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感觉气氛烘托地差不多了,趁势言道:“兄长,如今倒是有个机会摆在咱们面前,如果此计可成,一切过往,皆不足道哉。”
虽然,袁绍敏锐地察觉到袁术的坑来了,但他还是止不住好奇,开口询问:“是何机会?”
袁术深吸口气,郑重言道:“其实,我等同样在竭力争取,如今,弘农王已经答应,我等若是想要追杀董卓,可以自行离开。”
“追杀董卓?”
袁绍皱眉,凛然一笑:“凭你,追得上吗?”
袁术早有策略:“追杀董卓,自然需要骑兵,我等虽然没有,但曹操在汜水关战败胡轸,缴获了数千匹战马,兄长帐下应该也有些骑兵吧?”
“咱们完全可以临时组建一支骑兵,前往追杀董卓,今明两日走,必可在董卓进入陕县之前,将其截杀。”
“兄长!”
袁术双目闪烁贪婪,唇角微扬道:“只要咱们能诛杀董卓,将来不管何人当皇帝,又岂能少得了咱们的恩赏?”
“这……”
袁绍自然清楚,袁术此言有两层含义。
其一:乃是讨董获得战功,是说与众诸侯听的;
其二:袁氏想要壮大势力,非得有战功不可,如此一来,才能对叔父有个交代,深层次的意思是说与自己听的。
袁绍深吸口气,捏着颌下一缕胡须:“孟德已经答应了?”
袁术摇头:“没有。”
“没有?”
“嗯。”
袁术点点头。
曹操若是答应了,还能有你的事儿:“他拒绝了,说是要遵弘农王号令,不敢私自行动,术与其关系尚浅,若是兄长能亲自相邀,此事必成。”
“这……”
袁绍犹疑不定。
他终于看透了袁术的阴谋。
自己出计策,别人出兵马,大胜董卓,他是首功,即便落败,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怪不得如此殷切,果然是奸诈透顶。
袁绍太了解这位嫡出的弟弟了。
他没这脑子,一定是有人帮他出的主意。
“兄长。”
袁术揖了一揖,恳切道:“你还犹豫什么,赶紧做决定吧,此事若拖延一日,董卓距离陕县便近上一分,若是拖延两日,贻误战机,将永无斩首董卓的可能。”
一旁袁忠横出一步,拱手抱拳:“盟主,速速决定吧。”
又有鲁国相陈逸拱手:“盟主,再不决定,董卓必入陕县。”
跟着,山阳郡守袁遗颔首点头:“在下附议。”
张邈拱手:“在下同样附议。”
……
“报—!”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袁绍抬眸望去。
但见,一个士兵急匆匆转入帐中,欠身拱手道:“盟主,弘农王令,命你赶往中军谒见。”
袁绍腾得起身,朗声言道:“好,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士兵拱手:“诺。”
旋即。
躬身离开大帐。
袁绍目光转而落在袁术身上:“公路,此事容我从中军回来再议,我要亲自问问弘农王,是否真要安排我等于邙山协防。”
这可当真是……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袁术点点头,倒也没有拒绝:“好,那术便在营中,静候兄长佳音了。”
袁绍嗯的一声,绕过帅案,径直出帐:“来人,备马!”
驾—!
一骑绝尘,直奔中军。
刘辨早已得知二袁会面,在给了足够长时间交流后,方才派人召见。
果不其然。
袁绍入帐时,面有愠色:“袁绍拜见弘农王殿下。”
刘辨摆了摆手:“起来吧。”
“殿下。”
袁绍深吸口气,朗声言道:“如今绍既赶来雒阳,自当竭尽全力,助殿下剿灭恶贼,末将请命,明日一早,发起对雒阳城的总攻,还请殿下允许。”
好个袁绍,没有问如何安排,而是直接请战。
单从对待问题的方式看,他确实要比袁术更加精明。
但是……
刘辨的策略已定,又岂容袁绍更改。
他毫不犹豫地拒绝道:“不可!”
袁绍皱眉:“众诸侯满腔热血而来,殿下因何拒绝?”
刘辨早有预料,对答如流:“守住桥梁,可以困住吕布、李傕,可一旦杀入其中,尔等步卒如何与吕布精骑决战,此乃取死之道。”
袁绍铿锵:“死则死矣,何足惧哉!绍只愿征讨叛逆,无惧生死,还望殿下成全。”
刘辨冷声言道:“贼子粮草不日便可告罄,届时其必内乱,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你虽不计生死,但孤王不可不计。”
“既如此……”
袁绍不死心,转而又道:“末将等人愿意驻守雒阳东、西门,帮助殿下分担一部分压力。”
刘辨丝毫不给袁绍丁点机会:“有孤王的兵马在,足以应付,无需尔等分担。”
呼~~~
袁绍长出口气,心中愤恨。
弘农王对答如流,明显早有提防,如此下去,不会有结果。
袁绍干脆不再磨叽,直接询问:“那不知殿下,会如何安排我等?”
刘辨淡笑:“邙山乃是吕布、李傕唯一逃生之路,将军可带人将其封死,不得令贼出逃。”
“于邙山协防?”
虽然早有预料,但袁绍还是吃了一惊。
弘农王果然狠辣,丝毫不给他们立功机会!
“没错。”
刘辨点点头:“此事于全局而言,亦十分重要。”
袁绍心如死灰,长叹口气:“殿下之意,末将已然明白,不过,在下以为,殿下将全部兵马围剿雒阳,乃舍大就小,盟军当集合精锐,追杀董卓。”
“哼!”
刘辨冷哼一声,摇了摇头:“董卓虽败,但西凉骁骑尚有根基,岂是那么容易被杀的,尔等莫要冲动。”
袁绍强忍着愤怒,铿锵言道:“雒阳既无绍等立足之地,自当全力向西,诛杀董卓,向殿下证明我等之决心。”
“唉~~”
刘辨叹口气:“将军若是愿意去,自去便是。”
袁绍拱手:“既如此,末将告辞。”
旋即。
袁绍躬身出了大帐,心头的怒火再也遮掩不住。
他当即吩咐道:“你且回营,告诉袁术,让他早做准备,随时准备追杀董卓,我自前往曹营,劝说曹操。”
侍卫拱手:“诺。”
驾—!
策马飞驰。
没多久,袁绍便赶往邙山曹营。
曹操亲自出帐相迎:“本初,你可算过来了。”
袁绍举步跟上:“孟德,听说你小子在汜水关立功,我袁绍是特意来祝贺你的。”
“哪里!”
曹操面带微笑,谦虚道:“若不是弘农王及时派人支援,曹某能否拿下汜水关,还不一定呢,谈何功劳。”
“走。”
曹操摆手做请状:“咱们入帐详叙。”
袁绍点点头:“正好,我有要事与你相商。”
二人疾步入帐。
曹操让出主位,自己端坐下首。
袁绍倒也没有浪费口舌,直奔主题:“孟德,咱们可是多年的好友,有些话,我袁绍便不藏着掖着了。”
“哦?”
曹操佯作不知,皱眉询问:“不知本初,可有何事?”
袁绍脸上写满了愤怒:“弘农王欺人太甚,居然让我等在邙山协防,简直岂有此理,我意引兵西向,追杀董卓,不知孟德可愿助我?”
果然是此事!
不过……
虽然曹操早有预料,但还是装出一副震惊的模样:“本初,我理解你想要立功的心思,但董卓的西凉骁骑,岂是那么容易战败的。”
“何况,盟军尽皆步卒,旷野之上,如何与西凉骁骑决战?”
“本初啊。”
曹操苦口婆心,皱眉言道:“你万不可冲动,此事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袁绍却是不理睬,昂首睥睨曹操:“孟德,你这是何意?当初你在汴水时,尚且战败西凉骁骑的先锋大军,岂能料定我等必败?”
“本初。”
曹操简直佩服袁绍的胡搅蛮缠,赶忙解释道:“你知道的,我没有那个意思,如今弘农王在雒阳主事,咱们跟着他,岂不更好?”
“哼!”
袁绍怒哼一声,气势汹汹:“你倒是有汴水、汜水关之功劳,可我等诸侯尚无尺寸之功,如今满腔热血而来,却又被安排在邙山协防。”
“孟德!”
袁绍深吸口气:“你若是我,可能甘心?我袁绍可是盟主,若无战功傍身,如何服众!”
“本初啊……”
曹操叹口气,刚要开口劝谏时,便被袁绍打断:“孟德,你不必再言,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是否愿意随我西行讨董?”
“这……”
很明显。
曹操是不愿意的。
袁绍略显愤怒,但又不敢爆发,只能退而求其次道:“孟德,你不想冒险,我袁绍可以理解,但也请你看在往日情面上,助我一臂之力,不知和否?”
曹操难以拒绝:“不知本初,要我如何相助?”
袁绍铿锵道:“把你此番缴获的战马,全部给我,我急用!”
第230章 曹操思想意识终升华!
雒阳城外,盟军大营。
中军,大帐。
刘辨置笔一旁,抬眸望向下方荀彧:“袁绍果真去了曹操大营?”
荀彧肯定地点点头:“没错!袁绍没有返回自家营地,而是直奔邙山曹操大营,想必是为了曹操在汜水关缴获的战马。”
“嗯。”
刘辨对此表示肯定:“曹操已经拒绝过袁术,没理由袁绍来了,便同意西行讨董,不过双方情谊在此,借些战马应该不成问题。”
目前局势的发展,完全在军师联盟的预料当中,甚至比军师联盟预计中,还要好上太多,尤其是对于曹操的预测,更是精准至极。
“文若。”
刘辨太过期待曹操的反应:“你说……曹操会给袁绍多少战马?二人虽有情义在此,但战马这种东西,可是战略物资,曹操穷怕了的人,岂能舍得?”
荀彧捏着颌下一缕胡须,迅速陷入沉思,以自己对曹操的了解,再结合当前的局势判断,给出答案:
“应该……”
荀彧细眉微蹙,声音拖得很长:“不会超过三千匹。”
“三千匹?”
刘辨颇感惊诧。
要知道,三千匹战马已经占据了,曹操缴获战马的一半以上。
二人虽自幼相交,感情深厚,但曹操素来奸诈狡猾,从不做赔本的买卖,加之二人在延津时,还曾有过口角,这三千匹战马,在刘辨心里确实有些多。
他缓缓摇头,长出口气道:“曹操帐下即便没多少士兵,但若是拿出一大半战马给袁绍,总感觉不太现实。”
“那不知殿下以为,曹操会给袁绍多少战马?”
“这个……”
刘辨停顿片刻,以自己目前对曹操的判断:“凭二人的感情,以及目前的讨董局势,孤倒是以为,两千匹还是有可能的。”
“两千匹?”
荀彧脑海中迅速对各军情况,进行盘点核算:“若当真只给袁绍两千匹战马,再集合袁绍帐下原本的战马,袁绍勉强可以凑够三千五百骑左右。”
“以如此兵力想要诛杀董卓?”
“哼!”
荀彧轻蔑地哼了一声,摇头讥讽道:“简直是异想天开,即便袁绍如何立功心切,想来也不会自寻死路吧?”
刘辨非常清楚,荀彧是基于对战局的考虑,以及对袁绍、曹操的基本了解,方才得出三千匹战马的猜想。
毕竟,如此一来,袁绍各处搜寻战马,再向弘农王伸手请求支援,凑够五千骑兵,应当不成问题,这样才有一战之力。
“要不……”
刘辨试探性言道:“咱们助袁绍一臂之力?”
荀彧捻须,沉吟片刻:“理当助袁绍一臂之力,但却不可太过明显,否则必会引起怀疑,曹操若能给三千战马,咱们再凑五百,倒是可以考虑。”
“至于两千匹……”
荀彧淡淡地摇了摇头:“意味着咱们要拿出一千五百匹战马,才能帮袁绍凑足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数量太多,必会引起怀疑。”
“袁绍的幕僚许攸,出身南阳许氏一族,虽然生性贪婪,但颇有智计,殿下如此,只怕会引起许攸怀疑,适得其反。”
不得不承认,荀彧的分析非常有道理。
刘辨听着有些迷糊,心中暗问:“老师,你说袁绍会不会放弃这次行动?”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当然有可能!不过,可能性不高,只有38。5%,但从他在大帐中的表现判断,西行讨董的可能高达85。2%。”
“荀彧分析得的确挺有道理,是基于一定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判断,但凭目前他对曹操、袁绍的了解程度,还不足以得出最精准的判断。”
“历史上,荀彧在往冀州避难以后,便花了很长时间,观察天下诸侯,专家猜测他的首选目标,应该是袁绍,但在考察后不符合主公之意,方才南下兖州,投奔曹操。”
“从这一点来分析,荀彧对于曹操、袁绍的了解,只是初级阶段,远远不如曹操对袁绍的了解更深,更不如专家对曹袁的了解深。”
“如果专家猜得不错……”
军师联盟的声音略微拉长,停顿片刻,继续道:“曹操一定会不断试探袁绍的心理底线,再结合当前的讨董局势,最终给出一个既能西行讨董,又能最大限度保全自己的方案。”
“啊?”
刘辨惊诧,心中暗道:“曹操有这本事?”
军师联盟淡笑道:“专家说,拭目以待吧。”
刘辨呼口气:“好吧。”
旋即。
他转而望向荀彧,轻声道:“行了,咱们也别瞎猜了,还是静待最终结果吧,不管怎样,孤以为曹操没那么容易妥协,袁绍也没那么容易放弃。”
荀彧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殿下言之有理,如果曹操果真能以两千骑说服袁绍,属下还真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
此刻。
邙山曹营。
中军,大帐。
曹操似乎早已料到袁绍会狮子大开口,他没有半分惊诧,只是讪讪地凝视着袁绍,脸上闪过一丝淡淡的惆怅:
“本初。”
曹操呷口茶,神色忧忧:“你应该清楚,讨伐汜水关一战,不止是我曹操,还有鲍国相,以及刘使君在,即便缴获了战马,也绝非属于我一人。”
“你如此要求,着实令兄弟作难。”
曹操放下茶盏,皱着眉,摇头长叹。
袁绍自然清楚汜水关一战的过程,但他同样清楚曹操才是主导,鲍信对他是言听计从,从没有半分忤逆。
不过……
曹操倒是没有撒谎,他的确需要考虑鲍信的感受。
袁绍缓缓点头,表示赞同,旋即问道:“孟德,那不知你能分到多少战马?我可听说,此一战全都是你在指挥,你功不可没啊!”
“的确是我在指挥。”
这种明面上的事情,曹操岂能扯谎。
不过……
更内部的事情,袁绍又岂能知道。
曹操有充足的发挥空间,论斗心眼,袁绍打小就没赢过:“但在战利品方面,我与允诚是按照兵力多寡来分的。”
“我与鲍信兵力多寡,本初应该清楚,陈留起兵之初,卫兹散尽家资助我,也不过只有五千兵马,而卫兹却独占三千,我曹操不过两千兵力。”
“可鲍国相则不然。”
曹操一点点给袁绍刨析:“当初他引军还乡,招募兵马,收徒众二万,又得济北国豪商资助,得骑七百,辎重五千馀乘。”
“我们合兵一处,共计两万七千人,按照此比例分配,操只能得战利品的一成半,虽然缴获了数千匹战马,可实际落在操手中,只有七百余匹。”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