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什么好?我算是看明白了。魏军来了,咱们就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很明显,江南的士族都是识时务的。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意思是:对来征伐的军队,当地的老百姓以酒菜来款待欢迎,因为被征伐的国家对自己的老百姓实施暴政,而当别国家的军队来征伐时,表示自己已经得救。
像这样去征伐其他国家的军队,才称得上正义之师。
魏军伐晋,打的是“吊民伐罪”的旗号,所以称得上是王师。
现在的天下大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晋国即将覆灭,而大魏将一统江山。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帮着东晋朝廷垂死挣扎,抵抗魏军呢?
过了一日,褚蒜子与小皇帝司马聃的车驾便在前往成都的官道上,附近都是大臣们的马车或者坐骑,四周都有着被坚执锐的晋军甲士,旌旗猎猎,声势浩大。
十三岁的司马聃已经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没有亲政,但是对于天下大事还有一定的了解。
“母后,咱们这是去成都的路上吗?”司马聃有些惊魂未定地向着褚蒜子询问道。
司马聃是一个柔弱的人,不仅外表柔弱,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就连内心也是十分柔弱的,没有男子的刚强。
褚蒜子有些心疼地摸了摸司马聃的脸颊,说道:“是啊。彭子(司马聃小名),以后咱们就在成都定居下来了。你不是不喜欢江陵的皇宫吗?江陵的宫殿太过简陋了,规模又小,没有丝毫的皇家气派,但是成都的宫殿保存得十分的完整,曾经作为蜀汉、成汉二朝的国都,皇宫金碧辉煌,不逊于建康的台城皇宫。而且成都那里还有太监和婢女,他们能好好地伺候我们母子俩的。”
闻言,司马聃先是沉默了一下,又道:“母后,你不必宽慰我了。魏国的虎狼之师已经南下,建康、江陵咱们都保不住了,还能保得住成都吗?”
“这……”其实褚蒜子还是很迟疑的。
之所以她接受桓温的请求,下定决心迁都成都避难,是想赌一把。倘若胜了,晋国就还能存在下去,与冉魏分庭抗礼,等待时机重整旧河山。
而一旦失败了,估计东晋朝廷迁到成都是没用的,毕竟入蜀的道路很多条,而且巴蜀人心不定,甚至于一些士族都开始倒戈了,所以一旦桓温战败,估计整个晋国都将覆灭。
………………………………
第0615章 猛三郎
司马聃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母后,魏军强大,势不可挡,我晋国自从鸿沟之战失败之后,便已经失去了与魏国分庭抗礼的能力,甚至连自保之力都没有。”
“我看这桓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抗击魏军,是害怕冉闵会为了当年的董匡之死而报仇雪恨,当然了,不可否认桓温的这个举措没错。可是咱们晋国还能再打下去吗?国库钱粮告罄,国内又无可战之兵,这么多的士族都已经投效魏国,私底下跟北方联络了。”
“母后,儿臣实在不敢保证。就算咱们迁都于成都,日后魏军打过来了,会有多少人开城献降?会有多少人改弦更张,弃我晋室而去?难道我们非要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才向魏国请降吗?”
闻言,褚蒜子愣了一下,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个看似柔弱的儿子,竟然会有这样的一番见识。
“彭子,你打算怎么做?”
“母后,魏国一统天下,已经是大势所趋的。咱们再这样负隅顽抗,最后司马氏可能都将不复存在,宗庙社稷也将遭到灾难性的毁坏。儿臣想向魏国请降了。”
“你!”
褚蒜子咬了咬牙,说道:“彭子,我大晋还没有到这一步,不能轻言放弃!”
“母后,孩儿还小,还不想死啊。”说到这里,司马聃不禁潸然泪下。
褚蒜子抓着司马聃的手腕,叹了口气说道:“真是难为你了。”
其实不怪司马聃这般害怕。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当然了,这个时代还保留上古遗风,一般情况下,只要亡国之君及时投降,还能保留性命,被赐金封侯,得以善终的。
别的不说,就说司马氏是怎么对待灭亡的魏蜀吴三国的末代皇帝吧。
三国之中,蜀汉是最先灭亡的,当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随后刘禅去世,晋朝廷还谥刘禅为思公。
之后灭亡的是曹魏,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
曹奂被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其地位、待遇、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后来曹奂在陈留封国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朝廷为他上谥号元皇帝,后人称为“魏元帝”。
最后灭亡的是东吴,已经称帝的司马炎决定大举进攻吴国。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
当时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
但没过了多久,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
孙皓投降之后,得到司马炎接见,被赐号为归命侯。之后,孙皓便在洛阳居住。
孙皓在洛阳去世,时年四十二岁,葬在洛阳的北邙山。
对于魏蜀吴三国的亡国之君,司马昭和司马炎都没有选择赶尽杀绝,反而是很厚待,这在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但这种亡国之君得以善终的情况,在东晋灭亡之后便彻底改变了。
因为刘裕杀尽了司马氏!
刘裕不仅杀了司马家族,而且杀了还勒死了晋安帝和晋恭帝两代东晋帝王。
晋安帝在位时,刘裕即想篡位,但有谶语预言,晋朝昌明后尚应还有二帝,晋安帝是其一。刘裕等不及了,但天命也不可违,便买通内侍,用衣服勒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又立了琅琊王司马德文为晋恭帝,不到一年就逼他禅位了。
刘裕登基后,同年九月又派人用棉被把司马德文给捂死了!
……
在迁都的队伍进入益州之后,桓温命令军队开始后撤,当然了,不能大张旗鼓的后撤。而是第一天撤走两万兵马,在夜晚逐步后撤,并且营地的炊烟不能减少,故作声势。
而冉闵也看出了此中的门道,等到晋军撤退得差不多了,他随即下令全军星夜渡河,进攻对岸的晋军营寨。
“弟兄们,跟我冲啊!”
此时此刻,冉西正在冒着敌人的箭雨,率领麾下的一百人奋力冲击晋军的阵地。
冉西贵为汉王,是皇帝冉闵的第三子,身份尊贵。但冉西打小就喜欢舞刀弄枪,而且天生神力,武力绝人,既然冉西这么好勇斗狠,冉闵干脆就让他上了战场。
这不,冉西到了军中并没有担任多大的职务,而是当了一个都尉,麾下一百人而已。
“嘿!”
站在木筏的前排,冉西挥舞着手中的长戟,挥舞几下,便将射向了自己的劲矢全部扫落。等到木筏接触了陆地,他便第一个冲了上去。
身边的士卒看见冉西这般勇武,都备受鼓舞,于是都跟在冉西的背后飞奔起来。
到了登云梯的时候,冉西飞身上去,宛如壁虎一般盘住了云梯,但是头上不断射下箭矢。冉西一阵气恼,便将手中的长枪掷了出去。
“夺夺!”
“啊啊!”两个倒霉催的晋卒猝不及防,就被长枪穿透了胸甲,吐血而亡。
冉西是一个狠茬子,直接把剑衔在嘴里,牙齿咬着,然后蹬着腿飞奔上去。
“杀!”
冉西发出了一声宛如野兽一般的嘶吼,然后挥剑劈砍,每一下,都能砍翻一个敌人。就算有的晋卒能挡住冉西劈砍出来的剑,但只是挡了一下而已,由于气力不足的缘故,最后还是被冉西偌大的气力掀翻了!
冉西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杀戮机器,左右冲杀,手下无一合之敌。
随着冉西把魏军的火红色旌旗插到营寨上面,这场战斗已经逐渐落下帷幕,尘埃已定了。
见到战斗已经结束,冉闵便过到沔水的南岸,去慰问士卒们。对于路过的尸体,冉闵熟视无睹。
他戎马半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父皇!”冉西上来行了一礼。
“好小子!哈哈哈哈,有朕当年的风范啊!”冉闵拍了拍冉西的肩膀,感觉十分的满意。
这孩子生得虎头虎脑,孔武有力的模样,厮杀起来也是这般的勇武,就是冉闵当年砍起人来都不一定有那么拼命。
冉闵又拉着冉西的手,向着众将介绍,说道:“各位,这是我家的‘猛三郎’!冉西,还不快见过各位叔伯兄弟?”
“冉西见过各位叔伯兄弟!”
大家对于冉西的勇猛还是分外喜欢的。一个个赞不绝口。
………………………………
第0616章 突围
渡过沔水,击溃那里的晋军之后,冉闵并没有下令追击,因为此时已经追不上晋军的主力了。
冉闵决定在沔水休整一下军队。
但是在这个时候,巴陵城已经攻陷的消息传来,冉闵顿时感到决战的时机到了。与此同时,晋军撤到猇亭、夷道一线的消息传来,冉闵脸上的神情就变得十分的古怪起来。
“哈,哈哈哈哈!桓温是要打一场夷陵之战啊!只可惜,他不是陆逊,朕也不是刘大耳!”
秦牧亦是含笑道:“桓温有些异想天开了。他想火烧连营,可惜咱们魏军没有那么多的营寨给他烧毁啊!”
众将都微微颔首。熟知兵法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夷陵之战,不可能不知道“火烧连营”的典故。
当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但冉闵能愚蠢到效仿刘备的连营之法吗?
“陛下,不知道这一仗你准备怎么打?”
冉闵沉声道:“现在巴陵城已经被攻陷,朕欲命卫峥率军挺进南平郡,进攻江陵,同时命令王平率领水师进入长江,配合围堵困守夷陵的晋军。命令,全军务必在十日之内,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五十个营寨!”
前面的几个军令是没毛病的,但是最后一个连营的军令就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了。
“不可啊!陛下,万万不可!”众将纷纷站出来劝谏。
“陛下难道忘了刘备的前车之鉴了吗?当年正是因为刘备的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这才被陆逊火烧连营的!陛下切不可掉以轻心,再犯这种低级错误啊!”
“莫非朕不知兵?”
撂下了这么一句话,冉闵就遣散众将,让他们各自安排自己的部众去了。
卫辽和冉恪认为冉闵的这种连营的做法十分都危险,自己劝阻不得,就找到秦牧商量。
“秦大人,你要劝一劝陛下啊。陛下此举实在是太荒谬了!眼下天气酷热,我军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展不开军势,无法建造一个大营,现在陛下竟然取用连营之法,还要建造整整五十座营寨,建于深山老林里,这不是让晋军的一把火烧过来吗?”
闻言,秦牧的嘴角挂着一丝神秘的笑意,说道:“陛下这么做,自然有他的用意。现在晋军龟缩于夷陵,咱们进取不得,就算强攻,也将损失惨重。与其这样,还不如吸引晋军出来一战。”
得知巴陵城失陷,魏军又在巫峡、建平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五十个营寨的消息,桓温的神色十分凝重。
“大司马,这冉闵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连营数百里,兵力分散,难道他就不怕咱们一把火烧了他们的连营?”周抚颇为疑惑地道。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桓温摆了摆手说道:“冉闵善用兵法,戎马十多年,未尝一败,我相信他不不会傻到等着咱们一把火烧了他们的连营的。”
“这……”
这时,刚刚从巴陵城逃过来的司马无忌说道:“大司马,依我看魏军已成骄兵。连营于深山老林之中,无疑是取死之道,我军不妨出战,一把火烧了魏军的连营吧!”
“不!”
桓温沉声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虚实实,真假难辨。冉闵不会蠢到这种地步的,当年刘备之所以有夷陵之败,是因为战事陷入了拉锯,后勤保障跟不上,士气萎靡的缘故。但现在两军的战事进行了还不到一个月,敌军士气高涨,咱们绝不能冒险!”
听到这话,众将都不以为意。
只有桓温心里清楚,冉闵的这种战法其实是在恐吓晋军。那五十座营寨,多半是空壳子,真正的魏军主力极有可能不在那里,而一旦晋军出战,极有可能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我军还有多少粮草?”
“只能维持我军三个月所需。”
桓温咬了咬牙:“才三个月?不行,只有这点粮草咱们根本没有能力跟魏军打拉锯战。传令下去,全军向民间征粮,务必征集足够全军半年所需的粮草!”
“诺!”
接下来的几日,晋军一直坚守不出,而夷陵方面的魏军始终都没有发动进攻,只是守住了几个重要的城关要道,牢牢的困死晋军。
与此同时,巴陵方向的魏军也在水师的配合下,攻克江陵,夺下南郡城,彻底把晋军困死了。桓温算是在心里对于司马无忌恨之入骨的。要不是这厮丢了巴陵城,晋军还不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
而晋军的征粮情况很是糟糕,因为被切断了后路的缘故,大多数的晋军士卒军心萎靡,已经开始出现了逃兵。
魏军对于晋军只是围而不攻,这让桓温的心里很纳闷,不过随即就醒悟过来了!
“不好!”
“怎么了大司马?”
桓温瞪大眼睛说道:“冉闵的目的是成都,是巴蜀!”
“什么?”
众将一听这话,顿时吓得肝胆俱裂。
朝廷已经迁往成都,入主巴蜀了,现在倘若魏国出一支奇兵擒获司马聃的以及晋国群臣的话,这仗就没法打了。
“大司马,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突围!一定要突围出去!”
桓温真是气得吐血。
现在的这种情况可不是夷陵之战,而是相当于当年蜀汉灭亡的时候,蜀将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这可真是让人尴尬又无奈的事情,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