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高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一定将之生擒活捉,完成陛下此愿。”杨元慨然道。
“嗯,勇气可嘉。不过,朕看孔有德宿命之中另有他人克之,朕这个愿望还真不一定能实现。”
“另有人克他?谁?”众人不明所以,互相看了看,都摇头不已。
“好了,客人来了,总得先弄个响表示一下欢迎。集生,你去大里岭坐镇指挥吧,告诉元胤,千万别让孔大王爷不满意。”
“是,臣遵旨,一定让孔有德感受到我们十足的热情。”陈子壮笑着回道。
“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
“报!启奏陛下,斥候抓住一人,此人说名叫杨赤,是杨国栋大人的亲兵队长。如何处置,请陛下降旨。”正在这时,山下跑上一名士兵,半跪在御帐之外大声禀报。
“哦?快宣进帐来!”朱由榔闻报变色,立即令道。
“遵旨!”士兵快速离去了。
“云从,你应该认识杨赤吧?”朱由榔问何腾蛟。
“回陛下,臣与之相熟。”何腾蛟心里像开了锅一样,闻听杨赤只身前来,一种不祥之感升上心头。
“好,你去验明其身份。”
“是。”
杨赤披头散发,形容枯缟,战袍反穿,露出白衬底子,头上还系了一条白布。
一看他如此装束,朱由榔心里咯噔一下:“杨国栋死了?”
“皇上,您是皇上?”杨赤进帐之后,看了一眼坐在正中的朱由榔一眼,弱弱地问了一句。
“正是朕躬。”朱由榔点头答道。
“皇上。”
杨赤得到肯定的答案,心头一宽,竟“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朱由榔一惊,连忙站起来,想去给杨赤把脉。
“快请御医进帐!”顾炎武见状一个箭步挡在朱由榔身前,隔在杨赤和他中间。
朱由榔一顿,明白了顾炎武的用意,后退一步,坐回椅子。
是啊,杨赤虽已证明是杨国栋死的亲兵队长,但人心难测,不得不防,小心无大错。再说,诊脉这种事,哪里还能让皇帝亲自出手?有失身份不是?
随行御医是叶紫帆,朱由榔这回出征,特地将他召来,给了一个医正的头衔,一来可保证这些随行大臣的健康,二来也可以带带随军医院的那些女护兵。叶紫帆自是十分高兴,能为医正,就是当了官了,可见是祖坟冒烟他却不知,他如此受皇上重视,并不是祖坟冒烟,相反,是因为他还没见影子的孙子叶天士。为此,他家的小门诊,只好暂时关闭,叶贵生年纪还小,还不能独立行医。
“陛下,这人肚里无食,加之连日奔波,又忧急相加,身体已至极限,故而昏厥。”叶紫帆一搭脉,再翻翻杨赤眼皮,立即回身奏道。
“小白,快,冲点炒面,喂他吃下去。李洪,却找阿兰要点红砂糖来,塞他嘴里,用水冲下去。”
人的生理活动能量直接来源于血液的血糖,血糖来源于小肠等消化器官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人饿的原因是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会有的正常的生理反应。所谓饿昏了,其实就是低血糖。
这时候绝对不能暴饮暴食,应先喝点热水,再喝点稀粥最好。
当然,吃上一块糖,立即就能解决问题。
朱由榔自己就是医生,当然知道如何应对,连忙吩咐白兴去冲炒面,李洪去要红糖。
“皇上啊,我家老爷自刎而死,恳请皇上为我家老爷报仇啊,呜呜呜。”杨赤醒过来,翻身跪地,号啕大哭。
“啊?杨爱卿卒了?”虽然已有预感,但得到杨赤亲口证实,朱由榔还是腾地从座中站起来,颤声问道。
“杨赤,别着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何腾蛟眼里含泪,安慰道。
“皇上,是这么回事。”
杨赤将杨国栋临死之前的情形说了一遍,又说了自己如何躲避开清兵,如何星夜赶路才找到这里来的艰辛,最后从怀里掏出那幅血衣,举过头顶
李洪接过来,转呈朱由榔。
朱由榔颤抖着手打开,就见上面写了一首诗:“
将军百战血染沙,妖氛未除恨无涯。
此身归去终不悔,大明开遍幸福花。”
“嘭!”
朱由榔轻声读完,又再次大声读了一遍,眼里已是饱含热泪,一拳砸在书案之上,咬着牙恨恨地道:“好你个三顺王,竟敢逼死朕之爱将,朕与你们誓不两立!来啊,将耿继茂立即斩首,告祭杨爱卿在天之灵!”
“陛下,不可意气行事,耿继茂是耿贼长子,留着他或许有用。”陈子壮连忙谏阻。
“有何用?是不是留着讲和用?告诉你,陈集生,朕就是护短的性子,杨爱卿慷慨赴死,别说一个小小的耿继茂,就是把三顺王全斩了,也难抵杨爱卿一个手指头!朕与他们不死不休,不用留什么后路!”朱由榔两眼冒火,手指着陈子壮斥责道。
“白兴,立即行刑!将其尸首扔了,人头送给耿仲明!”朱由榔命道。
“遵旨!”白兴被朱由榔说得血脉贲张,跪下大声领命!
“这也太狠了吧?竟然让耿继茂尸首分家?而且还要将人头送给人家老子,这得有多大恨啊!”众位大臣被朱由榔的雷霆之怒给惊呆了。
不过,皇上此举确实令人感到快意,而且还有点幸福的感觉呢。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乌石山大战(七)
正午时光好杀人。
因为此时阳气最盛,被杀者的魂魄一见阳光立即消散,死者的怨气再大,也不能干犯活人。
可怜耿继茂,被俘之后,还在一心念念着何时获救,没想到只一天,就做了朱由榔的刀下之鬼。
更可怜的是,死就死吧,死后还没落个全尸。
他怨不得旁人,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老爹一手造成的。
……
因为有旨要将人头送还耿仲明,明军选了三个胆子大的,打着白旗来到距清兵阵前一箭之地站定。
“喂,你们过来个人,我们皇上有礼物要送给你们怀顺王。”明军士兵喊道。
清兵听到喊话,也派出三名军士爬出壕沟。
“这是我们皇上送给你们怀顺王的礼物,请收下。不用谢。”当头的明军递给清兵一只四方盒子。
“喂,什么礼物?不会是手榴弹吧?”一名清兵接过盒子,战战兢兢地问道。
“那种好东西,能送给你们?想什么好事呢?”明军嗤了一声道。
“另外,我们皇上还送给怀顺王、智顺王一句话:‘你们洗干净脖子等着,下一个就是你们俩。’好了,礼物送到,话也传到,走了。”说完话,三名明军士兵大摇大摆地走了。
“切,神气什么?不就是仗着有手榴弹吗?要没那玩艺,你们见了我们得吓得屁滚尿流!”清兵望着明军远去的背影,不愤地说道。
……
“啊!朱由榔你欺人太甚!”
木盒送到耿仲明帐内,耿仲明打开盒子一看,竟是儿子的首级!
就见耿继茂双眼睁着,眼神空洞而迷茫,像在诉说什么,又像表达心中疑问。
虽然不喜这个长子,但父子连心,血脉相连的痛楚一下子袭上心头,耿仲明痛得大叫一声,抽出腰间宝剑将桌案一角砍掉。
“朱由榔,我耿仲明与你不死不休!”——这话说的跟朱由榔倒是一模一样。
“二哥,节哀顺变,节哀顺变吧。”尚可喜听到消息,也赶了过来,见到耿继茂的首级,心中一惊,随即安慰道。
“黄梅未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叫二哥如何不伤心?你知道,二哥是要让继茂继承王位的,可惜了啊。朱由榔太特么狠了,杀我子嗣不说,还让继茂尸首分家,魂灵不得安生,我这当父亲的如何能够心安?”见到尚可喜,耿仲明一下子崩溃了,泪水夺眶而出,恨恨地说道。
尚可喜心中一惊,心道:“朱由榔不光心狠手辣,也太狡诈了,杀了耿继茂,一下子就让二哥乱了心神,这可不好。”
想到此,尚可喜连忙劝道:“二哥,将军难免阵头亡,愚夫才思死炕上。继茂为国捐躯,朝廷一定会大加旌表,身后荣光是一定的。如今两军对峙,你可不能乱了心神啊,否则岂不是上了朱由榔的恶当?”
“元吉,二哥不求别的,只求能找到继茂的尸身,要是让他死后不得安生,我这当爹的心下难安啊。”
“二哥,这是自然。不过,首先得先打赢这一仗,才能去寻继茂尸身啊。”
“我知道,我知道。元吉,你不用担心,我不会上朱由榔的当,他是想激我率军进攻,若是那样,才中了他的圈套哩。我偏不,我特么困死他!”
一听这话,尚可喜放心了,这说明耿仲明灵台清明,还没有丧失理智。
“元吉,朱由榔还让人传话,说让咱俩洗干净脖子等着,下一个就是咱俩。吹特么什么大气?我现在就恨不得带兵杀上乌石山,跟他较量较量!”耿仲明继续说道。
尚可喜闻言一摸脖子,也可能是错觉,他感觉一股子凉风吹过,吓得心里一紧:“朱由榔还有什么后招?怎么这么自信呢?”
“元吉,二哥方寸已乱,军中事你多费点心吧。”耿仲明有气无力地说道。
尚可喜茫然地点了点头,心头竟有一丝不安在逐渐扩大。
……
孔有德全军来攻,前锋是续顺公沈志祥部将吴朝佐,部卒也是三千。
朱由榔把陈子壮打发去大里岭,自己坐在御帐外观战。说是观战,其实大里岭距乌石山还有一段距离,根本看不见,只能听。
朱由榔始终脸色铁青,一语不发,臣子们谁也不敢说话,包括一向好饶舌的陈际泰也跟避猫老鼠一样,专往人后躲,生怕被朱由榔看见臭骂一通。
远处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声,紧接着就听到人喊马嘶,杀声震天。
战斗打响了!
大家精神为之一振。
谁也不去担心不会打赢,担心的是禁军战果。如果战果不能让皇上满意,还不知道谁会倒霉呢。
喊杀声持续了大概只有两刻钟,就归于平静。
“报!启奏皇上,大里岭传来消息,禁军毙敌两千五百,俘虏五百,敌副将吴朝佐被惊马踩踏而死!敌前锋三千人无一逃脱。”一名山地军士兵,从高处跑下来,跪地报告。
大里岭与乌石山之间的联络是用旗语。这是李颙所创。两军分设时,李颙就派到大里岭一批山地军,主要责任就是用旗语传递消息。
闻报朱由榔脸色稍缓,长长吐了一口粗气,感觉心情好了一点,转身入帐。
“诸位爱卿,杨爱卿是朕之心腹,朕甚是倚重。今日遇难,我朝西部藩蓠更付何人?朕每每念及,甚是悲痛难抑!”朱由榔眼中含泪道。
朱由榔并没有见过杨国栋,个人感情几乎为零。不过,他从历史上知道,此人忠心不贰,清正耿介,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更兼广西巡抚王化澄、瞿式耜对其极为推崇,所以将广西一省防务交给他,朱由榔甚是放心。
朱由榔之所以如此悲痛,一是痛失良将,二是为杨国栋死之悲壮所感动。
“雪松,这是杨爱卿的绝命诗,大家传看一下。另外,战后将此诗登于邸报,将其故事广为传扬,要让文武百官、士民工商都知道他的事迹,都要学习他宁死不屈的精神品质。”朱由榔将那幅血衣交与顾炎武,并吩咐道。
出了这么一位英雄,能不好好宣传一下?
第二百八十七章 乌石山大战(八)
“陛下,自清兵入关以来,除了孙大学士、史阁部,我朝武将鲜有不降者,更遑论慷慨赴死。而且,孙大学士虽作过蓟辽总督,史阁部虽为弘光朝兵部尚书,二人实是文臣,修养多年才得正气满怀。而以武人之身英勇就义者,前有文质、后有杨国栋,开创我朝先河。不得不说,陛下正位以来,作养正气,培育希望,方才有毅然就义之武将。臣细细思之,自然为杨大人浩然正气所感动,更为陛下作养之功而敬佩。”
黄宗羲皇上心情好多了,这才躬身奏道。
这番话,他显然已经酝酿许久,从杨国栋英勇就义之事说起,轻轻荡开去,就转到颂圣上来。
不着痕迹,自然无比。溜须溜到这种境界,也算高手了。
“是啊,陛下,‘大明遍开幸福花’一句,就是杨大人心中的希望。只要朝廷有希望,才会有义烈之士为之效命,没有任何人愿意为一个腐朽没落的朝廷效死。”吕大器不甘落后,赶紧跟着捧。
“陛下,太冲言之有理,不能怪那么多文臣武将降敌,表面上看是丢失了气节,从根子上说,还是对朝廷失去信心。他们有的人也努力过,抗争过,但看不到大明崛起的希望,甚至将自己的生命搭进去,都不会起到一点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降敌也就成了难免。反观陛下,自正位以来,对内刷新政治,革除弊病,让人民看到了希望;对外则每战必克,鼓舞了人民必胜信心。我大明朝就像一个垂危病人,忽然焕发了新生,像一个青年一样充满了勃勃生机,每个人当然也包括每一个臣子,心里都充满了希望,浑身充满了干劲,都在为大明的未来而努力,而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半途而废。臣想,杨大人就义之前发出的‘妖氛未除恨无涯’的感叹,是恨,是遗憾,同时也是对后人的激励。”何腾蛟紧接着上去再捧。
朱由榔被他们三人给捧得脸色逐渐缓过来。
陈际泰一看,心里琢磨:“这得赶紧上啊,别人都说好话,我也得跟着吹上一吹啊。只是,好话都让他们说尽了,我从哪个角度说呢首发
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一番说辞,急忙挤到前面,正色道:“陛下雄才大略,英明神武,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千古少有,让万千闺阁少女芳心暗许,恨不得侍奉君前。所以,有那么几个武将甘为皇上尽忠效死,自然也不是什么怪事。”
这番话一出口,吕大器、何腾蛟、黄宗羲、顾炎武都呆了,愣愣地看着陈际泰:“这是几个意思?合着你的意思是说,皇上能让大臣效死,是因为很多女人想嫁给皇上?”
朱由榔那个气啊,心道:“这特么是什么老丈人啊?这话能从你嘴里说出来?你女儿陈皎茜是不是就是这些万千少女之中的一个啊?”
“忠勇伯,你胡说什么呢?”朱由榔气不打一处来,很想臭骂他一顿,但当着众位臣子的面,总得给他留三分颜面。
“陛下,臣是武人,不像吕大人他们那样会说,也整不来那么多词。但臣这话虽然不大好听,但却是实事呀,女人都不爱,还会有人尽忠?”陈际泰振振有词地说道。
朱由榔气得指了指陈际泰,把骂人的话咽回去,心平气中地问道:“陈际泰,你知不知道嘴有三种功能?”
朱由榔虽然语气平和,但直呼其名,显然已经生气。
“不知道。”陈际泰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一种功能是吃饭喝水,一种是喘气,还有一种就是:关键时候闭上!”
最后一句,朱由榔是怒吼着说出来的。
陈际泰吓得一哆嗦,刚想再分辨几句,一想“关键时候闭上”,赶紧退了下去,一直退到吕大器身后,把头低下,再不说话了。
朱由榔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平复了一下心情,心道:“陈际泰说的也没什么毛病哈,本皇帝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嘛。只是他这理论有问题,哪能这么说啊。”
帐内气氛有些尴尬。
黄宗羲最了解朱由榔爱听好话的性子,眼珠子一转,躬身奏道:“陛下,臣觉得陈伯爷的话虽不中听,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哟嗬,黄宗羲,作为当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