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说看到那只兔子了没?这是老爷子有意补贴咱家,你们一定要记在心里好好孝顺老人家,这点他同意。
太爷爷确实对他兄妹俩人很好,就连太奶奶他们也是如此,早早就说反正他们家都要做饭,到时候就多做点。
虽然拒绝了,但这也是心意不是?
唉……
小天佑目光再次望向西屋,他好像能懂妹妹为啥老盼着长个了,看来他还得快点学好本事。
关天佑定了定神,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新鲜,随即缓缓吐出一口气……渐渐的,他的呼吸越来越有规律。
这会要是关平安在场,一定会惊喜万分,她的小兄长居然开始无师自通的摸进心法边缘。
可惜,她正酣然入睡。
关平安一觉醒来,外面已是太阳升起,她的枕头边还放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端端正正的送饭几个字,说明时间已过了9点。
她立马一个骨碌起身,趴在窗口一瞧,果然院子里已经晒满东西——顿时呲了呲牙,她哥哥可不得忙坏了。
关平安洗簌完毕,绕着前后院转了转,可等她收拾一圈,就连午饭都先准备好,还是不见她哥哥的小身影。
这下子,关平安再也坐不住。
按理来说,她哥送完早饭就会回来,可连小黑都不在家,她就不能确定是它还是她哥带走黑子。
外面还是干得热火朝天,广阔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汗流浃背的村民们忙着收割,忙着搬运。
关平安还走没多久,就被一处场景所吸引——那是一大片半坡沙地,种植了屯子主要口粮——地瓜。
此刻那里也是人声鼎沸,不同的是响起的都是稚嫩声音,地瓜地上差不多挤满六七八岁的小孩们。
这是要搞啥幺蛾子?
关平安连忙跑近,乌压压一片的毛小孩,还真有她小兄长,当然更不了小姐妹马五丫和梁志红。
她记得马五丫提过秋收时节,小丫头要是忙到半夜一天能有八个工分,昨儿她还好奇这工分哪来?
生产队是有规定孩子们参加秋收劳动,按半劳力算,每天记五个工分。但这是相对于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
就如她关小梅和关小兰俩人,往年都是等过了两天队里收拾完麦田,直到收割苞米,到场院掰苞米棒子开始才有工分。
今年倒是听说她们又长了一岁,经过她祖母、她大娘二大娘反复纠缠,终于让她们加入这半大小子之中。
可这会儿又是怎么回事?
不是还得等两天?难道纠缠的娘们多了,队里又立了什么新规矩?
“安安,快过来。”
与埋头苦干的马五丫不同,梁志红先眼尖地发现关平安的到来。
“你们咋都在这儿?”
“我们得赶在下雨之前把地瓜蔓给割掉,瞅见露出的小堆了没?回头大人们只要刨出地瓜就行。”
这我懂呀,地瓜易种易收,就是怕水淹。
这个时候怕的就是下雨,一下雨地瓜就会被浸泡在泥土地里,更怕遇到雨后接连几个阴天。
好不容易抢回的地瓜,连晒地瓜干都没法子,没几天就长毛发霉,眼睁睁地看着一年辛劳所得付之东流。
可我想知道的是,新规矩都有什么内容?
排在最前面的马五丫懂小姐妹的心思,打量一圈,先停下了活儿,招了招小手,悄声说道:“这回只要满了五岁,干活不要砍伤了地瓜,割下来的瓜藤拉到场院,都能按重量过秤记工分。”
关平安眨了眨眼,“打猪草?”
马五丫乐得连连点头,“你还能赶上回去做饭。”
这么好?
关平安撒腿就往左边跑,跑哪儿呢?当然是她哥哥那。有人专门看场呢,可不是让你们东割一块,西割一块。
这里就跟她爹割麦子似的,一群高矮不等的毛孩子们一字排开,整体割着瓜蔓向前面逐步推进一大段。
随后一声号子,大家伙再七手八脚地把割下的瓜蔓都拖到地垄上,接着再倒回去整体向前推进。
“妹妹,你醒了啊?”
关平安连忙将水壶递给他,“醒来好久了,哥哥,你歇会儿,我来。”
话还没说完,只见她已经抢过镰刀——右手握镰,左手捋着瓜蔓,刷刷作响地割起来……
妹妹能干,压力好大呀。小天佑无语地看了看她,麻溜回家去拉推车过来,嗯,顺便拿把菜刀。
割了一会儿,关平安可算明白她爹为何喜欢第一排,她前面的简直太磨叽了,能不能快点?
急死人!
等号子再一次响起,她不干了,坚决要排在第一排!不听?别以为你比我多长了几岁,我真揍你!
于是,关天佑回来时,他牛逼哄哄的妹妹已经飞到最前面,左边是12岁的号子手马大河,右边是8岁的马五丫。
这仨人疯了似的早已排在前面的前面,瞧把你们仨能的,把后面一排抛得远远的,咋就忘了团结精神?
赵铁蛋扭开看到好哥们的小黑脸,顿时笑喷,连带着身边的马明海,梁志国几个小伙伴跟着哄然大笑。
“笑啥?我妹妹就是这么能干。”关天佑说着也忍不住笑出声,“别傻乐呵了,咱们可是爷们。”
自认是爷们的一群小屁孩还真又麻溜开始干活……
第321章 你太小瞧哥哥我了
凡事有了开头,接下来就不是这些孩子们想不干就不干了,尤其你们都辣么能干,想溜?
没门!
在没有任何机械收割的年头,人力才是决定一切的主要条件。别说你们,就连刚刚会走路的奶娃娃都好忙的。
麦场上铺满了还没去杆的麦子,沉甸甸的稻谷更是陆陆续续地被一辆辆的板车拉回堆成垛。
如此一来,露天下就少不了麻雀那些鸟儿和小鸡们过来啄食。
可整个屯子人已经忙成一团,就连年迈的老大娘都在苞米楼子附近急着掰棒子,那谁来赶这些“偷食者”?
于是奶娃娃队伍随之成立。
一群刚会能蹦出几句话的奶娃娃们见鸟儿过来,挥舞着小棍子,尖叫着,还没等迈着小腿走近,都被他们给吓跑了。
这心里得意呀,各个像打了一个大胜仗一样。
可总有落败之时。
各家各户全员出动,没人守在家里,有些公鸡就爱带上妻妾孩子“逃狱”。
这不,很快的,奶娃娃们遇到上有鸟儿,下有大公鸡带着几只母鸡,这回敌人可就太“强大”了。
偌大的一个打麦场霎时间响起稚嫩的哇哇哭声,公鸡的哦哦高叫,还有四处惊起的鸟啼声……
这一幕时常让无良的大人们帮着赶走毫无惧色还拍着翅膀的大公鸡的同时,也乐得哄然大笑。
忙,到处是汗流浃背的一片繁忙。
这边关有寿还在割着麦子,原本跟着后面扎捆的叶秀荷也轻松不了,手脚灵活的大娘代替了她的位置。
——她也被调去割稻谷。
为了抢收,现在已经一人顶俩用。
尤其麦子和稻谷这些细粮,不止为了完成即将到来的公粮任务,更是这两样比苞米更难伺候。
苞米收割了还能掰下来直接先放楼子里晾晒,但这两样作物,工序多了不说,要是来一场狂风暴雨,一旦伏地,更要抓瞎。
要不怎么说与老天爷争时间,以前不是没遇上这样的情况,不止下暴雨,还连绵不断地下着小雨。
麦子和稻谷全发芽不说,提前抢收回来的一部分还全靠各家各户的大火炕烘干,不得不先重点照顾。
到了大中午饭点,照样在田间地头吃饭。
今天一早生产队杀了猪,每家每户也能按人口领了肉,加上队里送来的肉汤,倒是有了油水。
关平安更是趁机多添了一碗小豆腐块那么大的,肥得流油的红烧肉。
累得一塌糊涂的关有寿两口子压根没发觉自家小孩又跑出来赚工分,匆匆地吃完就在树荫下休息。
他们夫妻俩人是公认的能手,还都靠在前排,压根不用像其他人家一样,下了工还去找记分员核计一天工分。
因而错过了第一时间得知消息。
但纸里是包不住火的。
可有什么办法?
整个屯子的村民,不管老幼,个个都是从鸡叫开始出门一直干到伸手不见五指,接着挑灯夜干到了十点多钟。
这一下子,就连关有寿都无话可说,没瞧都说了只能看出这几天是大晴天,麻溜抓紧抢收。
唯一让他庆幸的是,相比起其他被晒成小黑炭的孩子们,他家一对孩子还好了点。起码小手没起水泡,原本白皙娇嫩的小脸变成了浅蜜色,配上红通通的脸蛋,倒是显得更健康,能在容忍程度。
再说还真阻止不了,他闺女玩嗨了,一双乌黑的大眼,转得可快了,一瞧就知道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爹爹~我真不累。
关有寿:“呵~”
这点活累吗?
要关平安来说,你还别不信,这点活还真不算什么,她深记自己每晚值班巡逻乃是大事,岂能会因小失大?
按理她还是不需要出工。
可谁让她担心小兄长呢。
也不知是不是她是小葫芦主人,全家身体素质无疑是提高了很多,但与她还是不能相提并论。
父母是大人,他们懂得轻重;唯一就是小兄长让她操心,再聪明毕竟还是年幼受不了小伙伴们激将。
所以她只能跟上,尽量让他轻松点。
呵~只能说你太小瞧哥哥我了。
接连干了一周,关天佑见除了捡麦穗没什么活,开始想撤退,小家伙脑袋瓜好用,他知道赵家有特权。
为了养足精神夜间巡逻,赵家祖孙三代都是轮换着上下工,晚上值夜班当然白天就可以休息大半天。
就如他妹妹,可没法子,他妹妹不机灵,劝了也不同,一听有工分可以赚,她就屁颠屁颠地跟上。
那几个工分能抵得上挖草药采山货?
劝了也不听,小天佑索性跟准了小伙伴赵铁蛋,时不时地嘀咕昨晚他妹妹巡逻又遇上啥好玩的;要不就是来几句,山上的黄芪,党参,元胡这些药材正是采集的好季节,过了就可惜了。
当然,他自认够哥们,绝不糊弄小伙伴,他真是得了妹妹同意,打算带小伙伴走上发家致富道路。
被他挑拨几句,赵铁蛋心动了。
于是,俩小家伙密谋一番,果断在一个午夜时分逃出家门,结伴来到打麦场,嘿……他们也不说话就跟着。
关平安这两天正发愁为何野猪就是不下山,不料想她哥哥来了……不用多说,她最擅长撒娇卖乖。
加上俩小家伙一个个拍着小身板誓言扞卫屯子安全,惹得心软的老人们也就一口同意,但也立下规矩,不准跟着巡逻。
这点不用他们申明。
关平安也绝对不允许他们两个小家伙跟着去山脚下巡逻,这要是往常遇上什么的话,她自信能护得住哥哥。
但这一回毕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是在这些人老成精的老爷子们面前,她还不想暴露过多。
累得一塌糊涂的关有寿夫妻俩人丝毫不知儿子偷溜出去,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兄妹俩默契地隐瞒了下来。
啥?
你还想上山?
睡觉!
再等等,等你缓过劲。
哄好小兄长,从次日晚上开始,关平安还是带上了弓箭。她总有预感,连她哥哥都来了,这野猪不来就不来,要来准会来一大家子。
这神逻辑……
小小人儿背着一张大弓还是怪好玩的,惹得同样值夜班的赵传清捧腹大笑,用他的话来说你有弓高吗?
气得关平安差点暴走!
明明她就高出弓好大一截好不好?
第322章 还真是来了野猪的一大家子!
眼看再过几天,外面的苞米地和高粱地也差不多收割完毕,除了一人,别说队干部,就连老人们更是心情舒畅。
通常来说,野物下山都在收割前后,等这些作物连同地瓜起了,剩下小面积的作物,基本上用不着过于担忧。
虽然这仨孩子在身边挺逗的,但值夜班毕竟非常辛苦,尤其他们年纪大了,为了让年轻人多休息会儿,腾出时间抢收,到了凌晨时辰真的硬挺困意。
“爷爷,看来今儿个也没啥事儿,你们先去睡吧。再过一个时辰,大家伙也都起来上工了,我们就回去。”
赵传清是好意,可老爷子们还是各个抽吧着旱烟摇了摇头。
“岁数大了觉短,回去也睡不着。”
“多盯着点,我们几个老家伙无妨,别出岔子了。”
赵老爷子更是利索,大手一挥儿,“去吧,这儿有我们几个看着,你们出去到处转悠转悠。”
被老爷子赶出来,几个人又背起土枪的,握着红缨枪的,甚至某小矮人背着弓的,再次开始绕着山脚下转悠。
“小不点,给亲叔叔说说,这几天你赚了多少工分?”
关平安时刻主意着周围,心不在蔫地回道,“不是很多,早上补觉,就下午干一会儿,最多两个工分。”
“也不错了啊。”
不错啥哦……
为了不让自己陷于农活中,就不能过于张扬。
关平安只能参照小姐妹马五丫,可丫的还真连轴干活,天不亮就开始一直到晚上居然还真有8个工分。
“等一下回去你就不要再出来,靠麦场那里打个盹,要不然你的小身板熬不住真会不长个。”
“谢谢清叔,我不困的。”
赵传清算是了解这小屁孩有多倔,倒是没再绕着这话题,换了一个话题,“大哥,你瞅啥时能干完地里的活?”
赵传元摇摇头,“还没得很。”
“啊?”赵传清哀叹一声,“不会吧,我还想上山呢。”
“来得及。”
“咱们家里还有自留地呢。”
“很快的。队里都有安排,山货也占了大头。”
“我假期到了就得返校。”
“那也没法子,这要是跟去年一样,早早就有野物下山还能安心点,这回都这么久了,还没见着影子,得用点心。”
“安心啦,那些家伙早就吓跑了。你别瞅动物不懂危险,精着呢,搞不好它们早就偷瞄着山下就是不敢……”
“汪!汪!汪!”
哥俩说话间,突然前面响起了以黑子为首的一阵犬吠声,与以往的声音不同,这次一阵比一阵急促。
这一动静让几个人霎时色变,赵传元更是大喊,“不好,是野猪!清子,你们快带安安回去喊人……”
可有卵用!
他话还没说完,一道小身影早已如闪电似的窜出,惊得他下意识地紧跟着她的身后拔腿就追。
赵传清见状气得大喝一声,“都给我回来!”可他也还是撒腿就追,高喊着,“大哥,枪!鞭炮!”
言外之意,随便打一枪放一炮先吓唬走什么野兽,通常他们都是这么干,要不是逼不得已,谁真上前肉搏?
鞭炮更是利器,炮声一响,连熊瞎子都会吓得掉头就跑。
黑子大黄也没离他们几个人太远,之前还在一片已经砍了少部分的苞米地上正撒欢儿似地追着野兔。
关平安到了它们身边之时,往它们对着狂吠的地方——云山偏南的方向一望……
一头浑身漆黑,得有五六百斤重量的黑色大块头,正慢悠悠的从山下走了下来,身后还跟着一溜乌黑乌黑的小块头。
活似一座小山在移动,这吓人的一幕却让某人精神一振。
还真是来了野猪的一大家子!
“别叫,别叫,让它们下来。”
匆匆赶到的赵传元闻言哭笑不得,“快去喊你太爷爷他们。”说着,他麻溜拿起一串鞭炮就要点上。
关平安连忙拦住他,“元叔,你再等等,我挖了陷阱。”
借着月光,赵传元都能看清了前面那头野猪的尖嘴和支出来的两个长长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