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大爷的,还是我去找人张罗的呢。”
林子森果断把手上借来的土篮子和耙子递给关平安,“他们几个光会耍嘴皮子,赶海都不带上家什,也就你二大爷我最靠谱。”
这话一停落,得罪了一大票哥们,很快回应他的是左边一句滚犊子,右边一句滚蛋,还有踢腿而来的暴力。
被四人围攻的林子森立马往后一闪,“哎哎……在孩子们跟前,你们好歹得有些长辈的样儿啊。”
“我让你瞎得瑟。”
“咋就不让我说实话啊?”
“快点,咱们抓胳膊的抬腿的把这家伙扔海里头。”
“这主意不错,给他洗个冷水澡。”
林子森吓得撒丫子就跑,嘴上还一个劲地挑衅,“来啊,来啊。”
闹成一团的这一幕乐得几个孩子咯咯直笑,更是让关平安笑弯了眼。
这些世叔世伯们,连同她爹在内,还有没来的仨人,这八位,统统都是不靠谱的,玩心比谁都重。
别以为她没瞅见赶海的工具都是后面一位陌生大叔一人双手拎过来,只不过人家现在是跑去帮忙捞猪。
第387章 留宿渔家
去捞海猪的小队伍终于返航。
而沙滩上,已经有人把解鱼的工具都放置妥当。
舢板还没抵达,沙滩上又有些两位穿着水靠的渔民们急匆匆地冲进海水,一人一边将舢板快速地拖上沙滩。
紧接着更多的人跳上舢板的,还有帮忙拉绑海猪的绳子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两头一大一小的海猪终于上了海滩。
没见过世面的几位“外来户”遂奋力挤进去一探究竟!
别说,还真是大黑鱼。
最大条的“黑鱼”,躺在沙滩上足足有一米五多长,头部、背部等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痕。
比它稍小的“黑鱼”也有一米长,分量比老大轻了些,也足有上百斤重,身体部位也有几处不同程度的伤痕。
这时一位老大爷开始用刀划开了最大那条海猪的胸腹……霎时间,一股极为刺鼻、特别腥的味道扑鼻而来。
关平安迅速往后撤退,却发现围聚一起的人群丝毫不见嫌弃,反而各个激动得眉开眼笑的。
“瞅瞅,猪皮下的那一段多肥,熬制出来能有不是荤油。”
“皮子也能做不少靴子。”
……
也是,她低估了现状。
不说这三四百斤的肉,对于往日没什么油水的人家来说有多重要,就此刻还有不少人穿草鞋。
特别是在渔民们都开始担忧冬日果腹大事儿之际,这绝对是及时雨,让各家都有指望能过个好年。
两条鱼一一被放到案板上肢解,随即分类放入一个个大木盘和大木桶,开始有人拉回队院。
不管是生产队制度,还是渔村祖辈流传下来的一套规矩。
这样的肉食,整个渔村的人必定都不会落下谁家,即使没人过来出把力,也都能分上一些。
通常都是谁家发现的,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有功的自然就会是最大的一份,要不然以后别人谁还会用心不是。
这回倒是外人发现,他们也不小气,包括队长在内的都喘着粗气,高声喊着关有寿一行人一块回去。
如此腥味的东西,说实话,还真没兴趣,但到了这会儿,其实沙滩上也没什么好东西值得赶海。
而且迟了一步过来的马振中仨人也算喝饱了海风。当然,他们更多的是怕几个孩子会冻出个好歹来。
海边气温可不比内陆,再说赶海也不急一时,于是一行人也跟着人流撤出沙滩回到村庄。
这次借宿的一户人家,院子离海滩其实不是很远。阳坡、地势比较平缓,站在院外还能欣赏到海景。
与整个渔村人家的海草房一样,这户人家的屋顶也是用海草晾干后,一层层的,铺就而成。
远远望去,整个渔村的屋顶都尖尖的,时间一久已成了一道灰褐色和暗黑色相间的风景,相当有地方特色。
一行人还没进院子,从这栋海草房里面冲出一对年约三十的夫妇俩人,也不去队院领肉,态度还忒热情。
尤其是这家大娘,留下男人招呼关有寿五人叙旧,她自己则连拉带扯地推着四小孩儿进屋。
不光是早早就腾出西屋,南北大炕上烧得热乎乎的,而且他们马车上的旧棉被也被折叠得整整齐齐铺在上面。
“冻坏了吧,赶紧上炕。”
对方家里的小孩不少,三男二女,其中有三位刚才赶海时就认识,这一下子全一股涌到西屋。
“快上来,等会咱们就能吃咸鱼饼子,我娘还熬了海鲜粥,很好喝的,我能一口气喝上三碗。”
“谢谢大娘。”
“谢啥,你爹他们跟你大爷都是打小就认识。快上炕,等吃饱暖和了,晚上让你大丫姐带你们去赶海。”
“大娘,晚上也能赶海啊?”
“今儿白天九点退潮,晚上九点也会退潮。吃了饭我带你们先去南面放几个鱼篓,没准能逮着大龙虾。”
“海子哥,你懂得好多啊。”
一群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好不热闹。
外面关有寿闻言倒是放了心,与大家去了相距不甚远的隔壁,那里还有一帮子年幼相识的朋友。
炕桌上摆满了各色各样的海鲜。
蒸飞蟹、炒海胆、海蛎子、虾爬子、花蛤、蚬子……炕沿还放着一脸盘煮熟的大大小小海螺。
关平安眼睛都看直了,不知该先吃哪个好。这里面很多品种,她都没吃过,压根不知道味道如何。
她看向了关天佑。
兄妹俩人都差不多。
正当她打算先抓海螺,这个保险,挑肉就行。一筷子的东西夹到了她的碗里,“这是海胆,你先尝尝看好吃不。”
这东西现在黄黄的,和赶海时见到的完全不同。
关平安顶着她石头大娘的笑容,用筷子夹了点起来放嘴里,这一吃口感还真不错,鲜甜细滑。
“真好吃!哥哥,你们快尝尝。”
石头媳妇又夹了一筷子的东西到她碗里,“这是炒的海蛎子,你们先吃这些不费事的,吃饱了再挑螺。”
“大娘烧的都很好吃。”
石头媳妇放下筷子,失笑地拍了下她的脑袋,“海子,你们教弟弟妹妹们咋吃。娘去队里领东西,不够了外屋还有。”
“好。”
她这一离开果然是对的,孩子们更是毫无拘束,围着海子兄妹几个边吃着边溜出一个个问题。
“海子哥,你们真幸福,有这么多好吃的。”
关天佑瞥了眼马明江,夹了一筷子海胆放入妹妹碗里,“海子哥,你们赶海的东西不用交给队里?”
“渔船打上来的会上交,队里会送到渔场。我们平时吃的都是赶海得来的东西,你们家呢?”
“除了野菜野果子,其他都是队里的。就说我们那的河吧,我们能钓两条解解馋,可多了就不行。”
“那我这比你们那边好多了。”
这边男孩子一边吃着一边交谈,那边关平安也与她的大丫姐在交头接耳——她也有很多疑问正要解开。
比如屯里老人都是翻过云山就是海,可她瞅了老半天,大山还是大山,但绝对不是她屯里的云山。
再比如,瞧着人家男主人跟她爹他们挺熟稔的,说是少年玩伴,总不可能也跑个老半天过来一趟。
这可涉及到她将来的美食大业。
来,来,来,咱们接着唠嗑。
第388章 上岛“串门”
时隔十年,少年伙伴再次相聚,隔壁院子也好不热闹。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让他们在少年时就能跨山涉水相识,还至今不忘的,都是一丘之貉。
用如今的形势来说,各个都不是安分的主儿。
这不,聊完各自的情况,哀悼完当了海龙王女婿的那一位,再鄙视其中两位入伍一去不回的。
九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聊着聊着,这不,吃饱喝足,一时兴起又以重温旧日为由,溜了出去。
如今不止以种田为生的农村生产队是以集体所有为主,就连渔村也是如此,个人船只早已归属大队资产。
可这些人硬是本事了得,拉出了一条舢板。
干啥呢?
去岛上“串门”。
海岸线周边不单单有渔村,还有附近海岛上的村庄,那座岛上人口也不多,有个几十户人家。
“看好弟弟妹妹,有事找你大娘,爹和你叔他们明早就回来。”匆匆留下几句话,马振中拽走哥们,撒腿就跑。
“你们说大人们去哪儿呢?”
“快趁热吃,吃了晚上我带你们去赶海。”
要不,我先挖坑?
关平安眨了眨眼,果断跟着小伙伴们回屋。
可惜这次她娘没来,要不然更好玩。就是不知今晚她和她凤姨俩人会不会怕,她爹没在家,老院那边有没有人出幺蛾子。
大黑应该守得住大门吧。
马六屯。
马振中家。
叶小凤听完大儿子逃学,气得咬牙切齿,“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他老子喜欢逃学,儿子也学样。”
叶秀荷乐得抿嘴闷笑。
“你要是随你爹,瞅我不削你!”
此话一出,吓得小明河机灵地逃到叶秀荷怀里,“老姨,我饿了。”
叶秀荷抱着他下了炕,笑道,“行了,这么大孩子咋会不想玩儿。走啦,等会又有人过来串门。”
“对,对,对,快走。”
俩人带上孩子刚回到关家小院,还没吃上几口,外面就响起刘春花的声音,“秀荷,在不在里头啊?”
乐得叶小凤“噗呲”地笑出声。
“娘,里头没人。”
“老三家的,快开门,我今晚陪你。”
“娘,别喊了,我三叔说不定要回来了。”
“不是说明天回来?”
叶小凤更是笑疯。
叶秀荷拍了拍要冲出去的黑子,“别搭理她,你只管吃你的,她喊了没人应,自然会回去。”
叶小凤侧耳旁听一会儿,还真的骂骂咧咧地走了。
“你说咋就会有这样的人?”叶秀荷翻了个白眼,“响午在你家那会儿,我就回了她不用。真没完没了了。”
“你得学老三。”
“学他干啥?这会儿不定在哪儿正乐呵着呢。”
确实如此。
一处岩石前面。
先渡过海而来的关有寿和王启发俩人忍着昏头晕脑,一等小伙伴重新上船去接人,立即唱起“哦啊哦”……
吐得稀里哗啦。
吐干净了,涑口完毕,俩人不约而同地用腿一拨沙子,赶紧消灭现场,相视一眼乐得哈哈大笑。
马振中仨人摇摇晃晃的好不容易下了船,又好不容易地来到汇合点,迎面而来就是好一阵的嘲笑。
“瞅瞅……真不够爷们,腿都软了。”
“三哥,我咋瞅着他们尿了。”
“不该啊,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尿床?别说,还真闻到一股臊味儿。”
“哎哟……当年那个谁谁啊,还笑话咱们?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1、2、3!吐!”
马振中气得指着这俩狼狈为奸的手指都在抖索,“老子死也不会吐。”
李子森摆着手,有气无力吐出一句,“憋啥,你想撒尿能憋住?不行了,老了、老了,腿都软了。”
“哈哈……”马振中是真的笑喷,光荣地成了第三位稀里哗啦再吐的“歌唱家”,也惹得李子森跟着又是一阵好吐。
一旁的程浩吓得赶紧跑开。
好不容易缓过劲儿,他狐疑地打量起关有寿俩人,“你俩真没吐?不可能!以前你俩一上船就得吐。”
“你也说那是以前。”关有寿果断转移话题,“他们几个还要几趟上岸?”
“船小,咋的还得两趟。”程浩赶紧一边低头寻找可疑证据,边回道,“说是咱们今晚不回去。”
“啥?”关有寿一脸惊悚,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得先回去。”
“你还装!大发,你脚上是啥?”
“嘘~耗子。”关有寿伸手朝前一指,“快瞅,那有好多鸟儿。”
涑口后的马振中失笑地朝他踢了一脚,“爹的小棉袄,看好哥哥们,爹明早回来给你带大海螺啊。”
谎言不攻而破。
几人顿时哄然大笑。
岛的对面。
整个渔村从天黑之前到了夜晚,还陷在欢乐的海洋里,家家户户领到海猪,还是熬油的熬油,腌肉的腌肉。
闻久了,倒是不再觉得腥味。
暖烘烘的炕,对吃饱喝足又玩累的小孩们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不一会儿就发出小呼噜声。
关平安被一泡尿给憋醒,闻到海鲜的气味儿,顿时一惊,侧头一瞧……还好,她哥哥正睡在旁边。
可别丢了爹,又丢了哥。
“醒啦?”外屋正在忙碌的石头媳妇压低了声音,“是不是睡不惯?”
关平安连连摇头,“睡得可香了。大娘,我不走远,我就在门口看大海。”
“呆一会就进来,晚上海风大,别冻着了。”
论乖巧,关平安自认第一,她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的呢,闻言她赶紧连连点头,飞快蹿出门。
这不,解决了难题,她摸着小肚子又进了屋。
林海兰见她跑来,往长板凳一端挪了挪,“快过来烤火。”
“大丫姐,快九点了。”
言外之意就是咋还不去赶海?
“不急,让他们多睡会儿。”
那才糟糕!
要不是自己擅自离开会吓到人,
关平安使出浑身解数,务求赶在前头。至于哥哥他们?睡得正香,咱们还是别去喊醒他们得了。
半夜三更的外面多冷呀。
万一冻着了呢,是不是?
可时间一久,关天佑也起来了。
“妹妹?”
得,跑不了!
一群小孩在他们的海子哥带领之下整装待发,拎木桶的、拿耙子的、抓小网兜的、提风灯的,各个带上赶海工具,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海边。
第389章 深夜赶海
夜晚的海滩伸手不见五指,这个时间点赶海的人都还没来,寂静的只听到大海的波涛冲击礁石的声音。
“等会儿你们都别跑远了。”
“好!”
异口同声的声音让海子乐出声。
不过赶海也就那么两个小时,而且很快就有不少人也会出来,大家顾不上多说几句先往沙滩而去。
此时海边潮水才刚刚开始退去。
在风灯照耀下,不止可见被海浪留下的海草海星,就连小螃蟹也四处乱窜,低洼处还有些积水未散,里头好似还有蹦跳的小鱼小虾。
哎哟,全乱了。
各个拿着小工具蹲下就捡就挖,管它是啥,能吃就行。
敲海蛎子?
白天已经好多人在敲个不停。
关平安则拖着箩筐,以他们为中心,快速从东到西的来回扫荡。
但逢是她刚认知的能吃的,先捡起来扔进筐内。更别说海参和昆布,这不能怪她,独独这两样,她最为熟悉。
过去海参是贡品,而昆布不仅仅是食材,更是药材。
来来回回的捡了一圈……接着她来来回回的“犁地”。
那边海子兄妹几人还在指导小伙伴们如何找如何挖,她手上的小木铲已经挥舞地相当起劲儿。
她是见到什么都要,可偏偏一头箩筐始终只有一个底儿。
夜色遮住了她一双“作恶”的小手。
真冷!
可你能不能套上手套?
小小人儿把冻僵的双手送到嘴边呵呵气,接着再来。
你退我进。
以她这样的速度,海浪只能一个劲儿的撤退。
陆陆续续的有人过来赶海,可偏偏今晚真是奇了怪了。
——不单单没啥东西可捡,连挖些飞蛤、蛏子啥的也不容易。莫非龙王爷也开始变得抠门?
其实哪是龙王爷小气,人家出手大方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