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平松触动了思绪,叹道:“大儒王慎曾有一语‘颜家此子良材美质,他日可为天下宰执’,当时颜恪不过十三岁而己,王大儒眼光之毒辣,让人心惊啊。”
“员外是想说什么?”
不理吴天的面带疑惑,李平松自顾自喟叹道:“同样是商贾起家,颜家如今可发达喽……他家三子两女,长女相貌极为出众,被纳入四皇子府,虽不是正妃,想来必将得宠,这可是皇亲呐皇亲。另外,还有长子颜忱打理家中商事,老夫与他打过交道,居然都有些怵他。次子颜恪你也知道,人称‘储相’……啧啧,羡慕啊,老夫拼博一生,也不过是希望我李家有这样一天……”
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好啊。
吴天听了只是点了点头,他对这些并不感冒,皇亲什么的,对他而言太过遥远。
却听李平松又说道:“这颜家的第三个儿子,应该就是今天你见的那人了,是叫颜怀,没错吧?”
“颜怀?”吴天一愣,说道:“不叫颜怀,他自称林启,说是被人掐晕在野外,失了记忆。”
李平松沉吟起来,过了一会又说道:“应该就是他,许是惹了什么绿林恶汉,报的假名而已。不然这也太巧了,颜老三刚在祁县失踪,两天后在文水出现一个各方面都相符之人。”
“员外你既然认得,一见面便知。”
“不过是一个后辈而已,老夫未见过。”李平松掩饰住心中尴尬,故作深沉地说道。
吴天想了想说道:“别的都好说,像那样絮絮叨叨的人,确实不多。”
“呵呵,有趣,这样吧,明日以大郎的名义邀他来家中坐坐。若真是颜家老三,也可以借这东风,攀一攀前程不可限量的颜二郎。”
………………………………
第22章 卖伙计的店
因想着如果让李大公子直接登门相邀,会显得太过刻意。次日吴天便只身一人来请林启去李府。
客栈里,林启正在往桌子上摆着什么,他那身衣服已经有些磨损,不复前两日那样的华贵。
但在吴天眼里,眼前这个人,反而显得更加温润如玉。这不是形容词,而是他觉得林启正如一块玉石般值钱。
这可是皇亲呐。
林启抬头看到吴天,发现他那有些热切的眼神,再看他油头粉面的打扮,心中突然有一种不太好的猜测,这吴捕头不会是那个吧。
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林启拱手道:“吴大人又来了。”
吴天道:“林公子这个‘又’字,是不欢迎我?”
林启道:“哪里哪里,有客人上门,怎会不欢迎。”
说着林启递来一个木牌,吴天接过一看,见木牌两面都贴着纸,纸上画着各式菜肴,图画下写着菜名,还标着价格。
吴天好奇道:“这是林公子做的?”
“嗯,这是菜单。因为客人多是不识字,我便将菜样画上去。吴大人想吃什么?”
吴天见那菜单上的图画线条细腻,颜色丰富,竟极为写实,他不去看菜名,眯着眼只看图居然也能一一辨认。
“这是卤水豆腐、清灼白虾、烩羊肉、清蒸鱼……啧啧,林公子这画技我却没见过,真是彬彬如生、出神入化啊。”他看了一会,转向林启笑道。
“不敢不敢,就是照着瞎画,不登大雅之堂。”林启随口应道。
吴天又探问道:“林公子是读书人?”
林启摇摇头道:“以前爱看些故事会罢了,对了,本店现在还推出了几个套餐,吴大人看看想吃哪个?”
说着手里有递了一个木牌过来。
吴天接过一看,也是正反都贴着纸,写着“套餐一”到“套餐六”,每个套餐下面画着多种菜式。
“点套餐的话,价格比单点这些菜要便宜些。”林启笑呵呵地说道。
“林公子真乃奇才。”吴天对此不感兴趣,随口敷衍道。
“这不算什么,不过是这两天做了几个创业计划之后有些无聊,随手画了画?”
“创业计划?”
林启随意道:“打算赚些银子罢了,吴大人还未说想吃什么呢。”
吴天心中好奇,偏偏林启不说,只好摆了摆手道:“我不是来用饭的,却是来邀林公子去用饭的。”
“哦?但我们东家有给我管饭的。”林启摸摸肚子,笑道:“每天都吃的饱。”
吴天嘴角抽了抽,道:“是李家大公子邀请林公子过府一叙。”
“李家大公子?但是我不认识呀。”林启道。
“是这样,李家大夫人是苏州府人,因我们文水县穷乡僻壤,少有江南人士过来。李夫人多年未聆乡音,心里一直不大快活,李大公子是个孝子,昨日听说来了林公子这样人品俊秀的家乡人,便诚心邀请你到府里见见,顺便交个朋友。”
林启道:“吴大人言重了,李公子这样的孝子,我也是心中仰慕。但毕竟还要在店里干活,实在是不方便去的。”
吴天笑笑,走到柜台前,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放下,对徐瑶道:“徐老板,刚才我与林公子说的你也听到了。要是林公子去了,你们店里忙不过来,歇业一天也无妨,李家想得周到,这损失先给你补上。”
徐瑶冷然说道:“你们既是请他,与我说做甚。”
吴天笑道:“这么说徐老板肯放人喽?”
徐瑶淡淡道:“我的伙计没上工,我自会扣他工钱,用不着你们假惺惺。”
“言重了言重了。”
说完他也不理徐瑶,转身拉过林启,满脸笑容地道:“林公子,这就走吧。”
林启拽不过他,只好跟着吴天出了客栈。
周婶掀起帘子看着两人的背影,走到徐瑶面前嘟囔道:“姑娘,你说,最近可真是奇了怪了。”
“三天两头的,动不动就有人把银子往桌上一丢,便要把我们店的伙计带出去。”
“我们这不像个客栈,倒像是个卖伙计的店。”
*********************
李大夫人娘家姓宋,原是苏州商户人家的女儿,年轻时碰巧结识了一个山西来的货郎李平松,因这李平松相貌堂堂,又与普通市井商人不同,颇有些气概,又加上对自己曲意讨好,她便不顾家人反对,拼着命嫁了这个小货郎。
一晃许多年过去,离开江南到山西地界也有三十年,曾经的小货郎成了如今文水县人人知名的李员外。
但若说李大夫人有多思念故土却不见得。锦衣玉食的日子过着,养育了三个孩子,又要与后宅里的几个狐狸精勾心斗角,每日里本就没有多少闲瑕功夫。
“见外客?”李夫人将手里的金钗往头上插着,嘴里问道:“怪麻烦的,为何要我去见?”
李平松道:“是个从苏州府来的年轻人。以大郎的名义请的,理由便是让你听听乡音。”
“从苏州府来的人多了,谁还有功夫一个一个去见。”李夫人撇了撇嘴。
李平松问道:“夫人对苏州颜家了解多少?”
“知道的早就告诉你了,我离开苏州时,颜家生意还不如我宋家呢,能了解多少。”李夫人漫不经心的说道。过了一会,她忽然回过头,瞪着眼问道:“来的是颜家的子弟?”
“有可能是颜家老三,但还不确定……”
“颜恪的胞弟?相州刺史颜恪的胞弟?”李夫人语速飞快地问道:“他是不是还有个姐姐,明年就要进四皇子府当侧妃?我听说已经下定了,颜家马上就是皇亲国戚了。”
李平松点点头,正要说话。
李大夫人却不给他这个机会,语速飞快的问道:“这个颜老三叫什么来着?怎么会来文水?”
李平松道:“名叫颜怀,我也是看了张掌柜传回来的信才知道的,颜家的一位老掌柜押了一批布料要去太原,颜老三同路跟着,待往相州送家书。路过祁县的时候,这小子贪玩,自己跑丢了,很有可能是到了文水。”
李夫人忙将头上的金钗解下,从箱底又抱出一个沉香木的首饰盒,嘴里慎怪道:“这样的皇亲要登门,你也不早说,害我又得重新拾掇。”
她盯着箱子有些为难地挑捡首饰,总觉得一箱子的琳琅满目却没一件称意的,忽然她福如心至般猛然抬起头来,颇有些神秘地问道:“你是想把蕴儿嫁过去?”
………………………………
第23章 老乡见老乡
李平松轻哼了一声,讥笑道:“你想得到美,我们是什么样的门户,他们是什么样的门户。”
李夫人不服气道:“三十年前,颜家还不如我娘家呢。”
“现在是三十年前吗?再过十数年,若颜恪真成了宰执,颜家就真是从商贾跨入士族大户了。”李平松长叹一口气,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多少大族筹谋百年,也未必能做到这一步啊……也不知我们李家有没有那么一天。”
“荣之今年乡试若中了举,明年会试再中个进士,我们一样也是官宦人家。”
李家儿女众多,成年的仅有三子一女,嫡长子李茂之,嫡次子李荣之,嫡女李蕴儿,庶子李慕之。这其中,李茂之与李荣之都是李大夫人所出,硬要说的话,李大夫人还是更喜爱次子一些,此时说起,她脸上便浮现出护犊的表情来。
李平松嘴角牵了牵,终究还是不忍说不吉利的话,叹道:“但愿吧。”
“依我说,还是要把蕴儿叫过来。”李夫人又说道。
李平松摆摆手:“此事再说吧,我思来想去,还是让慕之去与颜怀来往更稳妥些。”
“又是那个庶子!”一听此言,李夫人柳眉倒竖,“凭什么这等好事又想让他去沾?处处抢他大哥的风头还不够?再说,他一个庶子,配吗?好你个李平松,你嫡长子不疼,事事先想着那个贱婢的儿子。”
李平松将手里的帐薄狠狠摔在案几上,喝道:“你闭嘴!有你这样做大妇的吗?刻薄庶子,传出去我李家的名声还要不要?我不疼他李茂之?我对他寄予厚望,但你自己问他,对不对得起我这分苦心。就算是是一头猪,我手把手调教这么久,都该比他聪明了。”
李夫人不敢再应,只好柔声道:“妾身知错了,求老爷再给茂之一次机会。有这样的机缘他一定会争气的。”
李平松平息怒火,他本就打算让李茂之出面,方才不过是想借此敲打宋氏,此时淡淡道:“让他好自为之吧。还有,来的也不一定就是颜怀……”
他将前后缘由又细细说了一遍,慎重交待道:“人家自称林启,你切记不要露了口风,如此,方能给他雪中送炭的恩情。”
“林启,”李大夫人了一念,道:“颜潜的夫人应该就姓林,我记得离开苏州那年,他们刚刚成亲。依我看,十有八九不会错。”
“试探试探再说吧。”李平松不耐与她多言,袖子一拂,自往书房去了。
李夫人却是带着喜意,吩咐道:“喜鹊,去叫小姐梳妆打扮好过来。”
吴天带着客人来时,李大夫人在帘后相看了一会,见那林启身姿颀长,面如冠玉,那一身的衣物的质地,她一看便知不是凡品,心中不由想:“怪不得老爷觉得这人会是颜家的子弟。”
待见那少年举止大方,谈吐彬彬有礼,神态笃定,李大夫人心里更是确信了几分。
“听说林公子是同乡人,老身就巴望着能见一见。如今得见,果真是是一表人材。”等众人落坐,李大夫人便情绪饱满地说道。
这是要摆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阵势了。
林启如此想着,便顺口谦虚了几句。这种场面他见得多了,自然是落落大方,毫不失礼。
见过礼,略略寒暄了几句,李大夫人问道:“这一听乡音果然亲切,但似乎又有些许不同?”
“小子是华亭县人,口音却确与姑苏有些不同。”
李夫人微微一怔,嘴里随口应道:“对对,就比如,我们那边是说‘我’是‘努’,华亭那边是‘侬’。”
她心中却在思量,颜潜是苏州哪里人来着……时长日久,当时不过隐约听过,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她潜意识里又实在希望眼前这真是一个皇亲,便把这细节略去,又道:“老身以前待字闺中时,最爱踏青游玩,如今想起,竟恍如前世一般。犹记得那‘吴中第一山’,叫……叫什么来着?”
林启见她试探起自己来,脸上笑了笑,应道:“大夫人说的可是虎丘?”
“对对,林公子可去过?”
“小时候似乎过去,隐约记得我还爬到一个大石头上玩,见那石头上有道裂痕,便问旁人为何那裂痕如此工整,人家说那是春秋战国时,吴王用名剑莫邪一剑劈出来的。我还惊叹不已,直呼世上竟有如此名剑。”
就着这些风景名胜聊来聊去,两人来来回回谈了半晌,李夫人心中更是确定不疑。极是亲切地笑道:“老身一见林公子就觉得亲切,你和我家大郎年纪相仿,以后要常来往才是。”
林启偷空瞧了一眼右首边已经二十六岁李大公子,心中好笑,在前世我比大他许多,在今世我又比他小许多,也勉强可以说是年纪相仿吧。
“小子亦是十分倾慕李公子的,一定多多来往。”
李夫人又道:“我家大郎心眼实诚,把林公子请上门多有唐突,你不要见怪。”
“不会不会,得贵府相邀,小子心怀惶恐,又感激不已。”林启应道,他向来不介意说些场面话。
“既然来了,晚上在府里用饭,到时也和我家老爷见见,他最喜欢你们这些年轻人。”
“好的好的,小子对李员外也是久仰大名。”
林启翻来覆去也就用了这一个社交模版,座上众人却也聊得津津有味。只觉得为这皇亲国戚言语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正说着,却听见帘后忽然窜出一道身影。
于是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林启定眼看去,却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站在那探头探脑地张望,一身翠绿色的襦裙,脚下却是一双小蛮靴,人看起来娇憨中带些灵动。
“蕴儿,你快回去。”李夫人急急喊了一声,本是叫这孩子到帘后相看,却没有闺女自己跑出来的道理。
李缊儿脖子一缩,眼珠子转了一圈,见李平松果然不在厅上,她胆子便大了些,飞快地对李大夫人唤了一句“娘亲”便直径跑到林启身前。
“你是颜怀?”
她问道,语气倒是很直接。
………………………………
第24章 李家的志向
“胡闹!你成何体统?”李茂之终于反应过来,拍着桌子喝骂道。
“傻瓜。”李蕴儿转头对着李大公子轻蔑地吐出了两个字。
下一刻,她做了鬼脸。
这鬼脸做得……极为豁得出去,眼白也全翻出来,牙龈也全露出来,半点不含糊。
或者是从未见过如此敬业的鬼脸,厅上的众人又是一呆。
李茂之张圆了嘴,嘴里那个“滚”字说到一半,便似被定住了一般。
李大夫人只觉得气都要喘不上来了,抚着胸口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
李蕴儿却浑不在意,收起鬼脸,转向林启,又问了一句:“你是颜怀?”
林启摸了摸鼻子,诚恳地答道:“在下不是颜怀,我叫林启。”
“哦,长得还不错。”她点点头,又问道:“那你家很有钱吗?”
林启愣了愣,答道:“穷光蛋一个。”
李蕴儿有些失望的轻轻摇了摇头,嘴里轻声嘟嚷道:“长得好的要么蠢要么没钱,有钱的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