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

第8章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第8章

小说: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关平安闻言抛下思绪,一双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向后院入口。这要是大伯母见到还不得闹翻天。
  关有寿快速再次掏出小荷包,将小葫芦塞进底层棉花处,捏了捏,由衷感谢哑婆婆的用心。
  这样一个暗红色小荷包就是到了夏天挂在自己闺女脖子上,别人最多也就误以为是给孩子放野果子啥的。
  关平安摸着悬挂脖子上的荷包,这是她见过最普通的荷包,不对,根本不算荷包,可这是她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一块棉布要票,一小团棉花也要票,他爹一个大老爷们避开她娘,也不知找谁帮忙,难怪一下午见不着他。
  关有寿见女儿喜欢,乐得眉开眼笑,“高兴吧?以后爹给你买糖,咱们全给装满了,想吃就吃。”
  那是不打算要牙齿了!
  关平安闻言,乐弯了双眼,连连点头。犹豫一下,她开口问道,“爹,我能先摸摸小葫芦吗?”
  “嗨,多大的事儿。”说完,关有寿不放心的叮嘱她,“往后别给人瞧见,这是护身符,能保佑你顺顺利利长大成人。”
  “我知道。会被人抢,也不能往地上摔,会磕坏。”关平安得到允许,更是乐得眉开眼笑。
  关有寿担忧的看了看她那只小手,“还是爹来,小手快合上。”自己挤出小葫芦放在她合起来的手掌上。
  结果……
  在他手上怎么都没出现过变化的白玉葫芦,此刻肉眼可见,它一到闺女手上,渐渐变透明。
  关有寿正要让关平安快扔。
  ——没等他伸手拍掉,白玉葫芦化作一道光,“唆”的往关平安后脑勺一钻,就这么眼睁睁的不见了。
  关有寿吓得抱起女儿瘫在地上。
  关平安正好错过这一幕,张大小嘴儿,疑惑不解地搓了搓双手的粉末,“爹,坏了,变成粉了,不见了。”
  关有寿敬畏地看了看四周,随即看向后面大山,立即摁住她,父女俩跪在地上,“安安,快磕头。”
  “啊?”
  “听爹的,快磕头。”
  于是柴房附近,两道一大一小的身影一直跪在那磕头不止……
  关有寿一边磕头,一边絮絮叨叨念着,“菩萨保佑……黄大仙保佑……小人无状,小女无辜……”
  他身边的关平安一边磕头,一边小眼神担忧地看着她爹,怎么办呢?她爹额头已经都是汗和泥土。
  还有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让她爹吓得脸色发白,又是祈祷各路神仙,又是求饶?
  她姨娘的小葫芦怎么会突然不见?以前她贴身佩戴不是一直都好好的。难道是存在世间太久?
  可不对呀,这是玉,是石头,又不是绸缎,又不是宣纸,别说过了千年,就是万年,石头真会风化?
  关有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恭恭敬敬地祈求完他所认知的一路神仙鬼怪之后,搂过女儿,小心翼翼地将她脖子下的绷带结打开。
  就这一条绷带,是他厚着脸皮缠着人家老大夫不放,才扎了两圈,可现在他无比后悔,自己早上哪根筋犯了抽。
  瞧,打开一个结好费劲的!
  好不容易松开结,关有寿解开绷带一扔,掀开闺女脑袋后那块纱布,不敢置信地瞪大了双眼。
  ——只见上面还有些药膏残余,伤口全无,那么一道口子,已经平滑无比,要不是头发被剃了一块,他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这是好了?
  关平安见她爹双手一直哆嗦着,顿时也跟着他屏住呼吸,哼也不敢哼一声,紧张的盯着她爹。
  关有寿擦了擦双眼,再看,没伤口,又深吸了口气,闭了闭双眼,再睁开,还是没伤口。
  此刻他是又惊又喜又愁又带着松了口气——那小小的锦囊一消失,自己再也不用心存顾忌。
  唉……
  关有寿内心的感触一时无法描述,一把捞起闺女入怀,深吸了口气,重新替她扎好绷带。
  这回得小心点,过个三五天,自己找个时间再独自带上孩子去县城绕一圈,再也不能马虎大意。
  “爹?”
  听到女儿不安的声音,关有寿安慰地拍了拍她,悄声吩咐道,“对谁也别说刚才的事儿,连你娘也不行。”
  “爹,小葫芦呢?”
  “那就是个假货,时间一长,被风一吹就散了,以后爹给你找个真的,更漂亮的,别说风一吹,就是放水了也坏不了的给你。”说着,关有寿重新替女儿挂好荷包,整了整父女俩衣裤。
  关平安见他无意实情相告,乖巧地点了点头,抱紧他脖子。她这要是真的六岁,一定会相信,可又如何?
  ——宠着她,疼着她的爹说一就是十,她这当女儿也会替他划上一笔,就让它变成妥妥的十。
  “哎哟,快天黑了,你娘咋没出来找咱爷俩。好闺女,冷不冷?快抱紧爹,爹要带闺女跑喽。”
  随着关有寿的话落,关平安顿时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嘴里配合着喊:飞喽,飞喽……
  恍惚间,那一身青色长袍的男子,就是这么抱着年幼的她,在漫天雪地的院子施展着轻功,逗乐年幼失牯的她。屋檐下一脸温柔的师娘一个劲儿念叨着,别吓着孩子,别冻着孩子,别……
  而此刻,三间屋前面,她的娘就一脸笑意看着他们父女俩人跑近,她的哥哥奔跳着迎上前……


第18章 随礼、端倪
  一声大嗓门适时响起,“呦,这是打哪回来?小丫头精神着,是真没事了,晚上记得给摸摸毛,吓不着,不怕的。”
  关平安扭头一瞧。
  是他们隔壁的梁家婶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可人家硬是了得的打破了梁家独苗相传,也没有她大伯娘这么自视其高。
  关家和梁家这两家都是外来户,又一直是邻居,彼此关系处的比较好,格外团结,之前还没入社,干农活时也相互帮忙。
  这次自己受伤之所以没有陪着去县城,应该是有什么原因。她爹娘没见怪,应该不是针对她家。
  此刻梁婶一手拉着8岁的闺女志红从前院进来,一胳膊肘正挎着一个篮子,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一家四口。
  关有寿朝妻子示意请对方入内,自己也笑道,“嫂子,快进来坐一会儿。”
  “哈哈哈……你不说我也打算进去歇歇脚。”
  叶秀荷一见她土篮子里的鸡蛋,埋怨道,“你咋这么客套?孩子就磕道口子,你这样以后我都不敢去你家。”
  “这可不是给你,是给我侄女补身子骨。”梁婶岔开话题,看向西屋,“秋月呢,这么早就歇着啦?”
  赵秋月是关老二的媳妇,听到声音,在西屋里连忙大声回应。
  随着梁家婶子的上门,陆陆续续的又有几位屯里的婶子过来。比如马振中家的叶小凤就挽着她妯娌紧跟其后。
  现在家家户户条件都比较困难,这看病人的礼上也比较随性。关键是只要人过来意思意思,也就过去了。
  一般都是提点儿家里多余的东西表示表示心意。有鸡蛋,也有小半包红糖,更有两条巴掌大的鲫瓜子。
  有些像妇女坐月子随礼,听说关家小丫头可是流了不少血。这不大字不识的乡亲们自然有她们一套想法。
  东屋能躺得下七八人的大炕上挤满了人,各个围着炕桌盘腿而坐,叶秀荷忙着拿出烟叶笸箩和毛嗑等零嘴招待她们。
  一旁的赵秋月见状也帮着她泡糖水,一小碗一小碗的端上前,而赵小兰她们这些小女孩自然是聚在外屋地的长板凳上唠嗑。
  关有寿避开妇女团,去了在西屋,正和他二哥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话里话外谈得都是生产队马上开始的春耕。
  关老二为人木讷,平时在外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可有内秀。这会亲兄弟在一块,他就没藏拙,论起农活是句句点中要害。
  这一点,就连关有寿都不得不佩服他二哥。
  当初就那么一咪咪大,主子几个庄子要是到了收粮时,他这二哥瞄一眼就能说出谁的麦子稻谷好坏。
  没想到,他们三兄弟离开省城,最后还是他二哥适应最好。他喜欢自由,可要是说喜欢干农活,那简直是放屁。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他是将不甘心藏在骨子里,三兄弟唯有他二哥是真的喜欢农活,而他大哥,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省城。
  这点小心思,倒是引得在屯里出生的老四都被带歪。这小子今晚到现在还没回来,估摸又是去欢喜家蹭吃蹭喝。
  自以为聪明的傻小子都成家立业了,还尽干惹人厌烦的事儿,也不知何时成人。他爹有一件事倒是做对了——替他找了马家姑娘,至少等分家后,老四有这么一个精明媳妇不会饿死。
  说着说着,关有禄问道,“三弟,我明天要不要替你去挖沟?”
  关有寿微微摇了摇头,“不用,我下午已经跟他们几位打过招呼,明天直接去地里上工就行。”
  “那就好,在家多陪陪安安这孩子,哥明天去下几个套,看能不能弄得荤的给孩子补补,这次多亏了她。”
  关有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都是自家兄弟说啥呢。”
  “嘿嘿,不说不说。”
  外屋地的关平安坐在小板凳上,双手住在腿上撑着下巴,一边听了听这些姐姐们的闲扯,一边竖立耳朵听一听东屋里各家主妇们的唠嗑。
  要不是想通过她们的八卦和小道消息,能分析得有用消息,好让自己尽快融入这个朝代,她差点要打起瞌睡。
  下午跑了一趟老林子,起先又被她爹吓一跳,说真的,现在坐着坐着,她越发感觉好累好困……
  “安安,你说咱们自己养小鸡好不好?鸡蛋能卖钱又能换东西,等天冷又能卖鸡,有钱了,咱们今年就能做新棉袄。”
  被关小竹这么一说,关平安顿时精神一振,她疑惑地眨了眨一双大眼睛,“可奶奶养了啊?”
  “笨!奶奶养得是她的,我说的是咱们自己来,你找三叔要养鸡,三叔一定会替你想法子。”
  关平安歪着小脑袋想了想,“不行,我太小,奶奶不会同意。”绝口不提她爹,想拿她爹当刀使,也得看她同不同意?
  关小竹这个急呀。
  她记不清是明年还是后年,屯里开始割尾巴。当时这小丫头一命呜呼,三叔把大伯两口子打的差点打出屎来。
  后来他更是一刀捅死了两头猪,还宰了鸡,非说他闺女不能当饿死鬼。闹着闹着,她奶奶气病了,家里也没几只鸡,才逃过割尾巴这一节。
  她清楚记得今年是能随大家伙各自养鸡。因为前世她三叔闹啊闹的,闹到还没到大年三十儿终于分家。等到过年那天,她娘还说幸好她姥姥养了不少鸡,那天她还第一次吃到鸡腿儿。
  接着后来……
  连母鸡也不让多养的时候,自留地都要收回,院子里的果树超过两就得砍,大人们每天吩咐孩子们在外能不开口就不要开口……
  关平安注视着她这位三堂姐变幻莫测的小脸,硬是瞧出了她眼里的恐惧和焦虑。就一个养鸡,至于吗?
  难道又是到了她爹说的前几年饥荒?不可能!要是饥荒,养鸡还得占地,不是该先建议前后种满粗粮?
  关平安对着失神的她突如其来的问了一句,“不能明年养鸡?”
  “不行,太迟……”关小竹顿时警觉地住了嘴,一双眼睛扫向周围,见没人注意她们姐妹俩交谈,顿时松了口气。
  随即她紧盯着关平安。
  关平安一双小手撑着下巴,疑惑不解地看向她,“三姐,咋啦?”
  “没,明年太迟,今年过冬咱们没棉袄会冻死。”
  “哦。三姐,你喜欢啥样的棉袄?”
  “去年志红的花棉袄就很好看。安安,记得今晚就跟三叔说,回头三姐给你撸槐花捡洋辣子抓蛤蟆抓知了。”
  得了,关平安终于放心,这不是她那个冤家嫡妹!那位看到虫子可不得哭死,还捡洋辣子?
  那就好,她也不想手上再粘血腥。当然秘密还得要挖掘,这个不急,到了该知道的一天总会来的。
  至于养鸡?
  嘿嘿,后山的小可爱们都等着她呢~


第19章 繁忙清晨
  天空微亮,星辰尚未退去,裹着小脚的关大娘穿着泛白的蓝布偏襟薄袄,上面东一块西一块的打着补丁。
  颠着小脚,她掀起门帘,来到外屋地,斜了眼西屋,开口骂道:“一个个都当自己是大少奶奶呢。
  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还想等着老娘伺候你们,满屯子里找找,看谁家媳妇比婆婆起得还晚……”
  正房西屋,炕上躺着的关有福在骂声中惊醒,一睁开双眼,瞥了眼睡得跟死猪似的媳妇,伸手推了推。
  “别吵我,困死了。”
  关有福往她身上扭了一把,咬牙切齿道,“还不滚去做饭。”
  刘春花闭着眼滚到一侧,张嘴骂道,“小梅,你个死丫头还不快起来,生你有啥用,还不如生头猪……”
  关小梅将被子往头上一蒙,随即飞快地钻出被窝,套上一身就衣裤,拉开破帘子下了炕拖着鞋子出去。
  “闺女都起来了,你还睡?”
  刘春花被自家男人压制的怒火吓得一下子睁开眼,哀怨地朝他翻了个白眼,“你咋不起来?今儿还没挑水呢。”
  “滚!”
  等她磨磨蹭蹭地套好衣裤来到外屋地,关小梅已经接过关大娘递给她的一瓢玉米渣子,切起野菜。
  关大娘的眼刀子一个个的“嗖嗖”往儿媳妇身上甩,“还不快点?”
  “每天催催催,催命呢……”刘春花避开她跑到灶前,嘟嘟囔囔的打了个哈欠,拉了把凳子住下。
  “老大家的,你嘟囔啥?”
  刘春花脸皮厚的很,对婆婆的话,置若罔闻,“娘,小点声,别吵醒了大伙。”
  关大娘眼神凌厉的剜了她一眼,颠着小脚出了门,走到后面三间屋,在二儿子的窗下,敲了敲糊着纸的窗户。
  赵秋月不等婆婆开腔,连忙回道,“娘,孩子爹已经去挑水,我马上就来。”
  关大娘张着的嘴闭上,鼻腔发出一声“哼”,顺着墙根往东走。
  关有寿自从二嫂回话,就麻溜套上衣裤,此刻速度极快窜到院子,对着要举手敲他窗户的关大娘哈哈一笑。
  “傻笑啥,显你牙白?还不快让你媳妇出来,后院的活干啦?家里自留地上的活都干完啦?你二哥都知道一早去挑水,你们是各个擎等着吃白饭……”
  关有寿无语地摇了摇头,转身进了屋。
  真是一刻都不让人安歇,还以为昨晚贡献出三块多钱已经撸顺毛消了气,原来都攒着等着呢。
  他俨然忘了昨晚临睡之前,他以连外人都知道过来关心,自家人还好意思抢孩子一点吃食为由,将大伙送过来的礼全藏自己屋里。
  关大娘可不就正憋着这口气。
  东屋里,关有寿拍了拍要起床的闺女和儿子,“你们接着睡。”
  关平安担忧地看了看他。昨晚自己睡得迷迷糊糊的,依稀可见她爹一宿不是摸着她的脑袋就是辗转反侧。
  这人都没睡个踏实,现在不再歇一会,迟点上工哪会有精神,身子如何吃得消,又吃的差劲。
  一想到这,等父母一离开,关平安立即一个骨碌起身,手指头戳了戳又陷入梦乡的哥哥小脸蛋。
  嗯,睡的可真香。她索性悄悄地起了身,轻手轻脚的穿好衣裤,随后蹑手蹑脚的走到正房。
  不知是谁正在打着雷似的呼噜身,此起彼伏的,跟昨晚的耗子“吱吱吱”的叫声一样扰人心烦。
  关平安站在外屋地的门口听了老半天动静,一直未有她娘的声音,倒是大伯母咋咋呼呼地让二伯母煮猪食。
  不是都说好,一房轮一天?
  只能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她二大娘咋就不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