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佛系重生 >

第52章

佛系重生-第52章

小说: 佛系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知玉的脸在窗外月色的映衬之下,白地像是一块玉。
  “很讽刺的是,上辈子,等你脱离这个世界之后,我才发现我原来这样爱你,”谢恪柔声道,“我看了你留下来的政论,细数着你所有留下来的东西,我爱着这个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优秀的傅知玉,并不是因为一时新鲜,也并不只是你掏心掏肺地对我好,是因为你值得爱,你本身吸引我爱你。
  知玉,我不是遗憾我没有得到你,也许一开始有这样的想法,刚回来的时候,也因为这样的想法走了弯路,但我现在已经不强求了。我只是在遗憾没有早点发现我如此爱你,也后悔不应该那样伤害你。
  我爱你,已经不求你回来我身边,只要你过得好,我就……得偿所愿了。”
  谢恪说到最后,忍不住伸手抱了他一下,但很快就松开了。
  “对不起,最后还是让你看到我,”谢恪道,“我会离开的。知玉,你在这些要小心一些。”


第八十五章 
  他说完这句话; 即使不舍,也很快离开了。
  傅知玉在他走之后,呆呆地张了张嘴; 却没有再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真是……”他自己小声地嘀咕着,“一段孽缘罢了。”
  傅知玉在床上自己躺着发呆了很长一段时间; 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他第二天早上晚起来了,吃早饭的时候,发现周管家的脸色有点古怪。
  “怎么了?”傅知玉揉着眼睛看着他; “有哪里不对吗?”
  周管家帮他摆好桌子上的点心碟子,道:“今天早上去门口那家点心铺子买点甜点,但是那掌柜看到是我; 直接就没有收钱; 我以为他看到我是老顾客,今天买的不多,便直接送了,谁知道他说; 府里面以后买东西都不要钱;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主子知道的。”
  傅知玉:“……”
  他确实知道,但是这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管家解释这乱七八糟的; 只是低头喝了一口粥; 眉头皱地越发厉害。
  “以后不要去了; ”他道,“若是娘那边想吃,让明刀顺路带吧。”
  但是这顺路带,总没有自家家门口方便。
  可是主子都这样说了,下人总没有忤逆的道理,周管家应了一声,帮他收拾好了,便下去了。
  傅知玉吃完早饭,便去了官府,他今天与元江行有太多事情要商量。
  在傅知玉的计划实行之前,他们两个人讨论过各城的太守要不要撤。他还记得,撤了鸾州的太守之后,各地还在他的气头上给他递了求情的折子。
  “都是很不听话的人,”傅知玉感慨道,“即使后听了风声之后收敛了,但平时的时候,不知道收了多少好处。”
  傅知玉没打算完全凭自己的喜好就撤了全江南的官吏,他倒是想这样做,毕竟是全换成自己的人最好做事,但是整个江南太大,留给傅知玉的时间太短,元江行手底下都是兵,练的都是打仗的本事,术业有专攻,太平盛世之下,还真没几个能派上用场的。
  这几位管理在百姓中的评价也和鸾州钱太守差不多,做过混账事情,但是偶尔也做过一些人事,从积麟的整体官员水平来说,处于中间段,是那种当不当父母官都没什么大差别的人。
  但他们至少有一点比傅知玉好的地方——了解积麟。
  全都是在江南当了很久的官,至少有二十年,就凭这一点,就还有能用的地方。
  “先暂时由舅舅这边派人,盯着他们做事,我看看他们哪个敢在这时候给我打哈哈,”傅知玉随手把那些递来拍马屁的折子丢到地上,“等到了合适的时候,江南自己也可以弄科举,我就不信选不出人来。
  在这段时间,就当是我留给他们的考察期,若是做出成绩来了,还能保住这个位置,若是不合我意,达不到要求,我管他做了多久,统统给我回家种地去!”
  傅知玉的整体计划包括很多方面,也需要一步一步来实现,当头最紧要的一步,是江南最短的那块短板——那些最穷的村子。
  傅知玉头一个去的禾顺村算是普通村子,他根据张霖的指引,去看过江南最穷的几个地方。
  穷的地方都各有各的原因,有些是在大山里面,出个山就要走两个时辰的路,还有一些在河流边上的村子,地势低洼,稍微下点雨庄稼就容易被淹,自然收成不好。
  这些村子不是简单搬家就能解决问题的,不说要搬去哪里的问题,当前所有地方都是资源有限的,把这些人搬去哪里,原来住着的人都不会同意,且江南这地方落叶归根的思想很严重,除非真的是活不下去了,只要有一线希望,这些人都不会轻易走的。
  “容易被淹、容易积水的地方,除了要修堤坝防止出人命之外,不要再种水稻,叫他们开水塘、种莲藕,”傅知玉道,“山里面的村子适合种些贵一点的药材,体积小,价钱高,相对来讲容易运输。
  小舅舅那边给买了许多种子,可以免费分发下去,穷的地方要因地制宜,不要死脑筋至少要让他们吃得上饭。”
  傅知玉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给元江行看了江南的地图,那几个最穷的村子都被他做了标记。
  “当然,从稻谷改种其他的,其中需要有磨合期,例如药材这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收获的,若是有需要,官府可以垫付一部分银子,”傅知玉接着说道,“江南算是幸运的,这一部分短板还不算多,穷地吃不上饭的村子不算多,且穷村子里面让户数也少,大多只有几十户,这笔开销暂不算大,还有更重要的,在这里——”
  傅知玉翻了一页,指了指自己的第二张图,元江行看了一眼,画了一些机械之类的,例如纺织机,但仔细一看,又好像和常见的织布机不太一样。
  江南除了农业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手工业,这是商队盛行的基础,江南出产最好的丝绸、刺绣、衣裳、首饰等等等等。
  这一页不在于短板,是多数人的利益。
  傅知玉的想法是,通过改造农具来提高农民的效率,解放更多的生产力,给一般家庭提供更多挣钱的选择,与此同时,一步一步改变目前四大豪商的垄断地位,鼓励中小商户发展,提高底层手工业的收购价格,从而改善江南现状。
  元家也在四大豪商里面,傅知玉没打算厚此薄彼,他早和元江文说过这个。
  实际上,改变垄断地位不等于就让他们少挣钱,整个江南若是发展好了,豪商们只会挣地更多,只是那种足以挟持整个国家的滔天财富不会存在了而已。
  江南不能被任何人的私心挟持,傅知玉想,就算是自己也不行。
  这都是很大的方面,实现这些设想需要时间,也需要一批人不折不扣地去实行,光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
  傅知玉刚刚对元江行说,想在江南自己弄科举,不是说着玩玩的。
  京城文武科举里面选出来的拔尖的人中江南才子不算多,明明江南书香门第不少,但是争不过京城本地的,除了地域保护之外,江南离京城太远了,每次赶考对于读书人来说舟车劳顿的跟去了半条命差不多,到了京城也是水土不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发挥出完整的真实水平。
  江南是一块已经划分给自己的土地,按照圣旨,傅知玉是可以自己组织科举的。
  “为什么不搞呢?”傅知玉道,“整个江南这么多人,选出优秀的、能用的人有这么难吗?”
  元江行一页又一页地翻着傅知玉做好的规划,又听他这样讲,脸上一直带着欣慰的笑意。
  “舅舅只会打战带兵,也不懂这些,这段时间仔细了解了一下,但是也没有想这么完整、这么深,”他道,“知玉,你,本来是……”
  “不要说这个,”傅知玉似乎是猜到他后面的意思,轻声打断了他的话,“没有什么本来是。这只是针对江南的计划而已,江南地方小,领地不到积麟的十分之一,若是整个积麟,情况要比这里要复杂许多。我能管好江南这块地方,就已经很不错了。”
  傅知玉知道这其实只是一个小说世界,他也一度觉得,眼前这些不是真的,不过是一场游戏。
  但是这个世界那么多人不知道这些,在不知道事实的情况下努力地活着,所谓真实不真实,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就傅知玉看到的那些,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鲜活的,能说这都是假的吗?
  好不容易,这是一个难得的自由世界,且这个世界还可以由自己所改变,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去改变呢?
  这具身体是会生老病死的,傅知玉不知道再次脱离这个世界之后自己还会去哪里,自己是个bug,应该没有那么容易消失,也许又回到主神空间,过自己没有时间的生活。
  在那之前,至少要做出一些值得怀念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来吧,也不枉自己重生一遭,不再陷入你爱我爱的泥潭里,去做些真正有用的事情。
  不过说到主神空间,傅知玉才后知后觉地想到,主神好像很久都没有联系自己了。
  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主神上一次找自己的时候,好像已经找到联系自己的路径一样,但是后来就失去了音信。
  算了,傅知玉晃了晃脑袋,接着关注自己手头上的要紧事情。
  主神很忙的,也许一忙起来就忘了吧,而且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也不一样,主神那一边或许根本没过多久。
  不管他了。
  傅知玉准备好了,在实行之前的最后一件事,他向京城那边递了折子,大致向皇帝说了自己的想法,征求他的意见。
  即使是他的封底,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的,京城那边应该没有否定的理由吧。
  折子快马加鞭送入京,如傅知玉所愿,傅燕然没有反对他的想法,反而从国库里又给傅知玉拨了一笔钱。
  送回来的东西里面还夹着一封傅燕然写的家书 之所以说是家书,是因为里面的语气不像折子里面那么正式,放松了许多。
  “皇兄只管放手去做,”里面写道,“若是做出成绩了,我也派人去学学,皇兄到时候可不许藏着掖着。”
  元江行对傅知玉递折子这件事一直有些忧虑,他怕皇帝忌惮,但看了这封信,心倒是放下来不少。
  “不是所有人都会被皇位迷花了眼,”傅知玉感慨道,“燕然……挺适合那个位置的,我也很庆幸那时候是他做了皇帝。”


第八十六章 
  如今便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很多事情也用不着傅知玉自己亲力亲为去做; 就比如说那些落后村庄的改变,各城太守难辞其咎,元江文给的种子已经运去各地了; 这群官吏也要给他从上到下地动起来,不能像以前一样做个摆设。
  傅知玉又没有三头六臂; 再能干还是要依赖下面的人,况且,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去做。
  之后,元江文先送了一批工匠来; 而后,钱家、邓家还有林家也分别送了一批工匠进来。
  “钱家工匠最懂织布机,林家手底下庄子最多; 现下江南最好的水车、犁具都是他们家造的; 木匠、铁匠都是一绝,邓家最懂建房子,至于咱们自己家,我也不瞒你; 技术上确实比不上他们; 但是咱们家是开钱庄的,比他们多点现钱,”元江文嘿嘿一笑,“元鹭那边倒是弄了一批极好的玉匠进来; 但是玉毕竟是金贵东西; 很多人学了也许一辈子都摸不着玉; 暂时也不适合现在向普通老百姓推,学了也没用。”
  傅知玉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些顶好的工匠都是各家商户的心头宝,比一家商铺金贵多了。
  钱满贯送来的时候都肉疼,但是他转身对着傅知玉也说了实话:“虽说是我家的工匠,但是您也要知道,我们其实是雇佣关系,我平时对人都是客客气气的,从来不敢得罪,毕竟人家家学历史可比我钱家历史要长地多了,您就说那几个绣娘,其中可有苏绣的正经传人,说是将来要进史书也不夸张,人我可以给昭王送来,可是这手艺……”
  钱满贯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家学一般不传外人,您也知道,这是许多工匠祖传的规矩,硬要偷学,人家可是要以死谢罪的。”
  傅知玉也知道,他拍了拍钱满贯的肩膀,安慰道:“钱家主,你放心,我不过是借来用一段时间,之后肯定把人全须全尾地还给你,也不会为难他们的。”
  钱满贯想说什么,但还是闭嘴了。
  傅知玉看着他那欲言又止的样子,觉得好笑,问他:“怎么?是不是心里想,又要亏钱了,有话就直说。”
  钱满贯不敢说,钱满贯觉得自己十分委屈。
  不过就是花钱花精力陪不敢得罪的人玩罢了,他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来,给你看样东西。”
  傅知玉带他进了里屋,给他看了自己画好的改良的织布机的图纸。
  本想着一个养尊处优的大男人懂什么织布机,但是钱满贯只扫了一眼,便看出哪里不一样了。
  他顾不上尊敬,一把抢过图纸看了起来。
  这改良的技术是傅知玉在主神空间的时候学到的,他仔细衡量了当前技术可以实现的程度,根据记忆一点一点把这东西细化,但是他毕竟没有动过手,还属于纸上谈兵,只能请工匠过来,彼此的知识相互结合才能做出来。
  所以光靠钱家的那些织娘绣娘还不行,一台改良版的织布机,还需要林家上好的木匠和铁匠,工匠要做架子,但用于连接的精细部件,自然要铁匠。
  “这哪叫纸上谈兵啊!”钱满贯看看图纸,又看看他,一脸的难以置信,“昭王您哪来的这个……神啦!哪儿得来的?”
  钱满贯下意识不会觉得这是傅知玉自己画的,只觉得是他神通广大从哪里得到的,不过他激动之余,脑子也渐渐冷静下来。
  钱满贯最重要的就是布匹生意,他看过无数的织造机,他也不是没想过改良,毕竟对于商人来说,在同一时间能织出更多的布就能赚更多的钱。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傅知玉这张图纸之详细,以至于钱满贯只要看一会儿,就能知道里面的价值,这东西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您这是什么意思啊?”钱满贯怕他随时把这图纸收回去,只能依靠自己的记忆力拼命记着那上面的每一个重要的点,然后胆大包天地提议,“要不您把这图纸卖我行吗?您开个价,只要我钱某人付得起,绝不还价。”
  傅知玉对他露出一个浅浅的、十分和善的微笑,然后道:“那多麻烦啊,我送给你。”
  钱满贯被巨大的惊喜击中,都不会说话,磕磕巴巴地开口:“真的?”
  “真的,”傅知玉道,“有几个小条件而已。”
  他笑容里带着一丝狡黠,像一只摇着尾巴的小狐狸。
  就像其他说的,豪商们给江南带来的不是只有坏处,他们在江南基础厚重,有些事情,豪商来做比官府来做更有用,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傅知玉想依靠着这些机械——以织布机为例,以商户们的生意为基础,建造一批的工厂,给江南的百姓提供一种新的生存手段。
  钱家原来是有织造坊的,但是里面大多都是签了卖身契的长工,还没形成傅知玉想要的那种具有雏形的、活跃的织造业。
  手工业和农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旦织造行业扩大,提供原料的养蚕也势必需要人手,便有一部分农民可以养殖桑叶、蓄养蚕,不用一头扎在稻田里面。
  “工厂?”钱满贯有点理解不了,“您想要怎么弄?”
  其实很简单,计件报酬、雇佣制度等等,这些东西钱满贯并不难理解,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