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炮灰原配后她躺赢了 >

第89章

穿成炮灰原配后她躺赢了-第89章

小说: 穿成炮灰原配后她躺赢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与一道儿等。”秦宁温声一笑,“不过一会儿我得去一趟谢家村里,皓儿的户籍还在那里,不妨趁着如今闲暇,将这事给办了。”
  顾昭忙道:“你现在这个时候过去,谢家村里的人因谢驸马缘故与你有旧怨,不怕他们会将你送官。”
  秦宁道:“我身边有你给的暗卫,难不成还怕他们?再者大抵如今谁也不会想到我会在被通缉的时候去到谢家村里。”
  她是连带着将这份通缉令都没当成一回事,古代终究不比现代,科技不发达不说,县衙里的人手也比不上国都的人手精干,她略微装扮几分,连顾昭都不大能认得出来这便是她。
  秦宁顶着故意伪装过的面容出了破庙,顾昭也非要跟上来,她就遂了他。
  秦宁原想着走路去谢家村的,但临出门方才想到,自己并不大认得路,原主记忆中倒是有,但如今已有些模糊了。
  再加上身后跟着的那位少爷,想来也是走不了这么长的路的,索性她便雇了辆马车。
  马车悠悠,直奔向谢家村里,也不过用了一个时辰罢了。
  记忆中的谢家村里不是很富有,但也不是特别贫穷,起码家家户户有上好的瓦房住,有充足的粮食吃。
  而就在几个月前,秦宁刚来到鄞县,谢家村的里正还曾带着村民们上门来闹事,那时候她所见到的谢家村的村民们一个个不说膘肥体壮,但起码也都是魁梧有力的。
  然而秦宁一路走来,遇到的有限的村民们一个个的都是面黄肌瘦,满脸苦色,见到她上来打招呼,还有些呆滞。
  “大哥,我来找谢里正,可以为我领一下路吗?”秦宁上前来问,掏出了一串铜钱。
  然而那人看着秦宁手中的铜钱,却是半点兴趣也无,“我带着姑娘去,这钱便不用了,粮食都没有了,要再多的钱也没处花。”
  秦宁很诧异,前一阵正是农田里丰收的时候她是在北郡,不过即便在鄞县,她也不会去关注这些事情,所以对农田里的情况是一点儿都不知。
  秦大爷做的是酒楼生意,倒是应该知道一点儿,但秦大爷也不会与妻女说这些事情去。
  不过秦宁倒是知道前些日子,正要播种的时候,连着下了好些天的雨,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使得这些村民们错过了播种的季节。
  秦宁虽与这些村民们有过节,但这些过节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谢驸马,再者谢家村里的人对她也并没有造成什么切实的伤害。
  再者,倘若当真是闹了饥荒,受到损失的也不止是当日里闹事的那些人。
  秦宁不由热心了几分,“怎会没处花,前一阵的时候不是刚秋收。”
  那村民瞧了她一眼,甚为惊讶道:“我瞧着大妹子你穿得也不是很好,料想也该是附近村里的人,难不成不知道今年颗粒无收吗?”
  “不仅如此,今年北方阴雨连连,附近的好些村落都生生错过了播种的季节,这代表着明年也不会有颗粒粮食,我们北向不像南方,一年就等着这么一季,一连两年颗粒无收,只能坐等着被活活饿死。”


第214章 期寄
  到秦宁生活的那个时代其实已经很好了,种田都有机器,及至秦宁有记忆起,家里的爷爷奶奶也都是不怎么下地的,但她到底也曾在农村生活过,多少还是了解一些情况的。
  “按理说,就北方这个情况,你们应该也是有存粮的。”秦宁就说道。
  那村民道:“再有存粮,每年的收成就那么点,要够一家子人吃,也存不下多少,能够半年吃就不错了,而今却是整整两年都没有粮食。”
  秦宁凝滞片刻,意识到她多少有些不接地气,问出来的问题都有些白痴后,她也帮着想解决的办法。
  “真遇到这样的天气,也是完全没有办法的事情,按理说如今就该呈报官府,好让朝廷拨下赈灾的粮食,解决眼下的困境。”秦宁又说。
  这村民苦笑一声,“你当是官府不知道吗,不过是欺上瞒下,想做好业绩,得到上头的称赞罢了。”
  秦宁就有些无语,按理说就这样的境况,那可是整整两年,又能瞒多久?
  没多久便到了谢里正家里,引着秦宁和顾昭过来的村民朝着里屋含了一声,“里正,有人寻你呢。”
  没多久,谢里正就过来了。
  谢里正仔细端详着秦宁和顾昭一行人,他眼力见极好,一眼便看出了顾昭身份非凡,殷勤的让二人落了座。顺着又朝着里屋喊了一声,“有贵客来,泡碗茶出来。”
  “这年头茶叶多珍贵,什么样的贵客还非得吃茶。”里屋有个妇人极不情愿的道。
  谢里正则道:“让你泡你就泡,哪儿来的那么多话。”
  顾昭忙道:“不用了,我们来找里正是有正事的,说完正事便走。”
  谢里正笑呵呵的说道:“可以边喝边说嘛。”
  “不过不是我有事,而是宁姐姐。”顾昭看向秦宁。
  谢里正这才看向这个穿着很是普通,容貌也很是普通的妇人。
  “谢里正,你仔细瞧我,我们应该是认识的。”秦宁微笑着说了一声。
  谢里正仔细端详,虽然秦宁刻意伪装了一番,但仔细瞧去的话,还是很容易瞧见的。
  谢里正当即说:“你是卓哥他媳妇!”
  顾昭差点没将一口茶水给喷出来,眼眸警惕的看向谢里正,“你再仔细瞧一瞧。”
  谢里正又很认真的瞧了又瞧,十分纳闷的说道:“没看错呀,就是。。。。。。哦,不对,卓哥如今的妻子是公主,这位合该是秦娘子才是。”
  谢里正立马站起来,若非秦宁托着,他险些没给秦宁跪下,“秦娘子便且看在昔日里我们曾在同一个村子里生活过的缘分,饶了我那日里上门的挑衅,我那都是听卓哥的挑衅。。。。。。”
  秦宁饶有兴致的说道:“谢文卓如今是驸马,你们有驸马做依仗,如何会惧怕了我。”
  谢家村里地处偏僻,而据冯同知将秦家给下了大狱至今为止,也不过才短短的一日罢了,谢家村里的人不晓得秦宁被通缉的事情也很正常。
  说到这个谢里正就实在是太有话讲了,他就对着秦宁吐起了苦水,“是呀,一开始我们也以为我们村子里出了个状元郎不说,这状元郎还娶了公主,正是该我们村子里发达的时候!”
  “但谁曾想,这卓哥实在是太不是个东西了,除了最开始的时候要用到我们,千方百计的同我联系上,那之后竟就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如今我们村里成了这样,当官的也不管我们,我便寻思着寄封书信给卓哥,他到底是驸马,同皇上说上一声,难为皇帝还会不管我们这么多的百姓吗?”
  “但依然还是没有消息!”
  谢里正一脸丧气道:“想来是卓哥做了高官,视我们为拖累,从来不曾想要帮扶我们一把不说,更甚至还要眼看着我们去死。”
  他说罢这些话充满希望的看向秦宁,“秦娘子究竟在我们谢家村里生活了七年,这七年间,大家乡里乡亲的,总是免不了互相帮扶,便看在昔日里的这些情分上头,且帮一帮我们吧。”
  谢里正不顾秦宁的阻拦,直直的跪了下去。
  外头一阵脚步声远去。
  没过一会儿,谢家村的好些人都走了过来,有曾经跟着谢里正去秦家门前闹事的人纷纷都跪在秦宁的跟前。
  更有曾经与秦宁同为一家人——谢文卓的大伯一家人更是声竭力嘶道:“秦丫头,当年是大伯不好,没能管束好你堂哥堂嫂,让他们对你多有欺侮,大伯给你跪下了,你大人不记小人过,便原谅我们吧。”
  包括他大伯家的小孙孙,比秦哲皓大不过两岁,但异常的干瘪瘦弱,此刻也是痛哭流涕道:“我往后再也不敢与皓弟弟抢东西了。”
  这么一众人一排排跪在秦宁的跟前,让秦宁本能的有些想逃避。
  如果说谢里正所说,关于在秦家门前闹事那一回,她自是可以原谅他们。
  可至于旁的,那却是原主的事情,她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更何况,这些人也并不是要来求他们原谅的,不过是想借由这个契机来寻求她的帮助的。
  是看在她是秦家的女儿,而秦家富裕,但问题是,如今的秦家焉能同以前的秦家相比。
  秦家大房一众人被下了狱不说,即便是在往日里生意很好的时候,也不会说能管得了一个村子里人的生死。
  尤其倘若真如谢家村里人所说,这一片都闹了饥荒,那势必是会影响到县城乃至于郡城的,秦家的生意自然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这时秦宁看向顾昭,她不过是妇人,当然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但顾昭不一样,顾昭是皇子。
  他完全可以派人直接面圣,虽然时日隔得久了一点,但快马加鞭一来一去三个月也是足矣的。
  这些民众们支撑不了两年,但靠着仅剩的粮食,支撑三个月还是可以的。
  这于顾昭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不用别人说,顾昭也会这样做。
  他看着这些充满期寄的目光,对他们说道:“给我三个月时间。”
  谢家村里的人立马就沸腾了起来,一个个木然干枯的脸上,都升腾起了新的希望。
  “三个月算什么,我们每一天少吃一点,六个月也是可以坚持的,只要最后能等到朝廷的赈灾粮。”
  “是呀,公子一瞧便是贵不可言的,肯定能帮我们。。。。。。”
  这些人议论纷纷,就像是重新活了过来一样。
  但顾昭的神色依旧沉重,在他有关前世的记忆中,是没有这一桩“闹饥荒”之事的。
  但在来年开春时,北郡这边发生了小规模的民众“造反”之事,而那些民众也很快就被县衙乃至郡城派过去的官兵们剿灭。
  这一件事微乎其微,顾昭那时候只醉心于诗词歌赋,三不五时的约好友聚众作诗,对政事并不感兴趣,之所以会记得这事,还是因为裴焕。


第215章 前世
  裴焕是土生土长的鄞县人,不过发生这事的时候,裴焕已在国都生活了四年。
  虽是一个小小的编撰,但平日里也很忙,几乎没什么假期,以至于这四年里,裴焕只在最初的时候回过一次家乡。
  对家乡里发生的这小小一场动乱,裴焕有所耳闻,但不知旧里。
  然而毕竟是自己家乡的事情,裴焕有派书童去了解情况。
  但从国都去鄞县路途遥远,裴焕并没等到自己的书童禀明情况,却等来了谢家村里的残留之人。
  那一场小小的动乱,谢家村里作为“聚众造反”的人,被全部剿灭,但终归有漏网之鱼。
  这漏网之鱼不甘心自己全族竟被剿灭,于是只身一人来到国都告御状,但御状又是哪里好告的,文帝是个极勤勉的帝王,但平素里并不喜欢去皇宫外头去。
  小小民众,没有门路,连微末小官都不一定能见到,更遑论是帝王了。
  所以这漏网之鱼在屡次被人拒之门外之后,只能从长计议,决定去曾出身鄞县谢家村里的谢驸马门前求见。
  谢驸马拒见了他,及至他跳墙后见到谢驸马的真面容之后,谢驸马也只冷淡的表示不认识他,还让人将他当做入室偷窃的小贼给捉拿了起来。
  这人后来费了一些功夫逃了出来,之后便只能去同为鄞县出身的裴焕那儿撞一撞运气。
  谢家村里出身的谢驸马不是个东西,对昔日里同村的人见死不救不说,还倒打一把,但裴焕却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裴焕将这人引进家中,亲自做了一桌子好菜给这人吃,然后慢慢儿的听这人说起这其中的真相。
  自然,裴焕也是个谨慎的性子,听闻这些事情之后,并没有立即便禀报上官,他耐心的等着书童的回来,书童知道自家主子忧心家乡,于是也快马去,快马回来,向裴焕禀明自己知道的一切见闻。
  以裴焕当时的资历,是不能面圣的,连上朝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而裴焕的恩师吴阁老也正百事缠身,不久之后就被下了大狱。
  裴焕于是向上官说起此事,但上官不管,上官勒令裴焕也不要管,但裴焕是个好人,他不可能明知道那么多人惨死的真相就不去管的,他向每一个有品级能够上朝议事的官员说,但大多数人都同裴焕的上官是同一个态度。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更何况北郡那边发生那样大的事情,却被捂了下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上头有人。
  没人会明知道是麻烦,还要惹麻烦上身的。
  后来裴焕又堵住大哥的门,当时大哥是太子,但大哥也不想管这事。
  大哥续娶的太子妃出自孟家,正是孟秋和,而北方那边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曾给孟家送过厚礼,大哥看在孟家的面子上,也不会管这事。
  后来裴焕就找到了他的门上。
  顾昭是嫡出的幼皇子,而他又对皇位无意,所以他是不怕的,捅破了天,父皇和母后也会给他将天补上的。
  他们只是不重视他,但还是爱他的。
  顾昭将这事禀告给了文帝,文帝令谢文卓为钦差,去将此事查个清楚。
  不过半年,谢文卓归来,却否定了裴焕的说法,并且还带来了人证和物证。
  彼时裴焕被叱责不说,还被文帝下令去到十分偏远的地方为官。
  再度回来时,已到了他为帝王的时候了。
  。。。。。。
  当时的顾昭还是个十分天真的人,他也是当真信了谢驸马的说辞,以为一切都当真只是一场百姓之间的暴乱。
  而今看到谢家村如今的情形,顾昭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真正对的人,是裴焕。
  自然,顾昭也不会这样简单的下了这么个结论,他跟着秦宁先从谢家村里取走了秦哲皓的户籍之后,又到了附近几个村庄去转悠,结果是一样的。
  顾昭很快修书一封,令景秀快马加鞭赶到国都。
  回到鄞县之后,秦宁跟着去到秦家的酒楼中转悠了一圈,秦家酒楼显而易见的萧条了起来。
  掌事人不在,又因为灾荒,酒楼的供给也不像往常那么丰裕,生意不好做。
  秦宁又回到了秦家,几个叔父如今正在嚷嚷着要分家的事情,利益关头,谁都寸步不让,秦老夫人首当其冲向着秦孝。
  她对上头的几个儿子说道:“秦孝是冯大人看中的女婿,虽然如今冯姑娘不在了,但冯大人私下里同老身说了,他有意收秦孝为义子,将堂侄女许配给秦孝,若秦孝掌家,冯大人必定不会因为老大的事而殃及我们秦家。”
  秦二叔和秦三叔互相看看,纷纷表示并不认同。
  “大哥才刚刚离家,母亲不说如何将大哥给救出来,却思量着如何掌家,等大哥出来,不知道要怎样寒心。”
  他们并不是说当真就与秦大爷如何的兄弟情深,若秦大爷在,有他们一杯羹分,可倘若秦孝掌家,却不一定了。
  他们只是庶子,并不是秦老夫人的亲生子,秦大爷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秦老夫人对他们可不会仁慈半分。
  秦孝听秦老夫人的话,自然也是一样的态度。
  所以秦二爷和秦三爷一致都不同意由秦孝掌家中的生意。
  秦三爷更是道:“孝弟不过就是个书生,这么些年对家中的生意理都没理过,如今贸然要掌管全部的生意,他肯定是不行的。”
  秦老夫人就道:“那你们可以从旁辅助。”
  秦二爷和秦三爷对看了一眼,双方眼中都有意动。
  秦老夫人又说:“再不济,就分家,你们是庶出的,孝哥儿是嫡出,老四在京里做官,想来也不在乎这么一点家底,所以孝哥儿要占大头。”
  这事即便放在寻常秦大爷当家的时候,兄弟几个要分家,他们两个庶出的,自然只占小头。
  可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