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华 >

第238章

盛唐风华-第238章

小说: 盛唐风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唐风华txt下载地址:

    盛唐风华手机阅读:/123693/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五百二十三章 相逢(三十))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盛唐风华》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五百二十四章  龙腾(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风华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旌旗招展锦带飘扬,无数面旗帜在风中肆意舒展,远远望去,如同片片云朵。旌旗之下,一条长龙正在缓慢前行。无数精心保养得铠甲组成了这条巨龙的鳞片,而那斜指长空的长枪大戟,则如同巨龙的爪牙,锋利无匹锐不可当。

    河东六府的鹰扬兵本为边地精锐,久经战阵训练有素。晋阳又为杨广行宫所在,城中积存的军械皆是穷大隋一国之力精心备办的良品。以杨广心思,自是以坚甲利兵以壮汉家军威,有朝一日率兵出塞扫荡突厥,让雄踞草原的百万胡骑见识下汉家子弟的手段。

    只是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却不曾想到,自己一意打压关陇世家,想要将天下权柄集于一身的手段过于激烈,引起世家强烈反弹。加上两次征讨辽东的失败,天下人心崩解,文臣武将已不受节制。原本用来扬威塞外的锋刃,如今却成了结果自家基业的屠刀。

    李建成乘跨骏马立于军前,回首望着自家雄壮兵威,心中也自有一股冲天豪气升腾。平日里与世家子弟饮宴做耍,不代表心中没有英雄气概。

    李家终究起于行伍,子弟又岂会真的甘心醇酒美人度此一生?只不过身为世家子弟,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杨广因得罪世家导致江山不保,李家想要坐稳天下,自然要和这些世家门阀结交。李建成作为李家未来继承人,结好这些世家子,按照他们的风范行事也就是情理中事。

    如今终于有机会堂堂正正带兵出征建功立业,一刀一枪打下一片大好河山。李建成也觉得周身热血沸腾,仿佛有一团烈火在体内凶猛燃烧。他很清楚,父亲虽然没有一句责备言语,但是心里对自己颇为不满。以父亲的眼力才智,自然猜得出那些军将有胆量叫嚣散伙,必是自己在后撑腰。

    终究父子天性,再加上自己乃是李家世子不能随意变更,父亲就只好装聋作哑,还随了自家心意,把先锋兵权交了出来。不过这兵权也不是好拿的,自己必要做出一番成就,才能让父亲满意。

    若是自己此番出阵无功,这一切都会被收回,还得费天大力气讨好父亲,免得父子真的因此失和。是以这一战自己只能胜而不能败,而且还要胜得漂亮,才能让父亲知道自己确实有这份才干,足以执掌兵权继承家业。

    二郎平素喜好结交军汉,又跟着一班家将武夫摆弄刀枪,父亲便把他当成李家的将种栽培。此番非要等二郎回来才肯出兵,自是准备让他做先锋。可自己也是李家子弟,论起马上本领也未必就不及二郎。再说身为世家子,又岂能像那些厮杀汉一般陷阵厮杀,弄得自己满身血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麾下精兵猛将为自己夺寨杀敌,这才是世家名将风范!父亲如此,自己也是如此,只二郎是异类!

    李建成相信自己有这份才干,更有这份资本。在晋阳结交世家子的并非白费心思,此番攻打长安,那些世家子弟全都随着自己出征。他们虽然自身没有多少本领,可是谁手下没有几个有力家将?那些人个个身怀绝技悍不畏死,就算隋军有些能征善战的军将,也不是他们对手。

    何况这些世家子在军中也广有人脉,自己的先锋军需要渡过黄河占领蒲津渡口,搭建浮桥以接应后续大军,这些世家子便联络上了蒲津守将。那位守将已经答应自己大兵一到立刻易帜归顺。

    不费一兵一卒一箭就能夺下黄河直指长安,这就是世家的力量所在。而这仅仅是开始远非就结束,长安城内同样有这些世家的仆役门客为内应,只待李家兵马到来就会开城献关。所谓的巨城高墙,在这些世家子弟面前毫无作用,二郎武艺练得再好,军将结交得再多,又有何用?

    天时、人和尽在自己手中,此战必胜无疑!二郎,今后你就安心做为兄的辅臣,不要再想着掌兵!

    就在李建成志得意满之时,随军参赞军机的刘文静打马来到建成身侧,低声道:“世子,有军情送来。”

    “讲!”李建成平素对刘文静礼遇有加,但是此时身在军中,自然要有几分主将威风,也不耐烦与他客套。再说上次劫夺二郎书信的事情刘文静留下太多首尾,若不是父亲抬手放过,还不知要闹出多少风波。此事之后,李建成对于刘文静的态度大不如前,此时更是毫不客气。

    刘文静不以为忤,连忙回禀:“镇守蒲津渡口的守将不久前刚刚更换,原本咱们的内应指望不上了。好在咱们的人已经把大批船只掌握在手,不至于缺乏舟船渡河。”

    李建成眉头一皱,黄河天险不易通行,本以为有内应协助可以省不少气力,没想到居然出了这等变故。心中不免埋怨起父亲,若不是他迟迟下不了决心,非要等二郎回来,等母亲病好,又何至于贻误战机,让自家内应被换掉?

    但是此时抱怨终归无用,又不能开口责怪父亲,只好强做镇定:“肇仁也是熟读兵书之人,何至于如此慌张?军中之事就是如此,不会事事如意,换了主将也无甚要紧。某且问你,如今镇守蒲津的乃是何人?”

    “重瞳儿鱼俱罗。”

    刘文静把声音尽量放轻,可是这个名字仍然如同一声巨雷在李建成耳边炸响,这位李家世子面色巨变,笑容尽失!

    蒲津渡口。

    黄河波高浪急,舟船难过,唯有渡口所在水势稍缓。是以黄河渡口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只要守住渡口,便能扼住天险咽喉,敌兵纵有带甲百万,也难越雷池。蒲津渡口便是这样一处要津,自晋阳往长安,若要渡黄河,少不得要经过渡口,其中最利于大军渡河者首选便是蒲津。

    唐国公李渊虽然此时才正式攻打长安,可是早在他坐镇晋阳席卷财物扩充兵马,又延揽四方猛将豪杰时,长安便已经得到消息。固然大业天子如今南迁江都恋栈不回,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又是个稚子不足以理事,可是大隋朝中终究还是有些忠臣良将愿意支撑局面延续杨家天下。

    大隋同轨郡公卫玄、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早已广布密探监视晋阳动静,李渊兵马方一出征,长安便已得到消息。那些世家子弟自以为行事机密,却不想一举一动悉数为阴世师掌握。不等那位镇守渡口的军将按约定投降,阴世师已经抢先发动,一道诏令更易主将,就连镇守的兵马也换成了隶属京兆郡的十六府鹰扬兵。

    那位与晋阳暗通款曲准备投诚的军将人头插在一根长矛上,随风来回飘动。这位军将一干心腹亲兵乃至负责往来联络之人的首级,列于军将首级两侧,面朝黄河而立,算是鱼俱罗给李建成送上的一份贺礼。

    而在这些长矛之后,则是草草扎成的军寨。军寨墙上,高挑着大隋旗号以及自家主将的认旗。这军寨修建得很是潦草,并不算十分坚固,若是有心攻打,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军寨打破。而且军寨规模有限,一看可知,此地驻守兵力并不算多。事实上,整个蒲津渡口的守军加起来也不过两千人马,与其兵家要地身份颇不相称。

    可是对于此地的守将鱼俱罗来说,两千人马已经足够了!军寨之所以不修,是因为用不上,不必费那份力气。事实上鱼俱罗这个名字,便抵得上千军万马,乃至阴世师派将之时还在考虑是否给的兵马过多。

    毕竟李渊与鱼俱罗也是旧相识,只要他脑子没有坏掉,听到这个名字,就不会派兵攻打,在蒲津布置太多兵力毫无必要。

    鱼俱罗得年纪已经不轻,须发尽霜额头也有了褶皱。对武人来说,这个年龄已经过了身体的巅峰,不管是体力还是反应,都比不得少年。可是万事都有例外,鱼俱罗便是这例外之一。

    他年纪虽老精神不衰,至今每餐仍能食斗米外加几斤熟肉,便是长安城中最出色的力士,与他比并膂力或是角抵,也是有败无胜。一双阔目之内,两对黑眼球光芒四射,膀大腰圆腰杆笔直,一如浴雪苍松,让人一眼望去便觉得如同面对一座巍峨高山,哪敢生出半点轻慢之心。

    大业天子杨广两征高丽,宿卫勇将英豪折损殆尽,昔日大隋如云将星泰半陨落,只剩鱼俱罗这根擎天柱。

    鱼俱罗起于布衣,靠着一身武艺一刀一枪搏杀,积军功而至柱国,于武人而言官职以至巅峰。其名声最盛之时,天下无人敢直呼其名,乃以“重瞳将”或是“鱼无敌”称之。阴世师将他派来,便是要借重这无敌将的名号震慑晋阳诸军,鱼俱罗也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向天下证明:鱼俱罗不曾老,鱼无敌还是天下第一!

    盛唐风华最新章节地址:

    盛唐风华全文阅读地址:/123693/

    盛唐风华txt下载地址:

    盛唐风华手机阅读:/123693/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五百二十四章  龙腾(一))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盛唐风华》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五百二十五章 龙腾(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风华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鱼无敌?他不是被斩了么?怎生跑到了蒲津?”

    “这重瞳老贼勇力过人,蒲津又是黄河咽喉隘口,这回怕是要费一番手脚了!”

    “这叫什么话?重瞳贼本领再大,依旧是个老朽,咱们这么多人马怕他怎得?他的兵马比我们少,便是拿人堆,也堆平这小小隘口!”

    李建成军帐内,军将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吵得李建成头痛欲裂心烦气躁。

    他看着这帮脸红脖子粗的武将,心中明白:他们在害怕。

    这也不奇怪。鱼俱罗威名远播,便是突厥人听到这个名字也要忌惮三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论起家格门第,李家远在鱼俱罗之上。但是论及韬略,武艺,李家满门加在一起,也不足以与鱼俱罗颉颃。便是父亲在此,只怕也没有战胜鱼俱罗的把握,这些军将心里发慌也不足为怪。

    身为厮杀汉他们并不畏死,但是都希望死得有所值。若是攻打长安,他们想着泼天富贵,谁也不会惜命。可是蒲津渡本身只是个渡口纵然攻下也无多少油水,又要面对当下大隋朝廷第一勇将,自然难免心生怯惧。恨不得别人去打前锋,自己保全性命,去长安搏富贵。

    有一点说得没错,鱼俱罗最大的短板便是兵少。斥候已经送来消息,鱼俱罗自长安只带了两千兵马。饶是他再如何骁勇,依靠兵山将海填也能把他填死。可是李建成不希望把仗打成那副样子,毕竟蒲津只是开始,在后面还有长安,那才是重头戏。

    如果在蒲津折损太多兵将,那么到了长安又该如何?放眼整个天下,有那么多坚城要塞等着自家去攻打,如果处处都要靠人头去换,李家又有多少性命去填?

    何况这是自己领兵首战,不但要胜更要胜得漂亮。若是轻松击败鱼俱罗,从此便可扬名天下,父亲那里也会对自己的将略予以认可。用人命去填渡口乃是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用。

    李建成的目光落向刘文静,希望这位智囊帮自己想个办法,可是刘文静紧锁着眉头一语不发,显然一时间他也想不出太好的主意。

    忽然,一名军将抢步而出叉手行礼:“世子,末将不才有一计献上!”

    李建成一见来人,面上也是一喜:“武安不必多礼,我这个人你也知道,没有那许多架子。今日共商破敌之事,更不必拘谨,有什么话尽管讲。”

    出班的军将名叫张士贵。其曾祖张俊,于北魏任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为北齐车骑将军;父张国以军功授大都督。论家世虽然不能和李渊、王仁恭等人相比,但也勉强可以算作世家子弟,李建成对他这般客气,有一半便是看在他的家世面上,至于另一半,则是因为他的本领。

    张士贵少年便以勇力闻名,尤善骑射,惯用百五十斤强弓,双手开弓箭无虚发,勇名冠于乡里。大业天子打压关陇世家,天下乱象丛生,张士贵便生出异心。杨广移驾江都不久,其于家乡举旗造反,靠着自己一身本领以及家世门第为号召,不费吹灰之力便招募了数千兵马。横行家乡官兵不能制,此番李渊自晋阳出兵攻打长安,张士贵主动带了部众前来投奔,甘愿为李家报效前敌。

    李建成素来重视世家子,何况张士贵名声在外又能自领一军,不问可知必是有手段的上将,是以李建成落力笼络,对张士贵极为重视。见他出头,心中自然是欢喜。

    张士贵行礼已毕,对李建成道:“鱼俱罗虽有勇名,但我军兵多将广,又何惧一老匹夫?据末将所知,鱼俱罗与如今长安城中主事的卫文升、阴世师素有不睦,且因为生就重瞳,有帝王之相,为大业天子所嫉。之前因细故便褫夺了他的官职,又将其擒拿入监,几度想要处斩。如今情势紧急不得已令其出战,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若是末将所料不差,长安城中固然要防范我军,更要防范鱼俱罗!是以他的人马只会少不会多,京兆郡十六府鹰扬兵马虽众,阴世师绝不会派一兵一卒援助鱼俱罗!”

    李建成不住点头。朝中之事瞒不过世家手眼,张士贵所言李建成也有所知。张士贵此时提及这些,想必有所指。因此李建成也不发问,只等张士贵自己开口。

    “鱼俱罗此番被赦免,乃是戴罪立功,绝不敢有丝毫大意。不论何处渡口有失,他都是死路一条。我们以声东击西之法,令老儿首尾不能兼顾,纵然他本领再强,也无法挽回大局!”

    “武安计将安出?”

    “蒲津渡上游十五里有一野渡,本地人称为仙人渡,下游另有一桃花渡。论及规模,蒲津渡为上,仙人渡次之,桃花渡有渡口之名无渡口之实,早已废弃。仙人渡也是小渡口,非兵家用武之地,于战局并无关碍。只是鱼俱罗如今待罪之身,不敢有丝毫闪失,这小渡口虽不关战局却关系他的性命。若我军轻骑潜越,夺取仙人渡,阴世师说不定就能要了鱼俱罗首级!是以我军只要攻取仙人渡,鱼俱罗必然分兵去阻挡。若是世子借出旗号,让鱼俱罗误认为世子亲自带兵潜越,鱼贼必亲统大兵前往阻击。彼时我军再以一勇将直冲蒲津抢夺渡口,这一战自然是稳操胜券!”

    李建成听得不住点头,以前便听人说过张士贵素有将略,今日一见确实名不虚传。从一开始他便没跟着那帮军将乱喊乱叫,而是凝神思忖破敌之策,这一计用得很是高明。既可夺了蒲津,也不必折损太多兵力,于眼下而言,乃是最好的结果。李建成的手在公案上一拍:“武安和我不谋而合!我正想用这个办法,夺取蒲津渡口!不过这认旗也不必借,某就走一趟仙人渡又如何?”

    刘文静连忙道:“世子不可!鱼俱罗素有神勇,若是军阵之中狭路相逢,只怕世子……”

    “肇仁太过谨慎了!慢说某在万军拱卫之中,老儿没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