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爹,我过来端肉。”心虚的关平安朝他讨好笑笑,心里暗暗叫苦,她又出不去,该咋办呀?
关平安是端着一盘肉溜了,但关天佑在呢,他可是答应妹妹去趟县城,只有马大爷他们都去,禁足令才无效不是?
“大爷,你发现了没,我凤姨最近老是胳膊酸?都是累的。我凤姨不容易啊,一年就没停过手。”
关有寿顿时笑喷,手上的小木刀差点戳破狍子皮。这个兔崽子,你懂你凤姨为何会胳膊酸?
马振中没有好气地用胳膊肘往他身上一撞,“行了,你就说你想去城里干啥?”
“没干啥呀,我们就是怕你们大人累了。”
“听见没?你儿子担心你累着!”马振中加重累这个字的语气,调侃地看着哥们,“你说咋整?”
“爹,答应呗。”
“行啊,回头我跟你大爷俩人去一趟。”
“带上我呗,我还没见识过用电咋磨面呢。”
小兔崽子,跟你老子斗?关有寿眼里闪过笑意,低头继续忙着手上活,“急啥?总会有机会涨见识。”
“真不带我去啊?爹你不是说啥都要懂点,将来才不会被人给蒙了?”
“天冷,等明年夏天。”关有寿停了一下,“你要走,你妹妹肯定也会想走,为了以示公平,爹只好一视同仁。”
完了~
关天佑垂下双肩,“爹你故意的。”
“哈哈……傻小子!快去告诉你妹,计划失败。孩子们,再接再厉哈。”
外屋地烧火的关平安摸了摸鼻梁,就知道她爹最后这句话是故意对自己说的,这心里郁闷得嘞。
哼~不让我出门,我就霍霍东西。
我娘问了,我就说你让我干的,看不掐你。
时隔一日,关平安欲哭无泪地看着她爹真架起牛车跑了不说,还朝自己比了一个二,我才不二呢。
气得关平安跺了跺小脚,一等她娘被叶小凤拉去串门,她速度倒回外屋地。
舀面,和面,剁馅。
再跑去挂在一侧墙上的椴树叶子。
这叶子别瞧着不起眼,确实是好东西。
既能当蒸布,蒸熟的干粮还能有叶子清香,又能包干粮,还能烤叫花子鸡,寻常过日子还离不开它。
如今被困在家,哪也走不了,好气的。
那她就掌勺试菜得了。
让你们不准我出门。
叶秀荷从前院归来,高抬起胳膊,巴掌轻轻落下。
“嘿,嘿……娘~你回来啦。”哎哟,这世上咋就有她这么好的闺女哟,都舍不得让她爹背黑锅呢。
叶秀荷头疼地看着一大木盘内醒好的面团和案板上的馅料,“想吃饺子咋不早点跟娘说啊?”
“娘,还有包子!要不然我不会加白面。”全用苞米面儿的话,太脆,压根包不成圆圆的胖包子。
“妹妹是想多包些冻起来,想吃了就拿出来,不用你天天忙乎。”抱着搪瓷杯进来的关天佑赶紧解释。
叶秀荷看着杯子内混杂的黑芝麻绿豆黄豆,好笑不已,原来还知道做记号啊,“这又是想干啥?”
“哥哥怕忘了里头都是啥馅。”
“拿都拿了,咋不多拿些?”叶秀荷实在装不下去,忍俊不禁地笑出声,“你爹还说你今天准会整事,让娘看着点你们俩。”
关平安:“……”
现在再甩锅,还来不来得及啊?
“这不是挺好的嘛,娘还担心今晚不在家,你们饿了咋整呢。说是两小时,谁知道会不会又耽误到啥时。”
这锅不能甩了,再换一锅!“娘,我爹可说了他今晚会陪你上识字班。”不去的话,你掐他!
“你爹尽会哄人,他今晚有正事,不去都不行。”
关平安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第424章 识字班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关有寿用一根冰糖葫芦战胜了邪恶。
“爹爹,你下次再欺负我,我让我娘掐你哦。”
学坏了。
他的小棉袄真学坏了!
“嘶,你不说爹还没觉得疼。”关有寿紧皱眉头,慢腾腾地掀起右侧衣角,“估摸肿了一大块。”
关平安吓得连忙窜到他右侧,不停地嚷着,“咋样?扭一下疼,还是一抽一抽地疼?是不是破皮了啊?”
关有寿一手捞起闺女,乐得放声大笑。
“爹爹,你耍赖~”
“儿子,告诉你妹妹这叫啥?”
乐得咯咯直笑的关天佑脱口而出,“苦肉计破借刀杀人。”
关有寿:“……”
这下子轮到关平安放声大笑。
三十六计还有一招走为上计。
兄妹俩人强扭曲此意。
哪怕外面天寒地冻,闲得蛋疼的兄妹俩人一等天黑,陪同他们老子,忒隆重地护送叶秀荷“出征”。
马家祠堂。
刚临时架起木板充当课桌的新教室,已经人声鼎沸,不止有整个屯里四十岁以下的人员陆陆续续来临。
院子内点燃的一堆篝火还围着一群老大爷在腾云驾雾地唠嗑,清扫而堆的积雪也有不少小孩儿在嬉闹。
而面面相对的厢房内,更是不输于外面。
说是来读书识字的,可咋看咋都象往常在队院大炕上工干活,尤其老少娘们还各个手里都干着针线活。
见状,叶秀荷懊恼地瞪了眼爷仨,非不让自己带针线笸箩,瞅瞅……大家伙可都带了东西。
闹笑话了吧?!
“快来,我们在这儿。”
叶小凤的大嗓门终于解救了关有寿爷仨。
“安安~”马五丫从她几位姐姐身后钻出脑袋,挥舞着小胳膊连连招手,“我在这,快来啊~”
“五丫姐,你也来啦~”
“还有我呢~”梁志红从一旁也站起来,扯亮小嗓门,动静有些大,被她娘拍一下,屁颠地跑出。
关有寿失笑地拍了拍闺女帽子,“去玩儿吧。”
关平安一跑走,关天佑更是小伙伴多多,关有寿还没来得及转身,已经被马振中连拉带扯地拖走。
这一对哥俩交头接耳的,倒是让关有寿适时避开了篝火前的关大爷,还有正想上前的关有福哥仨。
叶秀荷就没这么幸运。
叶小凤她们几位是按照约好的,先来一步抢了墙角落的好位置,却阻挡不了自来熟的刘春花。
所幸,还没来得及多说几句。很快的,老会计喊起要上课,还特来事地敲几下不知哪来的破桶。
与她们猜测的一致,赵传元的妻子王巧娟果然站到一块黑板前面,双手搭在一张大桌子的讲台上。
她虽也姓王,娘家却不是王家庄的人,寻常也不往屯里串门,但丝毫影响不了大家对她的熟悉。
身任妇女主任的苗翠花先进来解释,“这就是你们老师,往后在课堂上就喊王老师。有啥不会的,尽管问你们王老师。”
说着她拍了拍手,“来,大家喊王老师好。”
结果底下老少娘们乐成一片,七嘴八舌地喊着王老师好,被苗翠花呵斥一声才稍稍安静下来。
但小媳妇还是有些面薄,镇不了场子。
这不,苗翠花一转身离开。
又有大婶问她来了,孩子谁带?王巧娟见状更是不敢多说言外话,直接开门见山教起生字。
而对面排排坐的老少爷们可就讲究多了。
一来小孩儿到天黑喜欢跟当娘的身边;二来有人瞎扯有一套。这不,他一站到前面就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马”。
“知道这是啥不?”
哥们一问,马振中一答。
“马!”
“对!咱们的小同学不错,马都认识,不简单啊。”
这哼哈二将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关有寿抬了抬双手,“咱们今天第一堂课呢,就先认识大家的姓名。一千五百个字,咱们就从这开始。”
在座的老少爷们绝大部分都已年过三十岁,记忆力肯定不如小孩儿,加上一个个的都忙,他还真没指望短期内各个学会一千五百个字。
但咋说呢?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与对面女同志只有一位王巧娟负责讲课不同,队里有文化能胜任的男人可不少,不说初中毕业的老四。
就和他年龄接近的赵传元,马振中、还有队长支书家的儿子,他们各个可是真正上过私塾的文化人。
之所以第一天就推荐他上来,关有寿心里有数。归根结底,在马赵两家之间,他是润滑油。
有那么一些,他代表了几家外来户的意思。
但是不管今晚以后换成谁谁来讲课,关有寿还是希望他敲一天钟,这些人都能记住木鱼声。
不再是仅仅为了应付队里任务,而是真正能写出自己姓名,甚至能写出一家大小彼此姓名。
世人都说识字不如会识人。
可你说说,你连自个大名儿都不认识,随便干些啥事都去按个手印,回头被人卖了可咋整?
长夜漫漫,大风开始卷着雪花呼啸而来,带着哨响,刮得人人缩着脖子,也刮得篝火晚会结束。
渐渐的,屋外闲杂人员也三五成群的结伴离开。
关大爷站起身跺了跺冻僵的双脚,再次瞟了眼讲台上既熟悉又陌生的儿子,转身跟着梁大爷走出院子。
曾几时,那么一个小小的人儿站在他前面,背着双手,一脸认真地对他说,爹,我要上学……
当初自己为何一口拒绝?
或许就是因为儿子的理所当然吧。
假如孩子说爹,我想上学,或许又是一回事。
小人却主意正。
按理自己当老子的不是该高兴?可却真是无法从心里喜欢。孩子越能干,不就显得他就有多蠢?
假如他三岁就能懂看人眼色,何至于家破人亡;假如他五岁就能为自己安排后路,何至于沦落成奴才。
明知不该怪在这个儿子身上,可为何次次迁怒?对了,都是那些人冒出一句句的赞美之言,再对比长相肖似他的老大,他越发的怕了。
怕这个儿子随了老刘家的根,怕这个儿子强过老大太多,更怕这个儿子偶尔瞟过自己时的眼神。
那是啥眼神?
没有老大见到自己时的亲昵,也没有老二见到自己时的敬畏,这儿子更像是高高在上的主子,就那么不经心的。
轻轻一瞟。
哪怕儿子很多时候态度很是恭敬。
可他知道,这个儿子从骨子里瞧不起他。
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就如此,他这当老子的压制孩子有错嘛?
其实当初那刻,只要这个儿子微微低下头,再恳求几句自己让他上学,自己真会心软答应。
“回来啦?”
关大爷搓了搓冻得有些发僵的双手,“真他娘的冷,往年这个时候,老三早就开始张罗……”
关大娘脚步一顿。
“你也别光顾着跟他斗气。我刚过去转一圈,这死小子不是养了条狗?咋就没一点动静?”
第425章 最好小手织得抽筋
黑子表示很冤枉!
小老大可说了N次,只要不踏入院子干坏事,它得大人有大量。你个糟老头坏得很,尽绕圈圈。
有位不靠谱的小老大,当小弟的可算被拐进沟。
黑子正暗戳戳地希望能有人非法闯入。
抓着一人,一脸盘带骨头的炖肉;抓住两人,一脚盘的炖肉呢……这账,它记得比谁都清楚。
结果空等了老半天,连跟根毛都没捞着,只好放弃它的小心思抖了抖,抖去身上雪花跑进堂屋。
两个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却让关平安感触良多。
有心不在蔫的,自然也有紧盯黑板的。
从马大丫到马五丫都在聚精会神地划着手指在腿上临摹,她终于明白自己为何忒喜欢这一家人。
尤其马五丫不是没见过她用废报纸练大字,却从来没提过一句,哪怕是隐晦地暗示她也想识字。
是她粗心了。
可以看得出小姐妹还认识其中有些生字,但她最多是停下手指动作,还是倾听着讲台上的声音。
可惜她哥哥不是她,要不然拐进来当媳妇很不错哟。
“安安,明晚还来不?”
“我得看我娘答不答应。”
虽这么说,但关平安知道自己不会再出门。
不仅仅是她的小葫芦要打理,还有她爹的毛裤总不能真过了年,还有好吵好吵,好多好多虱子。
她的听力和视力是真的又垮了一个高度,同样的,带来的困扰也不少。
四周黑咕隆咚的,但雪的颜色把一切映得都有个轮廓,大棉鞋踩在雪地上,嘎吱嘎吱地作响。
北风挟带着几声恐怖的狼嚎,呼啸而来,刮得人睁不开眼,直钻脖子,钻入心间,每走几步,就得停一下。
戴着风雪帽的关平安,脖子上扎着围脖,厚厚的棉衣,整个人裹得跟小熊似的,被她娘勒紧怀里。
明晚,她是真不出门。
到了大门口才被她娘放下地。
她还敢大晚上外出?
“汪汪汪……”
看着跑出迎接她的黑子朝院墙犬吠,关平安戴着厚厚手捂子的小手拍了拍它,懒得去关注谁曾接近过她家。
村口被人一守,整个外人莫进的架势,换成野兽下山,早就一片犬吠声,剩下的无外乎就是那么几个人。
说了平添心烦。
一家四口进了热气腾腾的正房,都不由地舒口气。
寻常人家为了节省柴火应付寒冬腊月,白天都是等做完饭熄了火。怕冷的话,炕底下也有专门的炕洞用来烧火。
他们家不止关平安陆陆续续地在后院堆了不少木头柈子,就是关有寿也是一有空就上山打柴。
如今最不缺的就是柴火。
接近与二十四小时没熄火。
叶秀荷率先跑去查看灶膛,往里面添柴,“听到狼叫了不?往后你们俩是真不能大晚上出去。”
“好。”
“孩子爹,要不,我就不去了,扣工分就扣工分。”
关有寿斜了媳妇一眼。
真不是怕学习?除了城里听不见狼叫声之外,但凡是个村屯,哪里少得了出现野兽的踪迹。
“明晚我就不用过去,到点去接你就行。”
“还不如你在家教我。”
呵~
然后呢,不是这里擦一下,就是那里抹一把,再不就是尿遁?哼,还说闺女,这点就随了你。
“不急。”关有寿见俩孩子还想脱毛衣毛裤,连忙阻止,“我去抱些柈子进来,你看着点他们。”
要想屋内温暖如春,说来说去还是需要柴火。
而且一般柴火到下半夜就会熄火,还没到天亮被窝就开始凉飕飕;能烧到早上的,还得靠粗壮结实的柈子。
这样的木头柈子还有一个好处,已经烧得开裂或是成小块的时候,把烧黑带火的碎木头夹出来用土盖住就成了炭。
外屋地左右各盘一锅灶,都是连着屋里的火炕。
叶秀荷用火钳夹出灶膛内的这些碎木头放入瓦瓮里面,正好瞟到俩孩子蹲在另一侧灶台前。
她闺女抓着地上的炉钩子,几下就从灶坑里刨出来两个烤得焦香的土豆,又刨出一块泥团。
“你们啥时搁里头的啊?”叶秀荷记得自己出门之前有检查过两口灶,“搁火盆里烤多好。”
“嘿,嘿……好玩儿。”
“土都冻上了,哪来的泥巴?”
“我和妹妹俩之前挖了老一大桶存在地窖。”
“娘,我还想存些冰块。”
“现在还太早,里头东西又多,等明年二三月都来得及。”叶秀荷想想,“回头娘去队里要桶羊奶,咱们熬了冻起来。”
“再往里头搁些果酱,酸酸甜甜的,等天热了准解渴。”
关有寿抱着柈子进来时,他们娘仨已经在商量该制些什么冰饮料存到地下室,听话意这动静估计还不小。
“爹爹,你说咋样?”
关有寿脱了大棉袄,接过媳妇递来热腾腾的毛巾擦了一把脸,斜了眼闺女,“你吃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