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遵旨!”
冉闵又道:“胡人凶恶,本性难改,着你到河西、雁门平定叛乱之后,颁布《杀胡令》。胡人者,敢持兵器者杀之,但凡是还能生育的妇女可以留下,但凡是没有高过车轮的孩子,可以留下!其余者,格杀勿论!”
冉闵这一回是真的怒了,还要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对此,群臣还是举双手赞成的。
狗屁的仁义!
他们虽然通读经史子集,是典型的儒生,但是胡人这般反复无常,实在是把他们彻底惹恼了。
三日后,李农率领军队征讨叛乱的胡人,一路上收拢地方的郡兵,等到雁门的时候已经聚集二十万的人马。
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卒,自然不是那些只拿上了武器,空有一身蛮力的胡人所能比拟的。在李农的指挥下,在魏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之下,原本声势浩大的胡人很快就被击破,纷纷逃散。
根据冉闵的旨意,魏军又在原来内迁胡人的聚集地上大开杀戒。
这个时候可不管你是不是无辜的,有没有牵扯到这次的叛乱当中,或者是反叛的胡人当中有没有你的家人亲眷,反正魏军的这些士卒是不会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的,老弱妇孺他们都不放过!
………………………………
第0632章 自作孽不可活
在雁门郡的一片草原上,三百多名胡人被聚集到一起,四周都是被坚执锐,全副武装的魏军士卒。
看着这些魏卒凶神恶煞的样子,胡人们的心中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一名魏军都尉宣读了告示之后,便大手一挥,命令部下诛杀这些无辜的胡人百姓。
“噗嗤嗤!……”
“啊啊!“
“饶命啊!”
看到魏军对他们动起了刀子,在场的胡人都吓坏了,连忙四散而逃。但他们哪里能跑得掉?
自作孽不可活。
生为胡人,既然你的同胞已经犯下了这种罪孽,为了偿还这份罪业,就让你的鲜血来祭奠那些死去的亡灵吧!
逃跑的胡人就跟鸡飞狗跳一般,但最终还是逃不了身首异处的下场。这些已经杀红了眼的魏军士卒可不会跟他们讲什么道理。
且看那个两鬓斑白的胡人老头,还想要挥拳过去反抗,但直接就被一个魏卒砍断了胳膊,一条断肢落到地上,就跟断尾的壁虎一般还在微微颤动,血流不止。
“去死吧!”
然后那个老头就被一刀劈到脑袋上,鲜血,淋漓的鲜血从颈间喷薄而出。
老头甚至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这样倒在了血泊里,身子还在不时的抽搐着,眼睛还大大地睁着,显然是死得有些死不瞑目的。
老头尚且这样,其他的胡人下场都好不到哪儿去。
那些比较年轻的胡女还好说,诸如一些老头、老婆子、年轻人都被残忍地杀害了,鲜血流了一地,把原本碧绿的草地都染得一片殷红。
“快逃啊!”
“魏人疯了!快跑!”
这个时候,已经有几个胡人冲了出去,但是他们实在是跑不掉的,跑远了,就有附近的魏军骑兵射杀了他们,劲矢直接穿透了他们的胸膛,然后溅出一朵又一朵妖娆的血花!
胡人们想不明白,前些天跟自己还秋毫无犯的魏军,怎么会这般凶残起来了?
他们跟随部族从漠北逃到魏国,被分配了田地,被分配了房屋,被分配了农具,甚至还有一些钱财谷种分发给他们。胡人们殷殷期盼在魏国自己会过得很好,谁知道会遭到这样惨无人道的屠杀?
那个魏军都尉就坐在战马的马背上,一箭射杀一个逃跑的胡人之后,看着满地的尸体,心里是沉甸甸的。
他不是胡人那样凶残暴戾,毫无人性的恶棍,他骨子里就比较排斥这种杀戮。在战场上杀死敌人还好说,只是杀死这些无辜而手无寸铁的胡人,他的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等到局面已经基本上平定下来,该杀的胡人都杀光了,魏军就开始了最后一步。
他们把妇女与男孩分离开来。
这些小男孩被带到车轮边上,一个接着一个地丈量,但凡是个头高过车轮的,都要被杀死。
“噗嗤!”一抹血光四溅。
小男孩挣扎着,被带到了一个木墩上,旁边的魏军士卒就跟刽子手,就跟屠宰场里的屠夫一样,把这个小男孩当做鸡鸭一般杀死了。
“啊!”
在妇女的人群里面,一个似乎是这男孩的母亲的女子,挣扎着跳了出来,想要飞奔上去,哭着喊着,但被旁边的魏军士卒阻止了。
虽然听不清楚她到底在说什么,但都尉知道,这肯定是骂人的话,但都尉对此只能淡淡的摇摇头,视若无睹。
那个胡人妇女似乎是护犊子心切,把阻拦她的魏卒咬了一口,咬得后者惨叫了一声,然后就很是无情地一脚把她踹倒在地上,一根长枪戳过去,直接杀死了她。
看到这血淋淋的一幕,都尉的神色依旧冷淡。
而那些被抓过去丈量身高的男孩子,基本上一半是要被处死的。个子没高过车轮的,基本上是四五岁大,记忆力还没听那么强的,只有这些人,帝国才能保留下来,不至于让他们心生憎恨,起了什么不该有的报复心理。
李农统率的魏国大军,每攻下一个地方,就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
有的胡人已经听到了风声,赶紧逃离所在的城镇。
但更多的胡人却是逃不掉的,许多魏军士卒甚至于冲进了他们的家里,格杀勿论。
大梁,常青殿。
苏林、艾琳娜入宫觐见,冉闵亲自接见了他们。
“陛下,臣有罪!”苏林扑通的一声跪在地板上,想起了那些死在了漠北的弟兄,更是悲从心来,一时之间都红着眼睛,强忍着泪水没有掉下来。
冉闵扶起了他,叹气道:“苏林,你无罪,有罪的是朕啊。若不是这一次朕命入漠北的五万铁骑就食于其地,没了补给,可能我军也不至于遭此惨败,五万铁骑,剩下不到五千人回国啊。”
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憋屈了,太窝火了。
苏林咬牙切齿地道:“陛下,请你一定要责罚我。臣的罪过,百死莫赎,但是臣还想要留着这一条命去找鲜卑人,臣要灭了鲜卑,把鲜卑人斩尽杀绝,这样才能告慰那些死难的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冉闵点了点头,随后就夺去苏林的爵位,以及征北将军的官职,降为镇东将军,镇守辽东,此外罚俸半年,鞭笞三十,以示惩戒。
苏林还是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主动请缨,为那些死难的士卒做一场法事,同时自己给他们披麻戴孝,守灵三个月!
冉闵都一一照准了。
等到苏林退下,冉闵这才把目光放到了艾琳娜的身上。
艾琳娜依旧是美艳动人的模样,绝色不改当年。
她的头发有一种活泼的、鲜明的、黄金般的色彩,是她身上最美丽的部分。
两只玻璃珠似的大眼睛里,闪动着青春、热情的光芒。
两道眉毛给予她的眼睛一种特别的美——这是两条淡褐色的、松软的、差不多是笔直的线条,而且很少有对称的时候,一道比另一道高出一点,因此这道眉毛上面出现一条小小的皱纹,其中仿佛含着寓意,隐藏着思想。
冉闵上去抚摸着艾琳娜的秀发,叹气道:“艾琳娜,这一回真是难为你了。”
艾琳娜就顺势坐到冉闵的身上,就跟一只慵懒的波斯猫一般,小脑袋还枕在他的胸口上,风情万种地撇了冉闵一眼,说道:“陛下说的哪里话?我的一切,都是陛下你带给我的,现在我带来的军队都全军覆没了,伊塞克湖我也回不去了,可能以后都要在后宫里当陛下你的金丝雀了。”
“陛下,我已经无家可归了,什么都没有了,你可一定不要抛弃我。”
冉闵翻了翻白眼。
这女人就知道得了便宜还卖乖。狯胡女王这个位置,只要有他冉闵在,艾琳娜就能坐得稳稳当当的,谁敢忤逆?真当横陈在西域的魏军都吃素的?
倘若狯胡人胆敢反叛,冉闵不介意调兵遣将,命令谢艾率军出征,扫平了狯胡。
“艾琳娜,咱们的谛儿还好吗?”
冉闵口中的“谛儿”,就是冉谛,是他与艾琳娜所生的儿子,将来狯胡部落的继承人。
“他好着呢。在出征之前我就考虑到可能战败的情况,所以把谛儿送到西域去了,让谢艾看着他。”
“嗯。看来你还是很有远见的。”冉闵的嘴角一抽。
“陛下,你还要继续剿灭鲜卑人吗?”
“那是当然的。鲜卑不除,帝国的边境就一日不得安宁。”
“可是鲜卑人还有数十万大军,这一回帝国又对内迁的胡人大肆杀戮,逼走了这么多的胡人,只怕漠北的燕国势力又将壮大不少啊。”
“哼!再大的爬虫,也还是爬虫,等帝国内部基本上平定了,朕就御驾亲征,灭了燕国,把这些胡人或者吞并,或者赶到西方去。”
闻言,艾琳娜的眼中不禁异彩连连:“陛下,我听说你有意在漠北建立一个类似于西域都护府的都护府?”
“不错。”冉闵愣了一下,便看着艾琳娜问道:“怎么,你想打这个北庭都护府的主意?”
好嘛,冉闵就连都护府的名字都想好了,看来是志在必得了!
艾琳娜的眼中闪过一抹狡黠之色,说道:“陛下,胡人生性桀骜,禀性难移,如若以中原的方式去治理北庭都护府必然不妥,漠北的胡人也将无所适从。我是胡女,熟知胡人的秉性,请陛下让我担任北庭大都护一职吧。”
“好不好嘛。”
艾琳娜摇晃着冉闵的胳膊撒撒娇。
冉闵顿时哭笑不得地道:“这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就打上了北庭都护府的主意了。”
“以大魏之国力,以大魏之军力,再加上陛下你的英明神武,雄才伟略,肯定能灭了燕国,把漠北并入帝国的版图的!”
“你倒是信心满满。”
被艾琳娜拍了这么一下马屁,冉闵还不至于飘飘然。
但他还是不得不说道:“艾琳娜,其实让你做这个北庭大都护,朕是没什么意见的,但架不住别人有意见啊。”
“谁敢有意见?”艾琳娜不由得哼了一声。
“这就要看你治不治的住漠北的胡人了。不过朕可以给你这个机会!”
………………………………
第0633章 大朝贡
开皇九年这一年中,魏国虽遭遇漠北之战的失败,损兵折将无数,还惨遭了内迁胡人的叛乱致使雁门、河西走廊一带被严重破坏,但魏国也拓土几千里,一举夺取辽东,把鲜卑人赶到漠北去了。
对于内迁胡人的叛乱,冉闵是零容忍的,直接搞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派李农率军击败叛军之后,他又下令在北方一带肃清胡人,只留下还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以及个头没高过车轮的男孩,其余的通通格杀勿论。
这一场大屠杀,死掉了三十多万的胡人,数十万胡人被迫逃亡漠北,甚至继续西迁。
鉴于辽东是燕国的故地,根基所在之地,绝大部分还是鲜卑人,所以冉闵又命令花木兰率领魏军,以及所部的东北诸胡联军顺势清剿辽东的鲜卑人,并吸纳高句丽、新罗、百济、夫余等各小国各部落的人进入辽东。
冉闵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除了北方的战事,在南方,大将军卫峥基本上扫清了反对势力,平定五溪蛮、山越的叛乱,还把负隅顽抗的司马勋生擒了,等候冉闵的发落。
冉闵也是一点都不心慈手软,直接让人把司马勋凌迟处死了。
这样一来,到开皇九年的六月底,魏国境内基本上一片太平,大小叛乱被全部平定。
又进入十月,奉大魏为宗主国的周边各个小国,各个部落都纷纷进入大梁朝贡。
奉天殿内外,甲士林立,警卫森严,每个使者都按照礼仪进入大殿向冉闵朝拜。
“宣高句丽使者上殿!”
高句丽使者第一个觐见,在进入奉天殿之后,低着头,弯着腰,还没见到冉闵呢,就在红地毯上行三叩九拜之礼,低眉顺眼地高呼道:“下臣叩见大魏皇帝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朕安。”冉闵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一下。
说完这一句,高句丽使者就到殿外侯着。
第二个上殿朝拜的是大和国的使者。
“下臣叩见大魏皇帝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朕安。”
大和国的使者也跟着高句丽的使者一样,都毕恭毕敬地站到殿外去。
无论是大和国这样的后世倭奴,还是高句丽这样的后世棒子,现在都如此的羸弱不堪,都不得不臣服于大魏,冉闵的心里都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一定要趁此机会,把这两个于后世遗祸无穷的国家“阉割”掉,就算不能灭了,也要彻底将二国汉化,防患于未然!
自古以来,对天朝上国威胁最大的是周边蛮夷。但准确的说,不是未开化的真蛮夷,而是处于刚刚开化状态的半蛮夷。他们有了有效的组织方法,生产技术,但是还保留着武力至上的本色,突然爆发出来的力量足以撼动中央王朝。中原向来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裂与战乱会让一些人才外流,如果被周边的半蛮夷吸收,则更加危险。
因此,历朝历代立国之后,必然会对一些半蛮夷下死手。
打的过,国家平安,打不过,等着倒霉。
比如秦汉打匈奴,隋唐连续与高句丽、吐谷浑作战,宋与辽作战,辽压制金,金压制蒙古,明前期多次征蒙古,清打准噶尔,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隋唐时期高句丽占领的原来是鲜卑人的地盘,作为有鲜卑血统的隋唐皇帝,或许有强烈的收复失地的想法。
最初的女真相对于大辽来说也是撮尔小国,鞑靼人对于大金来讲也不过是疥癣之疾,但是到最后,这些看起来弱小的国家,往往都能倾覆中原王朝,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防有可能成长的小国。
能进入奉天殿,挨个儿向冉闵朝拜的,只有十个名额,根据国力的大小入围的,不过顺序不论。
由于使者太多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三百多个,都有使者,奉天殿还有群臣在,设宴款待的话还需要在奉天殿外面的广场上。
正好这一天风和日丽的,冉闵就在广场上大摆宴席,款待这些使者们。
宴席一开场,冉闵就穿着皇帝专属的常服,走到陛台的前沿举起了酒杯。他站在的这个角度,可以将底下的每一个人的神情一览无余。
冉闵朗声道:“列位,这一回的朝贡大典,意义重大!你们之中,有自大魏建国起,便确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部族,也有自大魏灭晋而一统天下后,续中原与四邻之好,奉大魏为宗主国的国家、部族。”
“朕很荣幸,能如秦始皇、汉高祖、晋武帝一般,廓清环宇,四海归一。我大魏,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顺者昌,逆者亡!列国与诸部落,为我大魏帝国之四方屏障,万年之好,魏为宗主国,也将承担宗主国应有的责任。若有外夷犯汝境,如有需求,帝国将出兵平乱,若帝国有军事行动,还请汝等之国,汝等之部族尽力配合!”
“来,为帝国与汝等之国、部族之繁荣昌盛,干杯!”
“干杯!”
等到冉闵做完这一番洋洋洒洒的演讲之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