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玫瑰-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次是陪着她去参加,别人的婚礼。”
那通电话老姜絮絮叨叨了许多,有许多是杨声不甚了解的事情。
没办法,他们这些年隔着千山万水,纵使情谊未断,但也不可能做到对各自事事明了清楚。
杨声叹息这世间感情最为捉摸不透,也最为让人无可奈何。
好在他和夏藏并未这般辛苦地波折过,倒是占了天大的幸运。
后来杨声和夏藏专门请了假,飞去了西渝参加老友们的婚礼。
双方的父母都对新郎新感到满意,毕竟似乎是自他们高中那会儿起,两家就有了联系。
皓月自小被父亲独自抚养长大,姜妈妈一直都很心疼她,在她和延絮还没成时,就将她认作干女儿来对待;延絮则是向来不缺爱的孩子,开朗包容且善解人意,让邱叔叔那防男生如防火防盗般的小心谨慎,慢慢得以开解。
婚礼当天,邱叔叔还在病着,坐轮椅没法领着皓月入场。
延絮和皓月就提议让杨声代为兄长,履行邱叔叔的义务。
杨声怎么都推辞不过,夏藏也在一边鼓动,便只好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也算是了却他一桩心事了吧。”候场时,皓月遥望着主桌那边,她父亲的方向。
所以姜延絮说她最为理智不过,也颇有道理。
对此杨声只有无奈叹息,唤了声:“月亮啊。”
但这局旁观者不可开解,何况他又是以友人身份,左右都为难着。
不想皓月蹉跎婚姻,也不愿延絮痴心错付。
最后还是得当着众宾客,满怀祝福地将新娘送入场中,以女方家属的身份说了好些祝福话,话音落于:“白头偕老,长长久久。”
延絮是真心意的欢喜,但当与皓月的手交握时又收敛,只低低地道了声:“阿月,你还是抓我胳膊吧。”
是习惯于这样的距离。
皓月到底是个软心肠的,扣住那手便也没放,与延絮并肩立着,听司仪不徐不疾地朗诵着婚礼誓词。
杨声站于台侧,目光越过花廊与红毯,可算与陪新郎新娘父母坐主桌的夏藏对上了视线。
因着他近日来的忧心忡忡,夏藏对婚礼的兴致也不算高,看一看台上的情况,便询问式地看向他。
杨声轻轻地摇了头。
婚礼结束后,夫夫俩算是满载而归;新郎新娘的父母亲们知晓了些许他们二人的关系,分别时姜妈妈作为代表也给他们送去了长辈式的祝福。
姜延絮在一旁插嘴说:“妈,他俩在一起快十五年了。”
“哦。”姜妈妈惊讶,“那可真好啊。”
这不说还没察觉,原来已经过去那么长久的岁月,成为旁人口中称赞的“真好”。
回程路上,相倚靠着小憩,夏藏问杨声:“你觉得他们俩能走到最后吗?”
杨声闭着眼,回答说:“这要看月亮走不走得出来。”
婚礼前和皓月挂断通话后,杨声收到了她拍的便签照片,立马明白过来好友是想要笔聊。
通讯发展以及距离遥远,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如在课堂那般幼稚地传过便签了。
皓月的便签给杨声简单地讲了个简单的故事,说她年少那会儿认识了个特别的人物。
“当时对结婚没什么概念,可想一想结婚对象如果是她的话,倒也是件值得让人期待的事情。”
“她比我年长几岁,我上高中,她就已经去到外地读大学了。我在那时候跟她说了喜欢,然后她也回复了我喜欢。但喜欢的含义太多了,她的语气神态让我瞬间知道,我们说的不是同一个。但却也庆幸着,写出来依旧还是喜欢。”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反思,照理说我应该要把她放下了,得去重新喜欢什么人,男生也好女生也好。可遇到什么人,我都不会再觉得跟ta结婚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杨声一笔一划,用他这几年练得稍稍工整的字迹,尽量轻描淡写着:“可是这样对延絮不公平。”
“是,一切都怪我草率了。”皓月回复道,文字看不出悲喜。
“月亮,”杨声写道,“你有没有想过,你对那位姐姐眷恋是出于对你母亲情感的投射?”
“你也说你那时对结婚没什么概念,所以我猜测一下,你那时的概念是两个人结婚就可以一起生活,你觉得跟她一起生活是件不错的事情。”
好半晌,皓月没有回复,杨声放下笔挤到夏藏的懒人沙发上,抓着他胳膊让他再讲一遍弗洛伊德。
下了飞机后,杨声收到皓月发来的“一路顺风”。
以及一句“我会认真考虑的”。
但过了这两年,这对夫妇的婚姻依旧安然无恙。
为了欢迎他们俩的到来,夏藏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子好菜,结果人皓月就怼着糖醋排骨、西红柿炒蛋吃。
大厨表示他的拿手好菜不是这两道,看一看清蒸鱼和糯米丸子啊喂。
杨声挑了只丸子一口吞,再给大厨添了勺汤下下火,悠哉游哉地提醒给皓月殷勤夹菜的老姜说:“待会儿下午没事,我带你俩去医院逛逛吧。”
惹得一桌子人都奇怪地望着他,夏藏第一个反应过来,但抓着杨声胳膊“哦”了半天,没“哦”出个所以然。
毕竟当年母亲怀上夏桐就是他第一个发现的。
“怎么样,这婚姻生活还可以撒?”杨声陪着皓月坐医院长椅上,等待姜延絮和夏藏拿报告回来。
本来说让姜延絮一个人去拿,但念在他人生地不熟听不太懂粤语,夏藏便主动请缨跟着去了。
老姜直言有夏哥在旁边陪着会踏实得多,因为夏藏看起来就特别稳重。
“不算撇(不算坏)。”皓月撇撇嘴,最后不好意思地笑出来,“只不过好像让他等了很久。”
“他不嫌久就行。”杨声慢悠悠地说,却见走廊那头姜延絮大步流星过来,夏藏拽着他不断地絮絮叨叨。
“你冷静点儿啊,延絮,别吓着皓月了。”
“放心,夏哥,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冷静。”
是……吗?打老远,杨声和皓月便望见快要起飞的老姜,心下也有了几分结果。
待到二人走近,杨声敏捷地起身把他丈夫往旁边一拽,给老姜同志留出足够的空间抱着皓月转圈圈。
“我就说嘛,别激动。”夏藏无奈扶额。
“哥,我们是不是得开始准备满月礼了?”杨声未雨绸缪。
便是乔迁之喜又添一喜,双喜临门,夏藏晚饭便置办了一桌子酸菜。
未来的好些日子,杨声都不允许他再进厨房。
原本可以早两年买房,但直到一年前同性情侣同居的法律保障才依次出台,其中就包括共同财产这一块。
不过距离能真正领到那两个红本,还有一段路要走。
本来杨声打算着在房产证上直接写夏藏名字得了,理由是他本职律师,怎么着他都不会在法律方面吃亏。
而后夏藏便把他“收拾”了顿,一锤定音说等有明确的法条出台再做买房的打算。
结果倒真让夏藏给说中了,没两年他们就顺利买了房子,是刚工作那会儿看好的地段,家里如何布置也都在心里描摹了成百上千遍。
等到朋友们第一轮参观结束,夏藏和杨声便迎来了母亲叔叔上门。
叔叔算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慢慢消化他俩是情侣的事实,本来连连拒绝说不过南州这边来,但母亲威胁说你要不跟着来今年份的旅游就取消。
耙耳朵终于妥协,据说还一路练习微表情给夫夫俩一个良好的印象,以求旅游行程不被夫人取消。
期间难免犯些老毛病,对房间的装修指指点点,母亲不慌不忙地在旁边怼,说俩孩子早装修完了让你在这儿瞎说。
末了为挽回点儿面子,叔叔做总结发言道:“我也在政府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国家现在有出台一系列政策法律来保障你们的权益。你们也要好好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夏藏和杨声对视一眼,都强忍笑意,十分默契又十分真挚地呱唧鼓掌,连连点头说:“您说得都对!”
母亲讪讪挪眼于落地窗外,是在想着她没这样的丈夫和儿子儿婿。
会亲会友结束,工作也都告一段落,有打算着出趟门去哪个小众景点玩一趟,结果真到放假就窝在床上大半天,看着天花板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玩飞花令。
也想着借此机会干点儿深入交流的流氓事儿,结果亲一会儿摸一会儿就累得不行,直接搂着睡完另外半天。
晚饭也不折腾,简简单单喝个粥,商量着剩下的假期就都在家里补觉吧。
也难得清净。
怎么说呢,三十岁后俩人也都进入事业上升期,各自忙于工作,应付不同的社交圈子;相比学生时代,留给彼此的时间明显少了许多。
之前有段时间杨声还调侃说,他俩忙得都只能保持肉/体交流,有时连肉/体交流都觉得累,干脆就睡觉在梦里交流。
有夸张的部分,但夏藏也认同肉/体交流的简单粗暴;很多话语在他们这个年纪已然不需宣之于口,一个眼神一个蹙眉,都能大致了解对方的心意。
现在是清闲了,觉也睡醒了,一块窝在那摇摇晃晃的秋千篮子里,各自看各自的书,不用开口说什么,空气静谧得很舒服。
杨声手里捧着的是高中刚谈恋爱那会儿,夏藏写的恋爱日记。
他们恋爱七周年纪念日时,夏藏把这本子包了一层又一层,作为礼物正式送给了杨声。
也没有遇到传说中的七年之痒,虽说吵个架啦拌个嘴啦,偶尔出差异地,再或者疲于应酬交际,鸡毛蒜皮的小别扭小波折多了去,但只要俩人安安静静坐一块待上一会儿,又啥事儿都没有了。
有,也不会是什么大事儿。
日子如水般不经意地平淡流逝,令夏藏逐渐圆润,婚戒嵌入无名指;也令杨声眼角多了些许皱纹,发梢零星点霜缀雪。
他们似乎也很少会有年少时那般大哭大笑的热烈情绪,静下来时疲倦便如同一位不知趣的老友唐突来访,但有彼此在身旁也便会宽容地任它去吧。
是用热烈的秉性换了相守的底气,岁月作为最公正的见证者。
但杨声还是会看着夏藏曾经的文字傻笑和不好意思,明明本子都已经被翻得起皱。
而夏藏也会为了这份欢喜心里老鹿乱撞,像极当时不明杨声情况和自己心意的慌乱,也夹杂着懵懂期待的甜蜜。
哪怕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好好好好喜欢你。
像那老情诗里的句子:
从前日色变得慢,
一生只爱一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
附录
诗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不要站在我的坟前哭泣》,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爱尔兰,叶芝。
《毒药》,罗马尼亚,马林·索雷斯库。
《孤独》,近现代,白鹤林。
《安格斯漫游歌》,The Song of Wandering Aengus, 爱尔兰,叶芝。
《你手捧希望而来》,美国,罗伯特·勃莱。
《绝色》,近现代,余光中。
《我爱你》,近现代,余秀华。
《从前慢》,近现代,木心。
歌曲
《水调歌头》,邓丽君。
《当你老了》,赵照。
《往日时光》,乌兰托嘎。
《是风动》,银临、河图。
《倔强》,五月天。
《生如夏花》,朴树。
I’ll Cover You;Rent。
写到这里就正式完结啦~感谢所有支持我家小孩的朋友们~
也感谢给了我灵感的诗人和歌手们,祸祸了你们的作品真的很抱歉。
之前也提到过,写这么篇校园文其实是在给我自己编织一个童话故事,能得到大家的喜欢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山水有相逢,下个故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