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巅峰之上-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掌接下刀光,双掌连环,掌影化作狼首,轰然印在花胜血的刀刃上。
“嗡——”
轻薄的刀刃遭受刚强一击,弯成半月形,好似随时欲断一般,刚强而凝实的掌劲虽为穿透刀刃直击胸膛,却也让花胜血手臂如遭雷殛,兵刃险些脱手。
天武会的八当家,比起云蒙的玄翼王,不止在招式上有所不及,功体根基也是相差甚远。
“漫天锋花胜雪。”
花胜血借力跃空,血红刀光如漫天飞雪,杀机无限。
哪怕是实力不及,这位八当家也未想着后退,或者说他今日来了,就没想过走。
血红刀光当真是如同鲜血凝成一般,带着不详的红光,刀光之上,是一张赤红的脸庞。
花胜血已是燃烧了精血,那血光就是他的精血提炼而成的功力所致。
刀光如白驹过隙,快到了极致,也狠到了极致。但玄翼王的双掌,却是后发先至,比刀光更快。
“虚空灭·霸王殛。”
明明是守招,气劲却霸道而强势,凝实而坚固的真气如同气甲般环绕四周,如壁立千仞,刀光斩于其上,只能溅起一点火光。
而后,气甲崩裂,霸王卸甲,轰震的气劲令花胜血浑身剧震,五内如焚,而紧随其后的霸道掌势,更是将其步入九幽无间。
一掌,碎其兵刃。
再一掌,贯穿胸膛,手臂一震,花胜血四分五裂。
这位天武会的八当家未曾在玄翼王手上撑过三招,便被其轻易灭杀。
与此同时,宇文苍如地狱出来的杀神,一拳一杀,铁拳之下,所有来袭的刺客都被拳劲轰成肉糜。
他的身影好似一道疾风,所过之处,血肉横飞。
“王爷。”
宇文苍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玄翼王身旁,厚重的战甲丝毫不影响其速度,甚至没让其发出一点声音。
“刺客已经全部灭杀,未曾留下一个活口。”
“不需要活口,”玄翼王拿出一口雪绢擦拭手掌,“对方也没想过会留下活口。应该说,这些人本身就是为了死在我们手上的,是为了让我等和天武会交恶的牺牲品。本王相信千会首做不出这等刺杀的行径。”
天武会是一个松散的武道联盟,更近似于公会性质,对于成员的约束力不大。花胜血的行事,是代表不了天武会的立场的。
并且天武会的会首千神锋要杀人,就绝不会使用刺杀手段,而是光明正大的出现,一刀劈死走人。
这花胜血的行为,更像是要用自身的血,引出天武会其他当家乃至会首来对付云蒙使团。
当然,花胜血无法代表天武会,但天武会八当家刺杀云蒙使团是事实。若是玄翼王够心黑,够胆大,完全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发难,在议和的条款上占据一定优势。
不过玄翼王心是够黑了,胆却还没大到这种地步,他十分怀疑,自己要是抓着这一点发难,那“天下第一刀”千神锋就会直接过来一刀砍死自己。
以生命为代价摄取一点利益,这种事情玄翼王可不干。
他看向沈星南,微笑道:“大鸿胪莫要担忧,本王相信贵国议和的诚意,这些刺客定然是有人见不得贵我两国和好,想分裂两国之间的友谊。本王是万万不会因此而在议和之事上胡搅蛮缠的。”
“那就请云蒙使团入城吧。”沈星南也是持重之辈,面对这突发事件面无波澜,将云蒙使团迎入稷都之中。
第三百七十一章 地极二窍
云蒙使团随着沈星南入了城,进入为使团准备的驿馆之中。
城外的人群也开始渐渐散去,但人虽散,心中的愤懑却是未散,反倒更加浓郁。
刺杀云蒙使团的刺客被一个个毙杀,死状凄惨,但朝廷却是没有一点反应,反倒好声好气地将使团迎入驿馆。
这种行为,让围观的大夏子民心中更为不满,这种愤懑积聚在心中,也散播于人群。
这些人回去之后,定会将今日所见向他人倾诉,引起更多人的愤懑,他们都是火种源,是星星之火。
秦旸和弦主也随着人群入城,第一次踏入这座古老的城池、大夏的政治中心。
稷都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热闹,以及繁华。
这座大夏第一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还是大夏的政治中心,论繁华,大夏无一城池可与其比肩,甚至于,云蒙、大玄也无一城池与其比肩。
这所说的城池,包括大玄国都玄京、云蒙国都元都。
大夏立国八百年,有着其余两国无法比拟的历史底蕴,哪怕稷都并非立国之时就有的,也非其余两国能相比。
稷都给人的第二印象,便是历史的厚重感。
街头巷尾,寻常巷陌,四处可见古老的痕迹。以秦旸的感知力,甚至能感知到这座古城由古至今而带来的苍茫大气。
可惜,时不时出现的地气紊乱,却是破坏了这分厚重和繁华。那转瞬即逝的微妙感应,好似预示着这座大夏第一城已是如空中楼阁,随时都会崩塌一般。
秦旸和弦主在街上随意闲逛的同时,双脚也在丈量地脉,感应地气流动。
‘大罗天,推衍地极穴窍。’秦旸突得在心中道。
【地极二窍推衍,消耗劫力二千。】
劫力扣去,大罗天运算无间,秦旸的意识也随着大罗天之运算虽动,彻悟地极之妙。
随着秦旸的脑识开发,他也是渐渐跟的上大罗天的运算,大罗天推衍穴窍消耗的劫力也在减少,像这地极二窍,便仅需三千劫力便可算出。
地极二窍属于《现在如来经》中记载的穴窍,和秦旸目前所练的《太上丹经》分属佛道,但秦旸现在学贯佛道儒,却是不虞佛道之间的冲突。
“地极二窍,位于足底,练成之后可与大地相通,连接地气之力。真气武道和医学之中也有相似的穴道,那便是涌泉穴。但打通涌泉穴和地极窍的功能却是不同。前者为轻身,乃是轻功身法之必练,后者,却是连通大地,向大地借力。”秦旸明悟地极之所在,自语道。
同时,他也是进一步明悟了穴窍的奥妙。
人之一身,穴窍宛如天上星辰,多不可数,每一穴窍,都和天上星辰相互对应。唯有地极两窍,乃和大地之核相对。
大地也是星辰之属。秦旸从前世穿越而来,自是知晓,脚下大地乃是一颗行星,一颗比地星要大好几圈的行星。说大地是星辰,一点也没错。
穴窍对应星辰,打通穴窍,并将其蕴养,便是贯通和星辰连接的无形通道。人仙之道乃是将天地大宇宙和人身小宇宙合一,将两重天地的力量加诸于自身,这打通穴窍的过程,便是一步步连接天地的过程。
“这么看来,我研究天文地理等杂学的行为倒是挺正确的。要不是我在这方面下功夫,这穴窍推衍的消耗也不会有这么巨大的削减。”
“并且,此时的星宿和前世极为相近,我前世的一些知识也能在此世应用。”
在秦旸的前世,西方对星辰的研究不下于东方,东方有‘紫微斗数’,西方也有‘占星术’,东方有三桓二十八星宿,西方也有八十八星座。
星宿和星座有所重合,也有不同,秦旸前世虽不是天文爱好者,但看动漫的时候对星座有了兴趣,也专门找过这方面的资料。
这些尘封在记忆里的资料,随着秦旸的武道精进,被他重新启出,作为他进一步的阶梯。
“人仙穴窍贯通星辰,e······怎么感觉和圣斗士有点像啊。”秦旸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人仙武道的某方面起源。
不靠谱的杂念从心中划过,秦旸将气血搬运至足底,向着推衍出来的位置摸索。
穴窍的修炼不似真气运行,需要遵循特定的路线,只要找出穴窍所在位置,那么接下来,就是打通并蕴养了,那是相当的轻松。
比之真气运行,穴窍难的是寻找位置和蕴养消耗,而非蕴养的方式。
略加摸索之后,秦旸便找到了自身地极二窍的确切位置。原本,他还需要进行生意丈量,发挥不少功夫才能找出地极二窍的位置的,因为穴窍乃是和星辰沟通的通道,而星辰无时不刻不在运动,包括脚下的大地,与之相对,人身之穴窍也在运动之中。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无论是《太上丹经》还是《现在如来经》,都只有测量穴窍位置的方法,对于穴窍所在的位置只指出个大概,并未直接指出确切的位置。
不过秦旸依仗大罗天推衍,当大罗天推衍出经文之时,也顺带将穴窍的位置推衍出来。
当然,由于穴窍随着星辰而运动,所以这个位置是有时效性的,过时不候。
秦旸推衍出穴窍位置之后,双足鞋袜直接破开,赤足踏于大地,两足生根,双手朝上,他存神观想脚下有一颗玄黄星球,感悟大地之厚重气韵,心与神合,以‘冥海归元劲’之法门进入‘万化冥合’之境界。
他这一突然的举动十分怪异,但四周的行人却对他熟视无睹。只因此时秦旸意志扫荡,将四周来往之行人心灵扭曲,让他们无视了秦旸的怪异之举。
对于普通人来讲,武道高手是他们不可抵挡的存在,只需达至炼气化神后期,就能催眠一般百姓。
而在秦旸的意志扭曲下,炼神前期以下,无人可以抵挡他的行为。即便是要存神观想大地,秦旸的也能让炼神前期以下完全无视他的异动。
更别说,秦旸身边还有弦主在护持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 流向
得益于自身修炼真气武道的成果,以及万化冥合的强大沟通性,秦旸很快就沟通了大地,将地气导入双足之内。
沉重无比的沉重
脚下大地好似一块磁铁,而秦旸的双足,便是那百分百纯铁,被大地牢牢吸附在上。
地气导入的越多,大地对双足的吸附力就越强,令双足生根,难以迈动脚步。
这般明显的体现,和秦旸修炼上景八神时完全不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景八神感应的星辰远在天外,和秦旸之间的差距用十万八千里都不足以形容,而地极二窍感应的星辰,就在脚下。
一者在天外,一者就在脚下,修炼结果自然是大不相同。
地气还在灌入双足,让秦旸的双足更为沉重,但地极二窍也在变得沉重的同时,感受到了大地的脉动。
双足就像参天大树的根系,扎入大地,越是吸收地气,就越是深入大地之中,感受大地的脉动,汲取大地中的养分。
“是我失误了,我该先修炼地极二窍,这二窍的效果,远比其他穴窍要大。”秦旸懊恼自语。
大地就在脚下,修炼地极二窍的速度远比其他穴窍要快,并且练成之后,效果体现也要远超其他穴窍。
光是修炼这么一小会儿,秦旸就感觉自身体魄又有进步。
大地厚德载物,沉重、厚重、广博,是增强体魄的最佳途径。若是将地极二窍练成,扎根于大地,借大地之力护持自身,同时运转九死邪功吸收神兵灵能,那成功率至少能上涨两成。
秦旸现在无比庆幸自己心血来潮推衍了地极二窍,否则等到他日太上丹经上的穴窍皆数练成后再来连地极二窍,那给他带来的益处比起现在就大大不如了。
地极二窍带来的惊喜冲淡了随之而来的遗憾,秦旸散去神意和气血,双足恢复灵动,而后再度贯注气血神意,链接地脉。
如此数次,秦旸掌握了地极二窍的一些应用,念头微动,断云石化作两只似布非布,闪着微微金属光泽的靴子,将双足包裹。
“师弟你对于断云石的应用,已是超过林师兄了。”弦主见状,不由赞道。
这两只断云石化作的靴子可不是坚硬的铁靴,秦旸将其化作了兼具柔软和柔韧的质地,穿在脚上,除了比较冰凉,舒适度不下于布靴。
如此应用,需要对断云石的极强掌控,以及精细入微的真气控制力。换做林天阁,他可没法用断云石化成这种质地的靴子。
“断云石不该只是简单的变化兵器,我对它的看重,还甚于雷刀。”秦旸道。
雷刀入手之后,秦旸就鲜少用断云石对敌,一般只用来化作战甲护身,但雷刀终究会被秦旸吸收灵能,最终陪伴他的,还是这十颗断云石。
并且秦旸感觉断云石的应用还不止于此,他想要挖掘更深层次的用法。
弦主又想到秦旸之前的异常举动,问道:“师弟之前突来异动,可是发觉地气紊乱的真相了。”
“真相算不上,算是察觉到了端倪吧。”
秦旸轻轻向前两步,抬脚时散去地气,踏地时瞬间将地气导入地极二窍,一起一落,正好随着地气脉动而起落,令得脚下地面微微颤动。
这颤动之细微,难以察知,但在专心观察的弦主眼中,却是洞若烛照。
“师弟你撬动了地脉”弦主惊诧道。
由不得她不惊诧,撬动地脉之举,即便是炼虚强者都需要略作准备,但秦旸却是一抬脚一落脚,地脉就动了。
这超出常理的表现,任何人见到都会感觉惊诧。
“算是让地气略微波动吧,不是我撬动了地脉,而是流动的地气受我拨动,冲击了地脉。”秦旸道。
“地气流动”弦主也察觉到了不正常之处。
所谓的龙脉,依照山川河流走势而成,也因山川和河流两种龙脉。像那贯穿大夏南北的大江汉江,便是大夏的龙脉之一。
以河流而成的龙脉,需要流通,流水不腐,若是不流通,那龙脉也只会成为一条死龙。
而以山川大地而成的龙脉,却是需要不动不移,尽管地气会有转移的趋向,但那转移之速非常之慢,动辄便要百十来年的光景。
这等龙脉会是突然大动,那便是地龙翻身,是要发大地震的。
如今稷都之下的地气如同水流般流动,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秦旸拨动地气都能产生细微震动,这要是有风水高人直接轰震地脉,怕不是整个稷都都要发生大地震。
要是有某个不要命的炼神把自己填进地脉自爆,这稷都都要垮一大半。
如今稷都表面上繁华,却不知在地下,地脉活动就跟活火山一般,随时可能要爆发。
而地气流动的最终方向,便是
“皇宫。”秦旸看向那位于稷都中心的皇城。
稷都之外的某处山岭中。
王玄机从一道地缝中爬出,浑身沾着土灰。
“错不了了,”他看向站在地缝旁的大祭酒皇甫仁和,“祭酒,这稷都附近的地脉有些异常,地气不断流入稷都,由于地气流失,在稷都附近出现了不少这样的裂缝。也就是这些裂缝在城外,位置不明显,否则早就被发现了。”
“能看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皇甫仁和问道。
“看不出来,”王玄机直摇头,“当年的昭明帝为了防止大阵被破坏,杜绝了所有控制大阵的方法,也未曾留下破坏的途径。哪怕是皇室,也没有人能破坏,包括我们那位陛下。”
“当然,当年那位奇人的阵道修为可说是旷古绝今,若想破坏大阵,除非天意,否则若想将其破坏,估计要聚齐传说中的河图洛书才有可能。”
“但自从当年轩辕世家神秘被灭之后,河图洛书便已失踪,也许已经失传了。想要两这两物聚齐,又何其困难。”
说到这里,王玄机也是一脸遗憾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其血玄黄(加更)
“洛书河图”皇甫仁和念叨着这个字眼。
除了萧冕所属,他人皆不知晓皇甫仁和在十四年前有过一场奇遇。那场奇遇,让皇甫仁和得到了洛书河图中的河图,也让知晓了是谁灭的轩辕世家。
灭轩辕世家者非是别人,正是那大玄国师萧冕。
当年萧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