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国高手 >

第218章

医国高手-第218章

小说: 医国高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发炎、溃脓直至组织细胞坏死。
    他在脑海迅速搜寻记忆中的名方,忽然想到前世看到过的一本中医特效处方集,里面对烧烫伤有着极为详细的治疗方案。
    边回忆边拿过一张宣纸,写下了一张方子:“滑石一斤二两,硼砂二两,龙骨二两四钱,川贝母、朱砂、冰片各四钱。用法:研细末调成膏,敷贴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若有新肉芽长出过度,须切除。”
    写完之后,见李洪兀自磕头不止,额上都青了。
    “李洪。”
    “奴婢在。”
    “速去太医院传旨,令叶紫帆立即启程去赣州给李颙治伤。另将这个药方给他,让他带齐所用药材,如有缺药,到内库去找。”
    “奴婢遵旨!”
    李洪一听,心道:“噢,原来不是我的错啊,挨一巴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啊。我冤不冤哪我。”
    不过,刚才以为小命要没了,现在知道不是自己的错,如蒙大赦,连忙手捧着药方,去太医院传旨去了。
    “雪松,拟旨,清奴礼亲王满达海辱我使节李颙,手段惨绝人寰,令人发指。辱我使节,与辱朕无异,朕定诛满达海九族以雪此辱。凡我大明各军,圣旨到日,立即发起进攻,请降不受,决杀此獠。”朱由榔吩咐道。
    “臣遵旨!”顾炎武、杨爱至此才知皇上盛怒的原因,是满达海用非常手段折辱了李颙。
    “你们都平身吧。集生,你说说看,下一步满达海将会如何用兵?”
    说完这些话,朱由榔气怒稍平,慢慢坐回龙椅,命众臣起身。
    陈子壮感激地看了一眼黄宗羲,胸有成竹地回道:“回陛下,臣以为,满达海必然突围。江西的态势是我大军隔断了满达海与勒克德浑,而韶关我军也有十万大军严阵以待。因此,这两处清兵必不敢去,臣以为,满达海打提往东或往西突围的主意,而在这两个方向,臣以为往东突围的可能性最大。”
    “为何?”
    “西路是湖南,而抚南伯与定北伯扼守住了荆襄要道,又有长江拦路,势不能过。欲突围必然西去贵州,经贵州进入四川。湖南、贵州我军虽然兵力不多,但山川众多,节节阻截,必能给清兵以重创。相比西路,东路要容易得多。福建,我兵力空虚,浙江一带,除衢州外,皆在清兵之手,满达海若东去,只须绕过衢州,就可迅速北上。虽然靖海伯陈兵十万于南直隶,但若满达海这十万兵加入战场,靖海伯怕是难以应付。”
    “故,臣以为,满达海定是打的东去福建,择机北上的主意。”陈子壮说完之后,神定气闲,满怀信心。
    “嗯。你分析得有道理。不过,朕跟你的想法完全相反。朕以为满达海一定会往西打,经湖南进入贵州。”
    朱由榔命杨爱拉开东墙上的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各个地名,说道:“清兵若是东去,然后折而向北,由于东有大海,北有长江拦路,清兵就算再多的人马,也难以突破这道天险,更何况施琅还有十万人马严阵以待呢。根据施琅的塘报,朕判断,南直隶月内必下。”
    “而往西突围,则可以进入贵州进入四川。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绕开荆襄,就有逃回四川之可能。湖南、贵州多山川、多河道,却并没有难以逾越的天险。因此,朕判断,满达海一定打的是这个主意。”
    朱由榔说完,退回龙椅坐下。
    “陛下,臣不敢苟同。若是走这条路,太远了,他们的粮草补给就会成为问题,臣以为他们决不会走这条路的,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都不会走这条路。”陈子壮并没有被说服。
    朱由榔心道:“嘿嘿,少见多怪了不是?后世就有一支这样的军队,也是想走这条路的。只是因为川军的堵截,才没有进入四川,而是进入云南,爬雪山过草地,甩开敌兵追击,进入陕甘宁地区。他们遇到的困难比这大多了,满达海真不排除走这条险路。”

第二百四十章 不谋而合
    “这样吧,既然你我君臣意见有分歧,那就做两手准备,兵部行令陈伯、何腾蛟早作准备,在清兵可能出逃的线路上设伏堵截,一旦其突围线路明确,左路军或右路军负责追击,另一路负责解决何洛会。若是勒克德浑不逃,也由另一路负责解决。”
    “禁军不必回防广州,也加入追击行列。另外,这几日生产的钢枪,全部配属山地军。主官被辱,相信他们已经炸锅了,就让他们撒撒欢。”
    朱由榔道。
    “陛下,那中路军呢?”陈子壮问道。
    “张家玉被困日久,怕是也憋疯了,让他们缒着满达海,不要进攻,等援军上来再打。”朱由榔道。
    “臣遵旨。”陈子壮说完军务,退下去了。
    “陛下,那些降兵怎么办?光消耗粮食就是个不小的数目啊。”陈邦彦愁眉苦脸地问道。
    “有没有愿意就地安置的?”朱由榔问道。
    “很少。愿意就地安置的,也只是一些无父无母无有家人的孤儿,大部分还是愿意回北方去。”陈邦彦回道。
    “愿意回乡的,减少口粮,饿不死他们就行。另外,张同敞那些工程兵大概已经习惯了南方生活,战后问问他,若是有人愿意就地安置,先安置这批人,让降兵补充进去。朕的意思是,把满人打散分居各地,回辽东的事就当他们做梦吧。当然,汉八旗和蒙八旗的另当别论。”朱由榔道。
    发生了李颙之事,朱由榔的心慢慢硬了,不再一味地怀柔了。
    他很想把气撒到济尔哈朗、鳌拜、哈占、达海身上,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这些标志性的人物,还是优待为好,不能因为给满达海治气,就影响了长期利益。
    杨爱对于朱由榔的性格又有了一些新认识。
    第一,臣子有不同意见,他是可以听进去的,而且轻易不会强逼着别人接受。
    此所谓“兼听则明”吧。
    第二,看着温尔雅,那是表面现象,若是惹恼了他,可是真狠。
    第三,极是护短。就因为满达海摆了一个火鏊阵给李颙,他就要诛满达海九族。一报还一报还不行,还要加倍偿还。
    “陛下,这里有一份李颙出使清营之前上的折子,请陛下御览。”吴炳出班,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折子,由杨爱转呈朱由榔。
    这份折子,参的是马宝和白选。
    一听吴炳此时拿马宝和白选说事,陈子壮心中不悦:“几个意思这是?给皇上添堵,还是给马宝、白选上眼药?”
    果然,朱由榔心中正有气没处发呢,又是李颙上的折子,那还有不火的?
    “马宝、白选大胆,竟然私下非议朕躬?!上阵杀敌不在行,内讧、攀扯倒是样样有本事。拟旨,革去马宝崇安伯爵位,降为总兵留任,革去白选总兵之职降为副将,就在马宝帐下听命。”朱由榔道。
    大臣们一听此旨,真是哭笑不得。
    马宝的爵位革就革了,他口不择言,皇上正有火呢,他自己撞上来,也怪不得别人。可为什么要让两个不对付的在一起呢,分开不好吗?
    别人不理解,黄宗羲却是懂了:“皇上这是告诉其他人,你们不是内讧吗?不是不团结吗?好,朕就让你们在一起共事,互相恶心。若是从此关系改善了,共同进退了,那还则罢了,若是因此误了国事,你二人一个都跑不了。”
    “唉,可怜马伯爷了,一个好端端的爵位跑了。”陈子壮心里叹道,另用一种很复杂的眼神悄悄看了吴炳一眼。
    满达海早就制定了突围路线。
    他的想法跟朱由榔的判断完全一致。就是从赣州往西南的南安府进发,经上犹、崇义直趋桂阳,进入湖南。
    制定这个突围路线,是从远近两方面考虑。近的说,这条路线明军无重兵设防,北面李定国,南面的李元胤都相隔很远,可以轻易突破;远的说,湖南虽有驻军,总量不过二万人,还要分守各处,何腾蛟可以调动的部队不多,更是以李自成的降将为主,战斗力不能跟李定国和李成栋相提并论。
    由湖南进入贵州更容易了,贵州兵力更加空虚,刘秀、艾能奇都去了湖北,由此可以北进四川,与那里的清兵汇合,从而跳出明军巨大的包围圈。
    至于粮草问题,满达海一点都不在乎,走一路抢一路就是了,现在哪里还顾得上怀柔?把老本行重新拾起来就是。
    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军需,还可以摧毁朱由榔刚刚恢复不久的生产秩序,破一破南明的元气。
    当然,要完成这样一个战略目标,不是那么容易,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一是雅思哈,要挡住李成栋;二是何洛会,要挡住李定国。
    这两位牺牲了,就能给自己留足时间。
    对于赣州城里的张家玉,他是一点都不担心。
    兵力自己本就占着优势,他若敢追击,随便找个山头就能打他的伏击。
    至于韶关,满达海也不担心,张同敞的兵只能防守。
    禁军到是厉害,一是兵力不足,只有不到二万;二是他们还担负着护卫广州的重责,哪能轻易离开韶关?
    对于李颙之事,满达海有些后悔了。
    他本想折折李颙的威风,看看他的笑话,没想到这家伙骨头这么硬,竟然脱了鞋赤脚走火鏊。
    他明白,此事一出,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朱由榔肯定不会放过自已。
    当然,他从心里也不愿意投降。
    因为他好不容易才得到了王位,屁股还没坐热,作威作福的日子还没有享受几天,就这么没了,搁谁身上谁也不会心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济尔哈朗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对于努尔哈赤创下的这片基业,他的维护之心,比济尔哈朗要强烈的多。
    所以,他必须逃出去,必须给大清保留一些元气。
    困难不少,希望不大,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愿意试一试。
    所以,把李颙送出去之后,满达海没有任何耽误,立即布置突围行动。

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于君事不必拘泥
    三月十一一早,满达海的大军往东南方向撤走。
    满达海的大军一动,张家玉就立即行动起来了。
    这时候圣旨未到,张家玉并不清楚皇上的意图。
    但斥候来报,说是满达海大军往西南退去。
    张家玉立即打开地图查看,迅速做出了判断:满达海必是想经上犹、崇义而进汝城。
    “若是任由满达海进和湖南,那战事将会被拉长,若消灭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非四面合围而不可得。可是安西伯、建成伯的兵远在几百里之外,更有吉安、抚州拦路,一时借不上劲,远水解不了近渴,凭自己的三万兵马能把他留下吗?”
    张家玉在帅府里焦燥地来回走动,脑子里迅速盘算对策。
    “如今可借之兵,只有韶关的禁军了。可是韶关距此二百里,仓促之间如何能够赶过来?最好让李元胤将满达海的去路堵住。他二万,我三万,五万对五万,胜算各半,加上我军火器之优,胜算稍大一点。干了!虽有此冒险,但这个险值得冒。”张家玉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他凑到地图前观察,发现上犹之西有两座山,一座山叫高峰山,一座叫鸡笼嶂,正好卡在清兵西去之路上。若是李元胤的兵能在清兵抵达之前占领这两座山,那满达海就再无退路了。
    可是,韶关距上犹二百多里路,而赣州距上犹只五十里路,差了一百五十里,满达海不是平庸之辈,他一定会派军队抢先占领上犹,然后占领这两座山的。
    那么,为今之计,就是要给李元胤争取时间了。
    张家玉主意已定,令人击鼓聚将,自己则快速写了封信,飞鸽传书给李元胤。
    这里不得不说,朱由榔的安排还是有问题的,左路军、右路军、中路军、禁军、工程兵各不归属,如此大战,没有一个协调指挥机构,凡事经兵部调度,往往就会失去战机。
    若不是张家玉一颗公心,不避嫌疑,直接给李元胤写信,而是经兵部协调,黄花菜都凉了。
    把信发出之后,“四大阎罗”和“虎、彪、豹”全部聚齐了。
    “诸位将军,满达海已然退去,赣州围解。然,现在不是庆幸和歇息的时候。本帅判断,清兵必是西去上犹、崇义、汝城,进入湖南。若纵其从容遁去,沿途百姓遭难不说,再想消灭之,则必会浪费巨大物力财力。我等食君俸禄,自当忠君之事。本帅已经给禁军李指挥使去信,请他率禁军前插到高峰山和鸡笼嶂阻敌,而我军需要做的,就是要尽量迟滞清兵前进速度,给李指挥使争取时间。”
    张家玉说到这里,环视一周,问道:“李将军,你意如何?”
    “大帅,您就下令吧,咱们早就憋疯了,整天困在城里原地打转,身子骨都快长锈了。”李德泗回道。
    “就是,大帅,眼看着左路军、右路军、水师、禁军一个个的建功,咱们一直寸功未立,脸上真是无光,不好好打一仗,真会被别人看轻。”罗召成兴奋地说道。
    “就是,就是,大帅,打吧。”阎树立、杨大力皆擦拳摩掌,纷纷请战。
    “父帅,您就下令吧,儿子愿为先锋。”张虎躬身道。
    “那不行,先锋必须我当,大帅,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罗召成当即表示不同意见。
    “凭什么你当先锋?四大阎罗你排名最末,先锋必须是我。”李德泗道。
    阎树立、杨大力也纷纷请求当先锋。
    “不要争了,现在不是争的时候,时间紧迫,本帅已有定计。诸将听令!”张家玉见各位将官战意汹汹,没有一点畏战情绪,心中大喜。
    拿起一支大令:“李德泗!”
    “末将在。”
    “命你为前锋,迅速出击。记住,我们的目的是迟滞清兵前进,打得越狠,清兵前进速度就会越慢,不要怕清兵反击。”
    “末将得令!”李德泗兴奋地接过大令。
    “张彪!”
    “末将在。”
    “命你所部断后,押解粮草、辎重,不得有误。”
    “末将得令!”
    “杨大力!”
    “末将在!”
    “命你所部守城,须小心提防清兵混入城中,监视雅思哈所部。”
    “末将得令!”
    “李将军之后,进军顺序为张虎、罗召成、阎树立,张豹护卫中军。”
    “末将得令!”
    张家玉分派完毕,各将下去准备。
    却说李元胤接到张家玉的信,立即将张同敞、段兴、以及杨元、陈仕豪请来,备述张家玉信中之意。
    张家玉在信中说了李颙之事,段兴闻言气得脸色焦黄,大声道:“李指挥使,主帅被辱,山地军与满达海势不两立,快下令吧!”
    “李指挥使,增城伯不避嫌疑,直接给你写信,说明战机紧迫,你就下令吧,不能耽误啊。”张同敞也道。
    李元胤自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虽是禁军,护卫皇上安全是第一要务,但没有撤兵圣旨,说明皇上要用他消灭清兵。
    调动禁军,非圣旨不可,张家玉是无权调动的。但张家玉来的不是命令,而是协商,那就是看准了李元胤的大局观,而不会拘泥于圣旨不圣旨的。
    “好吧。张大人,请你坚守韶关,勿令广州北大门有失。”李元胤道。
    “放心吧,清兵别说不来,就算是来了,他没有十万兵别想靠近韶关一步。”张同敞道。
    “杨元、仕豪,禁军立即出发,另外,你们各拨十名枪兵给段将军,战后回建。”
    “末将遵令。”杨元、陈仕豪齐声答应。
    “段将军,请你部全部骑马,马匹可向张大人暂借。想必你的心情非常激愤,那就你部为先锋,日落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