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华 >

第23章

盛唐风华-第23章

小说: 盛唐风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商议(六)

    月朗星稀,云中之地,清光洒遍。

    一大片九姓鞑靼的帐幕,就这样安静的蹲伏在夜色中,只能听见马匹喷吐着响鼻,还有帐幕上旗幡被吹动的猎猎之声。

    一众跟随徐乐而来的人,在罗敦帐篷外面等得哈欠连天,几名侠少还有庄客,站在那儿摇摇晃晃,眼睛都快合上了。

    这一路过来,大家精力体力已经完全透支,现在又是一肚子羊肉烧酒,更是困倦欲眠,现在能支撑着等徐乐这么久,已经是对徐乐心服口服的表现了。

    韩约背负着神荼铁盾,右手臂上套着郁垒铁盾,夜色中如山一般矗立,只有他没显出半点疲累的样子,除了徐乐之外,他就是这一队人中最为可靠的保护神一般人物。

    哪怕在罗敦的大本营里,韩约仍然全神戒备的模样,让梁亥特部那些在帐外值守的草原汉子们脸色很不好看,但也没人敢上前说些什么。

    持双盾的韩约,白天一战,也算是闯出名头来了。大盾护身,枪阵而不能伤,小盾击敌,凶悍霸烈,这简直是每位军中主帅梦想中的护身亲将。就算是作为步战斗将去撞大阵,也是一等一的人选。

    几个草原汉子心里面也都掂量了,要是上前去找韩约麻烦,被铁盾拍在脸上,回家媳妇儿都认不出来了,罗敦也未必会撑腰,大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罢。

    韩约如此,其实也乏透了的宋宝,也努力将腰背挺得笔直。不自觉中,宋宝也对韩约起了争竞之心,不过这一点只怕宋宝都没意识到。

    帐幕是几层牛皮打造,帘幕也厚厚的,帐幕内罗敦徐乐烈烈几人说话声音怎么也听不见。宋宝撑了一阵,身边侠少哈欠声带得他只想闭眼睛,最后狠狠给了自家兄弟脑袋上一巴掌:“没出息样子!这都熬不了,还怎么出人头地?”

    宋宝小兄弟闭着眼睛,这一巴掌都没把他瞌睡打醒,含含糊糊回答:“乐郎君朝哪儿冲,咱们跟着就是了,闹云中一场,刘武周也没能把我们咋的。没吃的了梁亥特部族长请客……关键时候眼一闭硬上就是,这时候睡一会儿又怎么了?”

    宋宝嘿了一声,直想给自家兄弟再来一记,再想想这话说得没毛病,终于忍住没动手,干脆凑到了韩约身边:“老韩,你说乐郎君还要在这里耽搁多久?”

    韩约扫了宋宝一眼,瓮声瓮气道:“耽误你去太原投军了?你爱走就走,没人拦着你。”

    宋宝咬咬牙齿:“当初说去太原投军,也不过是找条出路而已,谁都看出来这天下又要改朝换代了,总得找条出路不是?咱们跟着乐郎君出生入死也算是走了一遭了,乐郎君的本事都看在眼里,咱们就算给乐郎君卖命,也不觉得委屈…………可总得让兄弟们知道乐郎君的盘算是什么啊!到底乐郎君想做到哪一步!”

    韩约沉稳表情终于动了,他眨眨眼睛,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毕竟韩家一家性命,都是在徐敢老爷子手里保全下来,打小和徐乐一起成长,一起被老爷子磨练,跟随徐乐不问缘由行事已经成了天经地义一般的本能。

    宋宝这等外来之人,却要一个追随徐乐行事的理由。韩约也知道徐乐是想做点大事情的,多一分助力就是一分助力。宋宝一路过来,表现也算不上是怂,马上步下本事也很有一点。可这个留下宋宝的理由,韩约真是不知道从何说起。难道说我要是和乐郎君闹生分了,老娘就会打死我?

    正在韩约难得尴尬的时候,就听见帘幕掀起之声,众人回头,就见徐乐已经大步走了出来。

    星月光芒映照之下,同样一路疲累,叠经险境的徐乐,却没有半点困倦之意,双眉斜飞,仍然是那般的神采飞扬,就是嘴角那一点笑意,也未曾见到消减半分。

    潇洒之态,仿佛天生。

    徐乐一眼就见到韩约宋宝两人站在那儿,宋宝不知道在向韩约追问什么,韩约竟然露出一脸为难的样子。

    徐乐一笑迎了过去,韩约见到徐乐出来,如蒙大赦,一指徐乐:“有什么事情,你问乐郎君去!”

    侠少庄客们都围了上来,徐乐笑问宋宝:“宋大郎,又有什么事了?”

    宋宝咽口唾沫,终于发问:“乐郎君,你如此本事,到底要做到哪一步?要只是贪玩,我们兄弟就没法奉陪了,还有自己前程要奔。要是乐郎君你心里有什么雄心壮志,那么我们兄弟,也就豁出一条性命追随于你!你就是要在这里,再将云中城翻过来,我们也咬牙跟随!”

    几名侠少庄客,都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徐乐。庄客们也还罢了,心态和韩约差不太多,都是在徐敢手里受恩深重的,追随徐乐行事,近乎本能。但每名侠少,都想在徐乐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而烈烈也从帐幕当中出来,远远看了徐乐他们几人一眼,却并不理会,带着自己从人快步去了。只留下值夜的梁亥特部的几名汉子,隔着老远打量这些人,丝毫不关心他们在说些什么,只盼着这漫长的值夜早点过去。

    徐乐仰头看了一眼头顶星空,银河浩瀚,在头顶壮丽的展开。

    银河之下,徐乐轻声发问:“大郎,你有父母吗?”

    宋宝一怔,还是回答:“爹娘贫病早死,叔叔养大的我,别人家里,过得不如条狗,幸得学了点本事,后来耐不住出来闯荡江湖,才有了铁飞燕这个名号。”

    徐乐嘴角笑意淡淡的,轻声道:“我连自己爹娘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以我爷爷的本事,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打遍桑干河谷,开辟徐家闾基业,行商能和梁亥特部族长结成至交好友,却从来不敢告诉我爹娘的死因…………这牵扯到的,不知道是何等样人物,下手的,也不知道是何等样的人物,这应该是我爷爷的生平憾事吧,我想弄清楚这一切…………”

    徐乐声音越来越轻:“这么强大,连我爷爷都不敢招惹的人,既然我要去招惹,那就要让自己加倍强大起来。越是危险的地方,我越是要去历练,越是要积累自己的声名,越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乐郎君…………哪里有比对付突厥人更好的法子了?我们的刘鹰击,不正是因为对突厥人一场大胜,才能让王太守要对付他都瞻前顾后,让恒安鹰扬府对他归心效力么?”

    徐乐自顾自的轻声说着,宋宝几人都听呆了。徐乐转向宋宝,定定的看着他:“九姓会盟,突厥必然不会坐视,罗敦阿爷又有和我爷爷的情谊在,我当然要留下来,助罗敦阿爷一臂之力!突厥人敢露头,我就不会放过他们。就算以马邑百姓的身份,除掉突厥人,保一方平安,也是我该当做的事情!”

    夜风当中,徐乐语声如铁。

    “将来还会碰到更多艰难险阻,但爷爷既然放我出来,我就再没有退回去的道理了,除非死掉,只有一路向上,至于将来能做到何等地步,我也不知道。可我仔细想想,这天下,也没有什么让我畏惧害怕的事物在罢…………就是这样,大郎你可满意?”

    最后一句话说完,徐乐嘴角上扬,仍然是平素那副潇洒可喜的模样,只是看着宋宝。

    其实这一句话就够了,宋宝如何不知道,自己就算到太原投军,以他寒素的出身,也不过是军中最底层而已。而追随徐乐,则不一般,不说来历成谜的徐老太公,就是以徐乐现在,也当是世家竞相招揽的对象,自己跟随徐乐,自然水涨船高。

    至于这位乐郎君胆大包天,惹出事来都是大事。但是如此乱世,寒素百姓命不如草,到哪里博不是一搏?乐郎君还想在这云中之地建立声名,自己咬牙跟着赌下去便是!

    宋宝郑重行礼:“那宋大郎就追随乐郎君鞍前马后奔走了!什么样的对手,乐郎君你歪歪嘴巴,咱们就冲上去了!”

    徐乐沉默少顷,点点头。伸了个懒腰:“回去睡觉!明日就九姓会盟了,罗敦阿爷不许我跟着去,我偏要去凑凑热闹,无事便罢,有事的话,大家少不得还要出一分气力!”
………………………………

正文 第四十七章 会盟(一)

    天色渐明,云中城周遭一切,渐渐显现了出来。

    今日云中城外九姓各族聚居之地,却有一种别样气氛。

    各个营地当中,一支支九姓部族当中,那些贵人们并不个个都像罗敦,在汉地也有那么好的人缘,云中城随意进进出出,毫无什么顾忌。他们来到云中城都是在自家帐幕中深居简出,并不与恒安鹰扬府中人打照面。

    对于九姓鞑靼各族而言,不满突厥人对他们的压榨那是大家一同的方面,但也并不是每个部族,都对汉人,对大隋有什么好感。

    来到云中城参与这秋日大集,还有准备会盟,那是不得不来。但是要和恒安鹰扬府打什么交道,那还是免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罗敦才不愿意带徐乐参与这次九姓会盟,免得生出什么事端来。

    今日一到天明,这些平日里深居简出的贵人们,全都出来了,每人尽是做盛装打扮。洗漱用饭之后,尽可能的将自己收拾得干净整齐,然后牵出洗刷一新的健马,在各自亲卫拱卫之下,翻身上马,也不打各自部族旗号,就这么绝尘而去。

    九姓部族当中,只有千余越部族的帐落不设在云中城墙和矮山防线之间,而是依山而建。作为九姓鞑靼中最大一部,这样对恒安鹰扬府有所防范,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而恒安鹰扬府也日夜都派有巡骑在千余越部帐落旁边巡视,千余越部也不驱赶,就算是双方为秋日大集能顺利进行所达成的默契吧。

    不过当千余越部几百人的帐落还在不断壮大的话,恒安鹰扬府说不得就要动手了。

    一队队各族贵人的队伍,越过云中城外矮山防线,向远处千余越部帐落疾驰而去,一道道尘烟飘扬空中,秋日干燥的气候中,久久不散。

    矮山上的军寨都被惊动,鹰扬兵全都上了寨墙,持起弓矢,注视着眼前一切。但各族贵人看都没有多看这些鹰扬兵一眼,自顾自的只是不断越过他们的视线。

    鹰扬兵们不住望向云中城方向,等着云中城那里打出旗号,他们好知道如何应对眼下这个局面。

    云中城城墙之上,今日负责巡守的正是尉迟恭。昨天和徐乐一场厮斗打得太爽,尉迟恭将徐乐送进城后,又寻了个相熟的店家,热热的喝了半瓮村酒,浑身上下没摸出半个大钱,手一挥说了声记账,就回到城墙旁边窝铺当中,靴子也不脱倒头就睡,鼾声扯得震天响。

    一到天明,轮到他结果值守巡视城墙的时间,尉迟恭睁眼就起,精神抖擞的上了城楼。

    城楼之中,鹰扬兵正对着外间帐落所发生的事情指指点点,小声议论。见到尉迟恭出现,几名队正顿时就上前抱拳行礼:“将主,你瞧瞧,今日这事情可稀奇,还没到秋日大集,九姓鞑靼一个个都出窝了,全往千余越部的帐落去了!”

    尉迟恭打量了一眼,哼了一声:“慌个什么?九姓鞑靼又不是突厥,来的队伍哪怕是千余越部,都仔细搜见过了,只许有兵刃不许有甲胄,加起来青壮不过二三千人,其余全是赶车喂马做生意的老弱,大家都给突厥人祸害得不轻,憋着劲儿来做生意的,敢闹事,一翻手就灭了他们!”

    看诸将还一副疑疑惑惑的样子,尉迟恭又不耐烦的道:“………亏你们还是恒安府的兵!在千余越部那儿,咱们就放着整整一营巡骑!两三百条能厮杀快马硬弓披甲汉子,千余越部那儿有啥不对,马上就传信过来了,就算是始毕可汗的狼骑亲至,也不能一下子就吞了咱们恒安府一营骑军!”

    这句话刚一说出来,就见一名军将指着前方:“将主,你看!”

    尉迟恭放眼看去,就见一直在千余越部左近轮番巡视的一营轻骑,现下正卷起烟尘,向着云中城回返。

    这数百巡骑,俱都是恒安鹰扬府的精锐之士,和九姓鞑靼贵人擦肩而过,双方对视一眼,然后各赶各路。

    尉迟恭一怔,转身就要下城:“入娘的,这是怎生回事?俺亲自去看看,别真闹出什么乱子来,笑话可就大了!”

    这个时候就听见一声轻喝:“敬德,不要动!令大家各安其位,巡骑撤回来,是本将布置的!”

    数名亲卫簇拥之下,苑君章正大步走上城墙,还有他的亲卫正赶赴城墙各处,传递号令。

    尉迟恭走到苑君章身边,老大不乐意的问道:“长史,这是怎生回事?”

    苑君章心下也是正紧绷着,昨夜才和刘武周议定,准备放手不管九姓鞑靼会盟之事,哪怕突厥人生事,也只是当没看见,然后连夜传令将千余越部附近巡骑调了回来,却没想到今日九姓鞑靼就开始会盟!

    原本听到的消息,都是秋日大集之后九姓鞑靼才行会盟,现在突然提前,不问可知就有变故。

    风云将起,不知道恒安鹰扬府能不能承受得起,不知道刘武周能不能完全听自己的献策!现在哪里还有犹豫迟疑的道理,必须要选边而站,生存下来,才能谈得上壮大发展。什么名声,又算得什么?

    幸好这位刘鹰击,也是雄心勃勃之人,绝不甘心就这样被王仁恭吞并!

    尉迟恭冲过来问话,苑君章皱起了眉头,对尉迟恭语气甚是不满。

    这家伙仗着自己本事冠盖恒安鹰扬府,上下之分模糊,行事大大咧咧,要不是刘武周着意回护着他,苑君章早就想寻这家伙的错处了。

    这个时候心里有事的苑君章也懒得和尉迟恭多说,只是回了一句:“此事非你所能问的,仔细巡城便是,谨守着云中城不要出事!”

    尉迟恭哼了一声,掉头就往城下:“长史你来管这摊子罢!调动军马,不经过我这今日当值的巡城大将,我还杵在这儿做甚?赶紧回去挺尸要紧!”

    尉迟恭登登登下城而去,几个人都拉不住,苑君章气得脸色铁青。

    等度过这段时间危局,等我辅佐着刘武周一飞冲天,雄霸整个马邑郡,到时候再要你们好看!
………………………………

正文 第四十八章 会盟(二)

    梁亥特部族营地之中,在其他九姓部族贵人纷纷出发上路之际。罗敦这才起身,早有人送进了上好食材汤药泡出的饮子,然后又是一大碗放了香料的热汤,发酵过的面饼烘热了撕成小块,泡在汤里。这样的食物一托盘端进来,顿时满帐幕当中飘动的都是香气。

    这样的食物,放在世家高门眼中那是连眼角都不会看一眼,觉得不是人吃的玩意儿。可是放在云中边地,梁亥特部羁旅途中,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豪奢享受。

    要知道恒安鹰扬府上下,包括刘武周在内,都是一日两餐,粟米中还要加多少杂粮。啃的饼子也都是死面,吃完一顿腮帮子都累得慌。而经历去年兵灾的百姓,吃食上还不如恒安鹰扬府中人。

    罗敦为人宽宏,草原上汉地这边都有上佳人缘,但是就是服用享受上相当讲究,不过梁亥特部富庶,也支撑得起他这份超于边地水准的享受。

    此次梁亥特部热心推动九姓会盟之事,很大原因就是梁亥特部不愿意捆在突厥战车上,不仅要竭尽资财以供突厥狼骑所用,族中青壮还得自己裹粮从军,出生入死。

    开皇天子在位,大隋强盛的那段时日里,突厥求和亲而不敢犯边,九姓部族着实过了不少年的好日子。罗敦只想九姓合盟,让突厥也有所忌惮,将这好日子继续保持下去。

    食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