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权臣的早逝未婚妻 >

第18章

穿成权臣的早逝未婚妻-第18章

小说: 穿成权臣的早逝未婚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样的生活,说不定仍有许多女子羡慕,羡慕她十指不沾阳春水。
  但颜芝仪想象了一下那种人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暗无天日。
  她其实很庆幸能嫁给男主;未来的陆大人将走遍整个神州大陆,她可以跟着他的足迹完成上辈子的梦想,若是能出一本颜霞客游记,岂不是跟着男主一起青史留名了?
  所以;当陆时寒不知突然想到了什么,握住她的手一脸愧疚的表示这次连累她跟着他长途跋涉、吃苦受累,以后再不会如此时,颜芝仪整个人都不好,想也不想用力反握他的手,迫不及待打断他的话,“不辛苦不辛苦,只要能够跟随寒哥哥左右,我上刀山下火海也甘之如饴。”
  怕这样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决心,颜芝仪又补了一句,“我这辈子只想跟你时时刻刻在一起,再也不要分开了。”
  所以别想着把她丢在京城或是老家带孩子、一个人上全国各地浪到起飞的骚操作。
  陆时寒闻言一怔,知道她怕是想岔了,忙解释道,“妹妹误会了,我是说为了尽早回京赴任,你们只能随我一起跟镖局同行,此番未免奔波劳累。若能更从容宽裕几日,也可自赁一辆马车,即便不能欣赏到沿途风光,累了便自行停下歇脚。”
  “原是为了这个?”颜芝仪对他的话还有些将信将疑,当即信心满满道,“寒哥不必担心,我早知此番进京行程匆忙,已然做好了日夜兼程的准备。且自从请荣太医诊过脉施过针,我身子已然大好,短短十来日的赶路不在话下。”
  颜芝仪眼里的男主是天选之子,将来要位极人臣、备受敬仰的,哪怕初初入朝堂时没能立刻被委以重任,但也绝不会如其他同年那般默默无闻,半生郁郁不得志。身为主角的排面,他永远不缺表现历练的机会,外派任职都是家常便饭,所以作为他的家属,她还没进京就做好了跟他走遍全国的准备。
  殊不知初出茅庐的陆状元跟普通人并无不同,对官场前程既感到踌躇满志又隐隐有着忐忑不安。
  他将要入职的翰林院是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和大范围的科举取士不同,能通过考核选入翰林院的前辈,几乎都有着经世济民的才能和远大抱负,然而其中能够崭露头角、出人头地的又有几人?
  据陆时寒所知,翰林院会从每一届新科进士中选拔文学优等者与善书者共六十人,加上一甲三人,因此每三年便有六十三人得以入翰林,可是三年后能够继续留在翰林院当值的却寥寥无几,而即便有幸留下,也多是默默无闻。天下人皆知翰林院是培育首辅宰相的摇篮,殊不知多少年才出一位首辅。
  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眼下春风得意、风光无限,入了朝堂怕是掀不起丝毫风浪。要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满朝文官哪个不是进士出身?便是一甲进士也是每三年换一批,君不见那么多状元榜眼探花都被淹没在了人才济济的翰林院之中。
  陆时寒不是妄自菲薄,但他对未来确实毫无把握,他能做的就是坚守本心,哪怕在翰林院蹉跎数年、怀才不遇,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且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是以陆时寒还真没想过举家外放那么遥远的事情,没有get到颜芝仪未雨绸缪的决心。
  见她说得信心满满、一点没意识到这趟旅途的艰辛,陆时寒虽不想危言耸听,但还是要警示告诫一番,好叫她心中有数,到了那日不至于过于惊慌失措。
  “妹妹未曾出过远门,想是有所不知,长途跋涉若能与镖局同行,一路上再无宵小敢来侵扰,自是安全无虞,且路途遥远,镖局之人熟知路线和方位,总能找到可投宿的客栈或是村落,不至于叫我们在荒郊野外过夜,最要紧便是镖局擅长赶路,能规划好行程且避开不必要的弯路,节省许多时日。然则有利有弊,镖局中人训练有素,日行千里不在话下,普通人想要追上他们不掉队,只能全力赶路、不得停歇。再有,除了你我,想必一路也有其他需要跟随镖局的同行者,人多口杂,此行怕是有诸多不便。”
  听着男主的介绍,颜芝仪不由想象了一下,一群素不相识的旅人跟着镖局车队长途跋涉、日夜兼程,期间少不了需要跟人打交道,比如拼车吃饭,甚至是夜里休息将怎么分配?
  这简直比旅行跟团还可怕,跟她想象中的旅行一点也不像。
  颜芝仪承认她开始担心了。
  可是要坚定不移陪他踏遍万水千山的牛逼都吹出去了,此时自然不能露怯,要是男主一看她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条件好了外放任职也不放心带上,岂不是很亏?
  如此一想,颜芝仪刚还动摇的情绪便烟消云散了,梗着脖子表示,“寒哥哥尽管放心,这点苦不算什么,我可以坚持到京城的。”
  她这一脸即便爬也要陪他爬进京的刚毅果决,着实让陆时寒刮目相看,也终于意识到她想要无时无刻不跟随他左右的决心。
  他一时间竟不知道要说什么,定定的看着她,“仪儿就这般想随我到天涯海角?”
  颜芝仪一时没发现男主的用词不像旅游,活像她要跟他私奔。
  她只怕自己头点得还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真诚迫切,点头如捣蒜之余,还要斩钉截铁撂下四个字:“我意已决。”
  陆时寒半响没说话,只是怔怔望着她,她身后是大片在阳光点缀下闪着波光粼粼的清澈江水,正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描写那般的壮丽景致,可他却无心欣赏,只觉得她盈盈秋水般的目光比江面波光更加夺目耀眼,让他不忍移开目光。
  且继新婚当日第一次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个会被美色所惑的普通男人之后,陆时寒再一次察觉到自己的平凡和庸俗,原来他也会像大多数男子那样,为新婚妻子这般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的心意而窃喜动容。
  无声对望了良久,陆时寒才从复杂而澎湃的情绪中出来,再一次握住了她的手,轻柔的语气里带着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珍重:“好。”
  短短一个字,他已然准备用一生来实践这个承诺。
  而且仔细想想,新婚当夜非但没有照顾丈夫、恰恰相反还需要丈夫来帮她擦洗收拾的妻子,他也着实不放心日后一个人出远门,哪怕她身边有丫鬟婆子照顾,他还要担心她夜里一个人是否能够安眠。
  去哪儿都带上她,也许会是最省心省力的做法。
  陆时寒思绪渐渐飘远,便没发现从他说出那句“好”后,颜芝仪几乎是如释重负的神情。
  颜芝仪深深觉得想要骗到男主的承诺万分不易,刚才他考察审视她的慎重眼神,简直跟后世的面试官刁难考察求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害她一度屏气凝神紧张等待他的宣判。
  也是万万没想到,穿回古代竟然感受到了打工人的心酸。
  不过只要结局好就行了。
  颜芝仪很快也将这个小插曲抛之脑后,与男主并肩而立,站在船头欣赏起着眼前这波澜壮阔的江景,目光渐渐落在了船帆和它的操纵者船家父子身上。
  不得不说颜芝仪再一次被古人的智慧折服了。
  她以前想象的古人乘船出行,应该就是船家吭哧吭哧的划桨前进,速度大概也就比走路快一点?只是水路相当于抄近道,寻常的小船造价也远比马车和马屁便宜,这种交通方式事半功倍的同时还省钱,像江州这种靠水的百姓才都更愿意选择水路出行。
  直到自己坐上了这个时代的木船,她才知道人家船上的帆布真心不是挂着当摆设的,经验老道的船家压根用不到浆,只需操纵船只,靠风和帆形成的夹角推动船往前行,省时省力不说,速度那叫一个逆流直上、扬帆远航,别说普通人的脚程,飞人苏教授来了怕是也追不上船行速度。
  此情此景,颜芝仪除了六六六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但她还挺好奇,学过高中物理的自己都对此一知半解,古人是怎么弄懂帆船原理的?
  她这么问男主,不想这也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陆时寒摇头道,“船家他们都是一代一代口口相传,风帆最早应是鲁班传人在摸索中总结的,《鲁班经》中想是有所提及,只是《鲁班经》在历代都被列为禁书,你我怕是此生都无法窥见。不过听闻由前朝兵部主持编撰的《船政》中也有提及,且讲述更为详实,这书民间少有流通,应该会在翰林院藏书之列,待我日后入职去藏书阁翻找一番,即便无法将书带回家,也可抄录一二供你解惑。”
  颜芝仪只是随口好奇,哪知他这么郑重其事,连忙摇头拒绝,“寒哥哥不必如此大动干戈,我只是心血来/潮问一句,怕是下了船便再也想不起这茬了。”
  陆时寒只当她有意宽慰自己,笑道:“并非大动干戈,这类书籍我也早有兴趣。”
  不仅仅是《船政》一书,他对翰林院的藏书阁向往已久,那里拥有无数他这种寒门学子难以企及的珍藏典籍,已经打定主意若是公务不忙,便要泡在藏书阁阅尽经典。
  颜芝仪怀疑是她眼花了,竟然从陆时寒平静的神情中看出了几分落寞?
  再仔细品,他那句“早有兴趣”似乎也耐人寻味起来了。


第二十六章 (二更合一)原来她错过了……
  堂堂男主;身为天选之子,对那么多书籍早有兴趣却无法阅读,只能等到上了班;才能借公务之便去单位图书馆尽情畅读。
  可是堪称天下文魁和才气聚集之地的翰林院,其藏书之丰富,哪怕颜芝仪再没见过世面也能大致想象,他们老家的省图书馆不知有没有跟翰林院藏书阁一较高下的资格。
  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古籍珍本,而陆时寒能在翰林院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六年——也怪她当年看文不仔细,男主具体的升迁时间和细节她都记不清了,搞不好三年之后他便要外放做官,未来的陆大人只会一步步高升。
  随着他的身份越来越举重若轻;所需处理的公务朝政也只会更加繁杂重要,再不得分神其他;可以预见他能泡在藏书中尽请阅读;左不过在翰林院的这短短几年。
  想在这几年里一边上班;一边阅尽藏书阁之经典,所需要耗费的心力和时间无法估量;颜芝仪觉得肯定不会比她当年高考轻松!
  或许男主从小接受的观念教育,对待学问知识就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应该也做好了摒弃杂念、废寝忘食的觉悟和准备,但颜芝仪想到那些,却不由自主感觉一阵心酸。
  这种情绪来得突然;连她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像颜芝仪这种安心躺平的咸鱼,平时最无法理解的就是那些学霸的烦恼,陆时寒还不是一般的学霸,而是天才级的人物;智商和前途都凌驾于普通人的天之骄子,连他都对现状感到不如意和遗憾,他们这种凡人还活不活了?
  此时此刻,颜芝仪却生不起半点“学霸又在凡尔赛”的不满,甚至竟能理解几分他的失落,就好像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终于有了一些值得骄傲的成就,却发现有些人一出生就拥有了它们。
  虽然男主追求的是真理和知识,而她追求的是庸俗的金钱和大房子,但这种百感交集的心情却是相同的。
  若不是她知道剧情,也想不到世上还有陆时寒这样犯规的弯道超车选手,不到二十已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那些出生就在罗马的人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再往后更是一骑绝尘,开启了长达数十年让同龄人望尘莫及的个人表演秀。
  前后几百年,人生赢家中他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的程度,开挂都不足以形容他牛逼的人生。
  不过也正是如此,才给了她表演的空间,在男主偶感失落动摇之时,做一个合格的成功男人身后的女人,安慰他鼓励他,用自己无与伦比、坚定不移的信念感染他。
  这样的机会且遇且珍惜,过不了几年估计就没有她当解语花的机会了。
  颜芝仪用充满真诚的目光望着他,说出来的话也是真心实意,“在我心里,寒哥已然是博闻强识的大才子,这些书籍可能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不曾听说,寒哥不但知道,还清楚它们大概的内容,若能有幸拜读,必定是一目了然、没有什么知识能难倒你。所以寒哥大可不必为此失落,从前只是没有接触这些知识的机会,此番进京便是一个崭新的局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从此再也没有人能追上他成长的脚步,哪怕只是一星半点。
  想也知道,她这样没读过几年书、也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商贾之女,冷不丁说出这么一番充满格局的道理有多难得,哪怕一直觉得她不似寻常女子的陆时寒都惊呆了,望着她充满信赖的眼神失神,半响后开口,却不是问她如何想到这些,而是带着些难以置信的惊异:“仪儿眼中的我竟是如此出色吗?”
  颜芝仪也愣了一下,心想男主这不废话吗,还是说她的崇拜和敬仰表现得不够明显?遂毫不犹豫的点头:“对,寒哥就是最厉害的!”
  陆时寒不知道面前是拿了全文剧本的女人,仍能感受到她的心意。
  她是全心全意相信着他未来注定不凡。
  或许这就是书中说的偏爱吧。
  所有人都祝愿他前程似锦,唯有她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无需祝福期盼,好像功成名就已成事实。
  陆时寒忍不住想,她心里有他,才会这般坚定不移的认为他是最厉害的人。
  而他明知道她的评价有失偏颇,谁都不能确保自己半生顺遂、心想事成,可是谨记谦逊二字的陆时寒突然不想反驳什么。
  若能一直做她心中最厉害的那个人,此生已然无憾。
  陆时寒目光动容的看着她,千言万语哽在喉头。
  颜芝仪也一眨不眨静静看他,觉得自己这波表现很可以,看把男主感动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然后,杨妈的声音冷不丁从身后传来,“少爷少夫人累不累,要不要进船舱休息片刻?船头很大,可别再吹着凉了。”
  是的,杨妈和百叶如今都改了称呼。
  回门当天,颜老爷当着陆时寒的面告诫她们二人,既然跟着姑娘去了陆家,从此便是陆家人,要好好伺候陆家的主子们,再不必惦记颜家。
  因着颜老爷这番话,那天从颜家离开回到陆家,杨妈和百叶就改了口,恭敬的称陆秀才和秦氏为老爷夫人,陆时寒和颜芝仪就成少爷、少夫人了。
  不过她们到底管颜芝仪叫了十几年的“姑娘”,一时半会很难彻底把称呼改回来,便只是在陆时寒跟前叫“少夫人”,私底下偶尔还是叫“姑娘”的。
  颜芝仪觉得“少夫人”和“姑娘”都可以,没把她叫太老,要是管她叫“夫人”,她可能就要不高兴了。
  少爷和少夫人在船头站了大半个时辰,杨妈探头探脑看过好几回,很担心微凉的江风把身子娇弱的少夫人又吹病了,这长途跋涉,病倒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姑娘身子骨好很多不容易生病,船头晃得厉害,也担心他们不小心掉进水里了啊!
  此番进京除了两位主子,下人就杨妈百叶,外带一个书童秦海。
  秦海之前陪着少爷进京赶考,算是比她们俩都能干些,但也就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再能干又如何,难不成还能上天?
  杨妈陪姑娘出嫁前,分别得了颜老爷和颜太太的叮嘱安抚,不过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说她是看着姑娘出生且长大的,情分自与外人不同,希望她日后能好好教导、辅佐姑娘管好家务。
  有了这番掏心掏肺的话,杨妈也把自己当半个长辈,此番进京除了她年纪大些,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