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笔聊斋 >

第8章

神笔聊斋-第8章

小说: 神笔聊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召出的动物根本不听苏阳操控,活灵活现,爱干什么干什么,似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段时间之后,便会回到画中,等到某一刻,这画中动物再跳出来。
  神笔画画也并非全无消耗,若是苏阳执笔画画的时间过长,便会头晕目眩,眼前发黑,非得睡上一觉,才会好上一些。
  这消耗的,应该是“神”。
  “怎么用?”
  春燕看着手枪。
  苏阳犹豫一下,说道:“拿着往人头上砸……”
  这一下,又让春燕笑出声来。
  “你已经返本还源,回了原本面貌,今后有什么打算?”
  春燕坐在桌前,也拿起了筷子,问苏阳道。
  “云游四海,寻仙访道。”
  苏阳放下碗筷,认真说道。
  聊斋世界,瑰丽多姿,深山灌林,云藏妖魅,市井人间,又隐鬼神,这样的世界,苏阳想要走一走,看一看,多多见识。
  “你就不怕坏了你的道心?”
  春燕皱眉说道,卷入红尘,不免就有许多是非,不知道下次见面的时候,苏阳还能否如今日这般,神意落落,自在洒脱。
  “我哪里有什么道心。”
  苏阳长个懒腰,说道:“我啊,就是有好奇心。”


第13章 太子未废
  “啊……”
  站立在宝禅寺的门口,迎着初升的霞光,苏阳大声的吼了一声,进入这宝禅寺门的时候,苏阳只是一凡夫俗子,有鬼在后面吊着,有内贼在身边跟着,但进入到了这宝禅寺后,终于是时来运转。
  回过身来,苏阳看了一眼宝禅寺,寺内的宝志禅师一如往常,慈眉善目,端坐莲台。
  “再见,和尚!”
  苏阳心情好,对着宝志和尚挥挥手,伸手将宝禅寺的大门关上,临行之前,苏阳还给宝禅寺打扫了一遍,除了禅房里面自己留下的墨迹,其余一切和他来时也差不多。
  腰间挂着八卦袋,苏阳两手空空,向着山下走去。
  其时霞光初现,山间薄雾絮绕,树木郁郁葱葱,霞光,雾气,绿林三者交融,东西弥漫。苏阳行走之时,依照呼气吐纳之法,采集山林灵气,步履轻捷,也不觉疲惫。
  许是这下坡路好走,但这等步履轻捷,却让苏阳不由自主想到了孙悟空学艺归来,西游记中的诗句。
  去时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轻体亦轻。
  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来回甚易行。
  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苏阳并非是孙猴子,没有猴子猴孙叮咛,在这世间孑然一身,反而是让他了无牵挂。
  下山之路曲折蜿蜒,苏阳走的不紧不慢,上山之时匆匆忙忙,苏阳只顾逃命,而在这下山之时,却看到这山林中别样风光,山涧奔流,如同鸣雷般轰轰作响,溅射的水花,如同下雪般纷纷而下,而归入潭中,则又幽幽静静,碧水一潭。
  苏阳干脆就舍弃了下山的路,沿着这山涧往下走去。服了玉液,开了天灵,强了元神,也让身体有了变化,近两日修行内丹术,虽时日尚浅,也让苏阳有了真炁的底子,沿着山涧,两侧丛林茂密,并无行路,苏阳就在这山涧石头跳来跳去,倒也不慢。
  至于沿着山涧下去会到什么地方,苏阳并不担心。
  贝爷说过,这荒山野岭就是要沿着河走,一定能够找到人烟。
  这一找,直接从清晨找到了傍晚,直至夕阳西下,天色昏沉,方才遥遥的看到一城,临到近前,看到了城门上写着【广平县】,门口重兵把守,墙边贴着太子画像,细细检查每一个入城者,苏阳走了一天,纵然是腰酸腿疼,这个时候也昂首挺胸,大步的迈进了广平县门。
  入得城门,看这天色将晚,街道昏寂,来来往往的人都在往家走去,大乾王朝虽然并无宵禁,但古代这照明环境,终究是对晚间活动有所限制。
  走了一天,苏阳中午的时候,吃的是昨夜剩下来的糕点,一路喝的是山泉水,此时此刻进入城中,真的是又累又饿,进入城后,直接拦下一人,拱手问道:“这位大哥,敢问这城中客栈多在何处?”
  被拦下的人穿绸缎长衫,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嘴唇上面有点胡须,手中牵着一匹白马,而让苏阳颇为忍俊不禁的,便是这匹白马头正中央没有一点毛,光秃秃的一块。
  这被拦下的人神情斜眼瞥视苏阳,见苏阳一身穷苦人家的衣衫,不免带着轻视,伸手指着北面,说道:“你也算问对人了,我舅舅在城中开一客栈,在广平县最有盛名,你就这样一路北走,这条路走到头之后,再往西走二十丈,准能看到。”
  “谢了。”
  苏阳一拱手,并不以对方看轻自己而恼怒,迈步沿路而去。
  “哼……”
  后面的人又冷哼一声,牵着秃顶马,向着街边拐去。
  苏阳循着路一直前行,依照此人所说西拐二十丈,而后站在关圣帝君的庙门前停了下来。
  这……
  随便找一个人问路,然后就被胡乱指路……
  不是说古代民风淳朴吗?
  还是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就是在这时间段传出来的?
  “后生,你是要烧香吗?”
  街边卖字的一个老头正在收拾毛笔纸张,看到苏阳站在关圣帝君庙前愣住,开口说道:“若要烧香,要早点来,现在这天色晚了,卖香的都回去了。”
  关圣帝君庙在这广平县颇有灵验,香火不少,倒是让门口这些卖香的都跟着发财了。
  “老人家。”
  苏阳苦笑说道:“我是找客栈的,被人诓骗到这里了。”
  “找客栈?”
  老头子愣了一下,说道:“那可真是南辕北辙了,这边都是百姓住房,要找客栈,要往城南。”
  “唉……”
  苏阳叹气一声,跑了这一段冤枉路,是他自己识人不明,也是他自己脑子一根筋,路途中就没有找旁人求证一下,归根结底是自己笨。
  “诓骗你的那个人,可是牵着一匹头顶没有毛的马?”
  老人家正在收拾东西,忽又问道。
  “正是。”
  苏阳说道。
  “呵,果不其然,又是这个张向北,这个人口舌巧捷,言辞闪烁,从来就没有一句实话。”
  老头子愤懑说道:“别说你们外地人找他问路,就是他至亲骨肉,在他口中也难得实话,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人死后是要下拔舌地狱的!”
  看得出来,这老人为人刚正,对于张向北这种人颇看不起。
  “既然此人招人嫌弃,本地就没人治他?”
  苏阳问道。
  “呵,县丞是他姐夫,他姐姐又给县丞生了一个俊俏小子,有他庇护,谁能治他。”
  老头子继续收拾纸张毛笔,用步包起。
  县丞可是正儿八经的八品官,这职位若是放在现代,基本就是副县长。
  “爹。”
  一个身体修长,面容俊逸的青年人怀中抱一两岁的孩子,向着这边走来,看到老头子已经将东西收拾好了,慌忙将孩子放下,帮衬着将椅子,桌子以及包裹拿着。
  老头子则将孩子抱在怀中,伸手逗弄,问着:“福儿,你乖不乖啊。”
  “福儿乖,爹不乖,爹把虫踩扁了,虫不会飞了。”
  叫福儿的小孩子揪着老头子的胡子,奶声奶气的告状,这可爱的模样顿时让老头一阵大笑。
  “是个蜜蜂,我怕蛰到她们娘俩儿。”
  青年掂着椅子,挎着桌子,手边还拎着包袱,对他老爹辩解。
  这老头自然是偏帮自己的孙子,斥骂了青年两句,让小孩子在他怀中大笑出声。
  “呵呵……”
  这家庭和美的一幕让苏阳看了微笑,摇了摇头,向着客栈方向走去。
  “后生,我看你来这里也不像是走亲的,若是无处可去,不放到我家吃顿便饭,虽只有蒸饼稀粥,却也足以管饱。”
  老头子抱着孙子,看苏阳一人走开,开口说道。
  “不劳老伯费心了。”
  苏阳往后招手,说道:“我晚上要吃顿肉。”
  老头暗自摇头,苏阳的衣衫装扮多不如他,想来也是在说空话,手中抱着孙儿,对后面青年说道:“相如,我们回去吧。”
  “唉。”
  后面的青年挎着桌子椅子,一并回家去了。
  朱家楼。
  这是苏阳入目所见,最气派的一家酒楼,迈步走进去,苏阳找了靠墙的地方坐下,当即就有跑堂的跑上来擦拭桌子,送上茶水,苏阳点了两样荤菜,要了两碗米饭,咕咚咕咚的喝了两碗茶水,感觉身体才舒畅些。
  这酒楼里面,北面,西面均坐着七八个人,坐态不堪,手中拿着酒碗,口中所谈,不过是花楼里面哪个姑娘好看。
  “你说那太子都跑哪儿去了,别的太子都是抢着登基,就这个太子倒是跑了!”
  “哎呦。这王哥是想媳妇了吧。”
  “王哥和嫂子那是真感情,王哥每月所得银子,也都托人送回家去,跟你们可不一样。”
  这些人均是城中驻守的官兵,此时下了岗位,在这酒楼里面喝酒。
  “要我说啊,王哥你想开点,还是跟我们一样,把老婆典出去,吃喝有人养,人家还给你送银两,等你回去,那老婆还是你的,你也便不用这么心心念念了。”
  这些人说话声音颇大,苏阳不用刻意听,这声音就自然送来,原来他们这些当官兵的,有值夜班,有调守地方,有征讨贼寇,时常不会在家,更兼有性命危险,故此有些官兵便典当妻子,抵押给人,换了银两,在外消遣。
  长见识了……
  苏阳在一边喝茶,一边默默听着。
  “别胡说八道了!”
  那个王哥叫道:“我们都知道,太子应该就在这附近,我就是想要找到太子,让他回宫登基,早日结束我们这等苦差事。”
  “要我说,齐王也真是仁德……”
  苏阳在一边听着,越是听,眉头越是皱起。
  原来这齐王在入京之后,只是总摄朝政,并未登基,自言只是入京铲除奸佞,而皇帝的人选,必然是太子陈阳,这现在这广平县内这么多官兵,也全是因有太子踪迹就在附近。
  这是要博一个仁义之名?
  还是想要将太子抓回去禅位,如此堵住悠悠之口?
  苏阳捏着下巴,感觉是多此一举,看看李世民,看看朱棣,都是直登皇位,大家都杀伐果断,怎么到齐王你这就拉了垮了?


第14章 莫贪横财
  当初苏阳醒的时候,模模糊糊,身边的人给他说什么,他便信什么,身边的人给他说齐王夺了天下,夺了皇位,苏阳也就这么以为,只是不曾想到,这齐王在最后皇位这一步还在犹豫。
  不过这天下已经是齐王的了,用什么手段得到皇位是人家的自由。
  苏阳已经脱掉了太子的面孔,这些事情和他没什么相干了。
  歪着头又听了一阵八卦,苏阳感觉非常下饭,直接将两大碗米饭给吃的干干净净,吩咐跑堂的,要了一间上房,苏阳进去打坐调息,培育真气。
  修行之道,非是旦夕之功,吐纳导引,日日坚持,自然圆满。
  清晨起床,洗漱之后,苏阳喝了一碗粥,在深山呆了这一段时间,苏阳感觉还是五谷杂粮最是养人。
  昨日的疲累此时已全然不见,苏阳长个懒腰,走上街头,准备置办几套新衣裳,买几双新鞋子,也好过整天这般敝衣破履,让人轻慢。
  布庄里面罗列各色布匹,这些布匹因为厚薄差异,价钱不同,苏阳大略了解之后,挑了四匹布色,便交给掌柜的,要掌柜的将它们做成衣衫。
  “小兄弟你可真有眼光。”
  掌柜的给苏阳量身体,记尺寸,说道:“你挑的这些布,都是冯家娘子织成的,是我们布庄的上品。”
  “你们做生意的,当然是夸自己的东西好。”
  苏阳任由掌柜的尺量身体,说道。
  “冯家娘子织的布不用夸,冯家娘子……”
  掌柜的留着八字小胡须,身材矮小,一面给苏阳尺量身子,一边给苏阳说这冯家娘子织布均匀,心灵手巧,絮絮叨叨中,掌柜的眸光往外一看,说道:“呐,卖主来了。”
  苏阳向门外望去,见昨日所见,抱着孩子迎接父亲的那个书生进了布庄,一身青衫倒也利落,腋下夹着一匹布,笑脸对掌柜的打招呼。
  “冯相公。”
  掌柜的满脸堆笑,将书生迎进来,说道:“旁人织一匹布,昼夜辛劳,也要一个月,倒是你家的布,二十天准来,织的也比旁人的好。”
  “是拙荆辛苦所致。”
  冯相公将布交放上桌,让掌柜的过目。
  掌柜的已经给苏阳量好尺码,将冯相公的布打开看了两眼,赞道:“好布,我这就给你结款。”说着,起身就往后面取银子。
  掌柜的一走,这布庄里面仅有苏阳和冯相公两人,冯相公便拱手,对着苏阳招呼,两个人谈了两句,彼此就通了姓名。
  苏阳这才知道,此人唤作冯相如,二十有六,是个秀才,老父在关帝庙前卖字,妻子在家织布,两人供他在家苦读,等着秋试。
  苏阳通告冯相如,则说是从河南来,要往京都投亲,路过此地,粗略认识几个字,并无功名在身。
  两个人谈了一阵,掌柜的便来前将银两清了,冯相如记挂家中妻儿,便告辞离去,苏阳付了定金,也就离了布庄,走向街头。
  广平县城以东西长,南北短,城中百姓往来穿梭,各有营生,酒楼茶肆生意大多不错,足见生活质量还算不错。
  又因在这左近有太子踪迹,故此这广平县内多了不少官兵,又来了位太守,据说巡抚也要来此。
  在一家店内买了一驴肉火烧,苏阳边吃边走,拐过街角,看到了水井边上围了一大群人,里面还在吵吵闹闹,本着看热闹的天性,苏阳便挤了进去。
  “把钱给老子拿过来!”
  发出声音的人绸缎长衫,嘴上有胡须,正是昨天故意给苏阳指岔路的张向北。
  在张向北对面站着两人,其一为老头子,穿的还算整洁,只是年岁已大,身形伛偻,而另一个人则是一壮年男子,身宽体胖,手中拿着一个钱袋,怒目的瞪着张向北,说道:“这钱不是你的!”
  “你凭什么说这钱不是我的?难道这钱是你的?”
  “这钱也不是我的,是我捡的。”
  “没错,就是我丢的。”
  “你能说出这里面有多少钱吗?合的来就给你。”
  “老子钱多了,花钱不记账!”
  张向北和那壮年小伙你一言,我一语,事情的大概就被苏阳所知。
  这老头子和壮小伙两个人在这捡到一个钱袋,驻足此地,想要等失主,只是失主没有等到,倒是等到了张向北这等人,此时赖着这钱就是他的,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在这里吵起来了。
  “你不给我,也好,我们现在去见官,我们去找县丞大人,由县丞大人剖判分明!”
  张向北一把抓住壮小伙,另一只手握住钱袋,拉扯着便要见官。
  当地不少人皆知这张向北是无赖豪强,这县丞又是他的姐夫,心中均知这两人若是跟他见了姐夫,恐怕难讨到好,都在一边暗自摇头,也不敢吭声。
  唉?这钱袋不是郑虎家的标识吗?
  苏阳想到了那掉进陷阱里面断腿的郑虎。
  “小兄弟啊。”
  苏阳从人群中站出来,伸手按在钱袋上面,对着旁边的壮小伙说道:“小兄弟啊,你不认得眼前之人,他就是我们县丞大人的小舅子!”
  “小舅子算什么?”
  眼前壮汉毫不松手,叫道:“我还是县令的亲兄弟呢!”
  县令比县丞大,两者就似县长和副县长。
  此言一出,满场皆寂,看着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