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二十万吧,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给你了你就用呗。”邱琢玉说:“反正我现在国外也用不着那么多钱。”
“你放屁吧,在国外怎么可能不花钱。”周兮辞说:“你把你现在用的银行卡卡号发我,我周末给你转过去。”
“别,真不用。”邱琢玉想了想说:“要不这样,你帮我以你的户名开张卡,把我这张卡里的钱取出来存到你的卡上,以防万一几年后我跟家里抗争,就算被冻结了卡,还能有点钱应急。”
“……”周兮辞笑了下:“你想的还挺远哈。”
“我这叫防患于未然。”邱琢玉说:“要是之后你有需要的,就直接取出来用,反正钱放在你手上我也不怕丢。”
“知道了,那我回头去存个定期。”
“行。”
两人隔着时差聊了半个多小时,群语音里突然进来一道声音:“还不睡?”
“我靠!”周兮辞和邱琢玉异口同声爆了句粗口。
邱琢玉先缓过神,看到群语音电话里进来的人是陈临戈,笑着道:“哥,你怎么也还没睡?”
“水喝多了。”陈临戈说:“生日快乐啊。”
“谢谢哥。”
周兮辞也紧跟着说了一句:“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好了好了收到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二人世界了,我撤了,你们随意。”邱琢玉笑着挂断了电话。
陈临戈看了眼通话时长,“怎么这么晚还不睡?”
“中午睡多了,不太困。”周兮辞说:“本来准备尝试酝酿睡意来着,但这不是接了电话么。”
陈临戈听出她声音有回音,“你不在宿舍?”
“在楼梯间。”周兮辞打了个哈欠:“这就回去了,你也快继续睡吧,晚安,男朋友。”
陈临戈笑了笑:“晚安。”
周兮辞回到宿舍一时半会也没睡着,刷完微博又刷了下朋友圈,看到邱琢玉在十分钟前发了条朋友圈。
没有配文。
只放了一张照片,拍的是之前他们一起给陶姜叠的那罐星星,阳光落在桌角,衬得罐里的星星都像是在发光。
周兮辞盯着照片看了会,点开和陶姜的聊天框,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她顺着点开陶姜的朋友圈,突然发现她在零点的时候也发了条状态,是微信里自带的蛋糕表情。
小小的。
夹在一圈动态里,不注意就划了过去。
明明没有互动。
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周兮辞轻轻叹了声气,放下手机开始酝酿睡意。
天快亮的时候,她才迷迷糊糊睡着,等到早上醒来,整个人都有些恍惚,洗漱完吃了早餐到训练场跑了一圈才完全清醒过来。
她是这一届新生里唯一一个提前来短跑队报道的队员,杨毅对她的要求和沈文文她们一样,训练、饮食、作息全都按照正式队员的标准。
这一阵子,杨毅带队在韩国参加第二十八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周兮辞也没落下任何训练。
七月中旬,出国参赛的运动员返程,杨毅又马不停蹄地开展下一轮集训。
这一年是中国田径史上高水平赛事最多、最密集的一年,夏季大运会结束没多久,蒋怡便被国家队要走了。
她出发前往国家队集训基地的前一天,杨毅在队里替她弄了个小型的欢送宴。
“到现在为止,全亚洲只有6位女性在200米比赛中跑进了21秒70,我希望你,”杨毅看向其余人:“也希望你们都可以成为第七位,第八位,乃至更多,我们要打破黑人运动员在短跑比赛中的垄断形势,要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
周兮辞仰头去看那面旗帜,耳旁是杨毅带着力量的声音:“你们是新的希望,是星星之火。”
夏夜寂静。
训练馆炽白的灯光下,火红的旗帜迎风飘扬。
那是场馆里最耀眼的一抹亮色。
亦是他们蓬勃野心的象征。
蒋怡去了国家队。
训练仍然要继续。
日复一日,汗水打湿衣衫,滴进跑道里。
天气越来越热了。
“呼。”周兮辞放下餐盘,“没想到B市的夏天也这么热,我以为北方的夏天会比我们那儿凉快。”
“但你不觉得北方的夏天一点都不黏腻吗?”沈文文说:“我之前去南方参加比赛,感觉要是能抓住风拧一拧,都能拧出两桶水来。”
周兮辞笑了笑,把手上的筷子和勺子分给她,“你去的是海滨城市吧?那边都是这样的。”
“还是喜欢北方的夏天,四季分明的,干脆。”
“哎哎哎,怎么还拉踩呢。”一旁来自海边小城的师哥彭跃笑道。
沈文文叫道:“那我就是喜欢北方的,咋的呢。”
“好了好了,你俩别一见面就呛。”副队单成及时打断道:“赶快吃饭,等会儿还有训练呢。”
“谁乐意跟他呛了。”沈文文嘀咕了句。
彭跃不怕死地回了句:“我还懒得跟你说呢。”
“行了啊,还吃不吃饭了?”单成无奈看着周兮辞:“别学你师哥师姐,都是一个队的还非要争出个胜负来,又不是在赛场上。”
周兮辞笑着点了点头,“不会。”
“哎,总算有个听话的了。”单成老父亲般叹了声气。
周兮辞乐得不行,埋头塞了口饭,恍惚里好似听见一个熟悉的名字,抬头往四周看了眼。
发现是从不远处挂在墙上的电视机里传出的,那里正在放着的是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400m自由泳的直播。
镜头给到了先前被称作“jingyu”的男生。
他穿着国家队的队服走到赛道前,身形高大而挺拔,镜头下的脸,沉默而英俊。
他自顾低头整理着,镜头逐渐拉远,隔着不远的距离,隐约能看清八个赛道前的参赛选手都在做赛前准备。
镜头又忽地拉近,男生已经脱掉外套和长裤,戴着印有广告商的白色泳帽,泳镜遮住了眉眼,露出的鼻梁又高又挺。
弯下去的身形像是绷紧的弓弦,蓄势待发,随着裁判吹哨,他猛地往前一跃,离弦之势让他很快领先其他选手。
单成顺着周兮辞的视线往后看了眼,说了声什么周兮辞也没注意听,眼睛从始至终都没从电视上挪开。
男生在泳池里如同游鱼一般,身形灵动而迅速,几乎一直领先。
比赛进入最后两百米,现场的欢呼声逐渐明显,解说员的语气也变得激动起来,不停喊着他的名字。
周兮辞忽然也跟着紧张起来,男生的速度越来越快,到最后几乎领先第二名半个身位的优势抵达终点。
电视里的欢呼声和食堂里的欢呼声交织成一片。
镜头下,男生把泳镜往上一推,回头看向场馆的大屏,眉目漆黑,清晰而英俊。
镜头的最后,是他身披国旗,站在赛场上朝观众席挥手示意的背影。
……
“真强啊。”沈文文收回视线,“果然能打败荆逾的,只能是下一次比赛的荆逾。”
“说起来这是他第几个世锦赛冠军奖牌了?”彭跃跟着收回了视线。
“不知道,我又不是游泳队的。”沈文文说:“他们游泳队人不是在那儿么,你去问问呗。”
周兮辞听到这里,抬头问了句:“他也是我们学校的?”
“是啊,他跟我们是同一届的,但他入学的时候就已经是国家队的队员了,平时也很少来学校。”沈文文说:“不过他倒是经常在大赛前去学校附近的一家陶艺馆,那儿的老板是他的泳迷。”
“随便陶艺吗?”
“对,你去过啊?”
周兮辞点点头:“之前报道的时候去路过,进去看了一圈。”
她边说边掏出手机,打开了手机百度。
百度百科上有荆逾的个人资料。
荆逾,1997年11月7日出生于B市,目前就读于B市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中国游泳队队员。
底下是一长串他的运动生涯和获奖记录。
周兮辞一目十行看下来,有些意外在随便做陶艺的荆逾和赛场上代表国家出征比赛的荆逾是同一人。
她忙点开微信给陈临戈发了条消息。
…男朋友!!
陈临戈回得很快。
…嗯?
周兮辞刚打下几个字,忽然想到他提及游泳时遗憾的神情,想了想还是没说这个事。
陈临戈大约是一直没等到回复,又发了一条。
…怎么了?
…没事,就是想你了'亲亲。jpg'
陈临戈回了条语音。
周兮辞点了转文字,手指又不小心碰了下语音条,他带着笑意的声音立马从听筒里传了出来。
“我也想你。”
最后还有一个很清晰的亲亲声。
一旁的三人:“?”
周兮辞:“……”
作者有话说:
二更没写出来,大家别等了,明天见(7。19,21:42留。)
66个红包。
这几章的红包完结一起发。
第78章
七夕快乐
陈临戈还不知道自己在女朋友这边丢了人; 放下手机对上蒲靳哀怨的目光,也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怎么了?”
“你真的,陈临戈。”蒲靳已经不知道怎么说了; “我这前十九年算白认识你了。”
“现在认识也不迟。”陈临戈朝他伸出手:“你好,我是陈临戈。”
“滚。”蒲靳拍开他的手,想想也笑了,“不过说真的,看到你现在这样,我也挺替你开心的。”
陈临戈看了他一眼,又低头继续收拾东西:“你才十九岁。”
“我十九怎么了; 我骄傲了吗?”
“没什么,就是提醒你别用这种快九十的语气跟我说话。”陈临戈说:“我大爷现在都不说这话了。”
“你大爷的。”蒲靳躺在新买来的凉椅上,没再搭理他。
陈临戈半个月前就去了沪市实习,这趟回来是办理转户口的手续,只在溪城待了两天。
陈建业恢复的不太好; 前段时间又住回了医院; 他干脆在医院对面的酒店包了间房; 每天医院和公司两点一线的跑。
他对公司管理和经营一窍不通,陈建业安排了市场部和财务部的前辈来教他,成山成海的资料往酒店里搬。
窦彭有一回周末去看他; 差点没找到地方下脚; “你这还不如搬回家住,好歹有个人能给你收拾。”
“在这儿一样有人给收拾。”陈临戈摘掉眼镜,捏着鼻梁从电脑前站起身:“您怎么来了?”
“喏。”窦彭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桶; “你妈在家给你爸煲的汤; 叫我也给你送一份。”
陈临戈松开手:“我妈?”
“是啊。”窦彭把保温桶放到高处; 走过来收拾了桌上的资料叠成一摞放在桌角; 又把保温桶拿过来:“来吧,吃完我还得送回去。”
陈临戈笑了:“我自己刷了带过去就行,您先去忙吧。”
窦彭拖开椅子坐下,“别废话了,我给你们家打工的,忙的就是这些事,快来吃饭。”
窦彭以前是做什么的陈临戈不太清楚,只知道是陈建业在机缘巧合下救过他的命,他为了报恩才来给陈建业开车。
当时陈建业想安排他进公司,窦彭也没同意,说自己大老粗一个什么都不懂,只会开开车,当个司机就够了。
这几年他跟着陈建业,又当司机又当保镖,家里公司一堆杂事也都是他帮着处理。
陈临戈对他和对陈建业是一样的敬重,就连蒋玉雯平时都很少对他说重话。
窦彭话不多,等陈临戈吃差不多了才问:“怎么样啊,还适应吗?”
“勉勉强强。”陈临戈也是实话实说,他以前没往这里想过,刚开始接触总是有些手忙脚乱,好在脑袋灵活,不至于一窍不通。
“慢慢来吧。”窦彭笑:“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会的事情。”
陈临戈笑笑:“是。”
忙碌的生活没有尽头,一眨眼,七月过去了。
B大八月中旬开学,陈临戈提前一周来了B市,他大学不打算住校,准备和蒲靳在校外合租。
蒲靳在溪城忙辅导班的事,找房子这事就交给了陈临戈,他到B市的那天刚好是七夕。
周兮辞不敢在这么特殊的节日请假,一直等到晚上训练结束才给陈临戈打电话:“我结束了,你在哪儿呢?”
“刚走到你们学校门口,要进来等你吗?”
“不用,你站那儿别动,我马上就来。”挂了电话,周兮辞还在想找什么借口跟沈文文说晚上不回宿舍,“师姐……”
沈文文一脸了然,摆摆手笑道:“行了行了,快去吧。”
周兮辞上次在食堂暴露的太彻底,找补都找不到地方补,只能承认了谈恋爱的事。
不过沈文文他们也没觉得太意外,杨毅话虽那么说,但都是年轻人,谈个恋爱太正常了。
当下,周兮辞也没再多说什么,“那我先走了啊。”
“哎,等下。”沈文文拉住她,“提醒你一句,你明早还有训练,让你男朋友稳着点。”
周兮辞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了几秒才明白沈文文话里的意思,脸唰地就红了,硬着头皮说:“……我们就吃个饭。”
沈文文乐得不行,拍拍她肩膀,“反正你心里有个数。”
周兮辞整个人都快烧起来了,往校门口走的时候都快顺拐了,连跑带蹦才顺过来。
她一路小跑,隔着不远的距离看见站在校门口的人影,又忽地停了下来。
这阵子她忙着训练,陈临戈也忙着实习,平时联系的时间很短,只能赶着吃饭或者睡觉前说上几句。
以前话说得很满,觉得异地恋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当真的十天半个月见不着面的时候,周兮辞才发觉距离真的太重要了。
说上千万句,都远比不上一个拥抱来得更让人心安。
陈临戈瘦了。
周兮辞抱着他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了,手在他后背、腰上摸着,正要往小腹摸过来的时候,被陈临戈抓住了手腕。
“干吗?”他笑着挑了下眉:“再摸下去就要出事了。”
“……”周兮辞又想起沈文文的话,红意慢慢涌上脖子,耳朵红得似滴血,“你不要想了。”
“我想什么啊?”陈临戈眼角眉梢都带着笑,一看就是故意的。
周兮辞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你再这样我回学校了啊。”
“我错了,不说了。”陈临戈牵住她的手:“我在附近西餐厅订了桌,现在过去?”
“行。”周兮辞也顾不上这是在学校门口,在他手心挠了一下:“你实习是不是很忙啊,感觉你瘦了好多。”
“有吗?”陈临戈说:“会不会是你太久没见我了,记忆产生了偏差。”
“我是太久没见你,我又不是傻。”周兮辞说:“瘦没瘦我还是能看出来的,你没发现你的下巴都尖了。”
“正好,省得磨骨了。”
“……”
“好了,别担心,我有分寸的,不会苦着自己。”陈临戈叹了声气:“主要是公司的事情我之前没接触过,刚开始会有点生疏,等后面上手了,就不会这么忙了。”
周兮辞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陈临戈笑了:“怎么了?”
“没事,我就是惊讶还有你不会的事情。”周兮辞想起什么,笑着说:“我以前觉得这世上就没有你不会的事情,小时候是这样,后来长大了读书了也是这样,就想着你怎么这么厉害。”
“现在发现我也有不会的事情了,是不是感觉我也没有那么厉害了?”
“不会啊。”周兮辞挽上他的胳膊:“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最厉害的,没有之一。”
陈临戈侧头看着她,周兮辞像是察觉出他的意图,下意识往后躲了躲,“我跟你说陈临戈,这还在我们学校门口,我已经在师姐他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