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

第53章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第53章

小说: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没打算去小姨家,主要是不喜欢应酬。
  “行,娘现在给你送过去。”赵母就道。
  这活她喜欢,交给她就行。
  “好的,谢谢娘,我还给赵民准备了个小灯笼,你也给送过去吧。”林晚晚又从篮子里拿出一个蓝色的灯笼,还有十根左右的小蜡烛放到桌面上。
  “娘这小蜡烛你叫小姨自己收好,可不能给赵民自己收着。”林晚晚叮嘱道。
  “好知道了,娘会交代她的。”赵母道。
  然后就拿着东西出门了。
  老宅的孩子都一脸期待的盯着林晚晚拿着的篮子。
  就想知道,林晚晚有小灯笼送给赵民哥哥,有没有他们的份。
  他们那么多人,三婶婶有那么多灯笼吗?几人都想到这问题。
  “来由大到小,一个个排好队,过来三婶婶这领灯笼。”林晚晚看着一群萝卜头道。
  “三弟妹,你这是买了一堆灯笼啊?太破费了,给两个他们轮着玩就好了,用不着一人一个。”李春花道。
  “没事,中秋了,大家高兴高兴。”林晚晚道。
  排第一的是大妞。
  “三婶婶。”大妞见林晚晚转过头看着就叫人道。
  林晚晚打开篮子“来大妞你看看喜欢什么颜色,先挑一个。”
  大妞一个小女孩,一眼就看上了粉色的灯笼,就自己伸手拿了起来。
  “三婶婶我喜欢这个。”经过这段时间,大妞跟林晚晚熟了许多,也不怕林晚晚了。
  “好,给你一根小蜡烛,叫你娘帮你点吧。”林晚晚摸摸她头道。
  “谢谢三婶婶。”大妞拿着灯笼就高兴的去找她娘了。
  最小的四妮肯定还玩不了,才刚会走呢?还多了一个灯笼。
  林晚晚就将剩的一个灯笼,还有准备的蜡烛都给了李春花“大嫂这些你收着吧,到时给他们换。”
  “谢谢三弟妹了,让你破费了。”李春花道。
  都点好灯笼的一群小朋友,就一起出门了,出门前林晚晚就叮嘱大妞。
  “大妞你是姐姐,记得要看住弟弟妹妹,不能随便把灯笼放地上,吹灭了蜡烛才可以知道吗?”林晚晚再一次叮嘱道。
  “知道了三婶婶,我会看着弟弟妹妹们的。”大妞答应道。
  一群小萝卜头就出门了,林母走在后面跟着。


第133章 论读书的重要性
  “三弟妹,我有个事想问问你的意见。”李春花等他们出门后道。
  “什么啊。”林晚晚道。
  “那个我听娘今天说你现在干翻译一个月能赚五十块钱,是不是真的啊?”李春花小声的问道。
  问完后还小心的盯着林晚晚的脸,怕她问这个她不高兴。
  她没什么意图,就是想知道是不是真的,看看要不要送女儿去读书而已。
  没有要打探消息的意思。
  “嗯,是真的。”五十块一个月,当然赵雷就跟她通过口风了。
  一致就对外说是一个月五十块钱。
  真正的数额肯定是不能说的,说出来,怕她们母子三人会有危险啊。
  现在家里养的两条小狗还小,起不了什么作用呢?
  “那你觉得我应不应该送大妞她们去上学啊。”李春花道。
  “要是可以那当然最好啦,读几年书跟没读过书也差很远啊。”林晚晚没想到李春花有这想法。
  这挺好的,这时候,舍得拿出钱来给孩子读书的人可不多。
  更别说说一个女孩。
  李春花能有这想法,这都让林晚晚高看她一眼。
  “你说她要是读书出来,能不能干你这活啊。”李春花问道。
  “那得看个人了,这估计挺悬的,干我这个得外文学的特别好才行。就好像你看看我妹妹盼盼,她在县城高中读的成绩那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干我这个也是不行的。”
  主要是这时候的教学水平还很差,哪怕专攻英语,可能读完书出来,也是不行的。
  何况现在连大学都没恢复,当然可能等大妞读到大学的时候已经恢复高考了。
  但是她记得第一年恢复高考,好像不用考英语的。
  当然这世界跟她那世界不太完全一样,但也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啊,那么难吗?那大妞读书也没用吗?”李春花道。
  “大嫂,你这么想就不对了,读书怎么就没用了呢?你想想啊,县城里招工,是不是都会写上一句,高中学历优先录用,识字的优先录用啊。”
  林晚晚停了一下又继续道“读过书,找工作至少有机会是不是,而不是一看招工条件就灰溜溜的走人啊。而且别人家娶媳妇,知道对方要是读过几年书,那也得高看几眼对不对。”
  林晚晚给李春花分析道。
  李春花听得直点头,的确是,要是她有儿子,她给挑儿媳妇的时候,也会优先挑那些读过书的人。
  林晚晚这一番话,听得在座的四人都直点头。
  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说得头头是道,关键是还很有道理。
  赵父就直接拍板道“读,明年先送大妞去读书,读不读得懂没关系,以后也好挑户好人家。”
  赵父这魄力,林晚晚都是赞许的,要是赵母在,可能就心疼那些钱了。
  “好,明年就送大妞去读书。”李春花道。
  “这样就对了,咱们大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而已现在读书一学期也花不了多少钱的,最多就是买点笔,还有本子。”林晚晚道。
  “是啊,都是为了孩子啊。”存再多钱以后也是孩子的,现在花在她们身上读书,不也一样吗?
  要是成了,有可能在县城里找到工作呢?
  不成的话,就当识识字,找个好对象也好。
  赵二柱看着李春花跟林晚晚为了孩子在这侃侃而谈,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看看人家怎么为人母亲的。
  再看看自己婆娘,教自己的孩子去偷钱,去害自己的孩子。
  这一刻,赵二柱终于坚定了要离婚。
  不管他以后会不会再娶一个都好,这几个孩子他都会好好养活养大的。
  “爹,我打算明天就去公社写离婚证明。”赵二柱开口道。
  这话一出大家都看着赵二柱。
  林晚晚更是惊讶,刚刚她们说什么了,怎么赵二柱突然就开窍了说要离婚。
  还那么坚决。
  “爹,我想好了,以后我会带着几个孩子好好过的,不管我以后会不会再娶!都会好好带他们的。”赵二柱又道。
  “好,你去吧。”现在离婚可没有那么麻烦,只有男方亲自去公社,说明缘由,由公社开张证明就好。
  因为他们乡下很多都是没有去领证的,只有林晚晚和赵雷是正正规规的领了证。
  毕竟是军婚,军婚可不能儿戏。
  “二叔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林晚晚就道。
  要是二房没了李来弟,林晚晚对二房还是没什么意见的。
  至于赵大妮,难不成她还能和一个五岁多的孩子计较不成。
  “谢谢三弟妹。”赵二柱真诚的道。
  一群孩子出了老宅之后就先去了赵民家。因为赵母去送灯笼了,那肯定要叫上赵母一起去玩的。
  人多,以前一起拿着灯笼,更热闹了。
  一群孩子,走在村里,走街串巷的。
  也不怕黑,那么多灯笼照着路呢?
  因为人多,小孩子又吵,很多人家都吃了饭开着门,坐在门口乘凉。
  有些坐在树下乘凉的都看见了老赵家的一群孩子,每一个都拿着灯笼出来。
  看着漂亮极了。
  这不,聚在一起乘凉的那些大婶又有话题了。
  不用问都知道这肯定是那败家的婆娘林晚晚买的。
  赵母肯定不舍得买这玩意。
  一群萝卜头越走,后面的那条尾巴就越长。
  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凑热闹的跟着他们。
  走到村里的大榕树那里,林母就听到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了。
  “你看看跟在那后面的人,那就是林晚晚的娘,都在林晚晚家住好几天了呢?”有人道。
  “就是,也不知道多大的脸,嫁了个那么会败家的女儿给赵家,还好意思过来住。”又有人道。
  “听说了吗?今天林晚晚给那些建房子的工人吃肉,还派月饼呢?”又一个人开口了。
  “不是吧,这么大手笔,赵雷真是太惨了,那么辛苦赚的钱,可能都被全败光了。”这话听着就有点酸了。
  大家前面知道林晚晚家要建新房子,都以为会在村里请人建的。


第134章 八卦的众人
  都以为能秋收后还能赚一笔钱。
  毕竟大家建房子,都是从村里找的人,不包吃一天给个五六毛钱,这样大家也能赚点钱。
  可是后来却发现人家直接就从县城里请人来建,就叫了村里的狗子去帮忙。
  那时,大家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一有空不就八卦林晚晚的家事了吗?
  其实林晚晚也是知道村里有会建房子的人,但建的都是土坯房啊。
  建房子这样的大事,当然要慎重,毕竟建的不好冬天下雪可不好整。
  所以林晚晚就没叫村里的人,也不管村里的人怎么想。
  她建房子,想请谁就请谁,花自己的钱,还用看人脸色不成。
  “也不知道怎么教出来的女儿,听说还有个二女儿没出嫁,也不知道能不能嫁的出去?”有人又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林母听着前面的,本来就挺生气的,想着这里不是自己村,也不好去闹,就想算了。
  听到后面这一句话,就没法忍了。
  诅咒盼盼嫁不出去,那是绝不能忍的。而且她女儿晚晚可不是她们说的那样。
  她女儿赚钱可厉害了,谁败赵家的钱了。
  林母就往前走几步,叫住赵有林道“狗蛋,你看着大娃二娃他们,我有点事。”
  赵有林是刚开始出来就遇见的,林母就自己跑回了家,从林晚晚放灯笼的地方,拿了一个出来给他玩的。
  赵有林也才,也没玩过灯笼,自然也是稀罕的。
  对着林母好一番感谢。
  “好,林婶你去吧,我看着大娃二娃她们。”赵有林道。
  林母得到回答就往榕树那边走过去,那些人还在说个不停。
  “放你娘的狗屁,谁说我家晚晚败家了,败家又关你们什么事,败你们的了吗?瞎操心什么劲。”林母上来就道。
  “怎么,敢做还不敢让人说啊,我们哪句话说错了。”有人站起来就道。
  “就是,自己教出个那样的女儿还不让人说了。”又有人道。
  “谁不知道你们心里想什么啊,你就说嫉妒我家晚晚这日子过得好么?”林母讽刺的道。
  这些人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她还能听不出来。
  “你说谁嫉妒了,谁会嫉妒一个懒货啊。”有人恼羞成怒的道。
  “就是,不上工还这么败家,谁会嫉妒啊。”有人附和道。
  “上工?我家晚晚能跟你们这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相提并论么?我家晚晚一个月能赚上五十块,还用得着下地浪费时间。”林母道。
  这些人说话真是气死她了,她家晚晚就是太低调了,把这话说出来,看谁敢说她坏话。
  要是再不说出来,她家盼盼的名声都要被坏了。
  以后亲事就难找了。
  “大娘,说谎你也得打草稿啊,林晚晚每天要不是去县城买东西就是待在家,你说她一个月能赚五十,那我一个月都能赚一百了。”有人反应过来就道。
  其他被林母说的话给镇住的人也反应过来了,想了想也觉得肯定是林母在开玩笑。
  肯定是骗她们的。
  “呵,爱信不信。”林母留下这句话就转身走了。
  就这么走了。
  林母要是在这继续跟她们争辩,那还有可能是假的,但是这么一走,就有人怀疑了。
  “难不成她说的都是真的,林晚晚真的一个月能赚五十块钱。”这话一出其它人面面相觑。
  这时就有一个大娘道“旁边村子里有个人也是当兵的,一个月津贴可没那么多。要是单靠赵雷寄回来的津贴起房子,那林晚晚兜里肯定没钱。可是你看她这花法,分明就不像没钱的样子啊。”
  “好像是,你看她买了自行车,还建新房子,买玻璃窗户,上次李来弟还说她买了新的煤炉子,这有可能是真的。”有人道。
  其它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林晚晚的娘就这么走了也不说清楚是不是真的,干什么能赚那么多钱,留下的人好奇心都被挑了起来。
  又没人给她们解惑,心里都痒痒的。
  这时有人眼尖,看见远处的赵母了。
  “看那是老赵家的吧,咱们去问问就知道了。”
  然后几人就快步的往赵母的方向走去。
  今晚的月亮挺圆的,还特别亮,都能看清楚路。
  大家很快就走到了赵母面前,毕竟谁都不想错过第一手消息。
  更不想错过打听林晚晚干什么活能赚这么多钱的事。
  林晚晚这么懒的人都能赚五十块钱一个月,那要是她们干是不是能赚一百一个月。
  想想都热血澎湃。
  赵母看着眼前围过来的几人,还一头雾水呢?
  她就是去她妹妹家送完月饼,就想出来榕树下乘乘凉,聊聊八卦。
  怎么还没走到,大家就跑过来了。
  “你们跑得那么快是去干嘛呢?”赵母道。
  “雷子家的,你亲家说你小儿媳妇一个月能赚五十块钱,是不是真的啊。”有人开口道。
  其她人都竖起了耳朵,等着赵母回应。
  “你们问的是这个啊,是真的啊,告诉你我家小儿媳妇可厉害现在,她一个人赚的钱,比我们老宅这边一群人赚的都多呢。”赵母一点也不谦虚的道。
  她亲家能跟她们说,那肯定是因为听见这些人说她小儿媳妇坏话了。
  不就是嫉妒吗?那就让你们继续嫉妒好了。
  “是真的啊,她每天都在家,干什么活赚的钱啊。”有人打听道。
  其她人都往赵母身旁靠近了点,就怕听漏了什么。
  毕竟赚钱的方法谁都想知道。
  “你们站那么近干嘛,热死了。”赵母推了推她们。
  然后马上就有人拿出大葵扇给赵母扇风了。
  “来,我给你扇扇。”带着大葵扇出来的人都给赵母扇起了风来。
  赵母清了清嗓子就道“你们就别想了,那活你们可干不来。”
  “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们干不来呢?”见赵母不说,别人就不乐意了。
  “就是就是,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有赚钱的法子,也别藏着掖着啊。”有人道。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告诉你们也无妨。”赵母道。


第135章 想要分杯羹的众人
  反正说出来,大家也抢不了她小儿媳妇的饭碗。
  而且雷子也说了可以说出去,只要不说出究竟赚了多少就行。
  “我小儿媳妇不是读过书吗?她读书啊可厉害了,现在就在家干翻译,就是写书,一个月能有五十块呢?”赵母笑着道。
  “写书?”几个人皱着眉头道。
  她们大字不识一个,那咋整啊。
  还怎么分一杯羹啊。
  “对,就是看着一本外文的书,写成我们国家的文字,这叫翻译。”赵母道。
  “就在家每天写写字就能一个月赚五十,你可别骗我们。”有人道。
  “你可别看这活轻松容易,整个县城你找找能有几个看得懂外文的人。”赵母就道了。
  呃。
  好像是这样。
  几人知道后,一脸失落,还以为能打听到赚钱的方法呢?
  没想到,打听了个寂寞。
  “是不是读过书就能干这个,我儿子读到初中行不行?”又有人心里燃起了一点希望。
  “你就别想了,要是那么容易,我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