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来寻 >

第71章

来寻-第71章

小说: 来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心中将徐峰、林启、颜怀从祖宗十八代往下骂了个遍。

    喧闹不断,吵得孙德友头痛,又见旁边的孙大娘子已慢慢冷静下来,好整以暇地坐在那里,他心中更不是滋味。

    连自己的悍妻都不吱声了,总不能指望胡县令会派人来救自己吧?

    “这都叫什么事呐……”

    好不容易捱到外面喊了一声“吉时已到”,只见一对新人身穿婚服走了进来。孙德友目光落在凤冠霞帔的孙芸身上,见她浑身上下那股喜意,隔着盖头也能感受得到。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看着徐峰、孙芸缓缓跪倒在自己面前,孙德友心中一声悲呼:“完了,大事去矣!”

    “这个不孝女!”

    他只恨不能把孙芸这丫头也从祖宗十八代往下再狠狠骂上一遍。

    随着一声“礼成”,颜怀抚掌大笑,他对自己一手包办的婚礼还算满意。

    虽然被勒令不准铺张,但一对新人男才女貌,座中宾客又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少了些呆板,多了些欢趣,倒也不错。

    颜怀最满意的,还是自己下令将孙德友绑来这一神来之笔,此时不免对自己啧啧称赞。

    待一对新人被送入洞房之后,颜怀便举着杯,向孙德友敬了一杯。

    “孙老板,愿令媛与徐兄琴瑟相合,白头永偕。”

    孙德友皮笑肉不笑地干了这杯酒。心知往后孙家算是与这徐兄绑在一起了,与这寒盟怕是也挣脱不来,不由心道:“好让人担忧啊。”

    祸兮?福兮?

    ……

    后院,徐瑶坐在轮椅上,看着新娘子进了新房,她笑了笑,又低下头。

    “在想什么?”

    徐瑶一抬头,只见林启端着酒杯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柔和的笑容。

    “在想,若是婶子看着这一幕,该有多高兴。”徐瑶心中暗道,却未把这句略有些扫兴的话说出来。

    她抬眼看到林启身上那一身衣裳,却还是周婶缝制的那件。

    两人目光对视,明白各自心中所思,便只是点点头。

    林启上前两步,将手中的杯子递给白绣娥,自己扶着徐瑶的椅背,推着她往偏厅走着。

    “客栈一时还建不好,东家你若是有闲,不如帮我理理德云社的帐吧?”林启随口道。

    徐瑶微微抱怨道:“你嘴里叫我东家,却使唤我替你干活?”

    “哪里就是这样?徐兄在这生意里的份额,有一半是你的。说起来,在这边你也是东家嘛。”

    听着他漫不经心如玩笑般的话,徐瑶却也明白,林启是想找些事给自己做,免得自己终日胡思乱想。

    “我做得来吗?”她问道。

    “不过是些帐目,当然,也可以顺带再做些别的事。东家你学识渊博,心思细腻,正是干大事的一把好手。”

    徐瑶不由莞尔。

    自己雇来的跑堂,吩咐起自己办事,还是一幅理所应当的语气。

    还真是有些奇怪。

    她以前常常觉得林启称自己‘东家’时,语气里很有几分玩笑调侃的感觉,好几次想让他改口。

    但此时,听着这一声‘东家’,心中却觉得颇有些,慰藉。

    ……

    这一夜,徐峰与孙芸终成眷侣。

    院中诸人酩酊大醉。

    对于他们而言,文水县的生活,也算是翻了一页新的篇章。

    :。:


………………………………

第162章 局势

    河东路经略使季长安最开始时对严虎并不重视。

    因严虎是在永兴军路造反的,只是流窜至河东路,这边帮着追剿一下也就是了。

    但太原府千余官兵投靠了叛军,严虎又发了讨伐圣上的檄文。这事情一下就不可收拾了。

    季长安得到胡牧的军情,急派兵驻守上党,等了十天,却未等到严虎带人来攻,反而听到叛军攻下晋城的消息。

    季长安怒不可遏,匆忙调兵围剿严虎,同时派人斥责胡牧慌报军情。

    胡牧被上官斥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早没有了最开始的诚惶诚恐。他神情自若地收了文书,还腆着脸邀请季长安的亲信到县衙小憩。

    两杯酒方才下肚,竟又有两名经略府亲卫策马疾驰到县衙门前紧急求见胡牧。

    “严虎出奇兵攻下了上党。经略使要收回对胡大人的斥责文书,并调大人到平叛大军任职。”

    胡牧揉了揉眼,不可置信道:“上党还是丢了?等等,要调老夫去哪?”

    “是,事急从权,请大人交接县务,尽快出发。”

    “不是……这斥责文书老夫还没捂热呢。”

    胡牧只好着急忙慌地找了宋承章商议。

    “你说这季经略,老夫都提醒他了,他还是中了万渊的计!”

    宋承章却是大喜欢过望:“恭喜东翁,贺喜东翁,终于得到重用。若能破严虎,必将青云直上。”

    胡牧再次揉了揉眼,二话不说,出门便去找林启。

    “林公子,你可得帮老夫想想办法呐。”

    林启笑问道:“胡大人立了功,得了升迁,又入得经略使青眼,不好吗?”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胡牧压低声音道:“万渊肯定是故意把要攻上党的情报露给我们的,如此,他拿下晋城,骗季经略去救,反手再取上党。只此一战,便可见河东路的官军不可能打得过严虎……”

    林启瞥了眼胡牧,本还以为这老小子是胆小怕死,没想到还挺有眼力见。

    胡牧见他一幅云淡风清的样子,不由急道:“哎哟,林公子,你快给老夫想想办法。”

    林启却不急不忙,唤来于三,低声吩咐了几句话。方才对胡牧道:“胡大人觉得,严虎攻占上党,意味着什么?”

    胡牧的小眼睛转了转,却不答话。

    林启道:“看来胡公还是信不过在下。”

    “林公子说的哪里话,这……上党地势极高,易守难攻,据壶关而望洛阳,上可指太原,下可指京畿。严虎又军势正盛,季大人怕是……不好……”

    林启含笑道:“胡大人如今,一得季经略的青眼,二与万先生有旧。只要置身事外,可进退无虞嘛。”

    胡牧被看破心思,脸上讪讪然,不敢作声。他想了想,对林启拱拱手,诚恳道:“还望林先生指教。”

    “指教不敢当……”

    “昔年,江垣与李平松一官一商,共治文水,此两人不过老贼耳,尚能携手。老夫与林公子义气深厚,定能同心。”

    “胡大人言重了。”

    林启说完,于三已端了一碗药汤进来。

    林启端起碗,向胡牧笑道:“胡大人若真不愿去季经略摩下任事,且饮了这碗药吧。”

    *******

    胡牧忽然病重,季长安又着人探了是真病,他军情紧急,便将这事抛诸脑后。

    此后的三个月间,他带着五万大军,在太行山脉中围剿严虎,却只觉得捉襟见拙。

    叛军占了地利,又来去如风,战力极强。十几天来,他又败了几仗,反观严虎,居然越战越强,兵员迅速增长到一万人,竟还不影响战力。

    季长安气得满嘴冒泡,终日在大帐中来回踱步。

    “不行!我手书一封与你,你速往相州,向颜刺史求援……”

    季长安方才下定决心,执狼毫正要落笔。

    “急报!”

    “急报!辽人叩关,已破了真定府。枢密院急令,限大帅一月内平定严虎,调兵北上,与河北路各军共击辽人。”

    季长安愣了愣,手中毛笔落在案上。

    ……

    至此,梁与辽缔结盟约来,十数年称得上和平的岁月被一朝打破。

    狼烟在大梁北地燃起。

    在更北的地方,完颜阿骨打攻下了辽宾、祥、咸三州之地。

    辽国急派十万大军分四路东伐女真。

    同时,接连向梁朝派遣使节。

    大梁却已决意攻辽,意图借此收复燕云,并调杨复回京定议。

    两国间暗谍不断,各路情报纷繁,辽国很快发现大梁的意图。

    为敲打梁朝,耶律烈雄断然率两万人南下叩关。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雁门关守将不战而降,辽军出其不意,直杀至真定府,两日破城。

    接着,耶律烈雄直逼赵城,与大梁天威军在王家谷一战。天威军以四万对两万,被杀得溃不成军,辽军却几无损伤。

    一时间,天下震动。

    ……

    上党。

    严虎与万渊对坐而谈。

    “先生,我欲与季长安中军速速决战。然后带兵抗辽,你意下如何?”

    万渊轻抚长须,笑道:“将军莫急,老夫有一计……”

    **********

    相州。

    颜恪巡视过彰德军的营地,方才回府,已有亲卫回报:“大人,有人求见,自称来自京城……”

    **********

    与此同时,从太原往相州路上,平定县往西的翠枫山中。

    峻岭间的木制小屋中,颜怀被五花大绑在一张床上。

    “唔……唔……”

    他心下悲呼:“完了完了,天天昭昭,报应不爽。我不过绑了孙德友一次,如今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突然,门外传来了对话声。

    “那小相公可还在里面?”

    是一个粗犷的女人的声音。

    看门的汉子应道:“还在里面,但大当家说了,这小子他还有用。”

    那声音粗犷的女人嘻嘻一笑:“老娘先玩玩,又不会玩坏。”

    颜怀听了,实实在在吓得一哆嗦。

    看门的汉子还是勉强道:“五当家的,但大当家……”

    “啰嗦什么,滚远点!”

    说着,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一支绣花鞋踏过门槛。

    颜怀定眼一看,瞪圆了双眼,直吓得满头大汗,疯狂挣扎起来。

    却见一个五大三粗,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女人进了门来。

    她一身鲜艳的衣裳裹着圆滚滚的身子,露出一条手臂,竟比一般的大汉还要虬肉结实。脸上还带着奇怪笑容,向颜怀道:“啧啧,真是个俊俏的小相公。”

    颜怀心中大骇。如一只离了水的鱼般在床上拼命挣扎。

    他突然想起,自己前天还和胡芦抱怨“李慕之这样的,都有两个红颜知己为他报仇。你少爷我这么俊俏,怎么就没有小娘子喜欢?”

    祸从口出啊!

    “老天爷,我错

    了!”

    下一刻,那五当家已急不可耐地向他扑来,一双大手摸索着往他衣服里探去。

    :。:


………………………………

第163章 题集

    文水县,方府。

    方芷柔翻着手中的册子,秀眉微蹙。

    册子的封面只有“寻茹”二字。

    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解本册题集,得黄金十万两,至文水县朔风客栈领。”

    接下来便是各种奇奇怪怪的题目。

    “小红帽为什么是平胸?”

    看到这句话,方芷柔低着头,思细了良久。

    小红帽……是一个人?

    平胸?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小红帽为什么平胸?

    她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看向下一题。

    “请例举二十种口红颜色……”

    口红?

    是脂胭吗?

    方芷柔精神一振,掰着手指头数道:“丹、彤、绯、赫、嫣……”

    下一秒,她看到那题目,后面竟还有一句“及五种品牌。”

    她只好有些不满轻轻哼了一声,又往下看去。

    “a头母牛将b块地上的牧草在c天内吃完了;a'头母牛将b'块地上的牧草在c'天内吃完了;a“头母牛将b“块地上的牧草在c“天内吃完了。求出从a到c“9个数量的关系。”

    “……”

    方芷柔抚着额头,一口气将那册子翻到最后,竟没有一题是她能答出来的。

    有些题目,她甚至连题面都没看懂。

    终于,她有些生气地将那册子合上,看着上面“寻茹”二字,自语自气地堵气道:“我就不信那女人能全答上来。”

    但她自己也知道,林启既然特地开了间书坊,将这册子印了无数份广发天下,就是为了找到那个叫江茹的女人,那她肯定是能答上来的。

    方芷柔突然有些好奇起来,她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能让林启念念不忘,还能解这样,不所所云的题。

    正想着,有婢女匆匆来报:“小姐,寒盟的于掌事求见。”

    “于三?”

    方芷柔愣了愣,喜道:“那林启也从太原回来了?”

    前厅。

    方芷柔往于三身后又望了望,却不见林启的身影,脸上的神情便冷下来。

    于三道:“方小姐,我是自己来的,盟主他老人家没来。嘿嘿,我前脚刚进城,就来了。”

    “你有何事?”

    于三露出一脸讨好的表情,道:“我……我想来向紫苏姑娘提……提亲,我……我备了聘礼,就在门外……”

    方芷柔听了,顿时拂然不悦,淡淡道:“于掌事还是请回吧。来人,送客。”

    说罢,她转身就走。

    于三低头看,看着自己的脚尖,心中怅然若失……

    以他今时今日在文水县的地位财富,想将闺女嫁他的人家不少。但他心里,想娶的却只有紫苏。却未想到,话还没说两句,就被拒绝了。

    此时于三耸着脑袋,想着要不要麻烦懂事长再来替自己跑一趟。

    但想到自己品貌确实配不上紫苏,心中又深深地纠结起来。

    “于三。”

    他转身正踏出偏厅,突然听到有人在唤自己,一抬眼,看到紫苏一脸羞涩地站在那里。

    “你等一下,我去寻我家小姐说。”

    于三一愣,待明白过来紫苏的意思,心中不由狂喜。

    厢房中。

    紫苏低着头,低声道:“小姐,你心里想什么,紫苏都明白的。于三是林公子心腹,要是我嫁给他,一定有办法替你给林公子牵线……”

    “胡闹!”方芷柔气极,道:“连你也觉得我这么不堪吗?”

    “不是的,我只是……只是看小姐心里苦,想着要是能帮……”

    “你我自幼一同长大,情同姐妹。不论如何,也没有利用你的道理。此事不许再提。”

    紫苏头埋得更低,轻声道:“但是,但是于三也很不错啊……”

    “哪里不错了?獐头鼠脑的,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你放心,日后我定给你寻一个良配。”

    “小姐,我……我真觉得于三好,他……他人也聪明上进,对我也好,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

    “我不觉得他獐头鼠脑的,反而有时候看着,很,很有些味道。”

    “于三?”方芷柔讶然道。她盯着紫苏的脸,见她红着脸,眼里具是羞意,竟不似假装。

    “你真觉得这赖汉不错?”

    “他现在不是赖汉了,现在这县城里谁不知他出息了,听说,每天上他家提亲的媒婆都排了长队……但他,他去太原前就说过,就想娶我一个。”

    方芷柔以手抚额,摇了摇头,叹道:“你这丫头真是瞎了眼……”

    ********

    徐府。

    这里是林启买来给徐峰成亲用的宅落,但徐峰出了远门,孙芸依旧还是回娘家暂住。几个月来,东厢只住着徐瑶。

    此时,前院中不断有人脚步匆匆地来回走过。

    偏厅里还等着好几个人。

    “你是来给徐先生送农场的帐的?”张诚向于二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