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被宿敌错认后 >

第46章

被宿敌错认后-第46章

小说: 被宿敌错认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说:
  接下来几章可能还是多走剧情,大家可以先囤几天,后面救出岳父后就是男主女感情互动了,我会在标题标注的,睡大觉去咯


第78章 
  山风冷峭;却拂不去秦玥脸上的热意。
  她偏头躲开耳上的触碰,迅速往旁边挪开几步,红着脸骂他:“戚少麟;你还有没有羞耻心?”
  好歹是个侯府世子;行事还不如山野村夫执礼。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戚少麟不甚在意道,随后抬脚走进温池;“我是混账;是畜生;最不懂得礼义廉耻;又何来羞耻心?。”
  这些话全是秦玥当初骂过他的;她自然还记得。她脸皮薄,憋了半天;只得催他一句,“你快些洗;我们得早点上路。”
  她迫切地想要回都城,一是为了不让萧洵担忧,另外则是要打算回京城。在野外艰险;稍不留意便会送命;早走总比晚走好。
  水声哗啦;戚少麟没身于水底,靠在池边石壁上喟叹一声,“急什么;你若不愿意在岸边等;大可以下来。”
  秦玥将怀里的衣裳一把扔在脚边岩石上,“我到山下去等你。”
  走了两步;身后传来悠悠的提醒;“冬日山里吃的东西少;猛兽多会下山觅食,你若是不怕,就尽管下去。”
  昨晚赶路途中秦玥的确听有山间的嗥叫,不过那时她无暇顾及这点远处的恐惧。现听他这么一说,那些畏怯不争气地升了起来。
  她换了方向,走到不远处一块巨石旁,背对着他坐下,语气软了几分:“你别耽搁太久,我们的马还在下面。”
  “不会。”
  戚少麟心满意足地盯着那抹倩影,暖意流窜通身。
  他不是不知道此刻在外多待一时便多一分危险,他们应当尽快赶路,回到都城。可他也明白,一回去后秦玥便会回到别人身边,再不会多看他一眼。
  他伸手抓起地面一把雪,握紧后朝她掷了出去,软绵绵地报复这薄情之人。
  雪球砸中后便破碎散开,落在地上。
  秦玥脑中还是那些豺狼虎豹吃人的事迹,后背受此一击,立时挺直紧绷起来。她又不敢回头,犹豫着问道:“戚少麟,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戚少麟唇边溢出些许笑意,“你回头看看不就知道了。”
  他未着寸缕,话里也无异样,此言多半是诓她上当的。
  秦玥没回头,须臾后同样的感觉到了肩上,碎雪飞过眼前,她总算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三岁孩童?”
  戚少麟笑意更深,仰头倚在石壁。
  此时山间阒无人声,只有雀鸟群鸣,白雪皑皑。
  他仰头看着灰蒙的天,开口道:“秦玥,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掉落山崖后那几天?”
  无水无食的荒漠,只有他们两人,支撑着走了出去。此情此景,倒与当初有些相同。
  秦玥沉默着不回他,他继续道:“应当是记得的吧,你那么喜欢那个傻子。”
  虽然那段记忆他也清晰记得,可他只感觉自己是个观客,看着秦玥茫然地挣扎,不自觉地动心。她的信任、温柔通通交付给了他,而留给自己的全是防备与憎恶。
  “所以你为什么跟着萧洵?是因为他和那个傻子有几分相似?”
  “你觉得他们傻吗?”秦玥轻声问道,继而徐徐而言:“他们待人真诚,这不是傻。”
  真诚?戚少麟回味这两个字,不屑道:“要想在这世上活下去,真诚又有何用?”
  母亲去世后,他的日子便如履薄冰,父亲不待见他,继母又处心积虑地想要夺走他的名位。他若是还真诚待人,恐怕早已不知死过多少次了。不说他,就连秦玥不也如此,真心信任项家,最后又落得个什么下场?
  “正是因为他们,我才活到了现在。”秦玥说完,接着道:“你有你的处世之道,不必苛求旁人与你相同。”
  以戚少麟的性子,定然是看不起这些的,她不想继续再与他争论。
  戚少麟没接话,四周又恢复了寂静。
  耳畔水声泠泠,方才的一些画面浮现在秦玥眼前。
  戚少麟,他似乎瘦了。
  等他从水中起身穿戴整齐后,已经过去了约莫半个时辰,秦玥心里抱怨了他几句,连忙催促他启程。
  下了山,他们正要上马,就看到远远两道黑色的身影愈近。
  戚少麟警惕地握住剑柄,将秦玥护在身后。
  看清人脸后,秦玥挥手惊喜地挥手喊道:“萧洵!”
  萧洵与庄远到他们身前后,齐身下马,分别走到二人身前。
  萧洵剑眉紧蹙,神情中是掩不住地担忧,他上下端量她,“师弟,你没事吧?有没有受伤?”
  秦玥摇头淡笑道:“没有,你们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我们沿着马道一路追来,在路中看到一辆倒在地上的空马车,就从岔路找来。后来在一间木屋里发现一堆燃烬的火,就跟着寻来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着,全然不顾一旁的主仆二人。
  被冷落的戚少麟沉着脸问庄远,“他怎么来了?”
  庄远为难地回道:“古禹我不熟悉,只有让他带路。”
  萧洵问候过秦玥,难得正眼瞧了戚少麟一眼,语义不明道:“你这次还算是男人。”
  他自幼便被母亲教导,身为男人,要尊重爱护女子,所以当初见到这个大梁世子仗势欺人时,对他颇为不齿。经此一事,他勉强对他改观几分。
  戚少麟轻笑一声,讥讽道:“洵王来得还真是及时,想必是夺得狩猎头彩了。”
  萧洵没有反驳他的话,毕竟他的确是疏忽了。他脸上带几分歉意,从怀里掏出一把镶着红宝石精致的小刀,交给秦玥,“这是我赢的,你带在身上,之后再遇到危险能用来防身。”
  稍作休整后四人便准备出发。
  路过秦玥身旁时,戚少麟垂眸扫了一眼她腰间醒目的匕首,眼神骤然冰冷,“秦玥,记住昨晚我给你说的话。”
  说完,他翻身上马,先行往前走。
  有了萧洵,回程十分顺利。
  回去后,萧洵便详细问了秦玥被掳走的事,信誓旦旦要为她出气。只是秦玥还未来得及说,他便被叫进了宫。
  正殿内的气氛同往常不一样,更为压抑沉闷。
  萧洵行完礼,问道:“阿父,你叫我来做什么?”
  言语间还带有稚气,像是个未长大的孩子。萧元明心中叹一口气,还是将那些话说出了口。他说得委婉,只叫他随戚大人回京城做官,仿佛真是一桩美事。
  萧洵听后立即抗拒,“我不和他去,我也不爱做什么官。”
  萧元明端了脸色,“此事已经定了,你不是也爱待在大梁,跑去那三年都不愿回来。”
  自己随心去是一回事,可若是被逼迫,又是另一回事。萧洵还是板着脸不情愿。
  萧元明看着他比自己还要高的身躯,最终还是耐着性子道:“洵儿,你是古禹的王子,你受着万民敬仰,关键时刻,理应为百姓献身。你放心,阿父绝不会让你在那受委屈。”
  “隔着千山万水,阿父又怎知道我委不委屈?”
  萧元明想了想,还是道:“到了京城,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可以去找昭王。”
  这事他本不愿告诉萧洵,可他听萧毅提过,萧洵与那位使臣戚少麟似是不和。戚少麟在京城权势通天,两人若真是有矛盾,难保不会对他施难。
  萧洵抿着唇不吭声。
  萧元明想到了什么,问他:“你身旁那个侍妾是什么人?”
  萧毅对他说昭王要一并带走这人的时候他就有了底,后来知道戚少麟不顾安危去救人,更觉得蹊跷。
  秦常锋的女儿,怎么会和戚家纠缠在一起?
  萧洵自知瞒不住,索性道:“阿父都知道了还问我做什么?”
  萧元明道:“你带着她去京城,关键时刻也可以将她交给昭王。”
  “阿父,您从前不是最敬重秦将军的吗?为什么如今变成了这样?”
  萧元明沉吟片刻,道:“秦常锋如果肯归顺我古禹,他就是一个好将,可他不肯,那便是古禹的敌人。我给过他机会,是他太过顽固。”
  父子俩谈过一下午,傍晚时萧洵才回府。
  秦玥看他脸色也明白这趟进宫是为何,戚少麟所说的不是假话。
  萧洵将自己要去大梁的事告诉秦玥,发现她并无吃惊,像是早就知道了一般,“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秦玥点点头,“昨晚戚少麟给我说了。”
  萧洵问她:“那你怎么办?是要继续留在这儿吗?”
  毕竟秦将军还是这里。
  他对自己毫无保留,秦玥也不愿意瞒他,将这几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我这次也要与你一起回去。”
  萧洵这才明白,喃喃道:“难怪阿父让我找昭王。”
  他抬眼看着秦玥,“那你怎么办?昭王为何要带走秦将军?你能救出他吗?”
  涉及大梁朝政,秦玥也不好全部告诉他,含糊道:“我这几天想想办法。”
  ***
  戚少麟便命人着手回京之事。在这古禹,他人生地不熟,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要被人抢了风头,况且昭王已经得到秦常锋一事他也需要告诉赵朔。
  秦常锋当年叛国一案,如今愈发像是一团迷雾让人看不真切,只差一阵风将雾气吹去,还一个天朗气清。他预感秦玥就是这阵风,能让一切云消雾散。
  两日后,回大梁的车马便整装待发。


第79章 
  马车沿着泥淖的道路返回东方;逐渐踏出这片异域。
  秦玥最后看了一眼车后的景色,放下了厚实的窗帘,或许以后不会再来这了。
  短短几月;她觉得自己变化良多;有勇气去面对前方的艰险。反观萧洵也是如此,比起两人初见之时稳重了不少;隐隐真能看出几分王爷的气态。
  秦玥看他愁眉不展;出声问道:“师兄;你是担心到京城后的日子吗?”
  萧洵回过神;摇了摇头;“我是担心阿父和大哥他们。”
  他浑身弛懈地倚靠着车壁,模样正经了起来;“他们把秦将军送给了昭王,还让我到京城后和他多联络;也不知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大哥这几日在军营中忙得不可开交,我问他他又不肯告诉我。”
  军营?秦玥心中一紧,瞬时什么都明白了。昭王与古禹的合作不仅仅是关系到父亲;他应当还要问他们借兵;里外联合逼位。
  她幼时在父亲口中听过不少战场之事;深知烽火残酷。皇族之争,若真是大动干戈,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师兄;如果有一天要你去带兵打仗;你肯不肯?”萧洵留在京城,就难免不会牵扯其中。
  萧洵几乎毫不迟疑答道:“那自然是不肯的。”
  他皱着眉继续道:“我不喜欢打仗。只为了争那一点土地;就要无数人家破身亡;真的值得吗?三年前我阿父强行要达木叔叔带我去攻打一个部落;我不肯,最后一气之下才跑到了大梁。我宁愿做一辈子的穷酸大夫,也不愿意去杀那些无辜的人,掠夺他们的家园。”
  秦玥听他说完,倏忽之间竟对他生出些许敬意。她这个师兄只是看着傻,所谓大智若愚,不过如此。
  “那你呢?你回京后打算怎么做?”
  秦玥抿着唇,神色暗淡了下来,“京城如今有两股势力,昭王和太子。要想救出我父亲,要么就是投靠昭王,给他想要的东西。”
  萧洵插空问她:“是什么东西?”
  秦玥笑笑,并未明说,“是你不想要的。”
  “那另一种呢?”
  “另一种,”秦玥看向正前方,那是戚少麟所在的位置,“另一种就是借太子之力。”
  像是被拘囿于某个难题不得其解,她凝瞩不转地盯着前方,蹙眉沉思着。
  萧洵见她这副认真冥想的神情,不再打扰她,担忧起了茫然未知的前路。
  ***
  出了古禹地界后,戚少麟便不再给萧洵面子,对上他就没个好脸。
  两人性子都是不算沉稳,针尖对麦芒。秦玥担忧,恐怕在路上他们又会像在惠城那样打起来。萧洵没什么心眼,到时候吃亏的定然是他。
  可才过去一半的路程,戚少麟便露脸得少了,最后甚至要先带几人骑马提前回京,留下丁擎宇继续护送他们。
  秦玥偶有听到随行护卫的只言片语,似乎是当今圣上大限将至,生命垂危了。涉及江山易主,戚少麟自然没得闲,难怪会急着赶回去了。
  十余日过去,他们一行人总算抵达了京城。
  城中繁华如旧,只是平静的外表下,蕴藏汹涌风暴。
  萧洵到京第二日,昭王世子赵合豫便差人送来了请柬,说是要为他接风洗尘,请他去酒楼赴宴。
  因他们带走了秦将军,萧洵心底对他们有几分不喜,可想起临行前父亲对自己的叮嘱,还是勉强应下了。他不想一个人去,便询问秦玥要不要与他同行,正好看看能不能打听到秦将军的消息。
  秦玥知道此次回来无可避免地要与这些人碰面,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路上萧洵不禁抱怨,“这个昭王世子这般殷勤做什么?赶了这么久的路,我还没歇上一口气。”
  秦玥猜想此番鸿门宴多半是赵合豫拉拢萧洵的招数,她不知道昭王同古禹走到了哪一步,若是还没到最后一步,他定会借此机会试探萧洵的口风。
  萧洵性子直,藏不住心里的话,她略思索过后还是提醒道:“师兄,待会儿他或许会说些你不爱听的,你敷衍就好,暂不用回复他。”
  萧洵诧异道:“他会说什么?”
  秦玥道:“我想应该是借兵。”
  萧洵瞪大了眼,联想到大哥与昭王的联系,还有军营中刻苦练习的精锐,他也似开了一窍。只是他疑惑不解,明明这些年古禹已经民生凋敝,为何还要耗人耗力给他人做刀使呢?
  暮色时分,马车行至酒楼前停下。
  古禹冬日要比京城寒峭许多,可它的冷只达肌肤,而京城这片天下,那些看不见的寒意侵袭骨髓。傍晚开始下起的雪还未停,两人下了车,守在门口的小厮便举着伞为他们挡寒。
  进了二楼雅间,里面的人径直站起了身,笑意清朗道:“久闻洵王英勇不凡,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见过戚少麟出使古禹时道貌岸然的模样,秦玥没想到这个赵合豫更胜一筹。萧洵在外漂泊三年,既无军功荣耀在身,又没别的名声在外,他是从何听来的。
  萧洵不喜欢这些虚假的奉承,简短地回了几字。这副冷淡的神情反倒能唬住人,让人看着有几分少年将军的气势。
  赵合豫瞥见秦玥,眼底的诧愕一闪而过,“没想到洵王还带了一位故人来,”
  萧洵怕这人也没安什么好心思,回他:“小、玥是我的人。”
  赵合豫哈哈一笑,思及戚少麟数月来的消沉颓丧,更觉痛快,“原来如此,秦姑娘,许久不见。”
  后面那就句话是对秦玥说的。
  屋内还有项池,自秦玥进屋后,他就站在赵合豫身后看着她。
  秦玥淡淡一笑,“世子别来无恙。”
  落座后,各色精致的菜品就被侍女端了上来。酒足饭饱,赵合豫将萧洵单独请到了里间,果真向他打听了借兵之事。
  萧洵震惊之余尚且能稳住神色,未明确给出回复,只说等大哥的消息。
  外面,秦玥和项池相顾无言。
  沉默良久,项池率先开口:“阿玥,上次的事是我一时冲动,但是我只是想救你,戚少麟去了古禹,我担心他又会将你抓回去。”
  秦玥不想去探究他此言是真是假,缓缓开口道:“有萧洵在,他动不了我。”
  听她语气不似头几次那般排斥,项池笑了笑,有些落寞道:“跟着萧洵总比戚少麟好。”
  秦玥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