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艳锦 >

第36章

艳锦-第36章

小说: 艳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蕊让陈念坐在身边,小声道:“我今日来其实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陈念问何事。
  赵蕊叹口气:“我娘亲去世好几年了,我爹爹一直未娶,但近年来打他主意的姑娘不少,甚至有投怀送抱的……爹爹都不喜欢,他让我做主,说我喜欢的姑娘,他才会娶。”
  怎么会说起赵廷俊,陈念微微拧眉:“这是你家的事情……”
  “对啊,就是我家的事情,我才会同你说。”赵蕊盯着陈念,“我觉得你为人不错,我想让你做我的继母。”
  陈念脸色一变:“不可。”
  这两个字毫不犹豫地蹦了出来,赵蕊看见她甚至露出了厌恶的神色,微微一呆:“你不愿意吗?我爹爹可是工部左侍郎,你嫁给我爹爹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她觉得陈念一开始是想勾引她父亲,后来没有成功才去接近二舅父,可二舅父毕竟没有官职,所以她认为一旦自己表现出要促成陈念跟她爹爹的亲事,陈念就会露出真面目。
  陈念却一个字都不想听:“你不必说了,我绝不会嫁给令尊。”
  赵蕊不甘心:“为何?我爹爹长得也不差,难得我愿意接受你,你不考虑考虑吗?”
  陈念摇头:“不,请你别说了……”她掩了掩嘴唇,疑惑赵蕊为何说这些。
  难道是赵廷俊的指使?不,不可能。
  是这小姑娘真喜欢自己吗?陈念心里涌起一阵感慨,可惜偏偏是赵廷俊的女儿,有个这样的父亲,是她的悲哀,她不忍也不能告诉赵蕊。陈念深吸一口气:“令尊早晚会遇到合意的姑娘,你不必替他操心……你的腿好些了吗?”
  这些反应足以说明陈念并不想嫁,可赵蕊怎么能接受呢?她想来想去,又去试探周茹。
  周茹是想让赵蕊走的。
  大夫看过之后,赵蕊仍喊疼,说动也不能动,还要在陈家休息一会,周茹就打算劝赵蕊忍一忍,快点回去。
  结果赵蕊跟她说,想让赵廷俊娶陈念。
  周茹差点把茶壶摔了。
  这狗东西有什么脸娶她小姑子?她忍着火气道:“我们高攀不上!”
  赵蕊还想多说一句,周茹瞪起眼睛:“说了高攀不上,让你爹去找名门闺秀去!他不是很厉害吗,用得着娶我们阿念?”
  “什么很厉害?”赵蕊问。
  周茹又不说,只扔下一句:“不管如何,我们阿念不会嫁他,就算一辈子不嫁人,也不会去你们赵家!”说完拂袖而去。
  门被她摔得“哐当”响。
  若非仇恨父亲,哪里会有这样的举动?
  赵蕊只是个小姑娘,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可这些手段试过之后,结果并没有如她的意。
  难道真是父亲负了陈念吗?
  不,不会的。
  父亲不会是这样的人。
  自她有记忆以来,父亲都是温文尔雅,对母亲体贴有加的,倒是母亲不知为何,总是不太开怀。父亲有次同她说,“蕊儿,我都不知如何讨你娘欢心,你得帮帮我呢。”
  父亲很喜欢母亲,但母亲却总是冷落父亲,连笑都很少笑。
  只是,她虽然年纪小,却莫名的还是心疼母亲,希望她能开怀一些。
  可后来,母亲还是走了。
  父亲现在又……
  赵蕊忽然大哭起来。
  哭声在院子里回荡,青枝急忙来东厢房,她以为赵蕊是疼得受不了。
  可赵蕊却一抹眼泪站起:“我要回家了。”
  两个丫环扶着她离去。
  青枝惊讶的看着她背影:“怎么突然好了?”她想起赵蕊摔得那一跤,暗道该不是故意的吧?可赵蕊为何要故意?实在找不到理由。
  她一头雾水。
  去织房后,她告诉陈念:“赵姑娘竟然能走了,我怀疑她是有什么目的。”
  陈念不想她知道赵廷俊的事:“她只是任性了些,不用理会。”说着指指严采石跟姚珍,“他们两个能织出简单的纹样了,你看这方胜纹织得多规整。”
  青枝马上就把赵蕊抛之脑后了,得意道:“那是自然,我跟姑姑教得徒弟岂会差?”
  严采石连忙附和:“师姑跟师父天下无敌。”
  姚珍扑哧一声:“师姑跟师父是不是天下无敌不敢说,但师兄的拍马屁功夫一定是天下无敌的。”
  严采石的脸忍不住一红,心想,师父师姑待他那么好,拍点马屁怎么了?不是应当的。
  青枝却是哈哈大笑。
  苏起进院时就听见里面的热闹,他并没有打搅,只默默得在东厢房把椅子放下。
  两把椅子打磨得十分光滑,椅背上雕刻着玉簪花,花瓣纤长秀雅,栩栩如生。
  之前两把杌子也做好了,还剩两把椅子,一把扶手躺椅。凭他的速度,至多一个月就做完了,苏起垂首瞧着厢房内的书案,书案上摆着的笔筒,颜料,宣纸。脑海里是陈念伏案画画,恬静的样子。
  突然,有些不舍。
  或许,他可以做慢一些?
  他想着,离开了陈家。
  周茹知道青枝还要织给姜怡的锦缎,提醒道:“早点织完,我跟你一起送去姜家。姜姑娘之前就来拜见过,店铺开张,他们一家也来恭喜,我们怎么也该礼尚往来。”
  青枝不是很想去,因为姜怡问得事情太多了,有时候管得也宽,但母亲说得也有理,还是答应了。
  她跟陈念织到傍晚方才出来。
  饭后,陈念去东厢房。
  她喜欢织锦,也喜欢画画,空闲时时常执笔构思,有时候就会画出特别漂亮的底本。
  青枝在外面喂阿黄。
  鉴于阿黄最近的表现,她多给了好些肉,阿黄吃得尾巴直摇。
  “要越来越聪明啊。”青枝教育它,“以后会买东西就好了……对了,我得帮你做个窝,天气冷了。”
  侄女儿经常跟阿黄说话,陈念已经习惯,她伸手去笔筒拿笔,不料发现书案上多出了一件巴掌般大的木雕。
  火光下,她看清那木雕雕刻得是个女子,细长弯弯的眉,略圆的眼睛,鼻子秀挺,嘴角高高翘着,手里拿一把瓷壶。
  十分像她。
  唯独不像的,是那个笑容。如此温暖,如此的明亮。
  陈念忽然想起,苏起那日问她,“你以前是这个样子的吧?”
  他是不是想雕刻一个过去爱笑的她?
  到底像不像,她自己都不知。她想不起来了。
  她定定看了会木雕,将它收入袖中。
  作者有话说:
  等会还有一更~感谢在2022…08…14 10:19:36~2022…08…15 09:43: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梦田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原本该是一场多精彩的好戏!
  陈家锦缎铺生意日渐兴旺; 投奔的织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到其他锦缎铺的生意。
  然而他们都不敢动手,一是陈家光明磊落; 青枝是通过减少盘剥从而吸引织娘; 甚至还指点织艺。二是青枝的未来夫家是裴家,民不与官斗,这等道理无人不知; 是以他们除了暗地咒骂外; 也只能努力笼络自家的织娘。
  短短时间,织娘们在京城的日子大为好转,手头开始阔绰,在她们心里; 青枝跟陈念的地位也跟着提升了。
  陈家门口总有织娘们来问候; 拜访。
  周茹发现,女儿跟小姑子比往前忙了一倍不止; 简直是没有停歇的时候。
  说什么收了徒弟会好些,好在哪里?
  小姑子也会诓人了; 周茹气得又去跟丈夫的牌位诉苦,但想到丈夫的心愿也是要在京城开锦缎铺; 她一时又觉得不该说这些。
  在周茹左右摇摆时,翠儿突然推开门,叫道:“宫里; 宫里来人了……”
  周茹愣了下:“什么?什么宫里?”她一时没理解宫里是什么意思。
  翠儿道:“皇宫啊,惠妃娘娘派小黄门来接姑娘; 姑娘的名声都传到宫里去了。”
  周茹嘴巴大张; 出去时差点摔一跤。
  小黄门就站在门口; 青枝正问他:“真是惠妃娘娘?可我织艺再好; 也比不过宫里的绣娘啊。”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时常得意,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别提是京城的皇宫。能去宫里的都是最最顶尖的人物,她是算不上的。
  小黄门微微一笑:“陈姑娘别妄自菲薄,您织得锦缎,林老夫人不是都赞不绝口吗?”
  “那是我姑姑的本事,惠妃娘娘应该请我姑姑去才是。”她的织艺多数都是姑姑教的,只是姑姑不喜交际,故而平日里都是她出面。
  小黄门道:“这奴婢就不知了,娘娘说只请您去呢,可能因为您是掌柜吧……娘娘还吩咐要带上您家最好的锦缎,”他做了一个手势,“陈姑娘请快些吧,娘娘还在等着。”
  周茹这时才过来,瞧见那小黄门的样子,便相信是从宫里出来的。
  因黄门不是正常的男子,言行举止异于常人,也只有宫里才有。周茹变得拘谨了些,小心道:“公公,真是惠妃娘娘有请?”
  “京城哪家敢冒认那?再说,今儿也不是只请陈姑娘一个,还有别家的织娘。”
  青枝有点懵,但天子脚下,真没人敢冒充妃嫔的,便看了母亲跟姑姑,两个徒弟一眼,说道:“你们别担心,去宫里想必也待不了多久,很快就回的。”她坐入轿内,“劳烦公公先送我去店铺,锦缎都在那儿。”
  小黄门一挥手,轿夫抬着轿子离开。
  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周茹有点慌张,跑去裴家把刚才的事情告诉李韭儿。
  “应该不是假的,是真的小黄门,不过惠妃娘娘怎么会见织娘?小黄门还说请了不止一个。”
  李韭儿思忖着道:“连锳只见过天子,妃嫔是见不到的,不过听闻惠妃爱打扮,在闺中便喜穿新衣,吕家为此养了不少绣娘,她许是听说青枝的织艺了。”她拍拍周茹的手,“你别慌,我派人去问连锳。”
  前阵子尚衣监中的几位绣娘犯了错事,被打得手指皆废,惠妃等着新衣,迟迟不见,得知绣娘人数不足,便打算在民间选一些织娘。
  惠妃为此央求杨景恒,杨景恒让惠妃管理后宫,这等小事自然不会反对。
  是以便有了今儿青枝进宫里一事。
  青枝在店铺取了一些锦缎,马上就被小黄门催促着上轿前往皇宫。
  不知是不是没有经验,她坐在轿中有种莫名的不安。她虽是想在京城扬名,把陈家的织艺发扬光大,可从没有想过会与皇宫有什么牵扯。
  这位惠妃娘娘到底为何请她过去?她不信宫里的绣娘会比不上民间。
  轿子抬到宫门口,青枝被前来迎接的宫女搀扶着下来。
  第一眼便看见如巨石耸立的宫墙,厚重中透着些许萧瑟。许是快十月了,她沿着铺满青砖的大道行走,感觉到裙下有一阵阵的凉意。
  惠妃住在玉芙宫,宫内外遍种百花,但这时节多数鲜花都凋零了,只有菊花,木芙蓉仍在盛开。
  听黄门禀告,织娘们都到宫里后,惠妃吩咐宫女们在流芳亭附近的水榭设宴款待。
  这水榭建于湖上,宽阔清幽,六位织娘坐在里面时不时好奇张望。其中一位青枝认识,乃是万春锦缎铺的织娘,曾来家中试探过她。那织娘见到她并不自在,但装作不识,与别的织娘们小声说话。
  惠妃稍后才来,青枝跟着那些织娘一起上前拜见。
  宫女们捧着她们织得锦缎给惠妃过目。
  惠妃坐在搬来的榻上,目光漫不经心得掠过锦缎,而后笑道:“民间的织艺竟也如此精湛了,看来我没有请错你们。”顿一顿,手指指着其中一幅百鸟朝凤纹锦缎,“这是哪一位织得?”
  在这么多锦缎中,这幅并不是特别突出,青枝自认为姑姑后来画得底本更好,她上前一步:“回娘娘,是小女子与姑姑所织。”
  “你叫什么?”
  “陈青枝。”
  惠妃斜靠在榻上,仔细瞧了瞧她。
  也不怪裴连锳不退亲,从均州来的姑娘竟有这等丽色,换做任何男子都得犹豫一下。她笑起来:“这幅锦缎很合我的意,你是跟谁学的织艺?”
  “回娘娘,小女子是父亲启蒙,师从姑姑,我们陈家的织艺乃是父亲跟姑姑呕心沥血十数年摸索而成的。”
  惠妃点点头:“不容易……那你可愿意留在宫里予我织锦?”
  青枝一惊,这该不会是惠妃请她进宫的目的吧?
  可她极爱自在,之前怕裴家规矩多,不愿嫁入裴家,又怎么肯进宫?关在宫里,不如让她死了。但这等鲁莽的话不能在惠妃面前说,青枝想一想道:“恐怕小女子的织艺不足以为娘娘效力,再者,小女子乃独女,父亲早逝,家中只剩母亲,小女子得尽孝道。”
  百事孝为先,用此借口绝不会错,便面前是天子,也难挽留吧?
  而且这也算不得借口,她虽不顺从母亲早早嫁入裴家,可母亲若有事,她定会不离不弃。
  惠妃其实并不是真的要她进尚衣监,她是裴连锳的未婚妻,天子若知道必定通融,但她发现这小姑娘十分机灵,说的话无错可挑,难怪令林云壑另眼相待。
  惠妃露出欣赏之色:“真是个孝女啊,坐下吧。”请其他的织娘也一并入座。
  宫女们陆续端来佳肴。
  青枝默默品尝,暗自揣测惠妃的意图。
  惠妃刚才说自己是孝女,那是不是算放过她了?还是只是随口一说?如果惠妃后面仍坚持要她留在宫里,那她恐怕不得不利用裴连锳了。
  反正裴连锳要娶她也是为了仕途,她用他一下也是应该的。
  饭后,惠妃命宫女把碗碟撤下,又点了一名织娘问话,那名织娘十分愿意来宫里。
  惠妃颇为欣慰,又同别的织娘说话,说完后请她们一起赏鱼。
  因水榭下方的湖极深极宽,水榭周围都修建了栏杆,还有一些美人椅,紧靠栏杆,可坐着赏鱼。
  阳光从四周的苍天大树中散下来,落在湖面,斑斑点点。成群的鱼在下方游动,搅起小小的旋涡。
  青枝一时也看得津津有味。
  对面的湖边忽然路过一位公子,他见远处甚为热闹,便问打扫的小黄门。小黄门说是惠妃请了京城的织娘们进宫,想选一些加入尚衣监。
  那公子正是林云壑,他听到织娘二字,立刻想到青枝。自从重阳节过后,他不再同那些公子外出了,每日在家念书练武,母亲很惊讶,也很欣慰,只有他知,这与青枝有关。
  他原本想过两日去陈家锦缎铺看一看青枝……
  她该不会就在这些织娘中吧?
  林云壑忍不住好奇,朝着那方向走去。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他看见一个姑娘从水榭掉下,湖中水花四溅。
  林云壑心头一跳,顾不得别的,疾步往前,他想看看是谁落水。
  耳边听到有人叫:“是陈姑娘……”
  林云壑的心跳得更快,他跑到最近的湖边仔细辨别,感觉那姑娘似乎就是青枝。
  下意识的,他伸手脱衣服。
  天微凉,他穿着轻薄的披风,先脱披风,再脱靴子,正当要下水时,却发现青枝在水里浮了起来。她的头发披散着,像浓密的水草,两条细长的手臂却跟木浆似的上下划动,使她得整个人如同小舟一般往岸边飘去。
  周围响起一片惊讶声。
  他们瞧见青枝淡绿色的裙摆也浮上了水面,好像一片宽大的荷叶。
  然而青枝听不见这些嘈杂,她飞快地游着,除了太冷之外,她久违得感受到了在水中的自得。
  等她游到岸边,还未上去,就见一双手伸过来:“我拉你上来。”
  她抬起头,发现那人是林云壑。
  青枝愣住。
  林云壑抓住她手臂,用力一拉。
  青枝来到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