达了书房。
  吱呀—!
  门被推开,一米阳光照入房间。
  但见……
  弘农王持笔批注,身子坐得笔直,一旁的油灯微微亮着,案几上七零八落堆放的竹简,显然已经工作了许久。
  不!
  不对!
  荀彧猛然意识到。
  弘农王不是工作了许久,而是从昨日开始,便没有停下来过。
  三人本想起个大早,争取早些敲定计划,顺便给弘农王个好印象。
  但不曾想……
  弘农王可比他们辛苦多了。
  这一瞬,三人下意识疾步上殿,诚惶诚恐:“荀彧(戏贤、枣祗),拜见殿下。”
  刘辨却是没有抬头,仍在继续书写:“别愣着了,抓紧时间工作吧,孤已命王食监准备早膳,待会儿咱们便在这里用膳,争取今日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完。”
  三人赶忙一揖:“喏。”
  旋即。
  各自归位,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刘辨批阅完毕,长出口气,置笔一旁,抬眸望向枣祗:“子敬,你来。”
  枣祗起身,绕过桌案,赶忙上前:“不知殿下,可有何吩咐?”
  “子敬,你上报的农耕进度管理表,孤昨日仔细检查过了,劳动力的使用不够合理,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有问题。”
  “虽然这份进度计划表,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进度,但充其量只是在工序安排上而已,你必须要从人、机、物、料、法、环等诸多方面考虑。”
  “比如说劳动力上,你这里便没有考虑到……”
  “……”
  “这是孤做出的批改意见,你要多多学习,如果不懂的话,便过来问,咱们距离正式农耕已经没多少准备时间了。”
  “……”
  巴拉巴拉。
  刘辨按照专家解说的高效科学管理办法,对枣祗提出的农耕计划,进行了修改与批注,提出了更加合理化的意见。
  枣祗原本还有些不屑,毕竟弘农王乃是王公贵胄,怎么可能懂农田里的事情,总感觉弘农王一定是在瞎指挥。
  可是……
  在枣祗仔细看过弘农王的批改意见后,顿时惊为天人,惊诧不已,尤其是仔细梳理过后,才更加明白弘农王的恐怖。
  其不仅在农耕中各道工序的安排上,有着绝对严谨的思维,甚至可以结合劳力、农具数量、耕牛、农田,甚至是方才安排好的城市规划,做出提前的铺垫。
  枣祗上交的农耕计划表,一日之内,连续被驳回了六次,每次都有新的问题,但每次枣祗全都有新的领悟。
  “受教了。”
  枣祗揖了一揖,发自肺腑地感慨。
  他有种真切的感觉。
  彷佛……
  弘农王是从更高的层面上指导自己似的,对方思绪的缜密、严谨,完全不是自己可以企及的高度。
  “哦对了。”
  待枣祗退下后,刘辨忽然想起专家的kpi考核制度,目光旋即扫过荀彧等人:“农耕是接下来咱们工作的重心,单凭目前的官员数量,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因此,咱们必须想办法提高老百姓的耕种积极性,以及各个阶层官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利用资源。”
  “孤是这样考虑的。”
  当下,刘辨便把工作思路简单阐述于众人:“咱们可以签订生产任务责任书,由尚书台下达今年的工作任务,且将任务细化,加入奖惩考核条例。”
  “比如,文若将此责任书细化,约定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当年的俸禄便可以增加一千石,若是完不成,则会降职,亦或是罢免。”
  “子敬!”
  言至于此,刘辨的目光转向枣祗,轻声道:“你接到这份生产任务责任书,便需要根据责任书内容,继续细化后,交给你的下一层级,约定年终俸禄增加至八百石。”
  “如此将任务书传递下去,从州郡至县乡,最终传至亭里、村落,甚至要将啬夫、游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这是一套垂直管理体系,务必要发挥各阶层官员的作用,孤会额外成立一个考核小组,按照他们上报的计划,按月进行考核。”
  “连续考核两次,或者是三次不合格的官员,降职或者罢免,对于考核成绩优异者,给与俸禄奖励外,优先提拔。”
  “咱们既然是新朝,就绝对不能走老路,务必要有全新的姿态,全新的管理措施,好让长安汉庭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瞧瞧咱们的能耐。”
  这是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办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各级官员的生产积极性,高效率地完成全年的生产目标。
  当然,这样的管理办法,放在别的州郡,完全没办法施行,毕竟你的官员,压根就不可能深入到基层。
  但是……
  刘辨目前已经获得了孔家的全部资源,以及部分邓家、阴家、冯家、李家等的土地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自己手握生产资料,自己当家作主。
  虽然在收入模式上,仍是以租税的方式,但却与只收租子,不干活的朝廷,有着本质的区别,大地主阶级是不会轻易把收来的粮食送上去的。
  而且,新朝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新人,即便是荀彧、戏贤、枣祗等人,也没有做过雒阳朝廷的大官,这样的官员可塑性非常强。
  你把他捏成什么样子,他就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能够适应这套管理制度的官员,便可以留下,不能适应这套管理制度的官员,那便走人,没什么可说的。
  反正目前刘辨掌控的区域,充其量不过方圆一百四十里,船小好驾驭,更容易培养出一批对自己脾气的官员。
  如此一来,等到将来地盘扩大,这些官员已经有了实战经验,便可以同样的管理模样,继续奔赴下一个战场,替刘辨培养更多官员,以达到良性的循环。
  “尔等以为如何?”
  刘辨的目光扫过荀彧等人,试探性问道。
  “这……”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
  终于。
  还是荀彧率先开口道:“殿下,此办法的确有助于提高百姓的积极性,但如果大面积推广开来,咱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奖励,尚且未知。”
  “不必担心。”
  刘辨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根据唐翔上报的孔家物资来判断,即便各级官员,皆能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也足够进行奖励。”
  “至于次年如何?”
  刘辨淡然一笑,长出口气:“等咱们的粮食全部收上来,自然可以解决!”
  荀彧顿顿,缓缓点头:“既然殿下已经有过思考,那么在下表示同意,能有适当的奖惩措施,对于目前局势而言,确有好处。”
  戏贤原本便是个极其认真的人,最讨厌跟不上自己节奏的部下,自然更加同意:“属下同意如此考课。”
  见二人尽皆同意,枣祗又岂敢反对,只能拱手:“属下附议。”
  “好!”
  刘辨满意地点点头,旋即从桌案上取出几枚竹简:“志才,这是孤按照想法,随意写的一些意见,你将其汇总后,加入自己的想法,做一套考课出来。”
  戏贤一揖:“喏。”
  旋即。
  他疾步上前,取过竹简。
  刘辨补充一句:“尽快做完。”
  戏贤点头:“殿下放心。”
  “殿下。”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个声音。
  刘辨举目望去。
  但见,殿门吱呀展开,朱彤迈步进入,欠身拱手:“按照殿下吩咐,早膳已经准备好,是羊肉羹,不知殿下您是现在享用,还是稍后享用?”
  “自然是现在。”
  刘辨也的确有些饿了,长出了口气,轻声道:“岂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工作,传膳吧。”
  朱彤颔首点头:“喏。”
  不多时。
  早膳齐备。
  刘辨等人边吃边聊。
  从近来南阳局势的发展,一直到外部的关系,每一个细节,都没有落下。
  这不仅仅是刘辨在了解近况,更是军师联盟收集信息的途径。
  毕竟……
  如今的局势,已经跟历史上完全不同。
  长安汉庭的一举一动,全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