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个儿子闹的再凶,他也不过是斥骂一通,从小到大,就连打手板都是伴读代劳。哪里受过这样的皮肉之伤?
皇帝闭上眼,就想起了当初倒在血泊里的太子,现在他儿子孙子又要面临同样的处境。
只差一点,只差一点,其轩就步上了他父亲的后尘。
甄家该死!甄家必须死!
皇帝咬牙切齿,恨不得扒了甄应嘉的皮,早没了以前当做奶兄弟的情分。
要说皇帝为什么会认定是甄家干的,这得多亏玄衣卫了。
皇帝最信任的,就是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玄衣卫,即便扬州的部分给了卫其轩,他也不认为其他两支会背叛自己。
事实上,玄衣卫的高层确实对皇帝忠心耿耿,但也架不住他们的手下都被渗透了。
而他们得到的消息,都是属下人查出来的,也就是卫其轩想要让他们知道的消息。
于是皇帝通过玄衣卫,看到的就是,甄家以为卫其轩是六皇子的人,为了剪掉六皇子在江南的羽翼,一次次向他下手。
至于为什么不动林如海,因为林如海是贾母的嫡亲女婿,而奉圣夫人和贾母交好,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而且表面来看,林如海还是忠臣,只忠于皇上,只不过对六皇子有点好感而已。
和卫其轩这种明晃晃六皇子的人,当然不一样。
这也是卫其轩故意做出的假象,毕竟之前林如海为了盐政,就几次三番受伤,贾敏现在又身体虚弱,还身怀着孕,受不得刺激,也就不拖他们下水了。
于是就给了皇帝一个错觉。
那就是卫其轩没有靠山,于是被人这么欺负,差点连性命都不保。
而他这个本该护着他的亲祖父,明明身为皇帝,却什么都做不了,就像当初太子死的时候一样。
愧疚的心理充斥大脑,让皇帝对甄家,对四位皇子的厌恶,一度达到顶点。
不过他理智还在,面上没对几位皇子做什么,就默默打算把甄家摁死。
皇帝一声令下,原本甄家的罪证被翻了出来,与甄家有仇的,也趁机落井下石。
众皇子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甄家可是七皇子的外家,在金陵一手遮天,能他搞下去,就是消灭了一个对手,有证据要上,没有证据创造证据也要上。
于是零零总总的,甄家被罗列了十七项罪名,而且各个严重到恨不得抄家。
皇帝也很利索,直接下令捉拿,审判过后,大半证据是真的,于是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
快到身处后宫的甄贵妃,还来不及得到消息,就面临满门被灭的绝境,全族上下唯一逃过的,只有老祖母奉圣夫人。
可她年纪大了,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上,也不过是熬日子罢了。
甄贵妃伤心欲绝,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她一日日消瘦下去,眨眼已经快没了人样。
身边的宫女怕她出事,就忍不住劝到,“这事都怪六皇子,如果不是他放出风声,说是收服了扬州知府。大人也不会为了七皇子的前程,派人暗杀。也就不会触怒皇上,让皇上觉得甄家无法无天。”
这番话一半是她自己的臆想,一半是被人误导出来的。
皇帝虽然厌恶了甄家,但对于这个晚年到自己身边的知心人,还是有一两分感情的,不愿意她就此消沉,然后病死了。
而且他也需要一个人,在后宫遏制嫆嫔的势力,不至于让六皇子母子一家独大。
甄贵妃听完宫女的话,眼中染上了仇恨和怒火,“六皇子该死,嫆嫔该死,还有那个狗屁知府,也要为我甄家陪葬!”
皇帝不知道,他不仅激起了甄贵妃的仇恨,还激发了她不顾一切的疯狂。
而这最后的苦果,将由他自己和他的儿子承担!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红楼世界46
甄家倒台后; 留下一地的烂摊子。
由于之前甄家在金陵一手遮天,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即便现在倒了; 依然残余不少势力亟待解决。
皇帝为了江南的安稳,也是弥补的意思,直接调了卫其轩过去,任金陵的知府。
金陵和扬州可不一样; 这里是龙兴之地,繁华程度比之京城也不差了; 即便扬州盐商遍地; 也是比不了的。
所以卫其轩看起来是平调; 其实也是往上走了走。
在龙兴之地当知府; 干的好,未来不是两江总督; 就是入朝堂为官做宰,可谓是平步青云。
而金陵这样的地方; 岂有干不好之理,只要你不瞎折腾; 业绩年年都是最优的。
这一次,卫其轩不像之前在扬州上任时那么温和,可谓是雷厉风行,彻底贯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则。
有玄衣卫的消息兜底; 哪些官员是干实事的,哪些官员尸位素餐,他一清二楚。
于是第一把火,就烧到了这些官员身上; 把所有不合格的,收受贿赂的,统统罢免,换上了自己看好的人。
第二把火,卫其轩抄了不少金陵老牌世家,这其中不仅有四王八公的族人,也有部分宗室勋贵。
金陵是龙兴之地,当初□□在这里发家,跟着他打天下的,大半都是金陵本地人。
□□登基之后,对有功之臣大封特封,也就是后来的四王八公,以及一些勋贵。
那些被封了爵位的,自然留在京城发展,但他们也有族人,还留在金陵老家。
有了靠山之后,他们渐渐发展成世家,在金陵这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
之前有个甄家压着,他们老实了一段时间,等卫其轩彻底铲除了甄家的势力,他们的嚣张气焰就冒头了。
这些人统统被玄衣卫抓住了把柄,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全被卫其轩抄了家,然后按照罪名大小,该判罪的判罪,该受罚的受罚。
这样一来,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
要知道这些人,背后可都有京城贵人撑腰,别人轻易不敢得罪一家,可卫其轩倒好,得罪个遍。
其中受损最严重的就是薛家。
薛家和其他家族不一样,他们是皇商,自古商人就没有干净的,更何况他们还仗着祖辈的蒙荫,很是做了不少不该做的事。
这些都被卫其轩揪住了把柄,并且一网打尽。
另外,薛家主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皇帝的玄衣卫主使。
他想不明白,卫其轩是如何绕过自己,绕过玄衣卫,找薛家麻烦的?
而且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着实让人惊诧!
想来想去,唯一的结论就是,玄衣卫被人收买了。所以他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因为他的手下都背叛了。
薛家主又气又怒,还忍不住惊心,最后咬牙,把事情原原本本报给了皇帝。
这事即便他不说,也逃不脱皇帝的清算,薛家借着自己的势力瞒天过海,着实做了几件不该做的事,比如把茶叶粮食卖到关外,比如和西南沿海的国家接触。
说严重一点,这都相当于叛国了,而且证据已经到了卫其轩的手里。
与其等到他交给皇帝,然后皇帝来处置薛家,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把卫其轩拉下水,说不定看在皇帝更怒卫其轩的份上,还能放过薛家其他人。
他预料的不错,皇帝是相当生气。
他没想到卫其轩通过扬州的一支玄衣卫,就渗透了其他玄衣卫,让他们背叛了自己。
那京城的玄衣卫呢?还是不是自己的人,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卫其轩的钉子?
被背叛的愤怒,让皇帝忍不住砸了御书房,这是继先太子去世后,他唯一一次这么生气发脾气。
李总管见皇帝这样,忍不住害怕,心里不由埋怨起来。
也不知道小主子是怎么想的,主子已经打算把皇位传给他了,怎么能来挖主子墙角呢。
这下好了,主子彻底生气了,这可如何是好哦。不要又和先太子一样,落得自刎的下场,徒惹主子伤心难过。
可让他和薛家主没想到的是,即便皇帝已经这么生气了,依然没有冲动之下,直接砍了卫其轩。
哪怕再生气,他好歹还记得,那是自己的嫡孙,是先太子唯一的儿子。
而且等气怒过后,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心中生出了一丝欣慰。
卫其轩竟然如此优秀,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一丝风声不露,就挖了他的墙角。
薛家主这个当了玄衣卫统领多年的人,直到现在才知道,而杭州那一支的统领,大概到现在都不知道吧?
这是多深的心思,多厉害的手段!
有这样的继承人的,他完全不用担心楚家的江山了。
心里为看重的嫡孙找好了借口,皇帝的怒火完全朝着薛家主去了。
我孙子能挖墙角,是他的本事,可你没有看好玄衣卫,致使他们背叛了我,就是你的责任。
不过念在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就不给你降罪了。
最后薛家主被免了职,只剩下一个皇商的身份。而那些犯了事的薛家人,也没有得到赦免,被卫其轩一锅端了。
至于玄衣卫主使的位置,皇帝没发话,卫其轩默默选了一个能干的人上位。
祖孙两谁也没说什么,沉默的做了交接。
皇上不知道,自己的玄衣卫被渗透了多少,只装作没有这回事,不查,不看!
卫其轩也没有上折子解释一句,只把这当做和扬州那一支一样,是皇帝主动送的。
两人都心照不宣,维持这所谓祖孙亲的体面。
至于双方心里怎么想?那不重要,他们现在需要这样的体面!
卫其轩这事做完,金陵彻底清干净了,他也彻底得罪了朝中大半的人。
这时,别说皇帝没打算保他,就算尽全力保了,也依然保不住。
于是上任不到半年的金陵知府——卫其轩就被罢了官。
可这还不够,不够平息那些人的怒火。
正好这时,西北爆发了战争,蛮族叩关,边城几次差点守不住。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蛮族的攻势格外的凶猛,好似不进入关内决不罢休。
边关虽然险险守住了,但每天的消耗损失惊人,光是战死战伤的士兵,就呈几何倍的速度增长。
边关危矣!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朝中为了让谁前去支援,吵得不可开交。
几位皇子为抢夺军权,铆起劲来推荐自己人。
老皇帝烦不胜烦,最后还是点了一位老将,以及几位年轻有军功的将领。
这些都是他的心腹,军权这个东西,皇帝是绝不想会让别人插手的。
将领选好了,接下来就是筹备粮草,这个也是重中之重,容不得丝毫马虎,做好了也是军功一件。
皇子们又争夺起来,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句,最好派有地位的人前去监军。
这话一出,众皇子顿时哑火。
他们可不想被派到边关那个危险的地方,更何况,老皇帝眼见最近身体不好,谁知道什么时候就驾崩了,要是他们不在,不就失去争夺皇位的资格了吗,得不偿失。
皇帝看着下面四个认怂的儿子,不由心里一阵阵失望。
真的比不上先太子,一点担当都没有。
这让他不由的想起了卫其轩,之前还为他的所作所为生气,可这会儿有了对比,他反而觉出卫其轩的好来。
至少那孩子敢干能干!
哎,算了,那只是个孩子。自己这个皇祖父,和他没相处过,他不信任自己也是有的。
大概自己派玄衣卫保护他,让他误会了自己是在监视他吧?
那他策反自己的下属,也是为了自保。
好在这孩子有底线,没有用玄衣卫干什么坏事!
皇帝选择性的忘记了甄家,没有去考虑,甄家到底是罪有应得,还是某人利用玄衣卫构陷。
在他心里,甄家已经臭了,而卫其轩还光鲜着,这样的人对付甄家,那必定是甄家犯了错,让他不能忍。
事实也是如此,甄家确实恶贯满盈!
安慰好了自己,对卫其轩又燃起了爱心,开始觉得他处处都好了。
监军的人选,确实需要一个有能力,地位又高的人。
于是他一道圣旨,直接命卫其轩担当监军,官复原职,还连升两级。
朝臣们都看不懂了,皇帝这是什么操作?
难道是送卫其轩去边关送死的?
虽然说,监军一般待在后方军营,被战争波及的可能性小,可这次不一样,蛮族几次叩关,都差点打进来。
边关守不住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城门被打开,监军就危险了。
而且,边关那地方,发生什么意外都有可能。
那里可不像江南,官员被人暗杀,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边关的官员,每年都会意外死几个,或者被流箭射中,或者死于细作之手,危险系数大大增加。
要是有人暗下黑手,杀了卫其轩,然后伪造成意外,别人也不会发觉什么。
到时,卫其轩将死的悄无声息。
所以皇帝是真的很反感他吧,才会在其得罪了大半勋贵之后,派他去那样的地方?!
其实皇帝真没有想那么多,他就是脑子一热,觉得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卫其轩一定可以,别人怕去的地方,卫其轩也完全不会惧怕。
在他的想法里,既然他之前已经罚了其轩,让他丢了金陵知府的官,就说明这事已经过去了,朝中之人不该紧抓着不放。
毕竟,卫其轩可是皇太孙,为了那些犯了错的人受罚,已是万分委屈了。
然而皇帝忘了,那些勋贵宗室们可不知道卫其轩皇帝嫡孙的身份,只把他当一个小小的卫家子,自然想要踩死了泄愤。
洛霜听到消息,忍不住皱眉,“你自己说,这是不是你算计好的?”
不是她要故意怀疑,而是卫其轩之前的行为太过反常了。
他行事向来几手准备,不应该这么贸然行动,短期内在金陵掀起那么大的风波。
按照他之前的行事准则,应该是查清楚真相,然后徐徐图之,一环套一环,明明是自己干的,却让他们狗咬狗,完全找不到他背后使坏的蛛丝马迹。
这次可好,他就直接真身上场了,还撕得天翻地覆,搅乱了大半个朝堂。
这也就是算了,他不仅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还让皇帝知道了自己他挖墙角的事,这就很冒险了,不是卫其轩一贯的风格。
“哦?何以见得,”卫其轩笑着道,“难道我不能只是烦了慢吞吞的节奏,想爽快一次?”
“呵,”洛霜才不信呢,“你一向走一步看十步,这次爽是爽了,可我不信你没有其他的目的。”
“还是娘子了解我。”卫其轩笑着道,“他怎么会以为我会安分守己呢,夺嫡之路,没有军权是不行的。”
“他?谁啊?”是林如海还是皇帝?
“之前如海就来信劝我,我稍稍透露了下身份。”卫其轩解释道。
之前卫其轩烧第一把火的时候,就把林如海看得胆战心惊,怕他闹得太大,收不了尾,最后损伤了自己。
要知道金陵那地位,来了是龙得盘着,是虎也得趴着。
可卫其轩没有听,并还在回信上,提及了自己的身世。言谈间,已经把他当做了自己人。
林如海没拒绝,和卫其轩合作的这段时间,让他深刻了解了这位的能力,未来一定能成为明君。
这比他了解到的,那几位皇子都强多了。
既然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