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门之老李家的四媳妇-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不知为什么,他就是不想那么去做。
相对无语中,人群遇到的运送队伍越来越多,在终于到达时,几家人那被圆葱压坏的水桶板车都被清理了出来,而以李老头为首的几家人,此刻正在帮忙援助队伍上车。
“李老弟~”
听到村长这一声喊,以李老头为首的几家人同时后退下来。
相互打量片刻,两方人交流了起来。
原来,在秦望舒离开没多久时,首先进山打水的人便相续醒来,而在这些人激励讨论着此次事件时,笔直上前的两官差带回了大批人马。
知道水被下了药,官差连忙让人掘了泉水的积水池,挖走好多淤泥,折腾了大半天恢复了泉水的安全性,而泉水刚能入口,后边进山找人的也相继醒来。
知道匪徒想要的是迁途队伍的粮食,出了山的众人便开始翻找,在确定粮食并没有被带走后,这个工作自然继续了下来。
原本,众人都以为是老神仙赶走了匪徒,直到板车边出现被压得变形的尸体。
自以为是的想法被推翻,见到那些劫匪,嚷嚷着这些圆葱应该属于自己的受害者没了声音。
老神仙是会要人命的,若让他知道谁人心不足,对其动手,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你们过来那村前想必也压着···”
李老头这话没说完,不过,听了他前头那一长串的几家人无不心中有数。
转眼,扫了前边忙碌的官差一眼,村长问:“差爷可有让人带他们过去?”
“长山镇镇长知道那一片,他已经回去安排人了”心知众人担心着什么,李老头紧接着说:“差爷与长山镇镇长谈好了,咱帮忙长山镇的将这些东西运走,回头,他们将板车卖与咱们”
“这些不许去那边村子吗?”
“对,他们不许过去”
不用当心这些人在去那边村前,在此耽搁的时间便能少不少。
点点头,村长扫向旁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烧着圆葱的人群:“可以那样吃?”
“差爷说这东西煮过抄过就不那么呛辣了”没有锅,煮不了也抄不了,只能烤一烤:“我们已经吃了两顿了,还不错,甜丝丝的”
心头想着这一路遇到的人不是没尝过,而是尝过了并知道它们是能入口的,所以才会那么高兴,村长带着人群捡柴烤圆葱。
一顿好饱之后,秦望舒等人也加入了忙碌的人群,而受伤的林宇,他兀自坐在碎渣车前敲敲打打。
日落月升,累得不轻的人群瘫在路边,而道路上,一批又一批运送人员络绎不绝。
终于,在受困后的第七天,迁徙队伍校正完毕,在重新启程后的第三天中午,她们住进了铜城府驿站。
第一次进入驿站的众人激动难掩,兴奋难言,不过,相比住两晚就得离开的驿站,这时更吸引他们的是铜城府的铜匠铺。
她们得将压扁,压坏的水壶,水桶,茶壶,铜锅,铜灶,铜盆等一系列铜器拿去修理换新。
打听好了附近的铜匠铺位置,老婆子收拾着东西:“老四媳妇,你带她们到处去转转吧,这东西我跟你们爹去修”
心想这时卖的都没多少,买也不方便,秦望舒干脆拒绝:“回头有的是时间来逛,这次就算了”
“那你们休息着”老婆子也不强求,毕竟现在开着的铺子都没多少,而以她对她这小二媳妇的了解,她口里的回头绝对是可能的:“差不多就要东西吃着,不用等我们”
心头暗戳戳一句那里有媳妇休息着让老两个出去累的,秦望舒扯过老婆子装好的背篓:“娘,你跟我爹休息着,这些东西我跟小妹去修就行了,回头要东西时也别省着,有白面馒头就吃白面馒头,能多要几个就多要几个”
现如今,粮食是不能流通的,能明晃晃卖吃食的只有驿站,当然,这驿站里的食物并不是拿钱就能来吃的。
想进驿站吃饭,你手里不止得有钱,还得官府开据的路引,也就是说,长途跋涉在外的人才有资格进驿站买吃食,当地人是不能的。
估摸每个人的吃食都会被限量着,秦望舒跟小夏背上背篓。
见老李家只有秦望舒跟小夏出门,本想带大家出门走走的其他三家打消了原先的念头,而一直关注着老李家的张氏连连安排好大丫,紧跟上前。
当秦望舒与小夏走进铜匠铺时,张氏脚跟脚的进入,当秦望舒与铜匠师傅商讨修复水壶,水桶的价钱时,她跟嘴问着新水壶的价钱,而当铜匠师傅听了秦望舒一系列关于炉灶的细节对眼前这半费品产生兴趣时,她紧跟一句拿两水壶。
扫张氏一眼,内心一句‘没瞧见她们一起进来,还不得以为她是来搅事的’的铜匠师傅问向秦望舒:“小娘子,你这炉灶那里买的,倒是买得十分合算”
“这炉灶是小妇人自己设计出来请人打的”就知道它会吸引人,秦望舒也不藏着掖着:“师傅瞧着喜欢?”
实在有些意外,铜匠师傅脸上的神情都忘了收:“你设计的?”
“是小妇人设计的,这图纸也卖了”没有隐瞒,秦望舒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告诉对方她的图纸已经卖了。
果然,听到这话,铜匠师傅脸色落了下来:“你卖那里了,可是全部卖了”怕自己的话对方听不懂,这话落下后他又张嘴:“我说的是····”
“小妇人知道师父什么意思”
第四百四十七章卖图
师傅这意思是问她,这图纸是只做了部分授权,还是买断。
若是只做了部分授权,那他们可以接着买,若是买断了就没办法了。
“师傅,这炉灶的图样小妇人随手就能画出来,师傅若是想买,小妇人是能卖的,不过,我们村还有其它三家也打了小妇人家这灶,这会就在各处铺子里修理铜器”
“说句实话,这炉灶外行看着挺复杂的,内行瞧来却没什么特异,师傅这一看一修,不说十成十的打出来,这八九分是跑不了的”
当时卖图纸,她卖的是青城府的独家,而不是买断,所以,在这铜城府里,这师傅想要她是能卖的,只是,如今有这模具,整个府城里又还有其它三家人会接触它,这时卖他图纸等于坑他。
所以,不打算卖他图纸,至于他能打出什么样的炉子来卖,那都是他的本事。
按道理来说,秦望舒这无疑是给铜匠铺送了条财路,不用买什么图纸就能打出相差不多的炉灶来卖。
然,出乎秦望舒意料的,她竟然进了间连锁店。
只见师傅思考了许久后让她等等,片刻间,一六旬老翁跟着走了出来。
在铜匠师傅的介绍下,老翁很是稀罕的仔细观察了炉灶,而后与铜匠师傅咬了会耳朵。
收起满眼的意犹未尽,他一点不拖泥带水:“小娘子可有考虑过买断?”
“我卖过青城府了”所以,买断是不可能了。
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他道:“老夫的东家可不止这一处店面”
若其他地方还有铺子,这图纸早点分散开去,就挣别人传运的时间都是一大笔。
“不知老掌柜能出多少钱”比老翁更直接的,秦望舒就这么问出来,问罢,她添补上一句:“青城府的小妇人卖了五十两”
“·····”
一个府你就卖五十两,这买断得给你多少?
突然,老翁觉得自己的某些话说早了。
“老掌柜,小妇人这炉灶可不止适合北方的干冷气候,也同样适合南方的潮湿天气,而这炉灶的用途也不只热个干粮煮个菜汤这么单一”都要卖,自然要卖个好价钱,尽量的,秦望舒将炉灶的优点指出来。
“老掌柜,你瞧这两边,这两抽屉既可做小锅用也能做隔热层,若是老掌柜在配置上几个汤盏或粥碗,这隔火慢炖的汤品与甜粥定当大受后宅女子喜欢,而这隔热烘焙间,暖个手帕,热个脸巾都十分合适”
在小户人家,这炉灶省柴火又方便,在大户人家,它更加适合,檐下摆一个,不止热水不用来回跑,就是汤汤水水都能给自己个添补点。
铜匠师傅之所以会有兴趣,想必就是心里有了这样一群潜在客户,而方才这老掌柜一番研究嘀咕的估摸也是如何改造。
如果铜匠师傅与老掌柜先前还对秦望舒的设计者身份还有些怀疑,那听了她这番话后,两人心头的疑虑都同时打消了,当然,经她这么一说,两人也明白她为何能在一个青城府卖出五十两的价钱了。
相对而视,两人心头都开始盘算,最终,老掌柜开口:“小娘子说过这炉灶不止送来了咱一家店面”
“老掌柜会想买,不是也因为老掌柜的东家不止有这一家店面吗?”没装作听不懂,更没转弯抹角,秦望舒直接指出两方都是以最大利益为驱动:“这一行讲究的可不止一个工艺,还得讲究一个速度与人脉”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想买图纸,这店铺东家绝对是正直之人,而敢说买断的,这店铺肯定不少,便是不如她想的多,这笔生意之于他们来说也得绝对挣钱。
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么个窘迫小娘子能有这般远见,老掌柜捋着胡须的手一顿。
在开口,他给出个价钱:“小娘子,咱不是什么黑心商贩,不会白占你便宜,若你今天拿来的是图纸,而非炉灶,这钱,老夫定让你满意”
“这青城府小娘子何时卖的图纸老夫就不根究了,这城里其他几家怎么个打算老夫也不去多想。这么着吧,今天修复的这些东西,咱尽量放下手里的活给你们修,而你们要的这两水壶,咱也不收钱了,除此,老夫在付你一百两”
“小娘子,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咱给这价钱不过想图一个心安理得而已”
炉灶都摆在这了,就是不买图纸也能将就打出来。
不过,这买个心安理得的话她却不赞同。
哪有无利起早的商人。
“老掌柜确实厚道,不过,小妇人可以肯定,这炉灶还没流向京城,而这城中,来自京城的商户不少”
不说其他地方有多少购买力,就说这京城,这一百三十五两的价钱就显得没什么诚意了。
原本讲好的修复价钱是十五两银子。
因为林宇稍微恢复了下的水壶,水桶跟炉灶都不过勉强能用,想将它们复原是个大工程,而在半天时间里将它们复原得这铺子里好几个学徒忙上许久,所以,十五两的价钱她并不觉得高。
而张氏脚跟着脚的跟着她们进来,之后又一只插她的嘴,她要的两个水壶被算在她的头上也没什么意外的,可这两水壶不过二十两而已。
十五两的工钱加上水壶的二十两,在加上这一百。
一共一百三十五两。
一百三十五两瞧着不是个小数目,但当它可能创造的利益是一千三百五十两或一万三千五百两,或之上时,这价钱就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了。
“老掌柜,小妇人也不等着粮食下锅,这图纸咱是卖也可,不卖也可”你图个心安理得,我还卖不卖都行呢!
一点落势不露的,秦望舒含笑着说。
然而,听了她前头那句的人,怎么可能会相信她卖不卖都行的话。
不过,她开始没想过卖倒是真的。
忽然觉得在自己将话语权递到了人家手里。
凝神片刻,老掌柜让步:“老夫在加五十两”
“两百两,外加修复费”算起来也就高了三十两,三十两,一个灶钱而已。
第四百四十八章卖图纸
就秦望舒这态度,对方很难不认为这个价钱低了就没得谈。
而一百八十五都给了,在多给三十两确实不是大事。
不过,这买卖可得说清楚,讲明白。
“两百两加修复费”没水壶。
偏头,目光扫了眼身边脸色不太好张氏,她嘴角的笑又浓厚了两份:“这位大姐与我们不是一路”
不是一路?
与铜匠师傅相对一眼,见到铜匠师傅眼里的诧异,老掌柜“······”
本就在那里难受一个破炉子都能卖一百多两的张氏被点名出来,脸色更加难看了。
气呼呼的,她瞪向秦望舒:“秦氏,我们怎么说都是一个村的”
“不然,你觉得我们能这么帮你?”意有所指的,秦望舒挑眉返问。
本就只想借她的东风,给自己讲个价钱的张氏闭嘴了。
这一路不知还有多少陡坡,多少坑洼:“老板,拿两个水壶”
相对一眼,老掌柜捋着胡须和蔼异常,而铜匠师傅,转向张氏的目光尽是深意:“娘子,这十两的价钱,是以她们花十五两修复价钱为基础的”
既然不是一路人,这价钱当然要各说各的,怎么能笼统到一块儿去。
一口气差点没顺过来,张氏憋红了脸。
好似没瞧见她那瞠大的双眼,铜匠师傅给出价钱:“娘子若要这壶,至少得十一两”
“你~~你们~”这不是欺负人是什么,哪有明摆着起价钱的。
这分明是故意收拾她给秦氏哪贱人看。
就为了能少出点钱,打了半响夹插的张氏指指铜匠师傅又指指秦望舒,那满眼的愤怒关都关不住。
然而,在她觉得人家是故意的同时,人家也很不耻她那种故意模糊界限让人误会的做派。
“娘子也瞧见了,咱店这水壶不止形状与别店不一样,就是用料也更多”随手拿起个水壶,铜匠师傅讲解着自己店里水壶的优点:“这壶的曲线十分巧妙,背着它绝对不会有滚转的可能,而更加肥大的壶身能装的水更多,就咱店这壶,两个人绝对能吃两天”
这时才发现店里的水壶有贴身设计的秦望舒眼神发亮。
“师傅,这壶多吗?”
一点不怀疑店里水壶多,她会直接换壶的铜匠师傅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一边的掌柜。
老掌柜接到眼神,思考起来。
然而,他都还没估算出店里水壶跟对方水壶大小差距相差的材料数目。
旁边一直没说过话的小姑娘却开了口。
“四嫂,咱不换”
秦望舒:“?”
小夏没好气:“换了咱那些皮套就不能用了”
皮套不能用,水壶的保温效果就没那么好了,白天还行,赶路出汗不会觉得多冷,晚上就不行了,没了暖水壶这手脚都会受不了。
懊恼的,秦望舒点头:“是不能换”
听到一个皮套,老掌柜眼神闪了闪,收起心思:“不知小娘子这会方便吗?”
“方便”能进钱,那里会不方便。
因林宇一席话,秦望舒心想着能留下点痕迹就该留下。
于是,她不止绘制了图样,还详细的落下了制作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拿着图纸,老掌柜的眼神却落在图样边的详解上。
许久后,他收起图纸将准备好的钱跟一式三分的契约递出。
“小娘子瞧瞧可有什么不妥当的”
接过契约,秦望舒口里说着:“老掌柜做惯了的,怎么会有什么不妥当”眼神却落在契约上,一目三行。
这种契约不需要中间,不过,这第三份得交到官府去,而官府会保存十年,十年后,契约效力解除。
这契约效力解除不是说你接着可以在卖图纸了,而是国家已经无法束缚签订契约的彼此。
任何好的物件或点子都会被人模仿,别说十年,就是几天都可能,这契约不过是约束,警醒买卖双方,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