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权臣的早逝未婚妻-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菜闻所未闻,似乎也不是江州风味,仪儿是从何处学来的?”
颜芝仪既然敢亮出手艺,当然早就想好了借口,闻言不慌不忙的道,“有些是从书里看到的,有些是我自个琢磨的。”
反正她爱吃能吃也会吃的人设已经立稳了,这个牛逼装的一点也不亏心。
连大字不识一个的杨妈都知道,家里老爷少爷们不爱读书,虽然有个很大的书房,书架上也快堆满了书,却几乎都是闲书杂书,姑爷他们那种读书人看的圣贤书估计找不到几本。
陆时寒当然也清楚岳家的情况,他还知道颜芝仪病重前,岳家的书房就数她用得最多,她看过的闲书或许连他都赶不上,听到这个回答也不意外,还感慨道,“只是书中看到加上自己琢磨,就能做出这般难得美味,仪儿的聪慧果真是世间少有。”
颜芝仪双眼发亮的看着他,心想连世间少有这种彩虹屁都吹出来了,男主果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都忍不住想看看他接下来还能怎么吹了。
但陆时寒夸到这里却止住了,转而对她道,“既然仪儿是爱看书之人,若是在家中无聊,我书房的书自可随意翻看。”
颜芝仪:……
她也想表示一下感动,但是陆时寒都是些科举必读的正统书,给她当催眠读物还差不多,正经人谁会拿教科书来打发时间啊。
实在感动不起来的她索性借着这个话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我可以自己去街上买书吗?”
这回轮到陆时寒无言以对了。
他以为妻子和不学无术的父兄不一样,她是好学上进之人,现在才知道她也没有多爱学习。
陆时寒本该感到失望,但内心却只觉得她娇憨不做作,看着她充满期待的小脸,更是说不出拒绝的话,酝酿了只能索性放弃了,转而提出了条件,“若是要买些杂书,就让秦海或是百叶出面,仪儿不要自己去买。”
颜芝仪早知道陆时寒不会反对,不仅仅是因为料定他对自己的纵容,还因为这个时代结了婚的女子也要自由很多,尤其是在繁华的京城,街上多得是逛街购物甚至是喝茶听戏的妇女朋友,她现在也是已婚少女了,每天上街采购也是常规操作,就算他不同意,难道她还不能阳奉阴违吗?
当然陆时寒立刻答应她还是很高兴的,眨了眨眼睛故意说,“寒哥说的是那种杂书?”
陆时寒放下筷子无奈斜她一眼,仿佛在说还想不想要买书自由权了。
颜芝仪看懂了这个眼神,立刻见好就收,还投桃报李也给他夹了一筷子……花生米。
当然颜芝仪也不是舍不得给他夹肉,主要是这碟花生米就是为他准备的,“寒哥快尝尝这花生米,是不是跟客栈下酒的一样酥脆?”
身为捧场王的陆时寒依然毫不犹豫点头称颂,夸完才犹豫的问:“花生米也是仪儿做的?”
“没有,我教了杨妈一些小窍门。”虽然颜芝仪没亲手炸花生,说话的语却跟她自己做的一样骄傲,“以后寒哥要下酒菜,就可以随时给你炸花生米了。”
虽然陆时寒除了参加文会之类的活动,其他场合很少喝酒,对她这份体贴还是很受用的,“让仪儿费心了。”
这么边吃边聊,几道菜吃得干干净净、一点菜叶子都不剩,其他人不像陆时寒这样口齿伶俐换着花样夸她厨艺过人,却是用光盘行动表示了他们的认可,这让本就被吹捧的颜芝仪越发志得意满。
酒足饭饱,杨妈和百叶马不停蹄的开始收拾碗筷,秦海一边在院子里等少爷吩咐,一边拿出上午教过小六儿的三字经继续争分夺秒教他认字。
小六儿也很认真学习,他虚岁都快十岁了,过去两年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比许多同龄人都早熟,当然知道主人让他读书识字有多么难得。而且以前最照顾他们的秦家就是读书人,如今在关键时刻给了他们新生的少爷也是读书人,小六儿潜意识里对这个群体都有了盲目崇拜,得知自己还有机会识字,激动到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学习。
哥哥努力上进,被他天天耳提面命的妹妹如今也知道基本规矩,少夫人和少爷没叫她的时候,她不能主动去找他们,杨妈和百叶姐姐在干活时也不能过去打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哪怕只是三岁不到的小五儿都习惯了不哭不闹,因为哭闹好几次被爹爹往死里打,她虽不记得却会恐惧,所以再怎么想去找香香软软的少夫人玩她也忍住了,乖乖蹲在哥哥脚边玩手指。
一眨眼大家各司其职的忙起来,就剩颜芝仪和陆时寒两个无所事事的。
但是当事人完全没有这个自觉。
陆时寒看杨妈她们还要收拾餐桌,便拎了把椅子去院子里的另一头准备陪颜芝仪晒会儿太阳。
颜芝仪当然也是亦趋亦步跟在他身后,随口说了句,“咱们院子要是搭个秋千或是藤椅就好了,不用像椅子一样整日搬来搬去,秋千用软垫子垫着,靠着还更舒服。”
陆时寒正要搭话,奈何赶不上她话题跳跃的速度,颜芝仪一坐下就惊讶的看他:“寒哥还不回翰林院吗?”
“无妨。”陆时寒用实际行动表示不着急上班,将颜芝仪的发带取下来,还不紧不慢用手指为她疏通着半干的长发。
颜芝仪当然也不可能催他,一边享受着修长用力的手指穿过头发的触感,一边兴致勃勃问起他在单位的事情。
陆时寒便简单交代了他今日做的事情,下班回家前被同事堵着要聚餐的事也说了。
颜芝仪没问他为什么拒绝邀请,原因显而易见,得了便宜还是不要再卖乖了,她只是有些发愁,“所以咱们真要请你的同僚们都来家里吃饭吗?”
光是庶吉士就有大几十个,再邀请些同事,浩浩荡荡近百人,就算杨妈有三头六臂招待得过来,他们这个小院子恐怕也坐不下啊。
陆时寒一看就知道她在发愁什么,忙笑着摇头,“仪儿不必忧心,同僚之间相聚自然是在外边酒楼,等相熟一些后,能够说得上话的,再请来家里小聚。”
颜芝仪顿时松了口气,连忙附和道,“还是寒哥考虑周到。”
跟近百号人的队伍比起来,她现在觉得陆时寒就算请他一二十个交好的同事来家里,也不是多么麻烦的事情了。
“到时候再请他们携夫人同来,正好介绍给你认识,想来总会有一二个说得上话的,日后仪儿有了可以说话串门的好友,也不至于太过无聊。”
陆时寒不提的话,颜芝仪短时间内还真没想起这茬,他这事把她的话都记在心上了,才会刚安顿下来就马不停蹄要为她交朋友而努力了。
颜芝仪无法不感动,握着他的手重重点头:“寒哥这么安排极好的,我都听你的。”
第四十八章 京城生活日常。
“到时就要辛苦仪儿招待一二了。”陆时寒说到这里;又忙补充道,“不过仪儿总揽全局就好,也无需事必躬亲;动手的事还是请杨妈她们出手吧。”
颜芝仪心想他这是自己做顿饭就要洗澡洗头洗衣服的阵仗吓到了吧。
她对这个结果乐见其成,自然乖巧点头,嘴巴还很甜的道:“我以后只给寒哥亲手做饭,其他人都不行。”
陆时寒知道她这是偷懒的推托之词,但还是被她哄得心中甜蜜,轻轻点头道:“好。”
两人又随意聊了些话题,不知不觉两刻钟过去了,陆时寒看看天色;“回来半个多时辰,其他同僚想必也都回去办公了;我也该走了。”
“这么快;就过去半个时辰了吗?”颜芝仪一边惊讶;一边准备起身送一送陆时寒,陆时寒却眼疾手快的将她轻轻摁回了椅子里;“仪儿头发还没干,继续晾晒吧,不必相送。”
颜芝仪也觉得她这披头散发的,在自家院子里没问题,出去被周围邻居看到就不太好了,早上好歹是穿戴整齐了才送他到巷子口的。
于是她点点头;还是站起了身,“那我只送到门口,不出去。”
盛情难却,陆时寒不由得学着她的样子弯了弯眉眼:“也好。”
颜芝仪便殷切的将陆时寒送到院门口;又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子转角,才轻轻关上大门回了院子继续晒太阳。
因为一个人晒太阳多少无聊,还朝蹲在屋檐下背三字经的小六儿招手,“你秦海哥送少爷去翰林院了,我来教你认字。”
大龄入学儿童听到这话自是喜出望外,抱着书就哒哒哒奔向颜芝仪,“谢谢少夫人。”
颜芝仪耐心教了半个小时,等她头发完全晾干,百叶也忙完家务了,很积极的端着妆匣过来帮她梳头上妆。
晚上要去别人家做客,这还是颜芝仪在这个世界第一次亲戚以外人家做客,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去朋友家一样新奇又期待,为此特意洗完澡穿上了喜庆的银红色新衣裳,现在妆发自然也要跟上。
不过颜芝仪所谓的化妆很简单,她上辈子看过太多科普文,总怀疑市面上的脂粉大量含铅,用多了会让她重金属中毒,所以除了结婚那天盛装打扮,她傅粉的次数屈指可数,平时只给自己弄点腮红口脂提气色,再画一画眉。
因为天生丽质,简简单单的妆扮依然显得容光焕发,再戴上几样首饰,又是位精致绝伦的古装丽人。
颜芝仪揽镜自顾,觉得很满意,也不想再晒太阳了,起身进屋子里溜达一圈,然后去了书房。
百叶跟在身后好奇的问:“姑娘想找姑爷的书看吗?”
颜芝仪有这个打算,奈何她对陆时寒的评价精准无比,翻了一圈也没能从他的藏书中发现任何一本她感兴趣的,只能无奈放弃这个想法,然后又心生一计,“我们去逛街吧。”
百叶很懵逼,“这几日已经添置了许多东西,姑娘还要买什么?”
“买些棉花棉布缝软垫。”颜芝仪指着书房的椅子和软榻,这个书房她也会用,当然要布置舒服些,“咱们不是还买了几个花瓶吗,再去街上买些新鲜的花插上,不能浪费了。”
百叶觉得姑娘考虑周到,棉花棉布也不算乱花钱,也就答应了。
但她们商量好了,却没能立刻出门上街,杨妈拦着道,“姑爷说了,让秦海和百叶跟您一块出门,还是等秦海回来吧。”
“杨妈不去吗?”
“家里总得有人,我留在家还能看顾小六儿兄妹。”
颜芝仪想想杨妈不去,那她和百叶确实不太安全,于是就耐心等秦海回来。
秦海送陆时寒去上班,不仅仅是因为翰林院其他老爷们都有一两个小厮随从跟着伺候,他们家少爷也不能做个光杆司令,还因为他们这种书童小厮,其实干得是私人秘书的活儿,耳听八方、长袖善舞是必须的,也需要跟同行们打好关系,这样大家才能互通有无、更好的为领导服务。
翰林院角落有个屋子,专门辟给他们这些随时准备听用的人歇脚,小厮们聚在一起也可以互相认识,所以哪怕不需要整天待在少爷身边伺候,秦海也要去屋子跟大家打打招呼混个脸熟。
因为交际花了些时间,秦海回来便有些晚,瞧见少夫人已经穿戴整齐,还在跟杨妈她们讨论什么,不由问了句,“你们在说什么?”
“等你回来陪少夫人去街上买花。”杨妈难以理解的问,“这花还需要买吗?街上都种着花草,随便摘一些不行吗?”
他们进京才发现京城不但繁华,市容市貌也格外精致讲究,城内但凡渠沟和堤岸旁总是种着各种花草树木,京城百姓也爱在院子里种个树,于是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春季,进入京城就宛如进入了繁华锦绣堆里。
这样美丽又繁华的城市,杨妈也觉得新奇,可姑娘说既然有人摆摊卖花自是有道理的,所以他们也要花钱买,这就不符合她的观念了,大街上不花钱就能摘的花,为啥还要花钱去买?
秦海闻言笑道,“少夫人高见,街上的花木管理也在街道司职责之内,若是随意摘取,少不得受些惩罚,若要摘花不如去城外的山上,那里无主的花木便可自行取用。”
杨妈讪讪笑道:“去趟城外多麻烦。”
那还不如花钱去买。
颜芝仪只是觉得随便摘花不文明,没想到还有类似城管的单位开罚单,古代这么洋气的吗?
秦海看她感兴趣,索性详细讲了讲他所知道的街道司职责,“街道司主要奉乘舆出入,像是皇子纳妃、公主出降等大日子,若没有街道司的出来设置栅栏维持秩序,京城百姓怕是能将整条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没有大事的日子,街道司也要着人手洒扫街道、修治沟渠……”
颜芝仪听得直点头,心想难怪京城人口密集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也没出太大的乱子,人家公安城管齐全,日常当然井然有序了。
感慨完老祖宗的智慧,颜芝仪又灵机一动,“咱们院子也很大,是不是可以开辟出一角来种些兰草蔷薇之类的花草?”
如今天气还没有热起来,他们动作快一些倒还能抓住春天的尾巴。
就算赶不上花开,夏季也有适合的品种,像是碗莲睡莲牵牛花,都挺好看的。
越想越觉得可行,颜芝仪转头问大家,“你们会种花吗?”
众人面面相觑,半响后,秦海不是很自信的道,“我以前帮家里种过地,或许可以试试?”
小六儿闻言也忙站出来道,“我也帮人种过地,可以帮秦海哥种花。”
颜芝仪:“好,那就顺便再买些花种,以后种花就包在你们身上了。”
说完带着小伙伴目标明确的出门购物,效率也很高,不一会儿几人便满载而归,秦海和百叶各自抱着一堆棉布和棉花,颜芝仪自个儿捧着她挑的鲜花,一回到家喝了口水,便把花瓶和剪刀都搬出来,动力十足的开始修剪插花。
但她两辈子没尝试过,对花艺毫无了解,只能凭感觉修修剪剪,注意高低错落的基本原则,一口气把五个花瓶都插满了,自我感觉很不错的颜芝仪不假人手,亲自捧着花瓶去挑她想摆放的位置。
堂屋院子和卧室都摆了花,最后一盆颜芝仪分给了陆时寒的书房,只是她抱着花瓶才书房里转了一圈,最后反而挑中了开着窗的窗台上。
书房的窗户对着院子而开,窗台有约莫二十公分宽,也不太能放东西,正好当花瓶架,一打开窗,有微风有阳光有鲜花,看书的心情都会变好。
刚摆好这瓶花,陆时寒正好也下班回来了,颜芝仪站在窗户里头朝他招手:“寒哥,快看看我插的花好不好看。”
陆时寒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听秦海说了她要插花,还买了花种准备在院中种花,他对此已然有了心理准备,然而抬头望去,依然被惊艳到了。
只见窗台上放着一只精巧的青瓷玉壶春瓶,花瓶中插着两枝错落有致的樱花,粉白色的花瓣和嫩绿的新芽交相辉映,简约又不失雅致,是陆时寒会喜欢的风格。
但他的目光只在花瓶上淡淡掠过,定格在了上方那张盈盈笑脸上,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一句诗,人面桃花相映红。虽然他们这里的是樱花而不是桃花,意境却是相同的。
陆时寒看得失了神,被颜芝仪催了一声,才缓步上前,很配合的夸了几句精美雅致、意趣十足,还笑道:“日后家中的装饰有劳仪儿费心布置了。”
颜芝仪被他三言两语夸得美滋滋,倒也坦诚了自己的不足,“我也不是很懂,只能自己瞎琢磨了,寒哥不嫌弃就好。”
“仪儿心灵手巧,我欢喜还来不及,如何能嫌弃你?”陆时寒对颜芝仪从来不吝啬溢美之词,但他自己也是力求上进的性格,见她真心感慨在花艺上的不足,他想了想道,“记得某位同窗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