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冉魏霸业 >

第74章

冉魏霸业-第74章

小说: 冉魏霸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生顿时心领神会,找来苏亥、牟成等一些将领,让他们命令自己的部众放下武器,集中到指定的地方去驻扎。

    石闵又道:“文泰、李信!”

    “末将在!”

    “你们二人各率一万兵马,以一什为一作战单位,维持邺城的秩序。但凡是碰上趁火打劫的恶徒,能羁押的就羁押,不能羁押的便处死!咱们要颁布安民告示,与邺城的军民约法三章,杀人、伤人及盗者抵罪。”

    “诺!”

    见到石闵这么干,赵生又忍不住媚笑着道:“大都督真是爱民如子之人。大都督爱民之甚,治军之严谨,只怕放眼天下,是无人出其右的呀!”

    赵生说的是大实话。

    当此乱世,慈不掌兵,以胡人为主的军队更是如此。胡人,本身残暴不仁,戾气十足,谁管过老百姓的死活?

    别的不说,就是大赵国的各路军队,在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往往要狂欢一日或者三日,任由麾下的将士们进行惨绝人寰的奸淫掳掠,乃至于屠城,都是他们经常干的事情。

    能约束好自己的部众,军纪严明,这本身已经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石闵云淡风轻地笑了笑,说道:“我只是不想邺城被破坏得太厉害而已。邺城,是我大赵国的国都,破坏过甚,战后要重建的话,不知要花费多少的时间,要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啊。”

    搞建筑工程,大兴土木,一定是劳民伤财的事情,而这一向是石虎最乐衷于干的事情。

    到时候遭殃的肯定是汉人。

    石闵不是一个烂好人,更没有自诩为救世主,可是汉人被劳役过甚,死伤过甚的话,汉族的元气必然大伤。本来北方的汉人就够少的了,再经过石虎这么一折腾,估计累得半死,到时候石闵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了。

    石虎曾经对他说过,打下邺城,平定了石宣之乱,就会让石闵做太子。

    但这话能信吗?反正石闵是不信的!

    石闵能信的,只有自己麾下的部众,这些人,才是自己的力量所在,才是自己的信心所在!
………………………………

第0149章 做太子否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一次回到邺城,再一次回到建章宫,再一次在崇政殿接受群臣的朝拜,石虎一时之间,不禁心潮澎湃,身着冕服的他,打手一挥,一屁股坐到了龙椅上。

    “平身!”

    “谢大王!”群臣在山呼之后,便不约而同地起身,各自站好。

    石虎肃容道:“诸卿,此番朕能重回邺城,能平定叛乱,扫除群凶,大家都功不可没!石宣之乱,历时一年,其中之凶险,朕心有戚戚也。石闵、李农、蒲洪、姚弋仲汝等皆是居功至伟,朕要好好的封赏你们!”

    “李农!”

    “臣在!”

    “朕封你为山阳公,拜骠骑大将军,食邑八千户,赐绫罗绸缎一千匹,赏白银五千两!”

    “谢主隆恩!”李农赶紧拜谢。

    赵国用的还是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将领方面,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大将军(大司马)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下。

    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不常置。

    此外,似蒲洪、姚弋仲等人是地方的军阀,被授予的乃是杂号将军的封号,绕是如此,他们的地位是不低的。

    石虎又道:“蒲洪!”

    “臣在!”

    “朕封你为清河郡公,拜前将军,食邑五千户,赐绫罗绸缎一千匹,赏白银五千两!”

    “谢主隆恩!”蒲洪跪拜下来,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能被封为郡公,增加几千户的食邑,蒲洪已经心满意足了。

    “姚弋仲!”

    “臣在!”

    “朕封你为衡山郡公,拜后将军,食邑五千户,赐绫罗绸缎一千匹,赏白银五千两!”

    “谢主隆恩!”

    接下来,石虎又对石祗、石斌、石鉴、石遵、梁犊、麻秋、刘显、王伏都等将领一一进行了封赏。像石斌、石鉴这样的儿子,石虎赏赐了财帛、食邑,加了一个将军封号,而麻秋、梁犊这些原来的叛军将领,都被封为亭侯,食邑一千户,赏赐的绫罗绸缎和钱财都不少。

    而刘显、王伏都这样的势力较小的地方诸侯,石虎只是封了一个侯,增加食邑,赏赐金银财宝什么的。

    对于会盟的二十一路诸侯,朝中的大将、诸子,石虎都一一进行了封赏,至于剩下的一些无名小卒,自然会有这些将领犒赏他们的。

    这论功行赏,最后便到了石闵的头上了。

    众人都在心中猜测,石虎会怎么封赏石闵?

    石闵现如今,已经是大赵国的大司马、内外诸军大都督、常山郡公,内外诸军大都督是作战时的职务,随时可能撤销,但是这大司马已经是武将之首,位及人臣,对于职务石虎已经对石闵封无可封的。

    爵位呢?还可以,毕竟石闵现在只是常山郡公,更进一步的话,还能被封为国公。

    石虎露出了一张诡异的笑容,说道:“大都督石闵,当居首功。石闵听封!”

    石闵当即出列,喊道:“臣在!”

    “你是朕的养孙,朕对你一向视如己出。棘奴,你没辜负朕对你的期望,朕也没有看错你,你是我大赵国当之无愧的战神,你是朕的福将!你是上天赐予朕,赐予我大赵国的无双战神!”

    石虎郑重其事地道:“棘奴,朕现在便兑现当初给你的承诺!朕曾经跟你说过,打下邺城,平定了叛乱,朕就让你做太子!现在,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大王!万万不可啊!”石闵一脸诚惶诚恐地跪倒在地。

    与他一同跪拜下来的,还有冉良、赵揽、石斌、石遵这些大臣和石虎的儿子们。他们都被石虎的这一言行举止吓到了,不禁勃然变色。

    这自古以来,哪有帝王不将储君之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反而传给与自己毫无血脉关系的养孙养子的?

    当然了,前提是这个皇帝是傀儡皇帝,没有实权的皇帝。但石虎可是实打实的君主,威望极高,国内谁人敢忤逆他的意志行事?

    群臣想了想,觉得石虎这是玩笑之语。

    “有何不可?”

    听见群臣,包括石闵本人在内都口称“不可”,石虎的脸色一沉:“朕生的这些儿子,一个个都如同豚犬(猪狗)一般愚钝,还都不是省油的灯!我大赵国的万世之基交到他们的手上,朕如何能放心?如何能对得起那些为我大赵国的创立和开疆拓土流血牺牲的人?如何对得起先帝?”

    “此番的石宣之乱,让朕看明白了一些事情。最可靠的人不是朕的亲子,而是朕的养孙,棘奴!你们别一个都苦大仇深的样子!”

    石虎的阴冷得恍如毒蛇一般的眼光,逐一扫视着石斌、石遵、石鉴和石祗等诸子。石虎哼了一声道:“朕养你们还不如养一群狗崽子!朕相信棘奴的能力,有他在,大赵国繁荣昌盛,扫灭晋、凉、成、燕、仇池等国不再是一个空谈!你们若是自问在能力上可以胜过棘奴的,不妨站出来!”

    闻言,石遵、石斌等人都跪在地上,俯首面面相觑,不敢说话,都是噤若寒蝉的样子。

    石闵连忙出声道:“大王,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嗯?棘奴,这太子之位,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做了储君,你将来就能坐到朕现在坐的这个位置,成为九五至尊!成为我大赵国的主人!”

    “大王,多谢你的美意,但是臣实在是受之有愧!”

    “你说,是何缘由?”石虎不禁挑了挑眉道。

    “储君之位固然尊贵、显赫,但却不是臣做得了的。”石闵低着头道,“臣是大王你的养孙,便一辈子都是你的养孙!但,养孙毕竟是养孙,比不得血脉相连的儿子。”

    “这些都是你的推诿之词!借口!”

    石虎有些不耐烦地道:“朕一言九鼎,朕说过的话,如覆水不可收回。朕既然当时承诺过你,便要兑现!”

    石虎似乎执意要立石闵为储君。

    不过,不管石虎是真心还是假意,石闵打从心底都无法接受。

    试问这普天之下,有谁能拒绝成为九五至尊的这份诱惑?

    不论石虎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成为储君,对于现在的石闵而言,乃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何以也?

    其一,一旦石闵成为太子,他所处的位置会变得十分尴尬。其一举一动被各国的间谍,各方势力密切关注不说,似石鉴、石斌、石遵、石祗这些石虎的儿子们,必定与他交恶,千方百计地想要除掉他石闵。

    其二,打个比方,石虎是真心想要立石闵为太子的。

    这样一来,在石虎百年之后,石闵会登基,继承羯赵国的基业。但是这样一来,与石闵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石闵想做一个复兴华夏的开国之君,而不是继承一个由残暴的羯人开创的胡人王朝!

    且不说中原的汉人会对石闵生出异心,不好收服,便是数典忘祖,认贼作父这种行径就已经让石闵羞愧的无地自容了。

    就算石闵日后改弦更张,在石虎百年之后改国号,又声称自己是汉人,恐怕这种行径还会被天下人所耻笑的。认贼作父,做过羯赵国的太子这个事情,将会成为他石闵这一生所无法磨灭的污点。
………………………………

第0150章 让位

    “大王,臣何德何能,敢窃居储君之位?”石闵一面在心里想着应对之策,一面言辞恳求地道,“请大王为我大赵国的江山社稷,切勿一时冲动,立臣为储君!臣,当不得啊!”

    “朕说你当得便当得!”

    石虎不禁吹胡子瞪眼地道:“棘奴,你心中是否有所顾忌?在场诸公,谁人不服的,不妨站出来!”

    石虎这么一副护犊子的模样,谁敢站出去摸老虎的屁股?不要命了吗?!

    看着群臣都是战战兢兢的样子,石虎很满意,石闵暗自思衬了一下,终于脑海里灵光一闪,躬身道:“大王,臣不敢窃居储君之位,实乃真心,实乃有不得已之缘由啊!”

    “说。今天若是你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棘奴,就休怪朕不讲情面,治罪于你了!”

    石闵道:“大王,请听臣一言。自古以来,按照宗法制,储君之位,向来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何来养孙、养子为储之说?若大王无子嗣,这还尚可,但是大王膝下有子嗣十几人,孙儿更是不可计数,子嗣众多,难道大王的儿孙里就没有一个杰出的吗?”

    “大王,你若是执意要立臣为储君,将来继承大赵国的万世之基,必生祸患。如春秋时代的宋国,自宣公起,因其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如宋宣公,如吴王余祭,皆以授受之不经,酿成隐祸。这些都是十分惨痛的教训啊!请大王明鉴!”

    怎么又扯到宋宣公和吴王余祭的身上了?

    只识弯弓射大雕,不喜欢读书的石虎很是不解。

    石闵垂手道:“大王,宋宣公为宋国的国君,爱其弟公子和,更甚于爱其子太子与夷,并且宋宣公在临终前将江山社稷托付给了公子和,即宋穆公。由此造成了宋国十世的祸乱!”

    要说这春秋时代的宋国,可是多灾多难的。

    在君位的传承问题上,宋国的国君们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至于直到宋国灭亡,因为兄终弟及的继承关系,屡屡不止。

    宋宣公病逝后,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宋穆公临终前,又念及旧情,决定传位给宋宣公的儿子与夷,两个儿子公子冯和左师勃驱逐出宋国,让他们到郑国居住。

    与夷继位,是为宋殇公。

    “殇”这个谥号,很是不好,从这一点上来看,与夷果真是命运多桀的。

    宋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太宰华督杀害宋殇公,而从郑国迎回公子冯拥立为君,是为宋庄公。因此当时君子认为,一定要遵守把君位传给儿子的法度,宋国的祸乱,就是宋宣公造成的。

    宋庄公还好,前半生颠沛流离,至少没死的很惨。但是他的儿子宋闵公子捷就惨了,死得很憋屈。

    宋闵公在位时,多次与鲁国交战。

    宋闵公八年,鲁败宋于乘丘(山东巨野),擒宋大夫南宫长万。次年,宋国报复去年乘丘之役,再攻鲁国,战于鄑邑(山东曲阜南),宋军又败。

    南宫万后来被释回,有一回宋闵公和南宫万一起去打猎,双方起了争执,宋闵公取笑他:“吾初敬君,今君乃鲁国囚犯,吾不再敬君矣。”南宫长万既愧且怒。

    宋闵公十年(前682年),南宫长万趁下棋时杀子捷于蒙泽,立子游为君,诸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子游,立子捷弟子御说,是为桓公。不久南宫长万奔陈国,宋人贿赂陈国,“使妇人饮之醇酒,以革裹之,归宋。”,被杀,“宋人醢万也”。

    宋闵公是死得真惨,还死得憋屈。谁知道南宫长万心眼儿这么小?

    宋国的第18任国君是子游,宋前废公,最后被起事的宋闵公的公子们杀害。接下来的是御说,宋桓公。

    宋桓公倒是稳稳当当地过了一生,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内乱,多次参加诸侯盟会,曾出兵援救郑国、邢国,安定周王室。宋桓公就是大名鼎鼎的仁义霸主宋襄公的老爹!

    说起宋襄公,其“半渡不击”的事迹可谓是广为流传的。

    宋襄公兹甫就是宋国的第20任国君,他的事迹不必赘言。

    后来的是宋成公王臣,在位十七年,遭了不少罪,城濮之战就是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子御杀了宋成公的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宋国国君,史称宋后废公。之后,宋国人又杀了宋后废公,立宋成公的小儿子杵臼为宋国国君,是为宋昭公。

    又来了又来了!还是弟弟弑兄篡位的戏码,不过往往都会被拨乱反正。

    接着还有。

    宋昭公死得挺惨的,估计还死不瞑目。

    公元前611年,宋昭公庶弟公子鲍联合其嫡祖母王姬杀害宋昭公,公子鲍于是继位,是为宋文公。

    又是弑兄篡位的戏码!

    宋文公病逝后,其子宋共公子瑕继位,属于宋国的噩梦一般的“兄终弟及”的轮回又来了!

    宋共公死后,世袭司马荡泽(宋襄公弟公子荡的曾孙)作乱,杀死太子肥。荡氏被华元诛灭,荡泽被杀,族人逃到楚国。

    于是,立共公小儿子成,是为宋平公!

    这也算是弑兄篡位的一种,不过是族兄族弟的关系。

    接下来是宋元公,宋元公在位期间爆发过内乱,不过被平定了。

    随后是宋景公,景公没有子嗣,所以立了侄孙子德为储君。

    子德为宋国第二十九任君主,宋元公曾孙,公子褍秦之孙,公孙周之子,宋景公之养子。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之子继之。

    子德就是宋后昭公!

    这个子德不简单,在位65年,古往今来有多少君主能一决高下?

    子德之后,宋悼公立。这厮估计是被俘虏杀害的,故而谥号“悼”。

    然后其子宋休公子田立。子田后,昏庸的宋桓侯子辟兵上位了。

    弑兄篡位的戏码再次上演!

    这一期间,发生了戴氏取宋的事件。

    戴氏取宋,亦作戴氏代宋,是指战国中期宋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