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贵人脸色一滞,却不敢说什么,反倒扭头和云佩说话:“前些时候皇上赏了一罐雨前龙井的茶叶,妹妹要是有空,去我那里尝一尝。”
云佩立刻明白,她这是在示好。按照如今她的地位来看,能够交好膝下有女儿的布贵人,在深宫之中也还算不错了,布贵人膝下的女儿健康,虽然母女都不算得宠,却也是被惦记着的。
云佩也不去细想布贵人是不是借着她打郭络罗氏的脸,对方递了橄榄枝,她接着就是了,当即应下来:“正巧儿,我还说自己针线活不够好,前些时候想做件衣裳,可惜我女红一般,针脚都缝不好,姐姐要是不嫌弃,就帮我看看?”
她们两个搭话的时候,小郭络罗氏姗姗来迟。她和姐姐一道进宫,清秀可人,可惜被姐姐遮住了光芒。云秀一看她坐下的位置就大约明白了——小郭络罗氏和姐姐关系并不亲近,她是紧挨着云佩下首坐的。
甚至,她还和云佩她们说话:“姐姐们在聊什么?”
纳兰珠尴尬地坐在位置上,她左手边是布贵人,才刚纳兰珠坐下以后,布贵人半个身子都背对着她了。右手边是一脸懵懂的博尔济吉特氏——她是蒙古出身,和如今的太后是亲姑侄,听不懂汉话。
纳兰珠说什么,她都一脸我听不懂你随意的表情。
很快,六嫔、贵妃也都来了,各自在位置上坐下,等着钮祜禄皇后。约摸一刻钟,钮祜禄皇后出来了。
“皇后娘娘千岁。”
云秀看着这一片蹲福的人,心里啧啧称奇,要不怎么大家都想当皇后呢,往高处一坐,一堆的人等着给她行礼,除了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帝,这宫里数她最大了。
众人行完礼,就是新进宫的人出来见礼,按照座位的顺序依次向皇后和其余宫嫔请安。
纳兰珠人娇声脆。行礼到了僖嫔跟前的时候,僖嫔捏着指甲看她:“妹妹真是胆子大呢,仗着皇上宠爱,都坐到布贵人前头了。”僖嫔是靠着皇帝的宠爱才登了嫔位,如今纳兰珠得宠,已经分薄了她的宠爱了。
其余人虽然不像僖嫔那样觉得自己被她抢走了宠爱,可眼看着生了皇女的布贵人都被她挤到后头去,心里到底不爽快:“听说郭贵人还有个妹妹啊?是哪一位?”纳兰珠侍寝过后就封了贵人。
小郭络罗氏——郭常在只能站了出来。
端嫔看一眼郭常在,笑说:“咱们宫里头,姐妹一块儿进宫的还是头一回呢,也不知道往后造化如何,昔年成帝娶合德、飞燕姐妹,那姐妹俩可是后宫专宠,只怕往后宫里连我们站的地儿都没了。”
郭常在低着头不敢说话。郭贵人却道:“娘娘慎言,您拿我们姐妹二人和飞燕、合德作比,那是把万岁爷比作汉成帝?”成帝荒于朝政、沉湎酒色,终至王莽篡汉。如今满人入关,虽然已经历经天命、天聪、顺治、康熙四朝,却因为满汉差距、扬州十日及嘉定三屠等缘故,如今的朝政并不稳定,也是康熙皇帝最头疼的事情。
如今郭络罗氏·纳兰珠这样说,几乎是把端嫔架在了火上烤。端嫔立马噤声。
本来这事儿就过去了,谁知道郭贵人又道:“再说了,端嫔姐姐说我和妹妹一块儿进宫是头一回,可这里不是还有一对姐妹吗?”她目光看向云佩。
云秀:“……”关我们什么事?她刚想说话,却被姐姐云佩按住了。
云佩想了想,笑道:“郭姐姐这话说的,我是十四年通过上三旗小选进的宫,我妹妹是今年小选进的宫,合乎礼制,难不成郭姐姐有什么疑问?还是对祖宗们定下的规矩不满意?”选秀制度从世祖时候定下,从那以后,凡是八旗女子,都得进宫选秀,不管是大选还是小选,都是老祖宗的规矩。
郭贵人大约是没想到她能坦然地把自己宫女出身的事情摊开来讲,还搬出来祖宗规矩压她,整个人都噎住了。
佟贵妃也冷冷开口:“本宫都不敢置喙祖宗规矩,你倒好,比本宫还嚣张呢。”
郭贵人被佟贵妃一怼,脸色惨白,可惜也没人帮她,最后她只能讪讪地坐下了,直到散场了都一声不吭。
作者有话说:
①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福临…顺治,玄烨…康熙
第 14 章
第十四章
“姐姐你没看见!郭贵人脸色瞬间就白了!”云秀揽着云佩的胳膊,在自己的地盘,倒不用在意宫里的规矩。
云佩嗯嗯答应,看她这样兴奋,有点不忍心说出实情。
郭贵人能被佟贵妃怼得哑口无言,一是因为佟贵妃已经是贵妃了,比起贵人位分要高。可郭贵人她为什么敢顶撞同样比她位分高的端嫔?因为她是正儿八经的满洲镶黄旗人,属上三旗。而端嫔呢?她是汉军旗出身,员外郎董达奇的女儿,属于下三旗,虽然已经到了嫔位上,真正论起来,身份还是不如郭贵人。
如今的皇帝是最在意身份不过的人,身份上头的差距就像是横亘在众人跟前的鸿沟,往前走一步都很难。
张氏连生两个女儿,不受宠或许有养不住女儿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她是彻彻底底的汉人。布贵人生了女儿都能升成贵人,张氏却永远只能是提不上名儿的庶妃。
郭贵人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在进门的时候就坐在她们前头,位置却在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后面。
张氏和布贵人也明白,所以不会叫她起来给她们让座儿,而是往后跟她聊起家常,不动声色地“疏远”郭贵人。
后宫里头全是聪明人。
而以她包衣的身份,要想从答应往上爬,远比旁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可是这些,她从来不会跟云秀说起,她的妹妹天真纯粹,看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她也不必懂,云佩不想让她懂。
她的妹妹就该每天快快乐乐的,操心每天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
她想永远保护好妹妹。
#
上回请安时发生的争论也不知道有没有传到康熙耳朵里,反正郭贵人那里他也没少去。一个月里,有大半的时候是在郭贵人那里的。
云秀知道消息的时候不得不感慨——果然是历史上那个受宠的宜妃啊。
可她看云佩好像也没什么反应,她这个现代人也就算了,受1V1思想觉醒的人,断然不可能接受和许多女人共享同一个男人。可是姐姐是个纯种的古代人啊,怎么会一点反应都没有?难不成她没有过少女怀春的时候?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特意在康熙过来临幸云佩的时候偷偷观察了一下。
之前康熙到承干宫看望云佩的次数很少,大多都是叫云佩去干清宫侍寝,拢共就来看了云佩一次,可自从上回他来了一趟,发现云佩这里格外安静以后,就很愿意常来坐坐。
今儿也是一样。
他在云秀特意叫内务府弄来的“榻榻米”上坐下,背后还垫着软乎乎的垫子。垫子是前段时间云佩说自己常做针线活,脖子酸疼,云秀找了粟米和棉花给她填塞的,宫女份例里的棉花一月一共才五斤,泰半都在这枕头里了。
康熙还说:“这枕头很不错。”他常年忙于政事,腰背容易酸疼,往枕头上一靠就舒坦了。
云佩听出来他的言外之意,主动坐到他后面给他捏脖颈和腰背,过了小一刻钟,康熙才摆摆手叫她坐下:“这几天总算是忙完了,那些臣工整日里在朝堂上叽叽喳喳,吵得我头疼。”
云佩知道他不过是抱怨两句,真要是听了他的话,劝他休息,他只怕还要不高兴,于是拐着弯说:“皇上每日要御门听政,辛苦着呢,只是那些臣工不体贴皇上。”
康熙满意点头:“就是这样。”他本以为云佩还会说些什么,结果回头看她,发现她又在笑,就问:“笑什么?”
云佩说:“奴才想起小时候,家里隔壁住着的一户人家的小公子,他从小就练武,总叫了一堆的小伙伴在院子里习武,男孩子嘛,聚在一块儿的时候难免有些吵闹,奴才的妹妹又贪睡,总要睡到日上三竿的时候,隔壁却总把她吵醒。”
康熙也好奇起来:“你妹妹是不是和父母撒娇了?”他第一反应就是找家里长辈与隔壁人家交流,相互之间进行沟通,沟通好了事情也就解决了。
结果云佩说:“才没有,奴才的妹妹从小古灵精怪,她去坊市里买了二十只鸭子,就养在后院里,跟隔壁的武场就是一墙之隔。”
剩下的她都不用说了,康熙也明白了,然后转念一想——她这是拿他那些臣工当做那些小孩儿了?
这想法倒是新鲜。只是多少有些孩子气。朝堂之上也不会用这样的法子让大臣们闭嘴。
云秀:“……”你俩聊天的时候,能不说我那点糗事吗!为什么我五岁的事情姐姐也能记得这么清楚??
休息完了,整个人也放松了,估摸着他是心情实在很好,还对云佩说:“朕在别人那里,都没有在你这里舒坦。”
这话里头的评价实在太高,云佩条件反射俯下身:“奴才惶恐。”
康熙反倒说:“有什么惶恐不惶恐的,事实罢了。”皇后多病,贵妃总是娇缠,嫔位大多都有孩子,去了总是提起那些孩子们,他向来喜欢孩子,可也经不住那些两三岁的孩子们总是哭闹。
呆来呆去,还是云佩这里清静些。
云秀默默地看了一眼他们,总觉得他们两个没什么感情,那姐姐看着康熙三宫六院,自然不会伤心。这样也好。
她正出神,就听见康熙问:“你这儿什么时候传膳?”
云佩说:“酉时的时候。”
康熙嗯了一声,扭头又拿了一本书看。云佩对云秀使了个眼色,云秀就知道,他多半是饿了,想叫膳了。她去外头看了看天色,今儿皇帝要来,御膳房就不是叫小顺子来送膳了,而是高太监亲自过来。
云佩看康熙看书正认真,也不打扰他,从里间出来和高太监说话:“多谢谙达这些日子的照顾。”
高太监笑眯眯的:“应该的。”真论起来还是他攀了这个亲,占了便宜,收的干女儿亲姐姐是宫妃,虽然现在才是个答应,眼瞅着以后前途无量呢,不过这会儿不是叙旧的时候,他问:“皇上有没有说怎么摆膳?”
云佩摇头。论理应该是照着平常皇上吃什么,御膳房上什么的,可她看康熙今儿只穿了两件衣裳,脖颈上还是热出了汗,想必要真按照御膳房上的菜来,他肯定吃不下多少。
就吩咐说:“弄点清淡些的膳食,要好入口的。”她只管这么吩咐,上什么还要御膳房忖度,毕竟她也只和康熙一块儿吃过两三顿饭,对他的口味不太熟悉。
云秀却有别的想法。要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得抓住他的胃。虽然姐姐对皇上的心没想法,可皇帝多在她们这儿呆上一回,她们的日子也舒坦,因此和高太监说:“如今天热,谙达上菜的时候可别上太多的炖菜碗菜,最好能有新鲜的菜蔬,不用大肉配,拿素油炒一炒就行了。”
说完,她叫高太监在外头等一等,从里屋里拿出来一张纸,悄悄和高太监说:“祖父在家里研制的新吃食,谙达试一试?”
第 15 章
第十五章
云秀给高太监方子,一个是为了拉拢他,毕竟光干亲这么个身份,他们之间的关系维持不会太长久。高太监一直在宫里给她们提供便利,光云秀给他做两双鞋是不够的。得有切实的利益,他们才能紧紧地绑在一起。高太监在御膳房,而云佩如今只是答应,给不了权势上的帮助,那只能帮他巩固地位。
宫里头太监往上爬的途径很多,御膳房也不例外。要么是主子抬举,要么只能靠自己。靠自己也有讲究,师傅领进门,手艺看个人。当初高太监能当上御膳房的管事,除了额参提拔他,也是他自己聪明努力,学手艺学做人,才能在额参已经退下来以后站稳了脚跟。
云秀给他新方子,有新鲜的吃食,高太监的地位会更稳。他已经在这个总管的位置上坐了太久,有心想更进一步。
二来,云秀想吃到更新鲜的东西。现代那么多美食,要是不苏出来给姐姐尝一尝,她这不是白活了那么多年么?穿到清朝,一不能颠覆历史,二不能逃出宫闱,不如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加舒坦一点。只是她拿出来的那些东西得有名头,她不想被当成异端烧死,只能借祖父的名头。
反正人家也不能跑到宫外问她祖父是不是?
所以她给膳食方子给得真心实意。
高太监接了方子看了一眼,记住里头的食材、配料,发现是个容易得却新鲜的东西,默默背下以后又把纸还给了云秀。
云秀想起来,宫里头是不许私自传递消息的,尤其是书信这样的东西,看得最密切,这方子其实没什么,但总归传出去不好,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去先把方子藏在了书页里,因为宫里头不让烧纸,这个比传递信息还忌讳,没办法,总不能和小燕子一样吃纸吧?
高太监说完话就走了。
因为都是小炒的东西,御膳房膳食来得很快。云佩住在承干宫的次间里,住所连着待客的外间,内间是睡觉的地方,晚膳就摆在了外间。
才刚摆满,康熙从里间出来,一看桌上的菜色就笑了:“你这里的膳食倒和别人不一样。”
云佩伺候他坐下,笑着说:“奴才在家里的时候也爱吃这样的饭菜,反倒不喜欢炖菜,尤其才入夏,天热的很,油腻腻的吃不下,还是清炒时蔬好些。”
康熙很认同她的想法:“朕也不喜欢那些,前些时候政事繁忙,有一日批改奏折的时候忽然有些头晕,朕觉得没什么,反倒吓坏了伺候的宫人,请了御医过来说是劳累,结果给开了个人参的方子。”他一向喜欢养生,很不喜欢这一类补身体的东西。
云佩附和:“人参性热,万岁爷如今正是壮年,吃人参反倒伤身体。”
康熙目光落在膳桌上,停留在一处:“那是什么东西?”
云佩看了一眼,不是认识的东西,说是饽饽吧,可这也忒大了点,说不是饽饽,白白胖胖的,又很有饽饽样儿。
还是云秀解释了:“这是御膳房新作的点心。外头是澄皮的,里头是水果馅。”
次间地方太小,不够侍膳太监发挥的,所以跟前伺候的就只有她和梁九功,以及司药。云秀机智地把那盘点心端到了他们俩跟前。
为了方便品尝,点心做成了小小一个,表皮有黄色和绿色的,玲珑精致,放在盘子里,一看就很清新。
康熙说:“倒有种回到春天的感觉。”他夹起一块尝了尝,外皮上面撒了一层糯米粉,有些许的甜味,表皮绵软又有韧劲,一口咬下去,仿佛要黏在舌头上,紧跟着就是水果的香气。
一个点心一种口味,有水果的,也有豆沙的,不过康熙最喜欢的还是奶油的。御膳房上菜前特意把点心放到冰鉴里冰过,奶油口感更好。
康熙吃了两块点心才反应过来,自己没吃饭就吃上了点心:“你这吃起来倒不讲究。”哪有点心和饭菜一块儿上的。
不过他吃着好,也没说什么,把大福放下,就着几样新鲜小炒吃了两碗饭。
梁九功在旁边看着,差点就给云佩跪下了。这几天刚入夏,天却已经热起来了,可偏偏皇上养生,不喜欢用冰盆,说伤身,可这天气这么热,谁能顶得住?朝堂上臣工们也因为一些小事吵来吵去的,一吵起来,人就躁动,一躁动更别说了,到了吃午膳的时候,万岁爷心情不好,随口对付了两口。
下午倒是有点心,可御膳房看万岁爷中午吃的不多,送上来的点心都是干巴巴顶饿的,就是他看着也没心情吃啊。
如今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