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陇右小卒 >

第229章

陇右小卒-第229章

小说: 陇右小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一众官员一听更加的疯狂了,也顾不上去找农具,一个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文武百官如同孩子一般的趴在土地里用手挖着泥土,在泥土里寻找着土豆的踪影。

    过了没一会在场的百官就把整片土地都翻了个底朝天,但好在有着刚才那两千一百斤产量打底,这些官员的仪态算是庄重了一些,但一个个头发凌乱,衣服上还尽是泥土的样子,却是实在也庄重不起来。

    “启禀议会长,土豆亩产共计三千五百斤!”就这一段话长孙无忌足足说了能有好一会才磕磕巴巴的说完,因为这已经彻底产出了长孙无忌的想象了!

    三千五百斤!什么概念?

    现在就是有人跟长孙无忌说李冰是个神仙,长孙无忌都敢信!

    这可是五十石!要知道自中原有史以来,这天下就没出现过如此高产的作物,这简直就是天赐祥瑞啊!

    “此物,名为土豆,亩产五十石,乃天赐我大唐之神物!如今百官在此见证,我大唐议会制成立第二年,便有此天降神物于大唐,由此便可见议会制于大唐,乃是天命所归!”

    就凭土豆这无敌的产量,李冰彻底消除了文武百官心中对于晋阳李氏皇族的最后一丝幻想!

    李二号天可汗之时上天尚未赐下如此神物,这大唐华夏元年议会长李冰便派出了船队前往极东之地取回此物,难道李冰乃是天命所归不成?

    李冰自然知道这土豆一旦出现在大唐,对自己而言绝对是极大的帮助,不仅能为百姓提供一种能够果腹的食物,还极大的稳定了如今朝中还不怎么稳定的人心!

    “诸位,这只是一块地的产量,如今应该再收割几块地平均看一下这土地的产量能有多少才是!”

    一众文武百官闻言立刻就行动了起来,都不需要李冰具体安排,一众官员就彻底开始忙碌了起来!

    随着大唐的文武百官又收割出了三块土地,最终四块土地上土豆的评论产量最终达到了三千七百斤,也就是亩产五十三石!

    这是什么?这就是神物啊!

    礼部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准备拟一道祭天的文表,准备感谢苍天赐予大唐如此神物!

    同时朝中诸多勋贵世家也动起了歪心思,谁不知道这土豆如今的种子就这么四亩地,即便所有的土豆都就做种子,明年又有几家勋贵世家能种上这神种土豆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全靠各家的本事了!

    而李冰自然也知道只要自己以土豆种子拿捏这些勋贵世家的家主,自己就能在议会之中得到难以想象的巨大好处!

    但李冰派出去的远洋船只足有上百艘,岂能只带会这么点的土豆?

    其实早就有一只右武卫大军在登州登录的第一时间就播种了近百亩的土豆作为种子地了!

    在长安播种的这些,不过就是为了在长安的文武百官和诸多勋贵世家的面前做一场戏罢了!

    李冰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李冰要以这土豆作为代价,从如今的大唐议会成员手里要权了!

    如今大唐的议会组成在李冰看来是畸形的,除了朝中重要官员和诸多勋贵世家之外,便只有几个寒门士子勉勉强强的支撑着场面了!

    这样的组成一定会令那些勋贵世家越来越强,而寒门世子和大唐的其余各方势力再也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如今李冰还能用自己的威慑力还制衡各方的势力,但一旦李冰身死,大唐难免会出现一个有野心的议会长,从而将整个国家再次推回封建帝制上面!

    这就跟李冰本来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所以李冰准备以土豆作为代价,将大唐另外一股能够代表普通百姓,并且不被大众看得起的人拉进议会之中!

    那就是商贾!

    商贾不仅为大唐提供了大量的赋税,还推动了大唐整体的经济建设,所以李冰准备将大唐各个行业的代表性人物拉进议会之中,让商贾也能成为议会的议员!

 第五百二十一章商贾入议会

    随着土豆南瓜等高产作物都一一收割了之后,大唐的议会之中也彻底的乱了起来!

    要知道那支远洋船队完完全全是泾阳李家一家出资成立的,可以说李冰对于土豆和南瓜这些作物有着百分百的所有权!

    即便朝中百官再想将土豆收入囊中,却也绕不过李冰的!

    一时间长安之中的传国泾阳侯府,彻底的热闹起来了!

    诸多勋贵世家的家主几乎要把侯府的门槛都要踢平了!

    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在土豆那无与伦比的产量之下,所有的勋贵世家还是同意了李冰的条件,那就是吸纳大唐各个行业的翘楚进入议会成为议员!

    但大唐商业最强大的家族就要属李家了,李家如今麾下不仅有粮食交易、钢铁产业、煤矿产业等大型产业,还掌控着大唐最庞大的一支商队!

    随着议会之上的诸多勋贵世家的议员同意了将商贾纳入议会之中后,李家一时间在议会之上竟也占据了超过两成的议员名额!

    同时在商贾成为议员之后,大唐也通过了两条至关重要的提案。

    其一就是统一大唐的商贾纳税制度,所有商贾根据其销售额以及该产业的利润,纳税的标准从十二税一,到八税一不等,同时还给青楼和赌坊挂上了最高的五税一的极高的税率!

    但这也是李冰和一众议员讨论之后的结果,青楼和赌坊本就是暴利行业,多加一点税收也是正常的,同时青楼赌坊合法纳税之后,也就成为了大唐官府保护的产业,那些青楼赌坊背后的老板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有官府庇护,自然也免了许多的麻烦。

    其二则是李冰成为议会长之后最大的大手笔,成立大唐银行!

    以国家作为依托,在民间发行纸质银票!

    同时在大唐所有州县建立大唐银行的铺面,并且也如各地的书院私塾一样,挂靠在各地的官府之上。

    这样一来一是保证了兑换银票的安全性,也能保证有大笔银票兑换成现钱的时候,银行不至于拿不出钱来!

    一开始银行的推行自然没那么容易,让百姓将家里那本就不多的铜钱存进大唐银行,换成一张的纸片片,换是谁也不乐意啊!

    但好在有这些商贾和诸多世家勋贵作为例子,在大唐银行的银票发行了一段时间之后,银票也算是在民间彻底推行了起来!

    毕竟在大规模交易的时候,再也不必拿着海量的铜钱和沉重的黄金去交易了双方只要拿出一摞子制作精美的银票,就能完成交易,不由得这交易场面也变得儒雅了起来!

    比较平日里被形容为满身铜臭的商贾,再也见不到满身的铜钱和金子,反而换成了银票,整个人轻便了许多不说,还省的被人嘲讽一身铜臭!

    银票这东西本就是为了方便商贾和世家勋贵经营大规模交易的时候使用,平常百姓家有几家能用得上银票的!

    毕竟银票面值就是一贯钱、五贯钱、十贯钱、五十贯钱、一百贯钱、一千贯钱这样的面值,寻常百姓一年也赚不出来五贯钱,所以这银票自然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

    同时这最欢迎银票的反而是青楼赌坊一类的买卖,之前青楼赌坊犹豫再富贵的人家出门也不会携带太多的钱财,也就导致那些纨绔竞争花魁的时候一千贯便已经算是个极限了,但如今却不是了!

    一千贯那不过就是一张银票罢了!

    那不过就比一张纸重一些的银票,即便身上放个几十张也看不出什么,再加上银票哪有真金白银看起来惹眼,也就导致那些纨绔一时间竟然将花魁的初夜拍的极贵!

    甚至于七八千贯只为博花魁一笑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而且整个场面都见不到铜钱黄金,虽然还是皮肉交易,但却是儒雅的多了!

    随着银票的大规模发行,李冰的手上也是终于变得富裕起来了!

    手里现钱多了,李冰自然不可能就任由铜钱在那生锈!

    一时间大唐各地都开始了兴修水利的大规模建设活动!

    实在是李冰手里的钱财太多了,不花点出去可是说不过去了!

    同时兴修水利也能保证新的一年粮食产量更加稳定,也能增加百姓有对抗旱灾涝灾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名面上是李冰花了大量的钱财兴修水利,但实际上这也免得大唐各地一旦发生水灾旱灾长安就要拨钱粮救灾,一进一出最终划算的也一定是大唐朝廷!

    华夏二年年底,西域也终于传来了最终的消息。

    阿史那贺鲁历时一年多才平定了西突厥各部,成为了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但还没等到阿史那贺鲁整合整个西突厥的力量,苏定方就带着大唐安西都护府的大军以及梁健方麾下的大军,直接对上了阿史那贺鲁!

    趁着阿史那贺鲁因为平定西突厥各部而兵力折损严重的优势,苏定方花了近大半年的时间,便彻底将西突厥赶到了吐火罗境内,再也无暇东顾,返回大唐安西都护府境内了!

    此战也算是彻底平定了大唐西部,短时间内大唐的西部将再也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了!

    同时这一战最出彩的裴行俭,也被留在了安西都护府成为新一任的安西都护府大都督,苏定方则是要返回长安成为大唐议员了!

    在西域之地彻底平定之后,李治也就彻底没有了其他心思,看到李冰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找到了目标五十石的土豆这样的神种,李治就变得彻底颓废了下来!

    甚至都比不上如今在国子监任职的李泰!

    李泰如今虽然被软禁在长安,但在他的恳求之下,也在国子监捞了一个差事,李泰本就天资聪颖,在加上熟读经史子集,做一个国子监的教书先生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不会拥有什么实权,但李泰却也甘之如饴!

    同时被软禁在长安的各路藩王也掺合到了大唐商贾之中,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大量的钱财,也是赚钱赚的不亦乐乎!

    李治如今虽然还能享受到最好的美酒和美食,但每次出行都要向议会提交申请,整个人虽然还能在皇宫里享受无尽的奢华,但李治现在的生活却是没有任何藩王羡慕了!

    李治如今彻底成为了鸟笼里的金丝雀,反倒是那些藩王还能在有限的自由里随意的折腾!

 第五百二十二章辽东激战

    随着土豆和南瓜等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再加上江南地区一年两收水稻的大规模种植,短时间内大唐再也没有了粮食匮乏的问题。

    随着大量的粮食被囤积起来,攻略辽东的计划也就被直接提上了日程。

    身在辽东的孟合和程处默早就等不及了,甚至于辽东才是大唐最大规模种植土豆的区域。

    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给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李冰才会下令在登州一带种植了近百亩的土豆。

    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送到辽东去作为种子使用了。

    好在辽东这片黑土地本就适合土豆的生长,包括在后事华夏的东北地区也有很多种植土豆的地方。

    但想要攻略辽东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今渊盖苏文麾下也有不下五十万的大军,尤其是高句丽和百济彻底将新罗消灭了之后,双方联合起来足有七八十万的大军!

    力量膨胀的渊盖苏文如今也升起了,想要收回高句丽失地的想法了。

    支援辽东着必然是要做的,但李冰却并不打算直接派遣大军赶到鸭绿江沿线去跟渊盖苏文正面对抗。

    渊盖苏文麾下的数十万大军,虽然大部分都是不怎么精锐的新兵,但人数优势在如今的战场上还是很有优势的!

    所以李冰如今也必须想想办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将整个辽东收归到大唐的手中!

    如今李冰的身份自然无法亲自率军出征,不然一旦辽东战局僵持,中原会发生什么事,李冰酒真的不敢想象了!

    华夏四年元月,李冰下令京都守备苏定方率十五万大军自长安出发,前往登州水师码头,乘海船直接突袭已经被消灭的新罗!

    十五万大军直接跟程处默和孟合,一南一北绞杀渊盖苏文大军!

    由于辽东之地并不适合养育战马,所以渊盖苏文手上也只有不到五万骑兵,剩余都是步兵。

    但程处默和孟合麾下的三十万大军之中却足足有超过半数以上的都是骑兵,在渊盖苏文大军还未赶到鸭绿江沿线的时候,孟合就率领十五万骑兵冲入了鸭绿江东岸,并且对渊盖苏文统领的高句丽发动了无休止的骚扰。

    大军出动粮草先行,但由于渊盖苏文麾下骑兵数量不足,渊盖苏文根本就没办法阻止大唐骑兵对粮道的袭击。

    大唐骑兵一旦遇到大规模的高句丽大军,便会快速脱离战斗,高句丽大军单凭自己的双腿根本就追不上骑着战马的大唐的骑兵!

    虽然高句丽大军也在缓慢的朝着鸭绿江沿线行军,但速度却是极慢!

    渊盖苏文不是没想过派出麾下骑兵去正面搏杀这支唐国骑兵,但人数的差距可不是凭借着士兵的勇气就能抹平的!

    十五万大唐骑兵在鸭绿江东岸不断的袭杀破坏,即便渊盖苏文再想收复高句丽失地,也无法绕过这支在鸭绿江东岸不断制造混乱的唐国骑兵!

    尤其是这支骑兵随时都能杀到如今渊盖苏文手中最重要的平壤城附近,这附近是如今渊盖苏文手上最精华的区域了,不仅是最大规模的粮食产地,还是大量商业聚集区。

    可以说渊盖苏文收复高句丽失地的全部希望都聚集在这个区域,但有着唐军十五万骑兵在不断的制造混乱,渊盖苏文也不敢派出麾下的全部兵力。

    至少就留着一半的兵力保护平壤城!

    事已至此渊盖苏文也只能以自己手上的新罗城池作为代价,交换了百济国派兵,两国联合对抗大唐!

    百济国王也不是个傻子,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一旦高句丽这个正面对抗大唐的势力真的倒下了,百济又凭什么能挡住大唐进攻的脚步?

    所以在收取了渊盖苏文手里的新罗国十几座城池作为代价之后,百济也派出了二十万大军一同前往鸭绿江沿线,准备一起出兵剿灭大唐军队!

    但渊盖苏文和百济国国王一定想不到,孟合出兵骚扰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百济国出兵!

    不然苏定方怎么才能乘海船登陆新罗旧地,配合程处默和孟合,彻底剿灭渊盖苏文和百济!

    渊盖苏文麾下的三十万大军和百济国的二十万军队一抵达鸭绿江沿线,双方就直接开始了厮杀!

    同时苏定方的十五万大军也乘海船抵达了新罗境内!

    苏定方轻而易举的就攻破了百济国的守军。

    在剿灭了百济国留在新罗境内的守军之后,便直接冲入了百济境内!

    同时渊盖苏文和百济国国王也收到了唐国十五万大军,正冲向百济境内的消息!

    百济国王自然第一时间就准备收兵支援国内,毕竟帮助渊盖苏文收复高句丽失地这种事,本质上就是一场交易,如今百济国危如累卵,再不回去救援本国,百济国可能就要先于高句丽灭国了!

    但渊盖苏文自然不愿百济国国王收兵回援,毕竟如今鸭绿江沿线的战斗双方依旧在僵持,一旦百济撤兵,渊盖苏文凭什么对抗大唐的三十万大军啊!

    事已至此渊盖苏文也只得从平壤调动十五万大军支援百济国,同时加紧了对鸭绿江沿线唐军的进攻!

    但依托着大唐水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