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幸存者 >

第23章

抗日之幸存者-第23章

小说: 抗日之幸存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一起用尸体填战壕的兄弟……祖爷爷写这本回忆录是为了纪念那些他昔日战场上的兄弟,为了让看到的人知道这段历史;至于那些丝毫不尊重史实,可以为了拍一个响亮的马屁就胡乱篡改历史的狗屁文人他根本不看在眼里。曹小民也一样,他在要被推上车到南京做英雄的时候,他忽然感到自己在乎的不是什么英雄,他在乎的是那些共同浴血的兄弟!

    “全体集合!”随着曹小民一声令下,那支由各部散兵组建起来的部队又像他们一路上突围时一样,重新凝聚到到了曹小民身前。也许是要告诉所有人,他们打败了但他们还是军人,部队这一次的集队比任何一次都要整齐快捷;所有的军人包括那些伤员们都很快站好了队。

    “有人告诉我,我们从四行仓出来的是民族英雄,他让我们到南京去,去在老百姓面前当英雄!”曹小民忽然发觉自己的口舌变得异常麻利,不再是那个十棍打不出一个屁的电脑程序设计师了:“但是我想提醒大家,我们不是英雄,我们仅仅是准备着但还没有为国捐躯的军人!英雄,是谢团长、是那些已经战死的同袍、是那些牺牲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身体被垒在战壕上抵挡鬼子的弟兄!我们不应该去南京,我们应该向有枪声的地方去!……”

    曹小民不知道他对部队的这一番训话在第二天就出现在了南京的大小报纸上,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被广为流传,被称为“英雄宣言”!

    曹小民的部队并没有被解散,他们当中的伤员被送到了医院而其他的人被编成了一个加强营到苏州待命。军政部的官老爷们,包括那个被他摔到地上的军官都没有记恨他,相反大家觉得他绝对“纯爷们”,而且他是少数能够对着记者说得出一番番可以采用的讲话的军官,军政部的官员们都很喜欢他。

    宣传比一切都重要,在哪个时空都一样,这里是中国。曹小民虽然知道自己被委员长亲自下令升了一级军衔成了上尉,但他却真没想到军政部竟然给他准备了一套用呢子做的高级军官的军服!经过了半个晚上的接风洗尘轮番敬酒、被闪光灯晃得头晕脑胀之后,曹小民终于摆脱了那些纠缠,趁着很多人半醉的时候带着他的兵开溜了。

    “弟兄们,看看这是什么!?”曹小民和那些从四行仓里带着那面有所有八百壮士签名的青天白日旗撤出来被邀请到的官兵们,用他们的新军装做包裹,把宴席上的香烟、白酒、黄酒、啤酒、香槟、烤鸭、切鸡、猪肘子……能偷的,能带的食物饮料全部席卷一空跑回了军营!

    “营长万岁!”满营没有资格出席宴席的一路上收编的士兵们雀跃欢呼一涌而上,开始了对一切食物饮料的大围剿。

    “这衣服可惜了……”啥都不吃先灌了半瓶花雕的兔子红着脸看着变得皱巴巴的呢子军服道:“我这辈子都没穿过这样的军服呢……营长,这……明天借我穿穿,照个洋影儿寄回老家行不?……”

    “行!高兴就拿去穿……”曹小民把做完包裹变得油腻腻、皱巴巴的军服一把向兔子扔过去:“这玩意也就是照照像有用,穿这个上战壕那是找死;我还是穿这身好了……”他一边把原来的那身军装穿上,一边大口大口啃着一条烤鸭腿……

    “营长,你们刚才没吃够啊?”满嘴满脸油光的苦瓜双眼放光地盯着烤鸭腿……

    “怎么,连老子嘴里的肉也看上了?他娘的……”曹小民笑骂起来。

    “这啥酒,难喝,真像猫尿……”一个川军过来的小兵刚往嘴里灌了一口啤酒便吐了出来……

    “他娘的不会喝别浪费!”原来三十六师的张景岳一把抢过啤酒:“告诉你,这是‘爱福牌’啤酒,以前我在三十六师时德国顾问最爱的东西……你这土包子喝了也是糟蹋……”他一仰头把把啤酒像原来他的教官那样灌进去。

    “哇!吐!”张景岳忽然一口喷出来:“真他娘像猫尿……”

    “哈哈哈!你小子也就见过人喝,自己没喝过!”川伢仔笑得抱着肚子弯了下去:“你他娘是呢子包土,外边光鲜,还是土包子……”士兵们全都笑得前仰后翻……

    士兵们很放肆、喝得歪歪斜斜,没一个人的军容是整洁的;嘴里的黄段子一段接一段、各地的小调五音不全地哼哼唧唧……整个营房一片乌烟瘴气。

    看着弟兄们的放肆、看着弟兄们的热闹,曹小民却忽然鼻子一酸:这些人,都在死人堆里打过滚,正是经历过那样的生死一线,他们才会这样的肆无忌惮!

    那些一字眉毛、国字口脸、风纪扣顶着喉结的英雄也许只存在于照片上吧!真正的英雄或者都是这样一张被打花打烂、永远带几分脏兮兮的脸孔,吃着政客们吃剩的美味在前线的炮声中醉生梦死……他忽然胸口一热,想和那些士兵们一样来上一段小调!

    他不会,作为穿越人在那个时空地方戏曲基本上已经消亡了;他一张口竟然声嘶力竭吼出了一段他来这个时空后听得最多的秦腔:“满营中三军们齐挂孝,白旗招展雪花飘……”

………………………………

第四十七章 大义

    

    第四十七章 大义

    (……如果我们不战斗,中国虽大,最终我们连放下一张床的地方都不会有,多么简单的道理啊!但是在抗战的八年里,真正意识到这点的人很少,包括我们这些老兵;我们很多时候上战场完全是因为义气,是因为对长官的感情……摘自《祖爷爷的抗战回忆》)

    灯光昏黄、酒香熏人,半醉半醒之间,醉生梦死这个词反复在曹小民脑中出现了多次,这是一个贬义词,虽然在后世常被小资和暴发户们当作褒义词用;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脑中有时会忽然浮起祖爷爷的一些回忆片段。忽然在一刻,曹小民脑中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他们这一路上撤回来,竟然没有碰到一道防线,如果日本人也派遣部队走小路渗透进来!……不!,不是如果,日本人已经那么干了!他们在路上歼灭的那支鬼子小部队说不定就是探路打前站的!还有,鬼子会屠杀平民!

    第二天天没亮,抗日英雄曹小民用冰冷的清水刺激了自己一番,洗了个冷水澡后感觉酒气去得差不多了,然后他一口气挥笔而就写了一份报告就忘苏州卫戍司令部跑。

    “你是抗日英雄曹小民?”守门的卫兵一脸讪笑:“想来骗吃骗喝吧?人家曹长官昨天晚上就来了!今天兄弟心情好,不和你计较,还有,下次冒名顶替记得不要冒个这么出名的!”

    曹小民又好气又好笑:“**进去通报一声会死啊!?昨晚老子就在里头吃酒,他们还给老子换了身呢子大衣照相,没错吧!?快进去,说老子有紧急军情报告!”

    卫兵看曹小民不像说笑,他自己昨晚也确实离得太远,没看清楚曹小民长啥样,于是也不敢怠慢就进去了。

    “你啊,穿成这样,难怪士兵们认不出来……”一个少校军官出来问了好几句话才笑着陪曹小民到里边去——很显然,这个军官也是没认出曹小民的。

    指挥部里很繁忙,大家手忙脚乱地处理这各种信息、下达着各种命令,曹小民被冷落在一旁。穿着一身在小山村里洗过一次,在他自己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军装,曹小民寒寒酸酸地所在一角,等待着长官接见。指挥部里来来往往的,除了士兵外一般军衔都在少尉以上,穿的军装也是笔挺的中央军军服,咋一看起来,曹小民就像个局外人一样。

    “你说的情况非常重要!”一个长官来到曹小民面前听完他的汇报,接过了他的报告后,拧紧了眉毛对他说了一句:“这样吧,现在苏州的卫戍部队都派出去各个方向了,要不你的部队也出城警戒吧……对了,不要到处说鬼子屠杀平民的事情,不要造成恐慌……”

    曹小民很兴奋地带着司令部的开拔路条离开了,他的报告得到了重视,也许国民党军会加强戒备不让小鬼子有机可乘的……

    “是这样的了,这些低级军官总以为自己能够看到大问题,以为自己能够左右战局……”那个接待曹小民的长官在目送曹小民离开后,顺手把他的报告扔进废纸篓里,对一个参谋道:“人家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抗日英雄,不要太冷落了人家;要是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要第一时间表示重视,知道吗?”

    苏州城自从淞沪大战开始后,就一直受到鬼子的空军轰炸,城里到处可以见到被航空炸弹炸塌的废墟。小桥还是那样的小桥,流水也绿绿幽幽的,但是路上的行人都显得焦虑和慌张,出门在外的人都是小跑着或者走得很快地通过每一段道路。路旁的院落的大门基本都关上了,很少见到打开们做生意的店铺。不知怎么的,曹小民越走心里越沉重,他仿佛看到名流千古的苏州园林在烈火中呻吟,无数的尸体浮在布满城内的小河上一荡一荡……

    难道躲在家里就安全了?看着一扇扇紧闭的大门曹小民心里像坠了铅似的,他从祖爷爷的回忆录里知道,实际上鬼子从苏州开始就已经在搞大屠杀了。就算你们不会打,难道还不会逃吗?!曹小民很想踹开每一扇大门把那些胆小怕事的鸵鸟们赶出来,但是真的踹开了又有用吗?他说的会有人相信吗?

    在原来的时空,虽然家里穷,但近在咫尺的苏州是他到过的地方,也是他到过的少数的旅游点。他还记得自己住的的地方好像叫做木渎,那里有个新建的万人码头,上边有一副正在求下联的对子,好像对上了有两万元奖金,害他这个读电脑的翻了两天的古书……还有,苏州有个西山,叫做石公山,很美的地方。那个看着像大型盆景一样的湖滨小山,岩石连接着水面,有很多孔洞,当你聚精会神地看着,你就分不清到底是湖水灌进小洞里还是湖水从洞里流出来了……还有湖边那间小旅店,因为到了西山爱上了这里的景色,两个青年男女大学毕业后就结为夫妻到了这里开了它;每天接待完客人,小夫妻就会在太湖边上继续着他们在大学校园里未完的浪漫……

    太多了!苏州在原来时空留给曹小民太多美好的记忆,一想到这样的一个美丽安逸的地方要被战火烧得焦黑、一想到那些善良友善的人们要被屠杀,曹小民内心就会被一阵阵悲伤裹缠起来……总要做些什么!

    “李斌,带上你的人到城里城外找到那些和我们一起到了苏州的难民,让他们给更多的人说我们在路上遇到的鬼子屠杀事件,说服更多的人逃到太湖对面去……”曹小民一回到了军营,就开始了发布各项想好的命令:“其他各部全部准备开拔,我们要把走过来的那些小道堵上……”

    就在苏州的富人们还在为着得到一个水泥钢筋的防空洞而争执、苏州的各派驻军在为了驻地的范围勾心斗角的时候,曹小民的那支英雄部队开拔了。

    “为什么是咱们?不是其他部队?咱们才刚刚打完,还没休整好呢……”

    “听说军政部有意思把咱们调回南京的,怎么变成驻防城外了?……”

    “别管了,就算营长要咱们去死,大家就死在一起吧……”

    ……如果我们不战斗,中国虽大,最终我们连放下一张床的地方都不会有,多么简单的道理啊!但是在抗战的八年里,真正意识到这点的人很少,包括我们这些老兵;我们很多时候上战场完全是因为义气,是因为对长官的感情……曹小民听到了士兵的议论,他耳边响起了祖爷爷回忆录里的一段;是的,这些士兵都很简单,他们因为一路走来与自己的同甘共苦而服从了一切命令,但是他们有多少人是真的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大战当前,斤斤计较着得失的,又何止是这些最底层的士兵呢!?曹小民知道在军队的上层,在政权的顶峰、在政党之间会有更多的斤斤计较,会有更多的勾心斗角;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一个在老百姓帮助下逃出生天的战败军人,一个目睹过日本人对自己民族的残杀的军人,他只能选择无条件去战斗!

    “大家停下来!”到了苏州城门,曹小民忽然大喝一声:“我知道,大家还很累,我们的部队也还没有完成整补,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去堵漏子,一旦打起来就是半步不能退的死仗!如果有人不想去,那就留下吧,不算逃兵。但出了苏州城的城门,就没有回头路了!”他讲完头也不回,第一个迈步走出了城门。

    既然无法在道理上说明白,也没有时间去对士兵灌输大道理,那就什么都不说吧;军队本来就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这里只是热血男儿讲义气的地方!但是谁说这些带着一肚子疑惑和牢骚跟着自己上战场的士兵就不晓得大义呢?也许那些在旁边大声喊的人懂大道理,但是他们更懂得珍惜生命;只有这些不懂道理的,只讲义气的人,才会真正拿出生命去捍卫这个民族的生存机会!

    开拔部队,包括那些几天前才在小山村里加入的新兵,总数七百二十二人,全部出城!

………………………………

第四十八章 赴死

    

    第四十八章 赴死

    (……仗打老了,人也成精了,一场死仗要来之前老兵们总能有预感;但是大家在发完牢骚后又会扛起枪,明知道是个死也会往前线填……也许,在老兵们怕死的背后,每个人都怀着一种壮烈吧;甚至是久经沙场后的一种厌世,真的说不清啊……摘自《祖爷爷的抗战回忆》)

    邵家的老百姓都很好奇地看着这支国民党军部队,他们傍晚时分赶到了村外就占据了两个小山头在修工事。这支国民党军部队并没有太多的工具,他们不得不到邵家来向农民们借那些锄头铲子……借?这些丘八会还吗?农民们当然不愿意,不过后来问题解决了:那个前一天曾经带着部队经过这里的营长拿出了大洋压在农民家里,如果把农具损坏了照价赔偿;这样农民们终于把农具借出去了。

    到了晚上,国民党军的那个营长又来了,他说如果农民们能够按他要求在一晚上挖出那些沟沟道道,他会付一笔钱,每人两块大洋!于是邵家的一百多号男女老少全部都跑到上头上开工去了。

    天黑沉沉的,连远处山地的棱线都看不清,这边的山岗上用木架子撑起几盏油灯,农民们都在玩命的干活。

    “营长这法子好,要不弟兄们干到第二天,鬼子真的来了估计都没力气打仗了……”“蛐蛐儿”成了曹小民的近卫,他和那个被取了个诨号叫“砍刀”的大男孩一起在营长身边转来转去;与其说是他们负责保护长官,不如说是营长不放心这样的新兵蛋子到处跑。

    “还不睡?明天说不定要打起来呢……”曹小民不知怎么的,总感觉到一种忐忑。

    “放心吧,我就一孤家寡人,死了也没啥牵挂……”“蛐蛐儿”忽然很深沉地道:“我听老兵们讲,仗打多了,会有预感,知道什么时候打仗……营长,这趟这么急匆匆赶来连夜修工事,是有恶战吧?”

    “谁说的?说不定什么事都没有……”曹小民看着这个憨厚的汉子道:“说不定明天大家就是在这坐上一天又回苏州了……”

    “营长,不用安慰我了,“蛐蛐儿”知道,也能想到;咱们一路上过来这里连一道防线都没碰到,营长是担心鬼子从这一线渗透……”“蛐蛐儿”眼神有些迷茫,不知在想什么,忽然他道:“其实弟兄们都知道,我们碰上的那队鬼子很可能就是探路的,后边可能有大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