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文人-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永斗一脸和善的笑道:
“这个是自然,曹大人把货物运到我府上,或者在下亲自上门去取都行,到时候自然会有掌柜的结算清楚,我范某人的名声想必大人是清楚的,尽管放心就好。”
范永斗做人做事也真的是很讲究诚信,不然也不会从一个小小的商人混成了我大清的八大皇商之首。
范永斗对于双方的第一次合作,虽然很看重,但是他更在意是曹鼎蛟刚才所说的官职,随后两人又推心置腹地说了一大堆话。
范永斗又是时不时的试探着官职的事情,话里话外都在套路着曹鼎蛟,曹鼎蛟仅仅是笑而不语,故左右而言其他。
喝到了第三壶茶水的时候,曹鼎蛟这才起身告辞,留下了一脸遗憾的范永斗一脸落寞之色。
“哒哒!驾!!”
出了范府,曹鼎蛟这个文官集团的最大投机分子骑着骏马快速奔往按察司,曹鼎蛟看了一眼身后富丽堂皇豪华的范府,肆意潇洒的笑道:
“从今往后这一片地都是我曹某人的了,若是有人不服,那就给老子忍着。”
……
看到曹鼎蛟对范永斗居然如此坦诚相待,其他几大家族都是心里犯酸,眼睛红红的。
曹鼎蛟走后,这一群商人又会聚在一起讨论有关于曹鼎蛟之事,现在还是崇祯八年,他们这些有眼光的晋商虽然已经看到了后金有崛起的希望,已经在加大投资了。
可是他们并不觉得大明朝会这么快被人灭亡,所以对于明朝的官职,他们还是很在意的。
……
曹鼎蛟刚刚回到按察司,董非,大壮,虎子就迎了上来,于端莹这个小丫头也是一脸焦急的说道:
“曹大人,大事不好了,跟我们于家私交较好的一个小部落透露,科尔沁部落接到了后金的命令。
准备派人来咱们山西大同这边打草谷,估计人马已经快杀到了。”
曹鼎蛟抿嘴笑道:“本官心地善良,不去找他们的麻烦,没想到这群不识好歹的东西居然找上门来了,简直是找死。”
明朝末年,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明朝政治腐败,国力虚弱,但余威尚存;东北地区,以建州女真为核心的女真族势力正在迅速崛起;
北方的蒙古族在明代一直控制着大漠南北。明廷对蒙古与女真实行“以夷制夷”政策,以坐收渔人之利。
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
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
原本蒙古人并不会光明正大的和明朝开打,可现在,女真人已经征服了蒙古大小部落,曹鼎蛟知道,明年十月份的时候就是后金对大明发起进攻捞取政治声望和经济财源之时。
曹鼎蛟心里面也十分纳闷,蒙古人现在就来打草谷,就不怕暴露了他们的战略目标吗?
曹鼎蛟确实是想岔了,蒙古人的科尔沁部落虽然是来打草鼓的,但是他们的目标并不是那些军事重镇。
而是为了清理沿途的一些村镇和堡垒,然后时不时的过来打一下草谷,并没有和明军决战的意思。
曹鼎蛟沉吟道:
“于小姐,你有办法帮我们弄到蒙古大军的情报吗?我需要知道蒙古大军准确的兵马人数,而且我还需要一些向导,我愿给予重金酬报。”
于端莹轻声道:
“蒙古大军内有我们的探子,想要知道这消息倒也不难,曹大人,难不成你打算和关外凶残的蒙古人硬碰硬啊?那些人可是打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咱们可打不赢呢。”
曹鼎蛟摇了摇头说道:
“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总不能老是让这群畜牲劫掠我们大明吧?本官决定去科尔沁大草原跟他们会上一会,你们安心的在家里面守着就好。”
听到曹鼎蛟如此说法,董非他们都是脸色大变,曹鼎蛟居然想要跑到万里无人烟的大草原去,直接跑过去找人家科尔沁部落的麻烦,这听起来怎么就像天方夜谭呢?
在董非他们这群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命题呀,土木堡之变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汉人的军队敢于出入草原与游牧民族决战了。
曹鼎蛟抿嘴一笑,誓不罢休的说道:
“这群该死的蛮子,一直都是他们找咱们大明的麻烦,也休怪我曹某人去找他们的麻烦了,也让他们常常被咱们大名军队打草谷的滋味。”
董非有些迟疑的说道:
“大人,我手底下那些人马还没训练出来呢,若是抄家的话,他们的本事已经算的上是二流了,可他们也不能骑马,这…”
曹鼎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放心,最迟今年年末,我一定会让他们派上用场,这次出征蒙古之事就不麻烦你们了。”
曹鼎蛟知道董非这一把好刀要用在八大家族的身上,等八大家族养肥了到过年的时候再杀,岂不是美滋滋?
王二发也是面色惭愧的说道:“大人,我手上这只刚刚组建的保安团也不知道能不能发挥战力,但是末将愿意陪大人奔赴漠北。”
曹鼎蛟笑嘻嘻的说道:“别装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本官还不稀罕带你呢,好好的在家里面练兵,若是有小队蒙古骑兵袭扰,你们可以尝试找一下他们练手。”
王二发郑重的点了点头,他发誓要把大同保安团训练成一支真正的精锐,敢打敢拼。
不多时,
曹鼎蛟已经点齐了自己带过来的五百骑兵,全部都是一人双马,就连马匹上面也披着一层薄薄的皮甲。
大同知府大人莫极宣和大同守备指挥使杨九章匆匆赶来,这二人还是第一次看见曹鼎蛟身穿白盔白甲的骚包模样,他们都是纷纷诧异的问道:
“曹大人,您这是作甚啊?”
曹鼎蛟郑重的说道:
“科尔沁部落要来找咱们大同的麻烦,我这个人就是人狠话不多,他们要来打咱们的草谷,我也让他们知道大明不可轻犯,犯之必死!
总之,大同的防备就交给你们了,千万要小心谨慎,冷静沉着,不要轻敌冒进啊。”
三人相对无言,曹鼎蛟觉得这二人肯定被自己大义凛然给说服了,然后催马就走。
“……”
莫极宣,杨九章一阵无语,到底是谁不冷静不沉着?你丫的都准备打到内蒙去,还告诉我们不要轻敌冷静……
第五十一章出入草原
大明,自土木堡之变后,还从来没有人数相等的情况之下,在野战之中,战胜蒙古鞑靼人,这只有在太祖高皇帝和文皇帝时期,才可以做到。
曹鼎蛟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五百兵马奔赴了战场,董非,大壮,王二发这些人都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看着自家大人奔赴战场,他们已经习惯了变态的曹鼎蛟。
安心的在家里面等着大人大胜归来的消息就好,基本操作!不用喊着六六六,全部都给老子坐下。
杨九章:……(老子这就去巩固边防,把周边老百姓都撤出来,全部迁入大同府,您老人家受累就去写写奏折上报此事吧。
曹大人那边只能是说自求多福了,咱们是管不上他的。)
莫极宣:……(也只好如此了…)
……
果然,事情并没有出乎董非王二发他们的意料之外。
草原上,到处都是火光,一个又一个的部族,被夷为了平地。
所带来的将士们,越发的矫健,现在几乎不需制定任何战术,只需一声号令,每一个人,便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袭击了十几个部族之后,不知烧杀了多少粮食和畜牧,又杀死了多少蒙古人。
曹鼎蛟的狼牙棒染着血,血迹干涸了一遍又一遍。
他骑在马上,颌下已生出了拉渣的胡子,肤色也黑了一些,可在马上,却显得更加英武。
曹鼎蛟有于家提供的内应,沿途还抓捕了好多商旅,其中不乏有汉人,这些人都是干着走私的活计,他们对于蒙古的大漠和草原了如指掌。
所以在这大漠之中,什么季节,哪里水草最丰美,而蒙古人逐水草而居,只要知道哪里的水草最丰美,便知道,哪里聚集了大量的蒙古人了。
科尔沁大草原并不完全是草地,那些沙化严重的地方也是赤地千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向导的话,很容易迷失在草原和大漠。
一次次的突袭,奔驰了上千里地,曹鼎蛟对于草原上的气候早已习以为常。
日子虽过的艰苦,可曹鼎蛟觉得并不算什么。
虎子小声道:
“大人要不要来点牛肉干啊,蒙古人的奶酪和牛肉干还真的是好吃,还有这奶茶也不错,就是没有茶叶喝,有点膈应人。”
曹鼎蛟一阵无语的看着他,他能保证这支骑兵大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吃腻了这些牛肉,虎子这家伙依旧吃得如此津津有味,实在是佩服他胃口。
曹鼎蛟苦笑着说道:“唉,本官现在只想吃油焖茄子,爆炒豆角,辣白菜,反正兔子吃啥,本官就想吃啥。”
虎子一脸无奈的说道:“他们这些蒙古人也不种这些呀,大人,我去哪里给你找啊。”
曹鼎蛟有些疲倦地闭上了眼睛,趴在马上面,这些天的厮杀让他有一些身心疲惫,但也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至少下一年蒙古人不可能再协助后金入侵大同府,他们需要花费好几年的功夫用来舔犊伤口。
这一番沿途烧杀,尤其是几日之前,袭击了一个数万人的部族,这部族,显然是科尔沁部落的本部,斩杀了不少所谓的王子和大臣,杀死的畜生,竟有五万之多,这一战,至今,曹鼎蛟还在回味。
蒙古科尔沁部落最精锐的武士,都去了大同,留在这里的,人数再多,也不过是老弱病残。
谁叫明军当中拥有着堪比核武器的猛人,曹鼎蛟这个绝世文臣一个冲锋就能够干掉一大批悍骑。
而且,明军铁骑,来去如风,突然袭击,攻击有序,虽也折损了不少人马,可这所谓的数万的大部族,却依旧毫无还手之力。
这想来也是蒙古人第一次,如此不堪一击。
“报!”一个斥候,飞马而来……
“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带三万大军回援,已经到了离咱们这里不足二十里的地方了,他们的大军正在寻找咱们的去向。”
曹鼎蛟看着身后的上千大军,脸上不再露出曾经的菊花笑,全部变成了一种肃穆之色,曹鼎蛟带兵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越打越多,五百人马出征损失了一两百人。
可是路上又解救了上千明军,逢战必胜,这才十几日的功夫已经快招募到两千人马了。
曹鼎蛟这只大军的成分很杂,有一不小心被俘虏的边军,也有被蒙古人抓去的奴隶,还有一些刀口舔血的商队护卫。
敌军是我们的二十倍不止,可这又如何?
曹鼎蛟他看向身后的骑兵。
这些骑兵们,个个面带刚毅,杀气腾腾。
一路作战和烧杀,吃蒙古人的,喝蒙古人的,犹如一群老鼠,掉进了米缸里,让他们也感受了一下打草谷的痛苦。
起初奔袭时,他们有些害怕和畏惧,可渐渐的,等他们见到了越来越多的血腥气,竟渐渐开始麻木了。
这些人,浑身都带着杀戮,他们的弓马,越来越纯熟,他们战斗的技巧,也早已可以勇冠三军!
此时,许多人或多或少的受了伤,也有人,早已衣衫褴褛,浑身臭烘烘的,他们犹如一支残军,可是……他们依旧精神饱满。
最重要的是,按察使大人,每一次冲杀,都打着头阵,一次次的身先士卒,使他们视按察使大人,犹如自己的兄弟手足。
因而所有人都看着曹鼎蛟。
没有人发出声音。
这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
大人指向哪里,我们便杀向哪里,虽死无憾!
明魂,曹鼎蛟重塑了这支部队,并且赋予了属于他自己的个人标记,所向披靡,所向无敌,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曹鼎蛟咬牙,冷笑,道:
“多少年来,没有人敢如此像我们这般,深入大漠,将蒙古人们如猪狗一般的屠灭了。
当初,土木堡的耻辱,本官至今没有忘记。这些鞑子,掳走了咱们大明烈皇帝,他们杀至了北京城,羞辱了我大明,使我大明,闻风丧胆!
本官今日就一句话撂在这里,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虎子和上千官兵都是激动的抽出了马刀,嘴里面如同癫狂般的怒吼道
:“杀!杀!杀!”
“今日,本官所效仿的,就是这些蒙古鞑子们所做的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数十年来,他们一次次的南下,他们攻取河套,他们威胁京畿,他们杀人放火,却殊不知,这个世上,有一句话,叫血债血偿。”
曹鼎蛟坐在马上,低头,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刀弓,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却是一字一句道:
“现在,血债血偿的时候到了!有!我!无!敌!”
“有我无敌!”
通天的杀气穿透科尔沁大草原,让所有的蒙古部落都感受到了寒冬般的冷例。
曹鼎蛟满意的看着自己养起来的小猪崽子,阿爸很欣慰,终于把你们这些小猪崽子养大了,赶紧跟着阿爸去砸场子吧。
第五十二章与吴克善对骂
科尔沁部落的亲王吴克善气势汹汹带着三万兵马归来,他顾盼着左右,看着无数沮丧的将士,叹了口气:
“汉狗侵袭了咱们的部落,杀死了咱们的亲人,让我们科尔沁部落损失惨重。
我们……还会重新站起来,我向长生天起誓,迟早有一日,我会踏破南蛮的关墙,用无数南蛮子的血,来报此仇。”
他说罢,取出了箭壶中的利箭,将其一折两段。
所有人,都勉强都振奋了精神。
“老家伙,那群汉人到底是什么来头?我们部落可给你们不少好处的,居然连这种点小事情都查不清楚吗?”
吴克善又把目光撇向了一个富态的老头,此人身上穿着汉服,头戴纱羽,好像是大明读书人的打扮。
这个富态的老头有些恍惚的说道:
“亲王大人,我们也不知道这股明军的来历,但绝对不是大同的边军或者其他地方的边军,绝对是从内地调过来的客军,所以我们也不太清楚他们的来源。”
这老头是隶属于八大皇商之一的范家主事,专门负责的蒙古部落的通商事宜,曹鼎蛟刚到大同才两天的功夫就跑去了科尔沁大草原,八大皇商也不知曹鼎蛟的去向。
杨九章莫极宣也只知道曹鼎蛟带着五百兵马去草原去了,他们想破了天也不会想到曹鼎蛟直接跑去找人家科尔沁部落的大本营去了。
吴克善脸色阴沉,明军并没有残杀老幼病残,反而把族内大部分的精壮男子给杀光了,至于老幼病残,则是给予了一部分粮食,之后全部放行了。
这与草原上蒙古部落所实行的政策恰恰相反,草原上想培养出一个精壮小伙也要发费极大的功夫,而老弱病残却是他们最不需要的东西。
往往风雪来临之际,都是老弱病残顶在最外面,保佑着里面的精壮能够从大雪天中活下去,这是草原的生存法则。
草原上一个部落打败另一个部落之后,会全盘接受对手的人口资源和物资,绝对不会把里面的精壮全部杀完。
曹鼎蛟这一次北伐对于蒙古这些部落的打击可不只是惨重,这可是严重削弱了蒙古各族的实力啊。
草原的地平线外,蒙古人的游骑突然发现了一抹鲜亮的白色,在战场上白色几乎就是最显眼的颜色呢,除非是碰到了大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