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褚裒以及颍川士族的家主们着实了忽略了情报的重要性,或者太低估了李信的严谨的精神。这一晚,由于白天的战事太过严酷,李信便留在城头上,慰问守城的魏军士卒,同时直接在城楼上安睡。
但褚裒他们不知道啊!
亥时一到,他们便袭击德胜门,杀死了守城的魏军士卒,同时开了城门,亮起篝火,吸引城外的晋军掩杀过来。
“发生了何事?”李信睡觉都不卸甲,故而直接提了一干长枪,看见一个急匆匆跑进来的魏卒便劈头盖脸地问道。
“大都督,大事不妙了!晋军杀进来了!”魏卒惊慌失措地道。
“怎么可能?”李信一脸不可置信:“晋军从哪里杀进来的?”
“德胜门!”
“德胜门有万余人驻防呢!德胜门的万余守军是干什么吃的!”
李信气极了,随即提着一杆长枪出去杀敌。但无论李信再怎么勇武,一下子涌入许昌城内的晋军太多太多了,而且战斗力都挺强悍的,所以这一时之间,李信根本就奈何他们不得。
李信骑着战马,左右冲杀,血染征袍,手下无一合之敌,犹入无人之境。他麾下的魏军士卒也宛如虎入羊群一般厮杀起来,但是入城的晋军太多了,他们根本就抵挡不住,渐渐被埋没在人海中。
“大都督!敌军太多了!咱们挡不住了!快撤吧!”
听到麾下部将的大声喊叫,再看看附近的士卒们还在苦苦支撑着,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李信的心里在滴血,但是他知道魏军的大势已去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信没奈何,只好带着残部冲杀出去,趁着夜色一路北逃。
随着李信的溃逃,城内的守军也撑不住了,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很快整座许昌城就悬挂起了属于晋军的黑底白边的旌旗。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516章 一看吓一跳
………………………………
第0517章 宽纵
冉闵已经率领八万魏军开拔到尉氏,但是骤然听到许昌城已经沦陷的消息,不得不安营扎寨,止步不前。
“陛下,臣损兵折将,失了许昌城,请您责罚!”灰头土脸,血染征袍的李信跪到了冉闵的面前。
冉闵亲自将李信扶了起来,说道:“李信,你何罪之有?许昌城之陷落,罪不在你,若无那些该死的颍川士族从中作梗,许昌城也不会丢失的。”
安慰了李信几句,冉闵又击鼓聚将,把将领们都聚集到一起。
针对眼下的形势,众将都没有太好的法子,毕竟许昌对于魏军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骤然丢失,一下子魏军只能陷入被动的防守之中。
眼下摆在冉闵眼前的,就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汤阴继续与晋军抗战,一个是撤回大梁,凭借大梁城的坚固,号召各地的勤王之师尽快赶到。
后者冉闵直接忽略了。
他决定留守尉氏,在荡水建造营垒,巩固工事,等待晋军的进攻。尉氏城并不坚固,守着一座尉氏城无异于作茧自缚,冉闵才不会干这种傻事呢!
而晋军在攻下许昌城之后,桓温还来不及发布安民告示,在荆州军中的氐人与羌人都开始按耐不住心里的兽性,纷纷三五成群的在城内大肆杀戮汉民,打家劫舍,奸yin掳掠,无恶不作。
胡人这是狗改不了吃屎!
众所周知,冉闵在占据关中之后,将蒲箐、姚襄的残部都赶到晋国去了,无论晋国接纳与否,这两股胡人的势力都会对晋国造成不小的影响。
最后晋国是真的接纳了羌人与氐人的残余势力,还时常用胡人抗击北方的魏军,但是这一下,胡人是根骨顽劣,见了许昌城的繁华,根本按耐不住自己,不遵守晋军的军纪,导致在战后许昌的黎民百姓死伤相藉,无辜的百姓死了几千人!
许昌人都因此愤恨晋国。
更有不少的许昌人直接告发,闹到了桓温那里。
而在许昌的府衙内,桓温正为此事头疼不已。
“这些天杀的胡人,真是狗改不了吃屎!”桓温怒骂道:“我们这次不是不是来魏国打秋风的,而是要攻城略地,把这些地方都纳入我晋国的治下的!他们这么搞,让我情何以堪,让我晋军如何向许昌的老百姓给个交代?”
“大都督息怒。”征虏将军周抚说道:“这次蒲箐、姚襄的部众果真把事情闹大了,致使许昌民怨沸腾,倘若处置不当的话,极有可能损害我晋军的声望,于北伐之事大有不利啊!”
“你们说,本都督该怎么办?”桓温十分苦恼。
总不能把姚襄、蒲箐二人的部众全杀了吧?这二人的部众近三万人,全部杀死,莫说桓温能不能做到,就算桓温能做到,只怕还在赶来魏国路上的蒲箐、姚襄二人都不会答应的。
氐人、羌人迁移到南方的部众甚多,都定居于益州或者荆州,二人的部众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万人,一旦闹将起来,对于晋军来说就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整个北伐也将功败垂成啊!
直到这时,桓温终于回过神来,难怪当年冉闵没有直接剿灭蒲箐、姚襄的残余势力,而是把他们往南方驱赶,原来是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
偏偏这个烫手山芋桓温不接还不行,你不接,氐人和羌人就会扎根于汉中、益州,不时的作乱,为祸一方啊!
参军袁乔沉声道:“大都督,末将认为,兹事体大,还是上报朝廷,请求朝廷自己裁决吧!”
“不好。”桓温蹙眉道:“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了,这一发不可收拾的,等朝廷的责令下来,可能许昌的百姓已经闹起来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许昌的百姓倘若大肆渲染,抹黑我晋军的形象,唯恐不利于北伐之事。魏国各城池的军民都负隅顽抗的话,到时候我晋军将士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啊!”
“大都督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旁边的辅国将军司马无忌说道:“大都督,末将认为,法不责众,这一次涉嫌奸yin掳掠的胡兵实在是太多了,何止万人?若是按照军法,他们通通都该斩首,以儆效尤,但是朝廷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而法不严则军令不行,就会败坏军纪,所以末将觉得可以处死这次带头的氐、羌二部的将领,其余士卒,都要戴罪立功。”
“这倒不错。”
桓温当即让人将氐人、羌人二部的将领斩首示众,以告慰许昌百姓的心。但许昌的老百姓根本就不买账,依旧争相告走,抹黑晋军的形象,甚至于有的民间组织还自发的发起了捐款活动,向魏军捐献了一大批的粮饷。
这事儿闹得!
不过杀死那两个带头的胡将,给晋国造成的更为恶劣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
首先就是氐人的首领蒲箐和羌人的首领姚襄根本不买账,眼看着自己的心腹大将被杀,便存了反心。
紧接着,就是那些桀骜不驯的胡人不买账,他们痛恨桓温的这种做法,而且看见桓温这般“纵容”,就更加的变本加厉起来,更有甚者,竟然还干起了杀胡令期间胡人干的那些人神共愤的事情——吃“羊”肉!
桓温倍感棘手,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对于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只能杀死,而一些未伤及人命的,只是凌辱妇女,或者打家劫舍的,桓温网开一面,只是打一顿军棍而已。
看着胡兵这般胡作非为,桓温还这般宽纵,桓温麾下的荆州兵也是蠢蠢欲动,开始效仿胡兵的所作所为,搞得桓温措手不及。
而得知了这一情况的冉闵,亦是喜不自禁,对着左右说道:“看来桓温这会儿的工夫也是自顾不暇了。”
不过没等冉闵高兴太久,一个坏消息便传来了。
从豫章、益州、琅琊以及江州、湘州召集的南方兵已经赶到许昌,兵力多达十万人。
而桓温也不再想这些糟心的事情,用两日的时间整合了部队之后,便迅速向汤阴进发。
而得知了这一消息,冉闵决定不在尉氏固守,留下李信率领一部魏军驻守尉氏之后,休整了一番后,率军退守陈留城。
桓温派遣孙盛绕到魏军的后方,屯兵固山,做出要切断魏军退路的架势。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517章 宽纵
………………………………
第0518章 秋风烈
固山,位于大梁之南,陈留之北,本来是一座很是稀疏平常的山峰,但此时却因为魏晋两军的交战,其战略地位变得十分重要。
“现在桓温派遣孙盛屯驻于固山一带,声称要切断我军的后路。固山现在是大梁与陈留之间的纽带,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晋军还在源源不断地往固山进兵,桓温也分兵攻占了陈留附近的各个城池,大有将陈留重重包围之势。”冉闵面沉如水地道:“情况,颇为危急啊!”
“陛下,臣愿率兵攻打固山!”索超立马站出来请战,众将都纷纷效仿。
只是荀稷对此十分的疑惑:“陛下,臣以为此时不该分兵袭取固山。晋军的兵力两倍于我魏军,但不至于包围,断我后路,他也不能袭取大梁,因为大梁尚有兵马防守。现在桓温依旧在率军进攻尉氏城,只是兵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前往固山!臣以为,现在应该率兵增援尉氏,趁机袭取晋军的后路才是!”
“不可。”将军卫辽有不同的意见:“固山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我魏军一旦失去固山,就相当于与大梁失去了联系,而一旦晋军在固山站稳了脚跟,极有可能袭取大梁,到时候都城一失,我魏军便将军心丧乱啊!”
看着众将的分歧,意见不一,冉闵一时之间也不好拿个主意,便询问秦牧。
秦牧眯着眼睛说道:“陛下,无论是固山,还是尉氏,对于我魏军的战略意义都十分重大。臣以为晋军如果真的要切断我军后路,就应该隐蔽地行动,暗中设伏。”
“如今却先虚张声势,说明这只是桓温等人的疑兵之计。我军应该趁敌人尚未在尉氏集结大军之时,尽快击破尉氏的晋军。一旦尉氏的晋军被击败,孙盛的疑兵就毫无意义了,必定会自行退走的。”
攻固山,还是继续增援尉氏?
冉闵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拿定了主意,决定率军向尉氏进发。趁着晋军的兵力尚未完全集结,立足未稳之际,魏军大可以破之!
“杀啊!”
子时,魏军趁着尉氏城外的晋军将士都酣睡之际,趁机杀出。
晋军虽有了一些防备,但兵力不多,晋将司马无忌、周楚率兵死战,但架不住魏军的凶悍攻势,只是抵挡了半个时辰,便全线崩溃了。
“给我杀!”
李信挥舞着手中的一杆长枪,见到晋卒就杀死,左右冲杀,手下无一合之敌。这个时候,眼尖的李信忽而看出了对面的一名晋将的不俗之处,于是挺枪出战,开始与这晋将厮杀起来。
这晋将不是别人,正是桓温的心腹大将周楚!
“受死吧!”
眼看着枪尖就要刺到自己的脸上,周楚连忙劈剑而出,扫开了李信的长枪,随后欺身而上,一把架住了他的枪杆。
李信是魏军的名将,勇武过人,是魏将中数一数二的战将,而周楚固然是当世二流的战将,哪怕碰上一流的武将,打不过他估计也能逃跑,但是他今日碰到了李信,活该他倒霉了!
二人大战十几个回合,李信便买了一个破绽,让周楚的长剑刺来,而后他直接挥动着长枪一个横扫,就直觉将周楚拍落于马下。
“哪里逃!”
被打下马的周楚摔得七荤八素的,还想要逃跑,但李信可不是善茬,一枪投掷过去,直接穿透了周楚的胸甲!
看着这晋军大将终于咽气了,李信又割下了他的首级,率领魏军继续追杀残余的敌人。
这一战,魏军斩首万余,还斩杀了晋将周楚,使桓温痛失一左膀右臂,可谓是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许昌,桓温顿感头痛欲裂,唉声泣道:“元孙(周楚字)啊元孙!我失元孙,真是如项籍失范亚父,如刘备失诸葛孔明啊!痛煞我也!痛煞我也!”
看着桓温这般痛哭流涕的模样,众将都心有戚戚,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情。
周楚官拜鹰扬将军、犍为太守,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了,周楚这么一死,对于晋军的打击十分巨大。但桓温为取哀兵必胜之势,下令全军缟素,发誓要为周楚报仇雪恨!
而在周楚战死之后,孙盛也不敢马虎,带着兵马直接撤走了,不敢停留在固山。
此路不通,桓温便开始绕道。在周楚战死的第三日,桓温又派遣将军周抚、司马无忌去攻打阳武,打算从阳武进攻大梁。
大梁毕竟是魏国的都城,自己的妻儿都在那里,冉闵也是不敢冒险的,于是就派冉恪率兵驰援阳武。
秋风烈。
军旗更烈。
数不清的秋草簌簌飘荡。
数不清的兵士嗷嗷而立。
鼓声。
起初的鼓点略显沉闷,随后愈来愈密,愈来愈多,如同爆豆一般密密匝匝震动寰宇。
战马嘶鸣,铁甲冰冷,滚滚的狼烟中,白的云,红的血,瞪大的眼睛,哀嚎的喉咙,在密集鼓声震耳欲聋的催促下,异常惨烈,如同一抹鲜红的晚霞,燃烧整个的天空。
“进攻!”
“杀啊!”
无论是晋军还是魏军,在这一片旷野上都将自己最为粗暴的一面暴露无遗。
魏军与晋军的战法大致上是相同的,武器装备也都大同小异,但兵力与战力之间的差距,在这场大战中就显现出来了。
魏军一方的统帅是冉恪,万余装备精良,几乎武装到牙齿的铁骑兵,另外辅助的还有二万步兵,不过这战斗力倒是挺强悍的。
至于晋军的一方,乃是以步卒居多,骑兵五千,步兵四万,其中步兵是包括了弓箭手、枪兵、盾牌兵等各种兵种在内的。
南方善于步战,北方精于骑战,各有优势,不过在这种旷野作战,占据优势的还是北方的骑兵。
这也难怪,这些年来,迫于魏国的压力,东北的高句丽等三国,还有西北的吐谷浑都不敢向晋国进口大量的马匹,只好靠走私东拼西凑,这才拉起来几万人的骑兵。
战斗一打响,冉恪就率领万余铁骑兵奋勇冲击晋军的步兵方阵,原本是想着一鼓作气,直接冲垮晋军的阵型的,奈何事与愿违。
骑兵有三好,游射、冲击、打不过就跑。
对抗前两个,偏箱车加强弓劲弩足矣,这个方法从汉代沿袭到明代,平时做为辎重车,跟着大队走,战时结阵形成临时城寨,又能防箭矢又能抗冲击,骑兵冲上来只能被吊打。
而且这套办法几乎不要训练,有车有弩就行,汉代羌乱,诸种联合,劫掠州府,段将军只带了五千临时征发的民间善射人士,带着偏箱车,就平定了羌乱。
为了对付魏国的强大骑兵,桓温他们早就想出了克制之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正面的同时兼顾侧面和后方,在防御时尽量不留死角。
众所周知,侧翼和后方是步兵方阵防御较为薄弱的部分,骑兵很容易从这两边乘虚而入,因此需要尽可能在多方面防备。
其次,就是保持远程火力输出,以弓弩等投射武器杀伤敌方骑兵、以此进行威慑。
相对来说,轻步兵的射击速率和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