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了。
随后有抛下温巧芸,往前面冲,先是在后院抓了一圈,然后又往前面院子跑。
温巧芸愣了一下,随后哭笑不得的跟上:“大黄,文旭不在家,出门好久了,两年才回来呢。”
果然,此话一出,大黄一下子就停了下来,呜呜的来到温巧芸身边,蹭着温巧芸的腿,看起来情绪低落极了。
温巧芸揉了揉大黄的脑袋:“你啊,谁让你之前跑的,文旭都走四五天了你都不知道,是不是还以为他打猎去了。”
大黄又是呜呜几声,可怜极了。
柳姨一直跟在温巧芸身后,见状便笑道:“小夫人,这大黄不是不见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看起来还更聪明了呢。”
柳姨毕竟是女人,比起柳叔,她更适合贴身护着温巧芸。至于聪明,那是自然了,她的葫芦灵液,大部分给了朱文旭,剩下的可都是大黄和专门分开养着的那三头猪平分了呢。
第233章 可怜的小少爷哟
低落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下午,温巧芸就开始收拾皇后他们带来的东西。
这次来参加她和朱文旭的喜宴,自然都不是空手来的,每人都送了不少东西,连最后赶来的二哥,都带了一大麻袋边关特有的牛肉干羊肉干还有奶酪,甚至还装了一罐子奶粉过来。
温巧芸用温水泡了一杯,浓浓的奶香味,有点淡淡的腥味,但是还能接受。
一碗奶粉喝完,吧唧几下嘴巴:“小时候都没喝过这东西,没想到结婚了还能尝到奶粉的味道。”
“小夫人,您说什么?”柳姨正在帮忙收东西,没听清。
“没事,这奶粉还挺好喝的,柳姨你要不要尝尝?”
“我就不喝了,受不了这个味道,小夫人你多喝点,听说喝这个身体好呢,关外那些人都喝这个,一个个长得特别壮。”
“这样啊,那我可要多喝点。”温巧芸连忙把剩下的全部喝光。
今年因为旱情的缘故,没得什么吃的,她个头都没怎么长了,之前还瘦了不少。
偏偏朱文旭就算同样天天粗粮粥,也还是又涨了一截,所以到现在,她的身高依旧才只到朱文旭胸口上面一点点。
这也太气人了!
喝了牛奶,又拿了一块牛肉干,关内的牛是不能随意屠宰的,那可是犯法的事情。
不过关外不一样,关外那些人专门牧牛牧羊,不过那些牛不能耕地,只能被吃掉。
新鲜的牛肉不能保存,但是牛肉干保存得好了,可以放很长的时间。
二哥送来的这些东西,都是直接用麻袋装着的,温巧芸还要把它们按照味道分开好好存放起来,留着慢慢吃。
除了二哥送的吃的,太子还送了一箱子书,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而且根据太子的说法,这些都是他让人从藏书阁找来,然后抄写的珍本。
很多书外面的书局看都看不到,也只有一些世家收藏了一些。
所以,即便是誊写的,依旧价值不菲。
而皇后太子妃送的,自然是各种首饰和关于美容养生的书籍等,毕竟是女人嘛,爱美之心皆有,就算是皇后太子妃也不例外。
除了这些,另外还有少量的食物,比较珍贵那种。当然,因为灾难的原因,这些东西也不多,算是他们的心意。
温巧芸把东西全部归类好,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又带着柳姨去镇上招工,油菜要先育苗,然后开垦其他土地,正好来得及。
明月村温家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些早就定好的事情,完全不用温巧芸费太多的心思,于是她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开始看书。
时间一晃,三个月就过去了,此时已经进入腊月,朱文旭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书信送回来,写的都是自己在军队里的杂事。
他虽然跟着二哥一起去的边关,并没有人知道他是大云朝三皇子,而且还直接去当了个小兵。
在第一个月,就因为剿匪有功,成了什长,现在已经晋升到百夫长了。
他在信中一直报喜不报忧,温巧芸虽然心中担心,不过问了送信的人,确定朱文旭虽然也有受点小伤,但是并没有伤及根本的大伤,这才稍稍放心。
而温巧芸回信时,说的也是家长里短的事情,两人就跟平时闲聊一样,只是时间隔得稍微久点,地方远点罢了。
这日,温巧芸忽然看到一本奇怪的小人书,拿出来一看,跟别的书不一样,这上面没有书名,居然是一幅画。
温巧芸仔细分辨了片刻,才发现居然是一男一女两个缠在一起的人。
“这也画得太丑了,眼神稍微差点的,怕都忍不住这是什么吧?”温巧芸自言自语,然后就拿着书躺在了窗前的火盆上。
脚尖在地上轻轻一点,摇椅就晃晃悠悠的动了起来,旁边的小桌子上,放了一杯热茶几块点心,茶壶则是放在火盆旁边炜着。
温巧芸这日子越发过得懒散了,皇后他们留下的侍女每天没什么事情做,就研究怎么做吃的,都需要温巧芸进厨房。
侍从也把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除了从不进正屋,连几个厢房,都是隔几天打扫一遍,确保若是有客人,随时都能入住的那种。
柳叔柳姨两人主要负责的是温巧芸的安全,出门的时候,柳叔就跟着,回了家或是晚上,柳姨则是在正屋角落放了张小床,晚上一直守着。
从最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已经学会享受了,猪圈的猪仔已经增长到了六十几头,家里的土地全部种下,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而她只需要安排好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做。
难怪那么多人都想当大地主呢,的确非常的舒坦,温巧芸心想,然后就开始认真翻阅这本奇怪的书来。
从最开始认真研究,到最后看明白了,能够一眼看清书里画的是什么了,就渐渐的有些认真起来了,甚至还眉头轻皱,一副认真思索的模样。
这本书里也没几张画,不一会儿温巧芸就看完了,合上,顺手放在旁边,端起热茶轻抿一口。
正好在院子里跟柳叔对练的柳姨也收了剑,回到了温巧芸的身旁。
“小夫人可是乏了?要不去屋里休息会儿吧。”
温巧芸摇摇头:“柳姨,你认得这个不?”
说完指了指旁边的那本书。
柳姨奇怪的看过去,先是一愣,随后老脸一红:“小夫人,这,这书您哪儿来的,这不是新婚前夕看的吗?”
“我之前没见过。”温巧芸老实摇头:“刚刚无意间才翻到,然后看了一眼,柳姨,男女成婚后,是不是要像书里画的那样,才能生孩子?”
柳姨呆了一瞬,然后才后知后觉的问:“小夫人,您跟小少爷,还没洞房吗?”
说完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这,这也太扯了吧?
然而,温巧芸却是老实摇头:“没,我当时太累,文旭去给我找吃的还没回来,我就直接睡着了,一直到第二天才醒。”
主要是那几天都很累,都没休息好,所以就一不小心睡过头,结果连自己汉子跑了都不知道。
柳姨:“……”
可怜的小少爷哟,守了小夫人这么久,居然连洞房都还没有。
第234章 我们去边关吧
不管柳姨多可怜她家小少爷,反正温巧芸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样,在苏方翻箱倒柜几天,还真让她又找到了几本这样的书来。
由此,温巧芸终于放心了:“原来我们没孩子,不是文旭不行,是我们没有做这种事情啊。”
她还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跟朱文旭说领养孩子的事情呢,现在看来,倒是不用说了。
柳姨:“……”
她到底要不要提醒小夫人,不要这么淡定看那种书啊,她只是在旁边站着都觉得好尴尬。
不过已经放下心来的温巧芸,已经完全顾不上这些了,因为她要准备杀猪了。
此时已经腊月初五了,那三头吃了不少灵液的猪仔,果然只有一百斤左右,不过小归小,三头加起来也还是有三百斤了不是?
尤其是在杀猪的那天,柳叔还专门上山去猎了一头野猪回来,不过他的运气不如朱文旭好,没有找到小野猪仔。
温巧芸现在不缺钱不缺粮的,野猪自然不会卖,而是让张老大一并处理了,除了杀猪钱,还另外送了他一根野猪脚,可把人家乐得跟什么似的。
这玩意儿虽然都知道深山里有,但是没几个人敢去猎啊,这玩意儿可是能够弄死人的!
年猪很小,腌制和烟熏的时间也短,在腊月二十日这天,温巧芸把做好的腊肉腊肠全部分成了四份份。
一份送到京城,一份送到边关,一份留着自己吃,另一份单独让人送到朱文旭手上。
虽然知道二哥肯定不会让朱文旭一个人过年,可她就是有点私心嘛。
这个年,是温巧芸过的人最多的一个年,这也是她第一次感觉到有些孤单的年。
好在大年三十这天,收到了厚厚的一摞边关寄来的书信,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礼物,都是一些好看的小玩意,还有一些边关特有的农作物的种子。
不怎么之前,却着实让她感到高兴,甚至比京城送来的那些珍贵物品,还要让她高兴。
时间一晃,又是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明月村的温家庄,在乌庆镇,甚至是宁寿县这一带,都十分的出名了。
温家庄每年农忙季节,都会招大量的工人干活,吃饭有肉,从不拖欠工钱,甚至中午还能休息一个时辰。
以至于到了农忙季节,不管是播种还是收获,都有大量的人涌入明月村,问温家还要不要人。
而温家庄的长工也多了不少,签合约的那种,懂药材的优先。
王开霁也在年后派送了一些药童过来,是那种学医没什么天赋,但是炮制药材很拿手的那种,省了温巧芸不少事儿。
时间再次进入九月,九月初九重阳节,温巧芸喝着菊花茶,吃着重阳糕,坐在树荫下,忽然道:“柳姨,我们去边关吧。”
柳姨正在扫地上的树叶,听到温巧芸的声音只是本能的点头:“好,那明天……”
说到一半忽然顿住,瞪大了眼睛:“等等,小夫人,您说什么?去边关?”
柳姨觉得自己可能出现幻听了,不然怎么会听到这种话!
然而温巧芸却是认真点头:“对,去边关吧。”
整整一年了,明月村也走上正轨了,王开霁送来的人把药园管理的很好,猪圈有张勇夫妻她也很放心;
地里庄稼有张大他们四人,什么季节种什么粮食,完全不用她过问。
而她,有些想朱文旭了。
但是参军至少要两年后才能回家探亲。也就是说,如果她不去找朱文旭,那么至少要明年的重阳节后,她才能看到朱文旭。
“小夫人,边关不安全。”柳姨也没心情扫地了,搁下扫帚来到了温巧芸身旁,给她虚了一杯茶:“小少爷每月都有来信,说明他也惦记着你呢,等明年两年一到,肯定会回来的。”
然而温巧芸丝毫没有被劝说的意思:“那也是一年后了,反正现在地里的事情都不用我管了,在家待着也无聊,就当去边关散散心吧。”
说完,顿了顿又道:“说起来,我去过最远的地方,还是宁寿县呢,那都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去年的时候,她还有心情去镇上走一圈,今年几乎都在明月村待着,连乌庆镇都很少去了。
书房的书她全都看了两遍,每个月做一身衣服一双鞋子,让人给朱文旭送去,再去地里看一看,除了这些,似乎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尤其是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到了成亲一年的日子,她感觉自己的情绪也有些低落起来,心里闷闷的,突然就有那么点儿,不想留在明月村了。
柳叔这时从前院回来,看到最近很是散漫的小夫人,忽然正经的坐着,反倒是自家婆娘皱着眉,一副很为难的样子,不免奇怪,便问了几句。
柳姨连忙把温巧芸的想法说了一遍:“老头子,虽然现在还算太平,可边关毕竟不比中原,几乎每个月都会爆发一些小型战争,太危险了。”
柳叔没有急着劝说,认真看了小夫人的态度,再重新看向柳姨。
“边关的情况,小夫人怕是最清楚不过了,既然小夫人想去,我们跟着就是,左右有我们在,肯定不会让小夫人受伤就是。”
再说了,以前小少爷在家的时候,都还什么都听小夫人的,小夫人的决定小少爷都没机会反对,他们现在想要阻止,怕也阻止不了。
果然,柳叔这话说完,温巧芸就看了他一眼,然后直接站了起来:“我去收拾东西,你们也准备准备,下午我去地里通知一声,明天一早出发。”
说完就头也不回的回屋去了。
即便一年过去了,这正屋也就只有柳姨晚上守着温巧芸睡觉的时候,才能进来一下,平时连打扫卫生都是她自己动手的,收拾东西自然也是她自己来。
柳姨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追了上去:“小夫人,这也太着急了,最近天气热,要不我们再等几天行吗?”
不过很可惜,温巧芸完全没有采取意见意思。
第235章 终于到了
温巧芸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银票全部翻了出来,细数之下,居然十几万两银票。
当然,这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酒酿坊的分红,除开去年旱情,之后每个月都会有人按时送来当月的分红银票。
这还只是一成股,并且还没有全面建造酒酿坊的分红,由此可见,当酒酿坊遍布全国各地,她温巧芸只靠着这一成的股份,就能暴富!
第一次收到这些银票的时候,她还结结实实的恍惚了好几天,到上个月,直接给她送了两万两银票,她都能够淡定接受了。
而她这里只是一成股份就有这么高的利润,太子那边可是她的九倍!
由此可见,这酿酒可真是暴利!
温巧芸算了算日子,下一次分红只有半个月了,到时候又是一笔进账。
先抽了几十张银票出来,然后把剩下的用油布包分成好几分抱起来,用绳子系上,就跟小砖头似的。
所谓穷家富路,出门在外,肯定要多带钱的,所以她准备留一些给管理药田农庄的人备用,剩下的全部带上。
这次去边关,估计要许久才能回来,花销可不小。
温巧芸没去过外面,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没有踏出过生活的舒适区,这是第一次,柳叔柳姨很厉害,她也很相信。
可他们给的安全感,跟钱能给的安全感又不一样。
银票面额都是五十一百的,随后温巧芸让侍女把张勇张大还有管理药田的李叔叫来。
李叔算是王开霁的亲信,虽然不会抓药看病,但是对药材的了解非常厉害,拿到温巧芸让柳树去山上分的石斛后,不用温巧芸提醒,就激动的开始种植了。
现在温家庄药田里最名贵的药材,就是这个了。
温巧芸也没多话,只说了自己要离开,温家庄的事情暂时交给他们。
然后拿了五百两银票,交给了李叔。
“李叔,我不在家这段时间,温家庄就交给你了,王公子也曾来信说过,你是可以信任的人,可别让我失望。”
李叔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小夫人放心,老奴一定不会让小夫人失望的,等小夫人和小少爷回来,温家庄一定还跟现在一样。”
温巧芸点点头:“平时若是找人干活,一切按照我之前的水准来做就行,不可过高也不可能过低,平日里若是有不能解决的事,就去镇上,你知道什么地方吧?”
“老奴知道,请小夫人放心。”
温巧芸又叮嘱了其他人几句,就让他们自己忙去了。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