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当自强-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平城最有名的山就是九华山,每一个季节,九华山的风光都是瑰丽的,春天山花烂漫、泉水叮咚,夏天山高气爽、清凉解暑;秋天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当道,冬天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柏苍翠。每个时候都有每一个时候的风光,每一个风光都让人留恋。华平城的文人骚客最爱的就是去九华山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同时抒发胸臆留下什么旷世之作。而且这九华山上还有一座据说很是灵验的观音庙,还是求姻缘求子嗣灵验的观音庙,每天都有不少人跑去山上上香祈福。所以,这九华山的上山道路一直都是人来人往,难得有什么荒郊僻壤的时候。
今天,天气很好,秋高气爽。还很早这九华山下就来了一队人马,一辆四匹马拉着的黑色马车,做工精致一看就不是凡品。马车旁边还有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公子,都是玉树临风的佳公子。马车边围着十来个身强力壮的护卫,都小心的戒备着,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周围上山的人看到这个样子都忍不住离车队远远的,不想招惹了贵人,免得被贵人怪罪。不过有见识的人却认出了陪在马车边的一位公子,不明白王琅为什么会在这里,有心过去打招呼,但看到王琅不善的脸色,这些想拍马屁的人觉得还是不要去触王琅的霉头,免得被人迁怒。
没错,这马车边上的人一个是王琅,一个是卫烁,马车中的人当然就是想去拜访九华居士的绾绾。
那天,王琅收到绾绾送的拜帖,第二天就亲自把拜帖送上了九华山,也不知是不是绾绾送的那个乐谱的功劳。王琅送上拜帖不过顾及绾绾的面子,他可不认为自家多年未见外人的外祖母会专门给绾绾破例,到时候肯定就是两个字“不见”
可是真的不知道绾绾在那个盒子里面放了什么,他家外祖母看过后就一反常态,同意见绾绾不说,还王琅亲自去把绾绾送上山。想到那天绾绾说的事情,王琅就很是担心他的外祖母真的同意绾绾的话,以九华居士花甲之年的高龄远行,王琅真的很不放心。所以这一路上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有王琅这张活地图,车队一行人很快就到了九华居士所住的地方。九华居士所住的地方并不豪华,不过半山腰上的一个青瓦小院,门口是一片杏林,院门禁闭周围更没有人家,很是清净。
王琅让绾绾他们等在门口,亲自去拍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头,他只把门开了一条缝,看到门外的人是王琅才笑着打开了门,称呼:“孙少爷来了。夫人昨天还念叨孙少爷呢。”
“张爷爷早”王琅笑着和看门的老头打招呼。对一个跟了自家外祖母一辈子的老人,王琅言语中的尊重却是真心的,而不是作秀,倒是让另一边的绾绾和卫烁高看了王琅一眼。
王琅指了指那边的绾绾和卫烁,说道:“张爷爷,那边的是谢先生和卫公子,他们给外祖母送了帖子的,外祖母让我带他们过来见她。”
门房张大爷顺着王琅的手看过去,看到的正是优雅的现在那边的绾绾和卫烁,那风资门房就在自家夫人身上看到过,瞬间就对他们很有好感。门房点点头,说道:“夫人昨天已经让人吩咐过了,孙少爷和贵客来了就直接去后院,夫人正在后院等着客人们。”
“喔,那我们就去后院”
张大爷卸了门槛,将绾绾他们的马车赶了进去,然后带着绾绾一行人往小院的后院走去。小院不过两进,很快就到了门房说的后院。后院是一个小花园,花园中种的不是什么奇花异草,反而种了很多的药材。花园中,一位穿着旧衣的白发苍苍老夫人正拿着药锄小心翼翼地侍弄药草,花园中还有其他丫鬟嬷嬷,也都是一样在小心侍弄药草,根本没有注意他们的到来。这个老夫人就是绾绾要找的九华居士。
“外祖母”王琅看到花园中劳作的景象,似乎也已经司空见惯,紧走了几步,顺着药田中的小道小心地避过药草,走到那位九华居士身边身边,关切地接过九华居士手中的药锄,轻车熟路地开始接手她刚才的活计。
一边干活,王琅还一边嘀咕,“外祖母,你怎么就不听琅儿的话呢你的身体不好,你干嘛要自己下地干活你就是再喜欢你的这些药草,我不是送了好些个会种地的粗使丫鬟过来吗你让她们干不就行了,干嘛要自己动手,你这不是让我和母亲担心嘛。”
“老身哪有你小子说的那般不经用。”被王琅抢了手上的活计,九华居士也不生气,反而站在一边笑着看着王琅干活,道,“这些可是老身这些年种出来的宝贝,你送来的那些丫头们懂什么叫侍弄药草,把我的宝贝们全部交给她们,我可不放心。我还是要亲自看着一些比较安心。哎呀,你小心一些,那片叶子可不能去掉你看,我说吧,老身不看着一些我的药草迟早要被你们弄死。”似乎刚才王琅犯得错误给了九华居士最好的佐证,九华居士更加笃定她的看法是正确的。
“外祖母那是意外,这可不能做为证据。”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意外”
那边药田中的祖孙感情其乐融融,这边药田外干站着的绾绾和卫烁就有些尴尬了。不过幸好张大爷也知道自家夫人每次在药田时候就容易忘掉周围的一切,连忙对绾绾和卫烁鞠躬致歉道:“两位贵客见谅,我家夫人每到药田就是这般入迷,总会忘掉周围的一切。两位要不去那边的凉亭坐一会儿,等我家夫人忙活了就好了。怠慢之处还望两位贵客海涵。”
“无妨,是我们打扰居士了。”
绾绾和卫烁坐到了花园边上的凉亭,张大爷立马让人奉上好茶和精美的点心,也没有离开,反而伺候在一旁,免得贵客有什么需要。
等王琅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手中这棵药草侍弄好了,抬头才想起他今天不是来给外祖母侍弄药草的,他今天是带着绾绾和卫烁来拜访自家外祖母的。想到刚才他习惯性的来药田侍弄药草,反而把绾绾和卫烁抛之脑后,他就觉得自己这个做主人的人很不称职,哪有把客人丢在一边自己跑了的。
自觉理亏的王琅赶紧站起来看绾绾和卫烁,可是却没有在原来的地方看到人,王琅一愣:难道他们生气走了
看着自家外孙纠结的样子,九华居士笑道:“怎么了,琅儿这是又怎么了,刚才不是好好的,怎么现在脸色这么难看”
“外祖母,我不是今天带客人过来拜访您吗,可是刚才我就把他们忘了”王琅一脸尴尬和愧疚。
“你啊,真是不省心的孩子”九华居士慈爱地瞪了王琅一眼,“放心吧,老张不会怠慢客人的。”
“嗯谢谢外祖母”
“下次再如此鲁莽,外祖母才不会管你呢。”
“嘿嘿,外祖母是最好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九华居士1
“九华居士”绾绾和卫烁都很是恭敬地给眼前这位老太太见礼,同时卫烁还不忘瞪了一眼刚才把他们忘到九霄云外的王琅。
“刚才是琅儿怠慢了,希望两位不要介意。”九华居士一脸歉意的说道。
九华居士已经花甲之年,头发也是满头银丝,穿着一身颜色陈旧的旧衣,衣摆下面还有一些泥土和草渍,可见是刚刚从药田里过来的。不过就是这样不起眼的打扮也无法掩饰九华居士本身的气质和风采,反而有一种淳朴致华之感,让绾绾和卫烁都对她心生好感。
“对不起,我刚才是真的”王琅一脸尴尬地道歉。
“算了,本就不是什么大事。王公子估计是平时喜欢来药田就干活,今天反倒是忘了身后还跟着我们两人,说起来还是我们给王公子添麻烦咯。”绾绾笑道,言语中很是真诚,让人一下就能明白这是真心还是假意。
“就是,我们也不是小气的人,这事就算了。不过你可要请我喝酒,这个赔罪酒可是不能少的。”卫烁也点头说道。
看到绾绾和卫烁是真的不生气,王琅也算小小松了一口气他可不想现在得罪绾绾和卫烁。听到卫烁说赔罪酒,王琅连忙满口答应:“没问题,回去华平城,我请卫兄去鼎香楼,绝对是最好的赔罪酒。”因为男女有别,王琅反而不好明白的邀请绾绾喝酒,但他也准备回去给绾绾送一些赔罪的礼物不能之给卫烁赔罪,不给绾绾赔罪不是。
“好,一言为定”
刚才的乌龙就这般轻易地翻了过去,大家之间也没了芥蒂。因为这次来找九华居士的人是绾绾,想和九华居士谈的也是绾绾,如此王琅和卫烁反倒是没有待在这里的必要。
王琅收到九华居士的一个眼神,知道他家外祖母嫌弃他在这个碍眼,摸摸鼻子,一脸无奈地拖着卫烁,说完带卫烁去看他的兵器收藏。是男人就没有不喜欢兵器的,卫烁也不例外。而且他也知道九华居士肯定有事和绾绾谈,他们在这里待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也就欣然同意了王琅的意见。
等王琅和卫烁离开,九华居士又挥退了一直在她身边伺候的老嬷嬷。见此,绾绾也让福儿和冬雪去凉亭外面等着。既然九华居士不想让人听到她们的谈话,绾绾当然要尊重九华居士的意见。
“谢先生远道而来,失礼了。”九华居士亲自给绾绾到上茶,笑道,“我九华山上没有什么好东西,这是我自己种的一些粗茶,谢先生尝尝,看看还能不能入口。”
绾绾惶恐地接过茶杯,苦笑道:“居士取笑我了。什么谢先生,在居士面前我哪里敢称先生。”绾绾轻轻尝了一口茶,点点头,“居士这茶比外面的茶更苦一些,但回味中又别有一番甘甜和药香,倒是和我们平时喝的茶相差甚多,不过却回味悠长,是好茶啊”
“谢先生喜欢的话,一会儿先生离开的时候我给先生包上一些。自己种在药田边的野茶能得到先生的称赞也是它的福气。”
九华居士似乎没有听到刚才绾绾的苦恼,依旧“先生、先生”地称呼绾绾。这下绾绾是真的不好意思了。她自己的水平她自己知道,只是因为比赵国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罢了,真要说道才智和聪慧,绾绾自认为比不上这个时代那些勤奋聪慧的天才。所以被人称为“先生”什么的,绾绾是真的觉的好羞耻。
九华居士一眼就看出了绾绾的不自在,忍不住笑道:“被人如此尊称,你这丫头干嘛还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要知道这样的称呼,有些人求了一辈子也求不来的。”
面对各样一个慈爱的老太太,绾绾觉得很放松,也没有想隐瞒自己内心的想到,直接说道:“可是我觉得我真的配不上这个称号啊。我不过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丫头,根本没有见过太多的市面,我最喜欢的也不过是赚钱和书法,至于那些诗词曲谱的都是即兴而为,所谓被人夸奖的大作,我觉得更多地是因为大家看在我是女子的份上给我安慰,哪有什么本事被真正的大家称为先生,这不是折煞我嘛。”
“呃,谢先生这样就妄自菲薄了。”九华居士笑道,“文学的世界内了没有什么同情分之说,文人最是不会臣服于别人,而且对方还是一个女人。他们真的能够称呼你为谢先生那是因为你真的有本事,不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或许你不会觉得,当你是一个女子的时候,只有你的本事超过他们良多,他们才会承认你的地位。”
“何况你认为天下文人是一开始就赞同你的吗当然不是因为青玉案,你最开始也不过是被称为才女,后来因为十面埋伏被瀚海城的乐痴们称为先生,可是你这个先生的称号不稳当,也不过是瀚海城两三个人承认吧。后来因为你在京城的一些举动,让大家看到了你在音乐和文学方面的才华,被更多人称为先生,可这声先生中有多少是因为你天下第一美人的称号,你自己也知道。”
“然后是辽州,你在辽州的慷慨解囊让天下人不仅对商人们改变了看法,同样更是佩服你的一心为国。可以说,当时的情况下,没有谢先生的粮草资助雍城怎么肯定守得住,风将军怎么可能把金柞台牢牢地牵制在草原上,让图狼军队不能越雷池一步。现在雍城依旧在对峙,可这样的局面还是谢先生争取来的,否则雍城早就成了草原的一部分。所以,也是因为这个,天下的文人才真的心悦诚服的称你为先生。”
九华居士的话让绾绾一愣,回想到这日子大家对自己的称呼,似乎真的如九华居士说的那样,从辽州回来后,遇到的那些文人称呼自己为“先生”的才增加,也更加心悦诚服。想到自己这个称号竟然是因为捐款得来的,绾绾就有些心虚,毕竟别人不知道,她可是知道的。她当时赞助雍城十万粮草,有爱国爱民的心思在里面,同样也有不想辽州失手自己的在辽州的产业受损在里面,或者还有借机推广土豆的心思
反正她的目的可不单纯,就如她当时和风越铭说的那般商人逐利,只要有利润,没有商人不能干的。而且风越铭还答应要归还她的粮草,可以说她对雍城的资助充满了各种算计,根本没有大家想的那般高尚。但是这比合算的买卖还让世人觉得她品行高尚,真的让绾绾心中忐忑啊
误解都已经误解了,绾绾也不想把当时的算计说出来让大家鄙视她,只得尴尬地笑笑,说道:“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呵呵呵,我倒是从来没有想过。不过辽州离这里如此远,这消息也传的太快了吧。”
“京城陛下的不作为大家是知道的,辽州边境危在旦夕天下人也是清楚的。事关天下存亡和中原战火,天下人怎么可能不关心辽州的战事。何况,并不是每一个世家都如周家一般只顾自己的利益,世家能够允许皇帝老儿换人做,但绝对不会允许外族坐到他们的头上。”九华居士解释道,“各大世家都派人去了边境,云州也好,辽州也罢,能守住边境,世家们不介意帮侯家和风家壮大力量。”
绾绾一愣,惊讶道:“居士的意思是天下世家这是”绾绾已经被自己刚才的想法吓到了,转而又觉得不可能。世家和皇家的关系亲密,皇家一直对世家很是宽容,如此之下世家怎么可能会想到要废除皇帝呢。
九华居士点头:“从我掌握的消息来说,你心中想的是对的。并州最大的三个世家,李家、公孙家、王家已经有这个意思了。冀州的崔家现在很后悔娶公主的事情,不过娶公主的崔家子弟不过是崔家一个不事生产的家伙,这让崔家老祖宗还不至于气死。至于那秦家和陈家那是早就对皇家不满的人,他们恨不得早点让周家人下台。”
“或许你觉得世家和皇家的关系很好,世家支持周家的统治,周家给世家人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崇高的地位。但这一切是有前提的,就是周家人不能触碰天下人最根本的利益,天下人都没了,世家还能存在吗恰好,这次天元帝故意针对风家和侯家,甚至还和草原外族合作想弄死风家和侯家的掌权人,这样的背叛行为是绝对不被世家接受的。皇位上的皇帝可以昏庸无能,但绝对不能叛国”说道最后,九华居士是一脸杀气,她是真的对天元帝动了杀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元帝如果真的如此做,那是真的对不起天下百姓和他身后的周家列祖列宗啊”绾绾忍不住摇头。对天元帝这样作死的行为,绾绾是一万个不明白。内部斗争可以存在,但是联合外人欺负自家人就有些不要脸了吧。没有人喜欢一个叛国的皇帝,绾绾也是,绾绾现在对天元帝的印象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