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图霸业,摔成一地尘埃。
“陛下!”
“陛下!”
“什么人?是什么人?”
三百亲兵举目看去,只见那个林启还在抱着他的女人悲哭……
而四野寂静,根本看不到人。
“杀了他!”
一名辽兵猛然扬刀上前。
“嘣!”
又是一声响。
那辽兵的头盔也是炸开来,身躯落在地上。
还他的抽搐了一下。
“到底是什么人?出来!”
“鬼啊!”有人大喊起来。
“陛下阵亡了!撤!”
“撤!”
对未知的恐惧涌上来,三百辽骑带着耶律淳的尸体,瞬间掉转马头,消失在山谷之前。
四野更静……
林启其实有注意到这一幕。
他回过头两次,看到了耶律淳的死状。
“狙击枪?”
“怎么可能。”
意识一恍而过,他的脑海却还是被南灵衣占据着。
“我带你走,你不会死的……不会死的……”
南灵衣轻轻摇了摇头。
“你明明是个高手啊……”
“运功疗伤吧,你会运功疗伤吧?电视里你这样的高手都会的……”
南灵衣用最后的余力睁开眼看着林启,像看着一个傻子。
什么高手,我明明也只是个女子。
她想着,渐渐闭上眼。
林启抱起她,四下看着,却找不到马。
他涌起一股绝望,一颗心又疼又酸,酸得让他想哭。
忽然。
“让我看看。”
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启转过身。
眼前的人蒙着脸,只露出一双极清澈的眼。
身材纤细,能看出来是个女人。
他愣了一愣。
“让我看看,我是医生。”
林启急忙将南灵放下来。
“医生,你一定要救好她。我求你……”
有一丝怪异,却又一点也不感到违和。
像是穿越回去了。
但林启还来不及注意这种感觉,他盯着南灵衣的脸,能感觉到她正经历着巨大的痛苦。
那蒙面女子俯下身查看了南灵衣的伤势,极有些专注。
“气胸……你让开些……”
林启下意识的往后撤了一步。
。
………………………………
第342章 一壶酒
大梁隆昌三十一年。
在北面,金兵攻下了辽国的上京、东京,辽国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中极快地消亡着……这三四年间,完颜阿骨打缔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至信的奇迹,这让梁朝恐惧起来。但这个朝庭如同一个臃肿而衰弱的老人,恐惧着,却没有力气站起来。
在西面,朝庭又付出了一笔沉重的岁币,换得西夏收兵,这才算是真正将晋王之乱带来的苦果消化下去。
而在东面,几十条大船缓缓在登州码头靠岸……
九月,京城。
杨复的案子定了下来。
延误军情、私吞军饷,导致北伐之败。夺其往日功勋。
天下哗然。
但日子还得照样过。
以前有人担心,如果杨复死了,大梁会怎么样,百姓该多伤怀。
但事实上,世人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念想。
一个有人在万里边关保护着这盛世安康的念想。
杨复死了——初闻之下,真让人悲从中来。但几天之后呢?再树立一个新的念想便是了。
于是,市井间如今传得最厉害的是关于平辽大将军林启的事迹。
据说这平辽大将军极是凶猛。
如何形容呢?
“一年杀一个皇帝!”
“嘶。”听着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问道:“杀皇帝?”
“一共杀了两个!”
“两个?”
“你胡说的吧,当今天子明明还在位。”
“蠢货!杀的是晋地造反的伪帝,还有一个是辽国的皇帝。”
“辽国的皇帝?这人该有多凶啊。”
“当然凶!听说辽国人都快给他杀光了,这才让女真人灭了。”
“就是,若没有这平辽大将军,女真那点人怎么能这么快灭了辽国……”
传言虽然光怪陆离,但其中也不乏有心人在参与。
有的人在捏造。
有的人却在记录还,将这些消息一条一条汇总、修饰,送到各个地方……
皇城司。
冰井司公房。
冯柄将情报收好,站起身,仔仔细细地整理好公服,方才出了门。
一个时辰之后,他缓缓步入紫宸殿。
这是隆昌帝的起居殿。
纵使冯柄是隆昌帝的心腹,此时也有些小心翼翼。
“陛下,查明了。”
冯柄不敢多言,也不敢看帘子后面的隆昌帝,低着头恭声道:“有关林启的消息是河北西路经略使张仲嗣自己放出来的,张仲嗣不想沾平叛的功,想要回朝任职或告老还乡。”
隆昌帝没有说话。
冯柄却能感到一股冷意。
“去年他是想沾这个功劳的,改主意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已经积了不少银子、二是他不想再打仗了,还有,祁王一直在派人拉拢他。想来他不想参与到……”
“朕知道了,还有呢?”
冯柄犹豫片刻。
他知道隆昌帝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但他还没有准备好。
却听隆昌帝淡淡道:“你是想与朕汇报,还是与枢密院汇报?”
冯柄咬了咬牙,终于道:“太子勾结杨复的证据之所以一直没找到,其实是……是因为傅斯年在包庇太子。昨天,兵部尚书梅宽死了,但微臣发现了一个人……”
紫辰殿的烛火忽明忽暗。
“……杨复的心腹参将沈光明。”
帘子后面的皇帝似乎动了一动。
冯柄觉得自己手心里都湿透了。
或许今天以后,自己将一跃成为一人之下成人之上的——皇帝鹰犬。
只要再说出后面两句话,自己就是那个真正扳倒太子、枢密院院使的人。
连史书都要记载自己的名字……
冯柄有些紧张起来。
但,他还是缓缓将后面两句话说了出来,并从怀中掏出了一张信。
“微臣用了重刑,终于让沈光明招供了,确实是太子殿下要求杨复不能速胜,太子与杨复还时有传信,信的内容请陛下亲自过目……”
“……另外,沈光明还招供,振武军曾从青州接手了大量的军资,并扩招了三万甲士,但并没有登记在册。”
………………………………
第343章 夺嫡
次日清早。
祁王府。
“殿下!”
二皇子祁王萧礼猛然回过头,有些激动地看向自己的心腹。
“快说!”
“死啦!太子死啦!畏罪自杀!”
“哈!”萧礼有些不可置信,“真的?”
“我们在东宫的暗探亲口与我说的,不会有假。另外,我们的死对头枢秘院院使傅斯年也告老还乡了。”
哈。
萧礼捏了捏手掌,有些无措起来。
筹谋了十多年,一朝功成,还真是——让人喜不自胜呢。
下一刻,却有人通报了一个扫兴的消息。
“殿下,卢子雍在大门求见。”
“他来干什么?”萧礼一愣,脸上怒气便显现出来:“孤说了多少次,让他不要上门!”
“他说,有要事求见,还赖在门上不走。”
萧礼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有什么要事不能等大事定了再说,孤难道还会亏待他吗?这点道理都想不通……”
“殿下还是见一见他吧,他在门外越久。越引人注目。”
萧礼只好愤愤道:“让他进来。”
……
只见卢子雍穿着朝服,脸上带着笑容。很有礼数地向萧礼行了礼。
萧礼虽没什么好心情,却还是好声好气道:“卢先生为何这种时还来见孤,我们……”
“因为是下官与殿下合谋,一起陷害太子的啊。”卢子雍笑道。
“先生在胡说什么!”萧礼吓了一跳,忙站起来。
却见卢子雍脸上笑容更甚。
“下官确实是与殿下合谋害了太子,殿下否认也没有用。”
“卢先生!”萧礼终于火道:“你到底在干什么?”
“殿下还没明白吗?也是,以殿下的姿质,确实上不了位。”卢子雍道:“殿下就认命吧,如今我过来,许多人都看到了。你谋图皇位,污陷嫡兄,这个罪名洗不掉的。不日就会有人举报我,再由我牵出殿下你。”
萧礼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你!”
“殿下很生气?殿下就没有想过,夺嫡之争这种局,输了就是把命押上。既然上了赌桌,就要认赌服输。”
“孤杀了你!”
“下官今日来,就是想让殿下杀了下官。这样殿下杀人灭口证据就更足了。”卢子雍脸上笑意更浓。
萧礼扶着桌子,喘了好几口才缓过来。指着卢子雍道:“你到底,是谁的人?”
卢子雍笑而不语。
“你是老三的人?那个痨病鬼也敢争皇位。”萧礼愤愤道:“怪不得孤听说你与泰王府的陆君安交情颇深。”
卢子雍道:“我与陆君安的交情,若不是故意让人知道,你能探得到吗?”
萧礼一愣。
“你连泰王的人都不是?”他喃喃着,不可置信道:“那是裕王?他没有可能争到皇位的,他连孤都不如!”
卢子雍耸了耸肩,轻蔑的笑了笑。
没有想像力。
“时间差不多了,殿下如果不打算杀下官,下官就告退了。”
他转过身,离开了这个富丽堂皇的祁王府。
在他身后,祁王萧礼愣怔在那里。
一颗心在欢喜之后被击得粉碎。
他知道,自己将再也无缘那个皇位。
而在短短数日之后,萧礼果然也离开了这个祁王府。
……
九月末,高彦士与唐靖只用五千人就击败了出现在京郊的三万太子叛军。
只战只用了半天不到,具体军情,满朝文武不得而知。
十月,隆昌帝诏令,立皇四子萧逸为太子。
“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
百官既是吃惊,又觉得似乎理所当然。
册封典礼之上,当萧逸踱步而出,满朝文武才发现,这位往日里并不引人注重的四殿下确实是英奇日表、天资粹美,可托国重。
………………………………
第344章 秘密
隆昌皇帝很早就离开了册封太子的典礼。
他回到紫辰殿,让冯柄把永兴军路经略使林述提过来。
镣铐在大殿上拖着,发出叮叮铛铛的响声……
隆昌皇帝道:“你们都下去。”
大殿上空荡起来。
看着眼前一身囚服、瘦骨嶙峋的林述,隆昌皇帝缓缓站起身,走到林述面前。
他微微有些动容:“在天牢中有人苛虐于你?”
林述冷笑道:“你何必惺惺作态。”
“朕与你自幼相交,既使有朝一天要杀你,也不会让人待你如下囚。”
“你在那个位子上太久,已经虚伪到骨子里了。”林述连眼睛都懒得抬,淡淡道。
“朕……”
“萧劭,在我眼里,你不是大梁的皇帝。”
“有意思。”萧劭笑了笑,喟叹道:“当年,可是你扶朕登上这个位置的。”
林述道:“那确实是我错了。”
萧邵道:“世人称朕暴虐无道,可林述你扪心自问,朕对你可有苛待?王候将相,这些朕都可以给你。当时联说过多少次,要封你为王,要封你为王。是你自己说你手上沾了太子的血不敢受王位,是你自己不要的。”
“现在若是想想后悔了,可以和朕说的啊。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反呢?”
林述冷笑起来:“若你真的对我没有防配,为何我一入京你便能将我押下?”
“朕明察天下,何过之有?”
“哈哈,所以王候将相我若受了,想必早就死了。”
萧劭低声吼道:“便是因为这样莫须有的原因,你就要反朕?”
“你既然不配为大梁的皇帝,何来‘反’字一说?”
“不配?”萧劭一把拉着林述的衣领,忿忿喝道:“当年扶朕上位时你就知道朕的生母是西夏人!”
“就因为那个西夏女人,你们所有人都在诋毁朕!三十年励精图治,换来的就是你们们一句一句不配。现在就连你也开始质疑朕,是不是要把天下人都杀光了你们才能闭嘴!”
“只是生母?”林述冷笑起来,“那封信的内容你我都心知肚明,何必再揣着明白装糊涂?”
萧劭突然松开手,缓缓坐了下来……
冰冷的殿上,一个囚犯,一个皇帝,各自瘫坐在地上。
“我们如今都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了,还有什么不该放下?”萧劭忽然道。
“有些事放得下,有些事不行。”林述道。
萧劭道:“你回京这么久,朕都没问过你那封信上的内容。”
“因为你知道。”林启道,
萧劭叹了口气:“朕一直在等,等有一天,你告诉联,你忘了那封信了。朕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空荡的大殿沉默下来。
……
“我与你父亲林述确实是故交挚友。”船舱中,万渊说道。
抿了一口酒,他补充道:“是可以生死相托的故交。”
林启问道:“那你是何时知道我是林默的?”
“初见时确实不知,但很快就知道了。本来以为你在假装,后来才知道你是真的失忆。”
“为何不提醒我?”
万渊道:“何必呢?你父亲成了罪臣,你的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包括你自己。”
“但严虎死后,你还是把人马托付给了我。”林启叹了口气道:“还以为是看中我的聪明才智。”
“还是有那么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你的才智……一小部分。”万渊用指头比了比。
林启苦笑道:“严虎呢?他不认得我?”
“认得。”万渊叹道:“他不想再把你牵扯进来,便装作不认得。”
他又喝了一杯酒,恰好船微微有些颠簸,他试着倒了几次酒都没有倒进去。
林启便执起酒壶替他倒了一杯。
“你在江南长大,当时只是恰好在经略府探望才参与进来。当时我与严将军说你失了记忆,他以为你是想要隐姓埋名,浪迹江湖。”万渊道:“他那天招揽你便是试探,你拒绝了,他便不在再与你相认。
“我确实是失忆。”林启苦笑道。
“被人追杀,死里逃生。就算想隐姓埋名也没什么。”万渊道:“虽说君臣父子,但人总要为自己活。”
“那当时谁在追杀我?”
“皇帝。”
“为什么?”
“你身上有封信。”
林启点点头:“确实有,但只有信封,里面的信不见了。”
“里面本就是空的。”
“嗯?”
万渊娓娓道:“三年前,林述在西北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一个西夏秘探带给他的。林述看了信之后便动身回京,还带了一队精兵。同时,他安排了两拨人将这封信送出去。”
林启问道:“送给谁?”
万渊道:“送给我。”
“给你?”
“不错。”万渊抿了口酒,颇有些高深莫测。
林启道:“你不过就是个穷酸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