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妻攻略-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气温婉,态度大方。
夏小冬抬眼看着张文娟,静视了片刻,忽然展颜一笑:“谢谢姐姐提醒。”
语气也很温婉,态度也很大方。
眉眼弯弯嘴角上翘,一颗小巧的美人痣,愈发显得整张脸生动明艳。
张文娟心里突然有了不怎么美妙的感觉。
夏小冬转向米先生:“学生觉得,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事皆需从源头想起,方可触类旁通,一事通百事通,如此方为明理。”
说着夏小冬又设问道:“若是丫鬟失手打了个不值钱的碗盏,是不是也要费心处置呢”
“大抵不用了,最多扣几个钱也就罢了。因为不过是小事儿罢了。”
“而失手跌断了玉簪,则是大错。为什么呢因为玉簪是贵重物品,自然与普通的碗盏不同。”
“贵重物品的管理,是一门学问。”
夏小冬说到这里,暂时停了一下,让大家消化消化。
君不见大观园中二木头迎春这样的懦弱主子,被奶娘偷拿了一枚累金凤,跟前的司琪绣桔等大丫鬟,还要理论一回。盖因大凡贵重物品,都是有数的,出入库房,都需登记,在谁手上,由谁保管,均需明确。不然的话,凭你比海龙王还富贵,也胡丢乱扔地败坏了。
“这玉簪既然是贵重之物,平日自然好生收在妆奁里,需取用插戴之时,也是小心谨慎才对。”夏小冬声音虽不大,但吐气清晰极具穿透力。
一时满屋寂寂,大家都听住了。
“对呀,”半晌之后,后面传来一位姑娘近乎自言自语地声音:“而且从妆奁里拿出来插到头上去,也就一会子功夫罢了,怎么就跌断了呢”
“凡事有万一,”夏小冬接口道:“虽说只是一会子功夫,终究有滑手的可能,再者,也可能刚好姑娘的头动了,或者插戴的地方松了,都可能让簪子跌落。”
“其实,首饰这种东西,除了玉簪玉镯等物可能跌碎,即便是金银所制,若是撞落了上头镶嵌的宝石,或是走了形变了样,也都不好。”
这番话说得好些人跟着连连点头。这里都是小姑娘家,没有不爱美的,大多有心爱的首饰受损的经历。
“可见那丫鬟是个可恶的”一名嗓门略粗的姑娘恨恨道:“这么贵重的东西,把她卖了都抵不上居然不小心行动,必定该严惩才好”
夏小冬失笑,看来这位大概曾经深受其害吧。
“姐姐你忘了,先生说了,这丫鬟也是,嗯,至少曾经是心爱之人呢。”另一位少女娇笑道:“插簪子是两个人的事儿,正如刚才小冬姐姐所说,说不定正好是姑娘的脑袋晃了一下,也不见得必定是丫鬟的错儿。”
这位听起来是个宽厚善解人意的。
“要不,找个绳儿,将各样儿首饰都栓起来,”一位年纪小些的女孩子皱着眉头冥思苦想道:“等插戴稳当了,再把绳儿解开。”
这位是个异想天开的。只是她说的情形未免太美,众人想了想,一下子都笑了起来。
一时屋子里莺声燕语且是热闹。
米先生只是含笑看着,并不阻止。
张文娟的脸色很不好看,嘴角勉强翘上去,眼中却是冰冷。其实这位夏姑娘并没什么了不得的新奇想法,偏生引得大家都跟着议论起来。以张文娟所知,这种情形正是米先生所喜闻乐见的。
“小冬姐姐,”异想天开的女孩子并不觉得逗众人一笑有什么不妥,笑嘻嘻问道:“你挑了头儿,倒是给个主意啊,到底怎么好”
此起彼伏的讨论之声渐渐平息,大家都等着听夏小冬的答案。
“咱们先说这事儿,”夏小冬蛮喜欢这个直肚肠的小姑娘,笑道:“照我看,在妆台下头铺一块厚厚的地毡,那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哪怕使劲扔呢,都摔不坏的。”
咦果然如此
大家的思路先前都凝在簪子和人身上,一旦扩大开去,便发现夏小冬这法子真心不错
“嗯嗯”那小姑娘用力点头:“姐姐这主意太好了回头我就去找我爹,将库里那张大食国来的地毡拿出来给我用。那张地毡花纹可漂亮呢,我看上好久了”
看着她信心满满的样子,众人又笑了起来。
“其实,姑娘们的闺房大多不太大,”另一位女孩子补充道:“就算都铺上地毡也好。这样走动起来又软和又安静。除了首饰,别的摆设也不容易打烂了。”
“这个看各人喜好吧。”夏小冬笑道:“喜欢的自然可以多铺些。若是平日不爱这个,那就用的时候铺上,不用的时候卷起来收着就是。”
“姐姐刚才说先说这个,是不是还有后说的”一位离夏小冬座位比较近的姑娘追问道。
“后说的,就是人了。”夏小冬伸出食指,在眼前一竖:“管人之术,变化万端,我只说一样儿。”
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齐刷刷好些眼睛看将过来。
“对这犯错的丫鬟,处置得松也好紧也好,将功抵过也好,功过各论互不相抵也好,都自有其道理,不过凭着本心罢了。”
“只是在我看来,若是严惩,那么这个丫鬟就不能再留在身边了。”
“即便这丫鬟表面上恭敬认错领罚,但不表示她心中服帖。板子打在身上痛彻心肺,若说她心中没有怨忿,这不符合人心。”
夏小冬停了停,说了最后一句:“身边之人不可不稳妥。不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窗外传来悠长的钟声。
下课了。
第三十一章 探班
夏小冬举目向窗外一看,原来外头大榕树之下,挂着一只形制古朴的大钟,一名土色衫裙的婆婆就坐在树下,专门负责到点儿敲钟。
门口传来甜香的味道,两名厨娘拎着重重的食盒,将休息时分的点心拿来了。
每人一份儿一模一样。两枚红糖小卷,一枚五香蘑菇素馅烧麦,另有一碗酒酿丸子。
这丸子做得好,一枚枚小指肚大小,滚圆莹白,入口弹滑,加上甜酒酿的气息,真是又顶肚又解馋。
新环境总是令人疲倦。夏小冬专心对付吃食,反正都是极小巧的份量,很快便一扫而空。
“一看就是吃不饱的样子。”耳边传来盈袖的声音:“穷得要死的兵头子家里,那能见到这么好的点心呢。”
夏小冬瞟了一眼,却见那盈袖只是在跟自家主子张文娟说话,并没有看自己这边儿。可是,这话怎么听怎么像在说自己啊。
难道夏家很穷的名声就这么响亮么
闺学休息的时候,对面的士子们似乎也刚好休息。
竟然有四五名少年大摇大摆地过来了。
夏小冬睁大一双妙目,觉得这开放程度远超自己想象。
少年们当然有说得出来的理由探望自家姐妹嘛。
当然,更主要的目的,是探望自家姐妹的同学。毕竟,自家姐妹在家怎么看都行,何必到书院来看。
不过,两边儿的书院似乎都对这样掩耳盗铃的说辞很默契地放行了。
这不,连张文娟的弟弟都来了。
张文娟的座位实在太近,夏小冬想看不见她弟弟都不行。
正是早上在门口见过的折扇少年。
“文茂,你怎么过来了”张文娟奇怪地打量着弟弟。她当然知道这些往闺学来的少年,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自家弟弟却从来没来过,倒是有几个姑娘曾经找借口往三味书院跑过。
“嗯”张文茂显然对自己如今的举动很不熟练,支支吾吾答道:“早上听到姐姐咳嗽了几声,我心里头担忧。如今节气不好,夏日将尽,秋风有几分凉了,姐姐不要生病了才好。”
张文娟哭笑不得。老弟,你要找借口也别咒你姐我生病行不
她自然不会扫弟弟的面子,连忙将桌上自己没吃的烧麦推了过去,又让盈袖去再盛一份酒酿丸子过来,笑道:“难为你惦记着,果然嗓子发干,回头买些梨膏润一润才好。”一边说话,一边却留意弟弟的眼神。
张文茂在偷看夏小冬。
其实肃州这书院,在文风很盛的地方看来,简直就跟笑话差不多。
肃州因为是边城,素来武风极盛而文风黯淡,本来根本没有书院,偶有几枚还过得去的士子人物,都是去太黄县求学那里有一位致仕的老尚书办的书院颇有名气。
只是后来忽然来了一位米先生,竟将闺学发扬光大,办得很有模样。
总不能让女学强过男学。如此一来,张知府便下了狠心,高薪诚聘了两名丁忧起复无望的老进士做教习,硬是将三味书院撑了起来。
可惜毕竟这肃州城里的少年们,能打的多,能读的少,被家中长辈强塞进书院里头,也多是勉强应卯而已。
反倒是男女两间书院互相相看成风,渐渐竟成了肃州特色的习俗。无论文官武官,家中男孩子女孩子到了年纪,便送到书院里来,既能多少学些文墨,又能结交一些同龄的男女朋友,日后男婚女嫁也方便些。
反正在书院里光明正大,有师长同学无数双眼睛看着,最多搭几句话,也弄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张文茂是三味书院那边儿有数的几名真读书的学生之一。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加入到拜访女同学,呃,不对,是拜访家中姐妹的行列中来。
少女那明媚的笑容分明在面前,一早上都没有散去。所以,当其他同学玩笑似的邀请同去同去的时候,他居然很自然地答应了。
原来她就坐在姐姐旁边张文茂食不知味地三口两口吞了烧麦,又用筷子在酒酿丸子的碗里胡乱搅着。
张文娟终于看不下去了。
“那个是用匙子吃的。”张文娟捅了捅弟弟:“丸子很滑,筷子夹不上来的。”
真没出息。夏家那个莽夫的女儿,也值得看成这样儿
再想到适才夏小冬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见解大气,颇有高屋建瓴之意,隐隐压了自己一头,张文娟心中愈发不舒服起来。
张文茂涨红了脸,分明觉得姐姐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的。
“好好吃,别呛着了。”张文娟当然不会将心中所想说出来,却眯起眼睛,将夏小冬仔细看了两遍。
狐媚子。
弟弟好好儿的少年,这才第一日,便被勾得巴巴儿地跑了过来。
不是狐媚子是什么。
夏小冬毫无狐媚子的自觉。她早已发觉,今日过来的少年,大多是冲自己来的,收获了或明或暗许多视线,甚至还有一个胆大的,直接拉着他妹妹过来,硬逼着妹妹给两人介绍。
可怜他妹妹自己还不认得夏小冬呢,急得一脑门儿的汗。
以夏小冬的心理年龄,这些少年统统都是弟弟,一个个浑身充溢着荷尔蒙初发的气息,让人不由得感概:年轻真好啊可若说男女旖旎之情,却是半点儿都提不起来。
大概就是所谓的代沟吧。
“姐,他们都在看你哎”玉容满脸笑意地凑了过来:“喏,张文娟旁边儿那个,是张文茂,张伯伯家最小的儿子,他和张文娟是一个娘的,都是嫡出。如今就数他得宠了,听说书也读得好,如今是咱们书院里唯一的秀才呢。”
唯一夏小冬对肃州的文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秀才只有一根独苗,还是人家张知府从外地带来的。
午后回到家中,夏小冬体验了一把大锅饭的感觉。午餐端上桌的,赫然是一只相当大的盆,里头倒是荤素都有甜咸兼备,就是厨子你肯定没把行军灶搬上桌么
好在味道还不错,有几分盆菜的意思。
盆菜就盆菜吧,能吃饱就行。
吃饱了,又小睡了一会儿,夏小冬去找了一趟庄夫人。
“夫人是故意的吧”夏小冬笑盈盈地问道。
第三十二章 八卦总能拉近距离
庄夫人也刚刚午睡起来,头发只在脑后随意地拢了个髻。她身边也只有一个大龄丫鬟,看起来总有二十多了,安安静静给庄夫人和夏小冬端了红枣桂圆茶上来,便躬身退了下去。
茶汤袅袅冒着热气,圆滚滚的红枣浮在上头,煞是可爱。庄夫人冲那红枣吹了口气,吹得滚了两滚,才放下茶盅,笑道:“大姑娘真是个聪明人。”
接着却微微出神,叹了一小口气:“玉容可就麻烦了。”
对于这样的神跳跃,夏小冬很快就明白了。自己若是太出色,相形之下,妹妹玉容的光芒当然就黯淡了。再想深一层,自己的婚事若是拖得久了,长幼有序,玉容也会跟着一时嫁不掉。
“这来来去去数得着的少年,我心里都有数。”庄夫人放下对玉容的感叹,很直接的数出了几位。
“头一个被好些人家看好的,就是张知府家的文茂公子。听说你今天也见到了。”夏小冬特意晚些过来,就是给时间让玉容向庄夫人汇报的,果然庄夫人对今日的情形都已知晓。
“还有梁游击家的老二,秦副指挥使家的十三郎,也还都看得过去。”庄夫人喝了一口茶,皱眉道:“我本来觉得,可以让你在里头挑一个。可如今看来,这些人只怕都入不了你的眼。”
夏小冬点点头。
“米先生是米家的人。”庄夫人又来了一个神转向,大概也只有夏小冬这种思路快的,才能跟得上了。
米先生当然是米家的人,这算什么废话
“米家有什么特别么”夏小冬觉出不对来。
“教习米家,专门教闺秀的。”庄夫人伸出左手,大拇指在另外几个手指上点数着:“她家已经教出皇后皇妃各两位,另外还有好几位亲王的王妃,京城里甚至有无米不成妃的说法。当今皇后身边的尚宫,便是姓米。至于朝臣家中闺秀,曾经师从米氏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还真是个相当特殊的家族。
“所以我的建议是,”庄夫人神态认真起来:“不妨跟米兰把关系弄好点儿。若是米兰肯说你几句好话,别说肃州城里的子弟任你挑,就算再高些的勋贵人家,也是有可能的。”
米兰自然是米先生的闺名了。
其实这些话,还有好些关于闺学的情形,本该在夏小冬今日去书院之前说给她听。但庄夫人不但没说,显然还指示了玉容也不提,只将夏小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往书院门口一送。
分明是要借此看夏小冬的应变。
所以夏小冬才会指出,庄夫人是故意的。
不过夏小冬对此并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些事情自己之前就想过,其实也可以主动去问庄夫人,但并没有这么做。
这是因为,以自己比庄夫人小不了几岁的心理年龄,应对这样的场面是很容易的事。这小小的自信,夏小冬还是有的。
更何况,你不露出两把刷子,谁平白高看你一眼
既然庄夫人有心考量,那就给点儿货色她看看呗。
看清楚了,今后也好合作。
是的,夏小冬将自己与庄夫人的关系定位为:合作。
原本素昧平生,连时空都不同,就别提什么母慈女孝之类的名堂了。百年修得同船渡,不知要多少年才能修成一家人。既然有缘有个母女名分,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原来米先生还有这样的来头。”夏小冬伸手抓了桌上盘子里的瓜子来嗑,想不到庄夫人还有这爱好。
“那她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要不要费些心思投其所好,这是个问题。
庄夫人也抓了一把瓜子,只见手指共贝齿一色,瓜子与外壳齐飞,呵呵,这嗑瓜子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