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扬旌 >

第413章

隋末扬旌-第413章

小说: 隋末扬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芦雪庵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有前院和后院,后院还有一方水池,池边植了几株老梅树,此刻梅花正傲雪盛放,幽香扑鼻。
  “真美,婢子得摘几株插瓶子里,摆在房中既好看又好闻。”扫雪一边说,一边便要对着一支梅花下手,结果脚下一滑便往池子栽下去,双手一边挥舞乱抓,竟一把抓住了旁边的除尘,带得她也往池子掉下去。
  “啊!!!”两婢子发出高八度的惊叫。
  白云裳急忙双手一挥,水袖像灵蛇一般飞出去,间不容发地卷住二婢,把她们成功地拖了回来。
  “吓死婢子了,谢谢云裳居士。”二婢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忽然又眼神古怪地看着白云裳,吃吃地道:“云裳居士,你的脚?”
  原来此时白云裳情急之下竟然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除尘和扫雪又惊又喜,兴奋地跑了过去,这个伸手捏了捏白云裳的左腿,那个伸手捏了捏白云裳的右腿,啧啧地道:“云裳居士,你的腿……好了?”
  白云裳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喜悦,尝试着迈动双腿发现虽然还不利索,但勉强能走路了。
  “太好了,云裳居士能走路了!”除尘和扫雪一边拍掌一边欢叫。
  白云裳也是满心欢喜,十天前,高不凡给她换了一次血,当时感觉没多大进境,没想到刚才自己情急救人,竟突然能站起来了,也许是自己是太久没走路了吧,都有点成习惯了,突然受到刺激才发现自己其实能站起来。
  当下,除尘和扫雪便扶着白云裳在院子中来回走动,本来生硬的动作慢慢变得熟练了些,到最后即便没人扶,也能自如走动了,当然,跟以前正常时还是有些差距,也暂时施展不了轻身功夫,不过可以正常行走,白云裳已经十分满意了。
  这时,一名老尼走进了院子,正是芦雪庵的庵主,法号静仪。
  静仪师太眼见白云裳可以走动,欣喜地双掌合拾道:“阿弥陀佛,云裳居士可以走动了,可喜可贺!”
  白云裳连忙合拾回礼,静仪师太微笑道:“外面有位施主想见云裳居士。”
  白云裳心中微喜问,忙道:“何人?”
  “一名妇人,也没报姓名,只说请云裳居士到庵外一见便知。”
  白云裳愕了一下,点了点头道:“劳烦静仪师太了,云裳这便出去。”
  静仪师太双掌合拾退去,白云裳疑惑地走出了芦雪庵,来到庵门前,只见一名妇人正站在台阶下,眼圈红红地看着她。
  白云裳顿时呆住了,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没掉下来,急忙垂首合拾,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妇人约莫三四十岁,穿得很厚,似乎很怕冷,容貌竟然与白云裳有五六分相似,赫然正是韩老实的妻子白氏。
  白氏轻咳了一声,用商量的语气道:“快过年了,去家里吃顿饭行吗?”
  白云裳欲言犹止,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白氏殷切地看着白云裳,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神渐渐变得黯淡,最后小声道:“对不起,打扰了!”
  白氏说完便缓缓转身,落幕地行了开去,白云裳看着妇人蹒跚的脚步,落幕的背影,眼泪终于止不住滑了下来,哽咽道:“等等。”
  白氏脚步一顿,忙转过身来,见到白云裳点了点头,顿时喜上眉梢,快步走了回来牵着白云裳的手道:“走,到家去,娘……我给你做了小时候喜欢吃的。”
  白云裳一言不发,任由妇人牵着她走,两人踏着积雪消失在长街上。除尘和扫雪面面相觑,这时才醒起发足追了上去。


第798章 登基称帝
  很快,年过完了,正月十五灯节也过完了,春回大地,农人们开始着手准备一年一度的春耕。正如高不凡所料,萧铣并未按照最后通牒前来洛阳请罪,于是他也不客气了,正式下令讨伐梁国,任命徐世绩为行军主帅,全权负责讨伐梁国的事宜。
  于是乎,齐国十万大军兵分多路直扑江陵,其中水师两路,分别从襄阳和夷陵出发,顺汉江和长江而下攻城掠地,陆路军也分两路,配合水师沿江扫荡州县。
  就这样,齐国与梁国之战便在新年后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与此同时,李世民也厉兵秣马,准备对西凉李轨动手,夺取祁连山脚下的丰美牧场,那里盛产优质战马,西凉铁骑自古便闻名天下,只要拿下来,大唐便不用为战马而发愁了,也不必受制于突厥。
  二月二龙抬头,在杨侗的再三坚持,以及群臣的再三劝进下,高不凡终于免为其难地登基称帝,国号齐,建元天宝,所以这一年便是大齐的天宝元年。
  高不凡登基后,第一件事自然是一系列的封赏了,首先尊父亲高开山为太上皇,母亲陈氏为太后,妻子长孙无垢为皇后,窦线娘为贤妃,崔诗柔为淑妃,而杨青若为德妃,另外高氏一族的族亲,以及几家外戚皆按照历朝惯例加以封爵。
  朝臣方面,魏征被封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兼礼部尚书,长孙无忌担任吏部尚书,虞世南担任国子监祭酒,崔九龄任工部侍郎,另外李靖、徐世绩、裴行俨、程咬金等一众武将均封诸卫大将军,而且皆有封爵,这里便不赘述了,反正一众文武皆按照功绩和能力加以封赏,一时间满朝皆大欢喜。
  就这样,大齐便正式开元立国,从龙的功臣也瓜分到了第一波的红利,获得丰厚的回报,其中最显赫的自然是长孙家了,长孙无垢母仪天下,长孙无忌、长孙敞、长孙恒安皆封郡公,其中长孙无忌还担任史部尚书这样的实权要职,昔日没落了的长孙家重新崛起,并且光大门楣,成为大齐的顶级世家,其次就要数清河崔氏了,“年度最佳投资人”崔护也获封了清河郡公的封爵,大舅子崔九龄获封县公,如此一来,本来就是世家大族的清河崔氏也再上一个台阶,与长孙氏同列顶级世家。
  另外,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和幽燕七姓等“前期投资人”同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就连出家了的窦建德也得了一个弘仁禅师的尊号,并赐寺庙一座,寺庙两百,良田十顷。
  阳春三月,暖风拂面,洛水两岸杨柳依依,舟船往来频繁,行人比肩接踵,各大城门车水马龙,昔日繁华的东都洛阳似乎又回来了,百姓的脸上重新挂上笑容和憧憬。
  天宝元年三月十二日,芦雪庵前,千牛卫中郎将高大河正准备大喝一声“皇上驾到”,却被高不凡制止了,不过守门的尼姑却是认得高不凡,急忙跪拜于地上叩首道:“贫尼叩见吾皇。”
  高不凡微抬手道:“平身,云裳居士可在?”
  “在的,贫尼这便进去通报。”尼姑恭敬地答道。
  高不凡却摆手道“不必惊动静仪师太,你带朕进去见云裳居士即可。”
  “是!”尼姑答应了一声,便把高不凡带到了白云裳居住的禅院。
  这时白云裳正在院中练功呢,但见一袭白衣闪转腾挪,袖似流云,翩若惊虹,让人赏心悦目,高不凡禁住脱口而出:“好功夫!”
  白云裳连忙收功落地,双掌合拾施礼道:“阿弥陀佛,云裳见过皇上。”
  除尘和扫雪则赶忙跪倒,口称:“叩见皇上。”
  高不凡微笑道:“不必多礼,起来吧。”说完快步走到白云裳跟前,欣喜地上下打量,后者不由脸上微热,垂下眼帘轻声道:“不知皇上御驾光临,云裳有失远迎。”
  高不凡摆手笑道:“你知道朕不讲究那繁文缛节的,嗯,看来白姑娘恢复得不错,陪朕过几招如何?”说完也不待白妞儿答应,已经一掌拍去。
  白云裳无奈闪身避过,高不凡如影随形,一记手刀斜劈,风雷隐隐,前者顿时不敢怠慢了,再次闪身避开,同时一袖子拂出,抽向高不凡的肩头。
  高不凡眼前一亮,笑道:“来得好!”
  只见两人越打越快,最后只能见到两团人影上下飞舞,除尘和扫雪二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忽然啪的一声闷响,所有人影都消失了,高不凡和白云裳分了开来,各自后退出丈许远,倒是看不出谁输谁赢。
  高不凡喜道:“看来白姑娘恢复得不错,可喜可贺。”
  白云裳若有深意地看了高不凡一眼道:“皇上故意让着云裳而已,除尘扫雪,你们先退下吧。”
  除尘和扫雪立即机灵地离开了院子,于是院中便只剩下高不凡和白云裳二人了。
  阳春三月,院子中桃花早已经落尽,枝头上结满了青青的小桃子,地上也落了一层。白云裳站在桃树下,春日阳光映照,那张明月一般的绝色俏脸更显得白里透红,美不胜收,高不凡竟有种要伸手摸一摸的冲动,不过白云裳随后说的一句话却像兜头淋了他一桶冷水。
  “叨扰皇上近半年,云裳委实于心不安,本打算明日入宫请见辞行的,既然皇上来了,云裳便趁此机会向皇上告别了!”白云裳微笑道。
  高不凡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良久才沉声道:“你决定要走了吗?”
  眼见高不凡倾刻如霜打了茄子似的,白云裳的芳心不由轻颤,竟有些不忍,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高不凡勉强笑了笑道:“好吧,祝白姑娘一路顺风,什么时候要换血,就来洛阳找朕。”
  白云裳莫名的一阵惆怅,点了点头道:“皇上保重。”
  高不凡嗯了一声,转身往院外行去,他本是豁达洒脱之人,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啊,白妞儿既然去意已决,又何必强留呢,今后那就相忘江湖,各自安好吧!
  看着高不凡头也不回地走远了,白云裳不由怅然若失,百结柔肠终化作一声叹息。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不水更流,酒入愁肠愁更愁!”高不凡苦笑着摇了摇头,举步走出了芦雪庵的庵门。
  “皇上!”高大河见到高不凡情绪低落地走出来,不禁欲言犹止,就跟便秘了似的。
  高不凡眼中闪过一丝讶然,问道:“怎么了?”
  高大河小心翼翼道:“属下刚才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皇上您听了可别激动。”
  高不凡心中生出一丝不祥的预感,急忙道:“有屁快放!”
  高大河支吾道:“裴行俨大将军……阵亡了。”
  高不凡愕了一下,继而面色大变,纵身跃上马背风一般奔回皇城,刚进入尚书省,便见长孙无忌、魏征和杜如晦等人迎了出来。
  “臣参见皇上……”
  高不凡一挥手,微红着眼道:“行俨是怎么死的?”
  长孙无忌把那份八百里加急递了过去,高不凡急忙抢过打开来看。这份急报是裴行俨的行军长史温彦博写的,高不凡看完后眼睛更红了,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凶厉的杀气,饶是韩魏征和杜如晦等人都不禁心惊肉跳的。
  “皇上,裴大将军同时遭到李子通、沈法兴和杜伏威的伏击,最后战死沙场,为国损躯,虽死犹荣!”长孙无忌安慰道。
  高不凡身上的杀气如有实质,脸色却出奇的平静,他默默地把急报收起放入怀中,淡淡地道:“朕要御驾亲征!”
  众人不禁面色大变,魏征更是脸黑如锅底,扑通地跪倒在地上,大声道:“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皇上身为天子,岂可怒而兴师,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朕亲征就是为了江山社稷,朕意已决,你们谁都别劝朕。”高不凡淡淡地道,却如斩钉截铁般的决绝。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急忙道:“皇上才刚刚登基,又岂可轻易离开东都,皇上三思啊!”
  魏征怒声道:“皇上若一意孤行,臣……臣就告老还乡!”
  魏黑脸本来就以正直敢喷著称,此时炸起毛来声色俱厉,竟要以撂挑子不干来犯颜直谏。
  高不凡弯下身子把魏征扶了起来,平和地道:“魏爱卿不用逼朕,朕不准你辞官,而且朕一定要亲征!”
  魏征本以来高不凡改变主意了,没想到他还要亲征,不由气得直打哆嗦。
  “无忌,如晦,你们劝劝老魏!”高不凡说完转身大步离开了尚书省,行俨的仇他一定要亲手来报,李子通、杜伏威和沈法兴,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跑。
  回想起昔日的种种,高不凡不禁心如刀绞,而且后悔不迭,他犹豫了,如果当初没有犹豫,立即换人,把行俨调回来,也许这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第799章 温馨
  皇后居住在永安宫,夜深了,小皇子阿元已经安然入睡,长孙无垢在儿子红扑扑粉嘟嘟的小脸蛋上轻轻地亲了一下,又慈爱地端详了片刻,这才蹑手蹑脚地起床离开内间。
  侍书连忙取来外衣给长孙无垢穿上,眼下虽然已是阳春三月,但晚上还是挺凉的。长孙无垢穿上外衣,掩住已经发育得十分丰满的身姿,低声问道:“几更天了?”
  “刚打了三更初刻。”侍书亦低声答道。
  长孙无垢走到窗前,只见一轮明月高挂中天,庭院中月色溶溶,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问道:“皇上今晚宿在何处?”
  “奴婢问过了,皇上还在观文殿。”侍书答道。
  长孙无垢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走到梳妆台前坐下,侍书立即机灵地走过去替她盘起了发髻,又换上皇后的服饰,提上灯笼便离开永安宫,往前边的观文殿而去。
  观文殿是高不凡平时批阅奏本,处理政务的地方,眼下虽然夜深了,但殿内还亮着灯,一众千牛卫把守在大殿四周。
  “见过皇后娘娘!”殿前的千牛卫见到一行人提着灯笼走近,认出被簇拥在中间的正是皇后长孙无垢,立即恭敬地行礼。
  皇后长孙无垢温婉随和,宽厚仁慈,秀外慧中,兰心蕙质,所以深得宫人和侍卫的爱戴,大家对她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长孙无垢柔声道:“免礼,皇上可在此间?”
  “在的,属下这便进去通报。”
  长孙无垢摆手道:“不必通报,本宫只是来远远看一眼,莫要惊动了皇上。”
  侍卫闻言无声地退到两边,长孙无后吩咐一众随行的宫女嬷嬷在外面等候,然后独自进了观文殿。
  此刻的观文殿中灯火通明,高不凡正坐在御案后全神贯注地奋笔疾书,旁边搁了几卷地图。长孙无垢走到殿中,离远静静地看了一会,神色犹豫,正准备转身离开时,埋首伏案的高不凡似乎心有灵犀般抬头看来,二人目光一触,都微微愕了一下。
  高不凡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比平时多了几分冷厉,不过当他看到长孙无垢时,目光瞬间变得极为柔和,立即搁笔站起来道:“无垢来了!”
  一边说一边从御案后绕出来。
  长孙无垢心中一甜,莲步轻移迎上前,高不凡伸手将前者轻拥入怀,笑问道:“这么晚了还没睡?”
  长孙无垢温婉一笑,明眸弯成了两弯月牙一般,轻道:“妾身听说皇上还在观文殿,所以过来看看。”
  高不凡心中一暖,牵着长孙无垢来到御案后坐下,让其坐在自己的大腿上,无垢妹妹是越发的丰腴了,俏豚上的弹力清晰地反馈了这一点。
  尽管此刻殿中没有其他人,但以这样亲呢的姿势坐在夫君腿上,她依旧有点害羞,赧然道:“皇上为国事操劳,但也要爱惜龙体啊,怎可这么晚都不休息呢。”
  高不凡微笑道:“没事,朕的身体好着呢,也快忙完了。”
  长孙无垢扫了一眼御案上的地图,还有那本作战分析方案,不由心中一动,欲言犹止。
  高不凡见状沉默了片刻,问道:“无垢,魏先生是不是找过你?”
  长孙无垢轻点了点头,高不凡叹了口气:“那无垢也要劝朕不要御驾亲征?”
  长孙无垢却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