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阿宝-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黄门急忙回道:“小人来的时候,陆太尉已经在抽调殿前司军士前去护驾了,官家吉人天相,一定会安然无恙的!”
这样的话并不能安慰到薛蘅,她拧着眉道:“不行!我要去福宁殿看看!”
周围的侍女听了,纷纷跪在地上劝皇后娘娘三思,如今刺客下落不明,意图不明,天色又黑,外面还在打雷,眼下在坤宁殿内闭门不出才是最安全的应对法子,倘若在路上出了什么危险,他们都承担不了后果。
薛蘅被侍女们抱着腿,寸步难行,不由得勃然大怒:“狗奴才!要是官家出了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她一向温和谦逊,有慈悲心,尚是第一次在宫人面前发这么大火气。
众侍女们害怕得发抖,却都不敢放开手,官家出事,她们担待不了,可皇后娘娘出事,她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人更担待不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侍女们不约而同地哭嚎起来,纷纷喊着“娘娘三思”。
正相持不下之时,殿外却滚进来一个负责看门的内侍。
薛蘅眼皮猛地一跳,急忙问:“怎么了?可是官家那边有消息?”
“不不不……”小内侍吓得舌头打结,欲哭无泪道,“是外面……外面有个人……”
“你慌什么慌?!”
薛蘅皱眉怒喝道:“好好说话!到底是什么人?!”
小内侍瑟瑟发抖:“她说是……故人。”
薛蘅蓦地一怔。
便在这时,阁门被推开,夹着雪粒的夜风倒灌进来,吹灭了殿中火烛,一人身着宫装,满头珠翠,笑意盈盈地踏过门槛,走了进来。
电光阵阵,照亮一张美丽又熟悉的脸。
就如一个许久未见的故人,她十分自然地坐下,跷着腿,笑着问候薛蘅:“好大的威风啊,皇后娘娘。”
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释怀
“你……你是人是鬼?”
薛蘅震惊地看着座椅上那个吃着糕点的人。
“为什么你们每一个人见到我; 都要问这种话?就不能有新意一点么?”
阿宝放下糕点,拍去身上掉的残渣,抬起眼道:“这么说罢; 我应当算是鬼; 不过话说回来; 我是人是鬼,你不应该是最清楚的么?毕竟当年; 是你给我试的气。”
“是……”
薛蘅茫然道:“当时你已经断了气……”
“没断; ”阿宝说,“到棺材里还剩一口气; 冯益全那个断子绝孙的缺德鬼; 把我活活给闷死在里头了。”
“…………”
薛蘅瞪大眼睛:“不可能!”
阿宝仔细地观察她的神色,感觉不似作伪,但薛蘅这个女人一向擅长演戏; 她就像个天生的戏子,一辈子戴着面具生存; 别说阿宝分辨不出真伪; 她内心怀疑就连薛蘅自己也分不太出来。
她究竟知不知情; 这件事阿宝已经不想再追究下去了,没有意义,但不意味着她不能利用这件事作文章。
“你欠我一个人情; 薛三娘子。”
她盯着薛蘅,幽幽地说。
薛蘅不愧是禁庭里最聪明的女人; 很快反应过来:“你想让我做什么?”
“我要见赵从。”
见她瞬间变了脸色,阿宝立即补充:“别担心; 我不会告诉他是你和冯益全联手闷死了我。我也不会伤害他; 天子是紫微星降世; 有龙气护身,我区区一介亡魂,是伤不了他的,我只是需要他释放一个人。”
“是梁先生吗?”薛蘅问。
阿宝没有否认,只是问:“这个忙,你能帮吗?”
薛蘅沉默。
阿宝提醒她:“我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等你。”
“你需要换身装束,”薛蘅看着她道,“如果你不介意,可以扮作我的侍女。”
“行。”
阿宝没怎么思索就点了头。
在薛蘅的帮助下,她很快换好了侍女的服饰,原本的衣服和首饰珠钗刚一卸下来,便化为乌有,看得薛蘅又呆住了。
阿宝见怪不怪,一边系着斗篷,嘴上嘲讽道:“不必这么惊讶罢,皇后,眼珠子要掉出来了。”
系带被她打了个死结,越系越紧,薛蘅看不过去,便走过来拆开了,重新替她系好。
她的个头比阿宝要高挑一点,做这种事时,便要垂着眼,一面淡淡道:“我只是没见过罢了。”
阿宝翻个白眼,不想跟她说话。
二人挑了盏宫灯,出了坤宁殿门,前往福宁殿,外面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似扯棉搓絮一般,时不时地还滚过一道闷雷,吓得阿宝双肩一缩,生怕下一道就往她头顶劈来。
薛蘅抬头看天,又侧头问她:“怕打雷?”
阿宝没好气,心想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要你管。”
一路上又遇到几拨东奔西跑的军士,说是刺客已经抓到了,是个和尚,现在已关押在暴室听候讯问。
阿宝一听,心中把觉明骂了个狗血淋头,这个没点用的臭和尚!净给她添乱!
薛蘅提着灯扫来一眼,问:“是你们的人?”
阿宝不想理她。
薛蘅又道:“看来你要释放的人不是一个,是两个了。”
“……”
阿宝终于忍不住了,偏过头道:“你能不能闭上嘴?”
薛蘅只好不说话了。
…
虽然刺客已经被抓住了,但事关圣上安危,众人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殿前司指挥使陆云亲自坐镇,连一只蚊子都不敢放进殿去,可他不敢阻拦皇后,只是反复打量着皇后身后的一名侍女。
她穿着斗篷,戴着风帽,遮得实在是太严实了一点,又垂着头,看不清长相。
“有什么问题吗?陆大人?”
薛蘅不动声色地移动半步,挡住身后的阿宝。
陆指挥收回鹰隼一样的视线,恭敬地拱手道:“无事,娘娘请进。”
薛蘅进到福宁殿后,就有内侍上前禀报,说是官家先前又梦魇了,再加上突如其来的雷电,受到了惊吓,一直神智不清,嘴里念叨着废后李氏。
薛蘅听了点点头,让殿中所有伺候的宫人都退出去,没有传唤不可进来。
她带着阿宝向后殿走去,顺便向她解释:“自你……不在后,官家便时常梦魇,神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总是说你没死,说你……只是回扬州去了。”
她停下脚步,转身看着阿宝:“如果可以的话,你能扮作他的梦里人吗?他如今分不清的,不要告诉他你死了,就当是可怜可怜他,可以么?”
阿宝没回答,只冷冷道:“开门罢。”
寝殿里灯火昏暗,似被人特意布置成这样,赵从只着一袭单薄寝衣,赤着足,坐在床前的脚踏上,怀里抱着那盆已经枯死的腊梅,双眼怔怔的,神游天外。
“官家。”
薛蘅走过去,在他面前蹲下,握着他的手轻声呼唤。
“三娘……”
赵从回过神,喃喃说:“朕梦见婉娘了,她说她恨朕,她要挖了朕的心肝……”
薛蘅摘了帕子,替他擦拭额上的冷汗,像母亲哄孩子似的,柔声细语道:“怎么会呢?婉姐姐这么爱官家,是不会伤害官家的,那只不过是个噩梦罢了。官家,你看看,臣妾带了谁来看你了?”
她示意赵从向门口看去,阿宝站在烛光照不到的暗影里,缓缓摘下头上的风帽。
“婉娘!!!”
赵从腾地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她。
腊梅盆栽从他膝上摔下去,花盆砸碎,土壤撒了一地。
“婉娘!”
赵从赤着双足跑过来,一把将她抱进怀里,欣喜若狂地喊道:“你没死!朕就知道!你没死!他们都是骗我的!”
薛蘅安静地退出了寝殿,阿宝深呼吸一口气,用力地将赵从推开,漠然道:“放了梁元敬。”
“婉娘……”
赵从不死心地还想来抱她,终于惹怒了阿宝,一巴掌抽在他身上,“我让你放了梁元敬!放了他!你听不懂人话吗?!”
赵从被她打得很疼,却依然固执地将她抱进怀里,手下的血肉是真实的,还有温热的体温,深深嗅一口,鼻端都是婉娘身上熟悉的芳香,她不再是梦里那个摸不到也追不上的幻影,而是真真切切的一个人。
她回来了,他的婉娘回来了。
赵从紧紧地抱着怀中人,似要将她嵌入骨头里,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好!好!我放了他!婉娘,不管你要什么,你知道,我总是会答应你的。”
即使他做出了承诺,阿宝依然不放心,非得亲自盯着他书写手诏,直到快要写完时,她才陡然记起来:“等等,还要加个人,觉明和尚。”
险些忘记了。
赵从二话没问,在黄帛上加上了和尚的法号。
待他写完,阿宝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这才将手诏卷起来收进袖中。
赵从始终眨也不眨地盯着她,仿佛生怕眨一下眼,她就消失了。
“婉娘,这几年,你都去哪里了?是回扬州去了么?”
阿宝:“……”
“你还在生我的气么?”赵从抓着她的袖子道,“别生我的气了好不好?我错了,你看,送你的簪子,我都找工匠接好了……”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玉簪,那本来断掉的地方,镀上了一层金,将两截断簪重新熔合到了一起。
“还有梅花……我送你的梅花,我一直好好养着……你来看!”
他牵着阿宝的衣袖,本想带她去看梅花,却发现那盆梅花因为他先前的疏忽,掉在地上砸了个粉碎。
赵从一呆,急忙跪下去,手忙脚乱地将所有碎土聚拢在一起,却被花盆的碎瓷片割得指腹鲜血淋漓。
“别弄了,”阿宝轻轻说,“花已经死了。”
“不……”
赵从抬头愣愣地看着她。
阿宝蹲下去,认真地看着他道:“碎掉的花盆,不可能再粘合回去,死掉的花,也不可能再重新开花,还有这簪子……”
阿宝将玉簪塞入他的手心:“断了便是断了,任你找多么巧夺天工的工匠,也修复不回原来的样子。死了的人,就是死了,就算你再怎么不想承认,也还是死了。赵从,你明白了么?”
赵从瘫坐在地上,神色恍惚,怔怔地滚下泪来:“朕一定是在做梦。”
阿宝没有反驳,忽听他幽幽问道:“婉娘,你恨朕吗?”
阿宝侧头想了想,说:“以前应当是恨过的罢。”
“那你爱过朕吗?”
爱过吗?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阿宝一时想不出答案。
有时候,人的感情,并不能直接地用爱恨二字来概括,如果要让阿宝用一个词来描述她和赵从之间的关系,她想她不会用简单的“爱”,或者是“恨”,而应该是——
“依赖”。
从佑安六年秋离开扬州、离开哥哥的那一天起,阿宝就被迫走上了依赖赵从的这条道路,她在东京举目无亲,又融入不了京都贵女的圈子,所能信任的,唯有赵从一人而已。
赵从也似乎十分享受她对他的这种信赖,他带着她玩遍东京城,想尽各种法子哄她欢心,让她从离开李雄的不适应中走出来,让她对哥哥的依赖尽数移情到了他的身上。
可是后来呢?
他用那么陌生、那么冰冷的目光看着她,对她说:“是我太骄纵你了。”
这一句话如当头棒喝,彻底地打醒了阿宝,她这才明白,赵从根本不是李雄,阿哥对她的好是无条件的,是不需要她回报的。
可赵从不是,他需要她的回应,需要她铭记于心,并作出相应的报答。
他对她的好是有条件的,那便是“我对你这么好,你必须按我的要求来回报我,否则我会将所有对你的好悉数收回”。
赵从那时与她吵架,总是口口声声说,我为了你与百官臣僚对抗,与大陈祖制对抗,为你贻笑千古,为你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你得罪光了世人,说不定日后史书直笔,还要骂上我一句色令智昏,为何你就不能懂事一点?乖一点?让我少一点后顾之忧?
可阿宝却想,她要的根本不是这些。
赵从从来就不明白,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他不知道她更想要找回阿哥送她的如意簪,而不是一枚除了华贵沉重便再无用处的玉簪。
皇权、帝位,将昔日的枕边人变成了一个陌生男人,阿宝越来越不懂他,他的话越来越少,心机越来越深沉,笑容也越来越少,看向她的目光渐渐多了不满,多了挑剔。
他不准她弹琵琶,不让她吃想吃的食物,不允许她看话本子,拦截下哥哥寄给她的所有信件,他给她的爱是座华美精致的漆金笼子,令她感到窒息。
阿宝有时会想,如果赵从没有登上这个本不该属于他的帝位,如果他还是当年扬州城里的那个赵承浚,他们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也许他们会恩爱到老,还会有一堆满地乱跑的儿孙。
只可惜,人生是没有如果的。
所以对于他的问题,阿宝只能沉默不语。
赵从双手捂住脸,哭道:“朕是很爱很爱你的。”
“你不爱我,”阿宝平静地说,“你爱的是婉娘,我不是她,我是阿宝。阿宝便是阿宝,她没有高贵的家世,也学不来那些娘子们温柔小意的作派。”
赵从一愣,放开捂着脸的手,双眼通红地看着她。
原来他不笑时,模样一点也不像那个人,阿宝有些疑惑自己当年怎么会认错。
“也许我爱的也不是你。”
阿宝微微一笑,说:“我们爱的,都只是心底的一个影子罢了。”
终于想清楚了这一点,阿宝心中登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所有的爱和恨都不重要了,她不必恨赵从,因为她对他的爱也不纯粹,他们的相遇,始于一场错误。
崔娘子说的没错,她毕生都在追求一个虚幻的影子,就如水中捞月,镜中摘花,而这一刻,她不必再去寻找了,因为那个人,一直就站在她的身后,从未离去。
霎时间,阿宝感觉内心的怨气扫之一空,她的灵魂似乎得到了洗涤,开始重新变得纯净、透明。
她该走了。
赵从急忙拽住她的手腕,然而却狠狠地愣住了,因为阿宝的指尖正在消失,化作漂浮的金色尘埃。
“你……”
他的喉咙似被人掐住,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阿宝甩开他,头也不回:“我没有多少工夫了,必须马上要走了……”
她转身冲出福宁殿,忽然角落里有人伸臂拦住她,是薛蘅。
阿宝都快急疯了,怎么越到关键时刻越有人拦路。
“你有什么要说的就长话短说,我的时间不多了!”
薛蘅微愣,也看见了她正在缓慢消失的左手,一向沉稳有余、进退有度的薛三娘子,这一刻竟难得的有些结巴。
“我……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下葬之时还活着这事,我是真的不知情,我当时试了,你确实是断了气的。冯益全他也没告诉我,至于原因,我猜想也许是他没听见,也许是……他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起,我说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辩驳什么,无论你信与不信,我……”
“我信。”阿宝打断她。
薛蘅一怔。
阿宝问:“还有要说的吗?”
薛蘅失神片刻,摇摇头,道:“没有了。”
阿宝拔腿要走,薛蘅又拦住她,交给她一个腰牌:“眼下宫里四处都在戒严,你拿着我的腰牌,行事会便宜许多。”
阿宝垂眸看着手心腰牌,忽抬起眼,认真地道了句:“多谢。”
薛蘅苦涩一笑,替她系好斗篷,戴上风帽,道:“去罢。”
阿宝点一点头,冲入漫天飞雪之中。
闷雷滚进了云层,天际不再电闪雷鸣,这一刻的禁庭,是那么的安宁静谧,夜风将阿宝的斗篷下摆吹得扬起,风帽掉了下去,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