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绝世帝女 >

第37章

绝世帝女-第37章

小说: 绝世帝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

    秋慕霜怔怔地看着烛光熄灭,看着室内的景物在闪光之下明明灭灭。她原本是不惧这些飙风骤雨,霹雳狂闪的。可是,今夜却有些胆战心惊起来。她慢慢起身,借着闪光重新点燃红烛,罩上明瓦灯罩。

    窗上的帘幔已经被风吹起,风便是从帘幔的空隙中透进来的。秋慕霜走到窗前想要整理帘幔,恰巧一道闪光划过,窗外被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映入她的眼帘。秋慕霜不禁微微一怔,鲜花再是娇艳,绿叶再是生机勃发,终究抵不过一场疾风骤雨的欺凌。

    “唉!”一缕凄凉的叹息溢出,眼前的情景令秋慕霜不禁想到了自己。她眼下何尝不是经过风雨摧残的鲜花,虽然未曾彻底凋谢,却已经失去了该有的生机。

    随着秋慕霜于归盈月之期的临近,新妇祭拜宗祠的各项事宜也逐渐繁忙起来。梅锦派去召梅松庭的回来的使者却始终没有消息传来,梅松庭自然也是毫无踪影的。新婚夫妇祭拜宗祠,为新妇入谱本应该是夫妇同在方为周全。而今,新郎却不知踪影,这次宗祠之行是无论如何不得圆满了。为此,不仅梅锦夫妇焦急万分,便是穆氏、连氏也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一般。

    明日便是吉期,梅松庭却依旧没有踪影,连半点消息也不曾传回瑨阳。梅锦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命白采茹相劝秋慕霜,先行完礼,入了宗谱,如后梅松庭回来再命他携同秋慕霜行礼补全。

    白采茹虽则心里埋怨梅松庭不已,却也无计可施,只好硬着头皮来到平王府。

    梅松庭杳无音讯,秋慕霜自然是知道的。一面在寝室看着穆氏送来的礼衣,一面听着钟氏和春瑟等人抱怨梅松庭无理,不把秋慕霜放在心上也就罢了,竟连如此重要的礼也不顾了。

    听着宫婢们议论纷纷,秋慕霜的心底却平静得彷如一汪秋水。经过了花烛之期的浩劫,秋慕霜对这场婚姻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期许和希望。(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情义尚且不存,形式是否圆满又有什么区别?

    “王妃!皇后殿下来了。”宫婢走进寝室回禀。

    秋慕霜稍加思索便明白了白采茹的来意,领着春瑟等人亲自接到凝华苑外,将白采茹迎进室内落座,命宫婢奉茶。

    白采茹拉着秋慕霜的手仔细看了看,见她的气色比之前些日子好了许多,略略放了些心,叹道:“这气色倒是好了许多。明日便要祭拜宗祠了,礼仪很是繁琐,我还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呢。”

    “阿家多虑了!这些行礼之事儿还支持的住。”秋慕霜含笑说道。

    “唉!”白采茹长叹道,“祭拜宗祠本来应该是夫妇二人同行方为周全,怎奈七郎身在风凌关不得回京。你是通情达理的,千万不要因此责怪于他。等他回京之后,再令他与你完结此礼。”

    秋慕霜心里暗苦,面上却平静如旧,淡然一笑,向白采茹说道:“大王身系边疆安危,自然当以国事为重。儿明白的。”

    “你明白便好。终究是委屈你了。”白采茹摩挲着秋慕霜的肩膊,话语中满是怜爱和愧疚。

    秋慕霜赔笑安慰了白采茹一番,并一再表示自己不会计较。白采茹方展颜一笑,说道:“难得你如此明白事理,能得你为妻是七郎前生修来的福分。”

    穆氏、连氏也连忙随声附和,只说秋慕霜如何通情达理,如何胸怀大度等语。说得白采茹更加欢喜,细细询问了一番明日所需所用之物可曾齐备,可曾向秋慕霜教授行礼的各项事宜。穆氏、连氏连忙一一回答,只说一切齐备,请白采茹放心。

    白采茹见诸事妥当,便也放了心,自回皇宫向梅锦复命而去。

    秋慕霜送走了白采茹,又听穆氏等说了些明日到宗祠主持祭礼、以及观礼的将到场的梅氏宗亲,晚饭后便早早歇了。

    次日一早,秋慕霜早早起身,略用早点,便在钟氏、穆氏等人的服侍下大妆、更衣。依旧是钗钿翟衣,华彩非常。更衣完毕,在宫婢、内侍的簇拥下,乘坐步舆先进了皇宫到英华殿向梅锦夫妇行礼。礼毕,梅锦和白采茹亲自带领秋慕霜出了英华殿,依旧乘坐步舆而行。出了皇宫,向北走了约有一个时辰,方来到供奉梅氏列宗列祖的太庙。

    太庙里外早已经清扫数遍,举目望去一尘不染。太庙内钟鼓齐鸣,一派庄严,肃穆的氛围令人肃然起敬。正殿上供奉着梅氏历代帝王以及宗室王的遗像,俱是朝服在身,相貌威严。当中设着金丝楠木雕漆大香案,香案上设摆着三牲祭礼,青铜蟠龙大香炉,香炉里香烟缭绕。

    秋慕霜跟着白采茹的身后,微微低着头踩着脚下的红毡往里走。思及两次婚礼,拜见翁姑的情景,纵容是心如池水却也不由泛起丝丝波澜。只不过,那丝丝波澜漾起的是浓浓的苦涩,和难以言说的凄凉。纵然是巍峨的太庙,庄严的氛围也不能敌得过身前身后萦绕的缕缕寒凉。

    梅锦的一位祖父辈宗室王——瑨阳王梅叔承主持祭礼。另有青阳王梅季漓、江阳王梅幼涛等几位老一辈宗室王;晋王梅钰、楚王梅镌、齐王梅镇、魏王梅銮等梅锦一辈的宗室王带了近身内侍前来观礼。殿里峨冠博带,人影绰绰。

    众位亲王、郡王、嗣王见梅锦进来,连忙向前先行了君臣之礼拜见梅锦,梅锦命免,复又给梅叔承等祖辈以私礼相见。众人依次施礼已毕,便有礼部官员着人回禀吉时已到。梅叔承亲自焚了香,诵读祭文毕,方命秋慕霜上前焚香祭拜。

    秋慕霜走到香案前,净手焚香,恭恭敬敬地跪在青锦团龙拜垫上拜了八拜。拜罢,在内侍的搀扶下站起身来。

    梅叔承命内侍去过御牒,亲自提了秋慕霜的名字在上面,将秋慕霜的名字录入梅氏宗谱之中。至此,祭拜宗祠之礼便完成了。梅锦和梅叔承等诸王说了几句话,便命各自散去。自带着白采茹、秋慕霜返回皇宫。白采茹携秋慕霜辞了梅锦,回到凤鸣宫说话。

    秋慕霜亲自服侍白采茹午膳罢,端了茶敬上,方说道:“儿有一件事要和阿家商议,请阿家恩准!”

    白采茹听她如此说,不知为何心里微微一惊,忙问道:“什么事?说来听听,只要我能做主的便替你做主。”

    秋慕霜低头思忖片刻,方道:“儿自去年秋天远嫁至瑨国,至今已有半年有余。如今已经祭了宗祠,这场婚礼该行的礼儿一样不少的行了,唯有归宁之礼尚未进行。儿相请阿家恩准儿择日归宁!”

    “这……”秋慕霜归宁之事,梅锦和白采茹是商议过的。虽然这桩亲事是两国和亲,但是新妇归宁这等大事也不能忽视。只是,梅锦和白采茹都没有想到梅松庭和秋慕霜的关系会冷漠至此。此时若是让秋慕霜归宁,万一她一去不返,或者向秋荻诉苦,无疑会给两国之间刚刚回暖的关系蒙上一层阴霾。若是不让她回去,又不合情理,不近人情。

    白采茹看着秋慕霜目光中的深切的祈求,不由陷入深深的左右两难之中。“阿霜!这是大事,虽说家务事我这个阿家便可做主。但是,你们的婚事却非比寻常。我需要和圣人商议之后再做决定。你……容我明日再行答复如何?”
………………………………

第八十二章 月夜惊魂

    秋慕霜是何等聪明之人,只一眼便明白了白采茹沉吟不决的原因,心里不由暗暗冷笑。

    她并没有再次追问,脸上漾起一丝愁绪,叹道:“儿自幼跟随师父在凤栖岛学艺,在父母膝下承欢的时日少之又少。好容易艺业学成回归王宫,还没来得及和父母好生团聚几日便远嫁至此。儿身为人女不能承欢父母膝下也就罢了,反叫父母替儿担忧。岂不是儿这做女儿的不孝!儿此次归宁也好请父母安心,以慰父母与儿两厢思念之情。还望阿家代为向圣人陈情,儿感激不尽。”

    一面说着,秋慕霜一面用手里的罗帕轻轻拭着眼睛里的湿意。

    白采茹听秋慕霜说得恳切,心下倒大为不忍起来,连忙说道:“难得你有这番孝心,我自然是要尽力成全的。你且放心,圣人乃是仁孝之人,料着也不会阻拦你归宁的。”

    “多谢阿家!”秋慕霜向白采茹施礼道谢,陪着说了一些家常,便起身告辞出宫。

    白采茹令内侍送走秋慕霜,略一沉吟,命宫婢去打听梅锦现在何处。宫婢去的时间不大,便回来回禀:“圣人在内书房和元王说话。”

    白采茹闻报知道梅锦暂时没有要紧的事情,便带领宫婢、内侍等离了凤鸣宫,赶到内书房面见梅锦。

    梅锦正和梅兰庭说起梅松庭离京未归之事,见白采茹来了便知道有事情需要商议,一面命白采茹落座,一面问道:“怎么到这里来了?”

    “唉!”白采茹未语先叹,“方才阿霜向妾提起归宁之事,妾不敢自专特意来和圣人商议。”

    听说秋慕霜提出归宁,梅锦也一时沉默了,好半晌方才说道:“新妇归宁乃是古来旧礼,若是违背大不通情理。鉴于七郎这门亲事与众不同,我原想多拖延一段时间,等七郎回来再行安排,没想到她自己先提了出来。我们若是不同意未免不合情理,也让她心里有所戒备。若是这样让她归宁,只怕……”

    “父亲!”梅兰庭听着梅锦夫妇说话,略加思索便向梅锦说道:“父亲这是多虑了。既然落雁公主同意和亲,想必是考虑到了钟国目下的处境才做出的决定。既然她因两国合盟而远嫁,必然不会因私情而弃国事于不顾。如今七郎远在风凌关不肯回京,他们夫妻两地分隔,有些事情想化解也化解不得。不若借落雁公主归宁之机,让他们夫妻见上一面,也许能够改善他们的关系呢。”

    梅锦听梅兰庭说得很有道理,沉吟片刻便笑道:“有理!既然如此,便应允她吧。”向白采茹嘱咐道,“此事你看着安排就是。”

    白采茹领命,便离开书房回到凤鸣宫,即刻命宫婢到平王府告诉秋慕霜梅锦已经应允她归宁,让她早点儿做准备,另命穆氏进宫一趟。

    秋慕霜送走白采茹之后,无情无趣地独坐窗下,拿了一卷书来解闷。眼睛看着书卷,心里想的却是梅锦能否应允归宁。

    直到宫婢来通知,秋慕霜方放下心来,向皇宫的方向道了谢,命穆氏随宫婢进宫回话。令春瑟唤来钟氏一同商量归宁之事。钟氏是经过大事的,对婚嫁归宁所需所用甚是明白,交给她去料理自然是最妥帖的。钟氏不管自传,便找了连氏和穆氏一同安排。

    忙忙然便已经过了三四日,已经到了秋慕霜定下的启程之期。这日晨起,秋慕霜梳妆更衣毕,亲自带着宫婢入宫向白采茹辞行。白采茹携手叮咛一番,命她早去早回。秋慕霜垂首一一答应了,告辞出宫。回到平王府,在垂花门外登车出了平王府,出瑨阳北门往官道而去。

    穆氏领了白采茹之命亲自跟随秋慕霜归宁,名曰照料她的起居事宜,实则对她的言行进行监视,适时进行一些规劝。除了秋慕霜随身的奴仆外、仪仗外,平王府校尉高云、杨飞率领五百亲军作为护卫,保护秋慕霜的车驾。

    因为有梅锦的交代,穆氏命高云选择了昔日秋慕霜进京时所行经的道路,出瑨阳穿过几处州府,经由堆云关,出风凌关进入钟国边界。

    对于穆氏选择的道路,秋慕霜并没有过问。只是,依旧是那条道路,因为时间的不同,一路上的景色也格外不同了。来时尚且是初春时节,道路两边虽然初露生机却免不了有几分清冷。如今正值盛夏,道路两边已经是草木葱茏一派生机勃勃了。

    生机盎然的景色并没有驱散秋慕霜心头的凄凉,随着距离风凌关越来越近,她的心底也越发忐忑不安起来。这份忐忑从何而来?秋慕霜不愿去深究。

    秋慕霜的仪仗进入风凌关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了。

    雪季子早已经接到了消息,知道秋慕霜今日入关,早早便命人到梅松庭的行邸送信。

    徐元秀因为今日不当值,正闲得无事和雷升说话。听闻秋慕霜归宁路过风凌关,车驾已经入关,连忙命奴仆把昔日梅松庭成亲时的洞房打扫出来,安置寝具以备秋慕霜歇息。一面又命人去校场通知操演三军的梅松庭。

    梅松庭自从那日抱愧含恨离开凝华苑之后,回到书房换了一身常服,带着冷宜、韩晓出了平王府,和谁也没有打招呼便离开瑨阳返回风凌关。冷宜、韩晓对他新婚之期出走的行为很是不解,但看到他阴沉的脸色,日渐烦躁的心情谁也不敢开口询问。

    经过这件事之后,原本就说话不多的梅松庭越加沉默寡言,经常独自陷入自己的思绪中,连冷宜梁一两个人的呼唤都置若罔闻。

    梅松庭的情形令冷宜、韩晓十分担心,却又无计可施,只得小心服侍着以免他伤神之后再伤身。

    来到风凌关之后,梅松庭便把自己投入到了紧张的军务之中。每天早出晚归,甚至三餐不顾。

    他的情形令徐元秀、雪季子等人即觉得不解,又担心不已。几次向冷宜询问,也没有得到具体的答案。徐元秀曾试着和梅松庭进行沟通,怎奈都在梅松庭每次的敷衍下不了了之。

    他正在校场一面看着三军排演阵法,一面提笔在阵图上圈圈点点。冷宜急匆匆地走上将台,来在他身边低声回禀:“大王!王妃来了。”

    闻言,梅松庭的手猛地一抖。手里的笔在阵图上长长地划了一道墨迹。怔怔地问道:“你……说什么?”

    冷宜看着梅松庭陡然变色的面庞,再次低声回禀:“王妃奉了圣人和皇后之命回钟国归宁。路过风凌关,此时想必已经在行邸安置了。”

    “归宁?”梅松庭的心底微微一震,秀逸的剑眉微不可见的蹙起。

    “是啊!王妃远嫁瑨国已经半年多了,自然是要归宁的。大王可要回府?”冷宜小心翼翼地看着梅松庭问道。

    梅松庭垂目看着阵图上那道墨迹,从旁边拿过一张阔纸,按照旧图重新誊写。虽然极力保持着平静,冷宜还是从他微微颤抖的双手看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大王和王妃分别了这些时日,好容易王妃今日来到了风凌关我的何不早些回府?”

    “唉!”梅松庭重重的叹息一声,依旧垂眸画着阵图,好半晌方才说道:“军务要紧。”

    冷宜见他无意回府,也不好再加以劝说了,便规规矩矩地侍立在他身旁。

    随着最后一缕晚霞沉入西山,天色已经慢慢笼上了一层昏暗。

    梅松庭看着将台下满身劳乏的军士们,再也找不到拖延的借口,命三军散去各自归营,方带着冷宜、韩晓以及随身亲军离开校场返回行邸。

    徐元秀正欲派人去催他,见梅松庭回来连忙迎进书房。一面命人拿衣服、端来净水方便梅松庭洗漱更衣,一面笑着向梅松庭打趣道:“大王可真是忍心的人。刚刚成亲便和王妃两地分离,一别就是一两个月,难道大王就没有思念之情?如今王妃来了,也不见大王早些回来。”

    梅松庭正满腹心事难以言表,徐元秀的打趣听着他的耳朵里便有了几许讥讽的意味似的。他紧紧蹙起眉峰,回身冷冷地瞥了徐元秀一眼,“孤何时给了你置喙孤的私事的权力了?怎么孤不知道。”

    “这……”徐元秀让梅松庭毫不留情面的话说得顿时满脸通红,“大王恕罪!是元秀无状了。”

    “你们都下去吧!”梅松庭烦躁地挥了挥手手,打发走了徐元秀和冷宜等人。书房里只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