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闻其详。”
“财帛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改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这样的人,莫说是我冉闵,天奈其何?”
这样霸气侧漏的话语,秦牧却能从中听出弦外之音。
“陛下是想改变我大魏天下一统的顺序国策?”
“不错!”
知我者,秦牧也!冉闵的眼中带着浓浓的渴望。
“秦牧,根据咱们原先的规划。先灭秦,收复关中,然后扫灭仇池、西凉。但是西凉是一块硬骨头,轻易啃不下来,但代国不一样!拓拔鲜卑虽然已经效仿汉人制度,进行了一些变革,但是逐水草而居的特性未变,他们在草原上来去如风,行踪飘忽不定,可是我大魏的战骑数十万,何惧之有?只要给朕战机,数战而覆灭拓拔鲜卑绝非难事!”
闻言,秦牧摇摇头道:“陛下,你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不冒险焉能成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行。”
“秦牧。”
“不行!”
“子进!”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对于自己的这个绝对智囊,冉闵还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秦牧就跟他的主心骨一般,如若没有秦牧从旁协助,冉闵不知道会犯下多少的过错。
冉闵哼了一声,不爽地把被子往身上盖好:“秦牧啊,这打西凉不是,打代国也不是,你让朕就这样继续窝在大梁埋头发展吗?”
“时机还未成熟。”
“秦牧,你说的这个时机,要等到什么时候?”
“关中、仇池大量胡人逃亡。陛下不妨把他们都赶到西凉去。”
闻言,冉闵已经知道秦牧在想什么了,相顾而笑。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472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
………………………………
第0473章 印刷术
宣陈渝、周骞、许慎觐见——”
站在陛台一侧中车府令刘霸尖声叫嚷着,随即声音极具穿透力地传达下去,而早就在奉天殿的门口等候已久的三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则是深吸了一口气,平缓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旋即低着头,亦步亦趋地进入奉天殿。
奉天殿作为大魏的议政大殿,闲杂人等是不许入内的。
这三人在无官身的前提下,有幸进入,得瞻仰龙颜,实在是幸甚至哉。
“草民陈渝(周骞、许慎)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人在进入紫禁城之前,已经得到宫人传授礼节,所以在面圣的时候不会失礼。
“都平身吧。”
“谢陛下!”
看着面前这三个相貌平淡无奇的人,冉闵微微颔首。
这三位,都是从几百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发明者中,最为出色的。他们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贡献较大,所以能得到面君的机会。
“不知道各位都发明了什么东西?”
听到冉闵的问话,早就安排好顺序的三人,站出来的第一个是陈渝。
“陛下请看。”
陈渝随之就从袖子里,掏出了一盒小玩意儿。这盒子四四方方的,打开一瞧,竟然是一个个小柴。
这不是火柴吗?冉闵愣住了。
“这是何物?”
“陛下,此物名唤火柴,可做生火使用!”
“如何使用?”
闻言,陈渝笑了笑,就拿出了一根火柴,“嚓”的一声划在火柴边缘的黑纸上,顿时,一股硝烟的味道就弥散在空气里,火柴应声而亮,窜起了一股小火苗!
“嚯!”还没有见过火柴的作用的大臣都不禁诧异起来。
冉闵点了点头说道:“这火柴确是非凡之物。陈渝,你是如何发明这火柴的?“
“回禀陛下,草民无意间发现,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于是草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梗上,而将赤磷药料涂在火柴盒侧面。使用时,将火柴药头在磷层上轻轻擦划,即能发火!”
这些化学名词,都是冉闵让科学院根据物质的特性制定出来的。
“制作这火柴的过程是否复杂?要耗费多少资金?”
“陛下,制作火柴的过程并不复杂,所耗费的资金也不会太多。木梗火柴制造,大体可分为梗子制造、梗子处理、火柴药头制造、盒子制造、包装及刷磷5个部分!可以广泛应用到生活中。”
“好!”
冉闵的心里已经盘算起来了,这火柴这么好用,若是国家经营的话,一定能大赚一笔的!
很好,真是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
冉闵随即又询问另一个人:“周骞,你发明了什么东西?”
周骞随后就让人把东西抬上来,竟然是一台水泵!
“这……这是水泵?”冉闵感到十分的震惊。
这周骞说道:“陛下,此物名唤抽水机!过去咱们打水,都是从江边,或者是挖一口水井,拿木桶拴着绳索取水的。这样既麻烦又费力了,工作效率太低,所以草民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物件,用这抽水机打水的话,事半功倍,既省力又提高了效率啊!”
“好!”
这抽水机跟火柴一样,都是民用的,只不过火柴的作用较大一些,不过两者应该都差不多的,与民有利,就是与国有利。
“这抽水机的制作过程不繁琐吧?”
“不繁琐。而且只要知道制作方法,又有制作材料的话,不到一日就能打造出一台来。”
“好。”
冉闵于是又向最后一人看去:“许慎,不知道你发明了什么?”
“陛下请看。”
许慎让人把东西抬到奉天殿上,冉闵与群臣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
“这是何物?”
许慎只拿出了几张木板,还有几张白纸,这样就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了。这些东西稀疏平常得很,算什么发明?
只有冉闵知道,这不是印刷术吗?
“陛下,这是模板,这是经过模板印刷出来的字!”
许慎自己操作了一番,把白纸放到蘸着墨水的模板上,刻印一下,随后就让内侍呈现到冉闵的面前。
华夏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啊!
捧着手里刚刚被刻印出来的字体的纸张,冉闵心里是感慨万千。
“许慎,你这印刷术可真是好使!造福于民,真是造福于民!朕代表天下所有的学子感谢你!”冉闵郑重其事地道。
“陛下,过去咱们的书籍主要是靠手抄的。但是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而这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相信陛下你能将这印刷术推广的话,天下好多寒门学子都能读得起书,手不释卷的呀!”
“嗯。很好,很好啊!”
“许慎,你是怎么发明出来这个印刷术的?”
“禀告陛下,草民受印章和石刻的启示,有感而发,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于是想到了这种印刷术。”
许慎说道:“草民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
冉闵微微颔首。
其实葛洪早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5×13。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
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
而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毛笔和墨的发明,使得读书人不仅能读书还能书写,不必像刀笔时代那样需要一个刻写匠随时侍候,而且更方便记录自己的思想。
秦朝蒙恬发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质的方法,促使毛笔的制作技术最终定型,毛笔才真正成为书写工具。
至此,古人找到了书写流利、省时省力的书写方法,使书写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闲阶层的人们闲暇之馀也会写上几笔,以消磨时间,并且力图写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试以搏一笑,这样也就开创了书法艺术的先河。
李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大书法家,正说明了笔墨技术的成熟。
汉字结构复杂,每个人写的字都会不同,有的秀丽美观,有的粗鄙丑陋,促使人们追求书法艺术。
提高书法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模仿好的书法作品,但是写字好的人,一般都是书吏之类,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难见到。
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写字好的人写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们练习写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带回家中继续模仿。
而这个时代,正是书法家最多的时代!
写出了《兰亭序》的王羲之还活着呢!
“如此甚妙。朕一定会将这种印刷术推广的。但是许慎啊,朕觉得你这印刷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请陛下赐教!”
“你先说说这雕版印刷的过程吧!”
许慎随后侃侃而谈。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馀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
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复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
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
刻板的过程有点象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
印的过程与印章相反。
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
雕版印刷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
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
冉闵仔细地倾听着,等到许慎说完,他便道:“许慎,你这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缺陷也不小。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这……陛下,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呀!”
“不,这个可以避免!”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0473章 印刷术
………………………………
第0474章 “直升机”
难道皇帝陛下还懂印刷术?
众人都感到很困惑。
“诸位可听闻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
“这……”对此,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臣们是清楚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这个与印刷术有何关联?
“许慎,你这雕版印刷,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重复使用。你看能不能研制出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印刷术?”
冉闵语重心长地道:“譬如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这个……”许慎的脸色颇为难看。
“陛下,这个草民没有试过,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啊。”
“你既然能发明出这种雕版印刷,那么制作出活字印刷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冉闵眯着眼睛说道:“具体的方法朕也不太清楚。不过朕还记得,可以用胶泥活字,务必做到这种印刷术可以重复使用。”
“草民,遵旨!”许慎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了。
此后许慎就一门心思地研制这种活字印刷术,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终于大功告成了!
许慎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
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为便于拣字,许慎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排字的时候,他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
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
为了可以连续印刷,许慎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许慎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
许慎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
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最终三位发明者,许慎的雕版印刷术为榜首,陈渝的火柴名列第二,周骞的抽水机是第三名。
而根据冉闵先前颁布的奖赏,第二名和第三名奖励钱八百贯,田八十亩,进入科学院,名留史册。
第一名奖励钱一千贯,田一百亩,进入科学院,名留史册,封子爵!
所以周骞、陈渝、许慎这三人都进入了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等到三个发明者志得意满地退下,葛洪便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请讲。”
冉闵倒是有些诧异,这葛洪平日里是一向不参与朝政的,怎么今天如此积极?莫不是真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葛洪要弹劾谁?
要知道,葛洪现在的官职是太医令,这本来是可以不用上朝的。而葛洪因为断了一条胳膊,装上假手臂,但是仪容不一样,不好见人,所以冉闵也没有让葛洪一定要上朝。
不过,冉闵对于葛洪的器重是不一般的。
所以对于葛洪的上奏,冉闵多少能听得进去。
“陛下,臣知道冀州有一巧匠,名唤徐正明。这人发明了一种直升机,据说能飞到天上去,只不过在初试的时候出了差错,被刷下来了。臣见过徐正明制作出来的这种直升机,确实非同凡响!徐正明央求臣,想让臣向陛下奏明,让朝廷资助他研制直升机!”
“葛爱卿,你…你说什么?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