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须啼-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医婆被请到裴府; 摸过脉说是气急攻心,开了个方子,又对两姐妹道:“醒来之后会有一阵头疼胸疼; 或是手脚发麻; 若是……”
裴瑶握着妹妹的手:“请说。”
“若是能咳出来,倒还好些。”
等万医婆走了; 苗姨娘亲自到廊下给卢氏煎药; 裴珂问:“咳出什么来?”
裴瑶摸摸她的头:“你守着娘; 要是娘咳血; 那是好事儿,不要惊慌; 知不知道?我得去后头,看看弟弟。”
“那算是哪门子弟弟!”裴珂眼圈一红,替她娘不平。
“方才万医婆说了,娘不能再受气; 等她醒了只能劝谏; 不能拱火。”裴瑶叮嘱完妹妹,到后头屋中。
那孩子由他的乳娘抱着在哄,那乳娘一见是个穿孝的年轻姑娘进来,猜测大约是“姐姐”。前头旧主不知被发卖到哪儿去了; 她能不能留下; 就看这一遭。
“请姑娘安,哥儿正要睡。”说着就要把孩子抱给裴瑶。
裴瑶一点头,并不去接,只是道:“哥儿的孝衣在做了; 明儿给他送来; 妈妈姓什么?侍候哥儿多久了?”
并不着急问男孩的名字; 反正名字是要改的。
絮絮说了一会话,算着差不多母亲要醒,她立起来要走时才问彩鸳:“按例该给乳母妈妈的月钱衣裳,拿来了没有?”
彩鸳道:“今儿晚了,明儿送来。”又对乳母邓氏说,“哥儿的乳母一月一两,一季两套新衣,还有旁的零碎。若是养的精心,咱们太太还另有赏赐。”
邓氏抱着孩子,口中不住称谢,送裴瑶到门边。
裴瑶一脚迈出门边,最后道:“教他,认识母亲。”
她出门穿过回廊,风吹在她身上,她伸手拢了拢衣袖,三月半了,夜里竟还这么凉。
卢氏醒来,一时恍然,脑中空茫,想不起来是在何处。待见亲生女守在床边,她张口道:“你……”
嘴巴一张,气血翻涌,“哇”一声吐出口血沫。
裴珂托着帕子接住,死死忍泪:“娘莫怕,大夫说了吐出来是好事儿,要是积在腑内反而伤身。”
卢氏到这会儿全想起来了,脸上一片灰,左右一打量:“瑶儿呢?”
不是亲生,便不守在她床前?
裴珂止不住心中委屈:“姐姐,姐姐去安置……那个孩子了。”
苗姨娘倒了茶来,跪在踏脚上奉给卢氏:“六姑娘吩咐的,得把孩子从老太太那儿接过来,已经收拾了屋子,她到后头去瞧去了。”
裴珂生怕娘亲怪罪姐姐,可正如裴瑶所言。
卢氏听了之后,挨在枕上半天都不动弹,隔得许久才一阖眼:“她做得好。”
这事不能隔夜。
裴瑶就是此时回来,见母亲醒了,也挨到床边,卢氏问:“都安置好了?”
“安置好了。”不该问的,她一句也没问那个邓氏,要等母亲打起精神来,“娘,您要保重身子。”
这一句娘,叫得卢氏睁开眼,直愣愣盯着帐顶。她叫老太太叫娘,六丫头叫她娘,是有样学样。
她身边只留下了苗姨娘,让两个女儿去睡。
裴珂已经许久没缠着姐姐一起睡了,今儿夜里她却挽着姐姐的胳膊不想放。两人睡下,裴珂挨着姐姐,轻问:“那个孩子长得什么样?他跟爹像不像?”
裴瑶一怔:“还小,还没长开呢。”
她与妹妹虽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可站在一块一看眉毛唇角下巴,就知是姐妹。
与三房的七妹妹站在一块,姐妹间也有几分相似。
那个孩子虽抱在乳母怀中,裴瑶却将他瞧了个仔细,生得……有些粗相。
“早些睡罢,明儿还得起来收拾东西。”
整个裴府,今夜都无人好睡。
裴观躺在床上,听阿宝在身边睡得实了,这才翻身。
撑着手肘看向她,见她额角细绒绒的,忍不住伸手去拂。
阿宝睡得实,只觉得脑袋上痒痒,像被人撸了痒痒毛。
一下她不动,二下她动动嘴唇,到第三下,她一把抬手握住了那只捣蛋的手。
裴观笑了:“等四房五房走了,你就回娘家去多住些日子。”四房五房三年内不会回来,她在宅中就能更自在了。
裴观到此时还不知上辈子的阿宝,究竟是真的生病,还是有旁的因由。
他心中,甚至都将巫蛊之术想了一遍,四房五房离开,倒去了他一丝疑虑。
阿宝哪里知道他半夜不睡是在想这些,翻了个身,脸对着床里,她也几夜不曾好睡了,紧紧攥着裴观的手:“不许动,我要睡。”
摸着他的手,只觉骨节分明,就在他指掌间摩挲。
裴观先还由着她摸,过得片刻,他叹了口气:“松开,我到外头榻上睡去。”
阿宝脑袋上轻挨了一下,裴观只留下“作怪”两个字儿,就真抱着被子预备到外头睡去,掀开帘儿,回身一看。
就见她坐在床上,乌发散在身后,被子拢在身上,从水缎被面下,伸出一双白生生的脚丫子。
阿宝已经知道他为甚要睡到榻上去,脸上虽红,眼睛却亮。
心里又有些欢喜,那脚丫子就一点一点的。
裴观目光在她脚上一触,指尖倏地放下帘子,他在帘外站了站,才又躺在外面的硬榻上,嘴里还嚼那两个字“作怪”。
阿宝笑着往后仰,把自己在大床上摊开,舒舒服服睡了一夜。
第二日燕草戥子提水进来,就见姑娘精神抖擞,姑爷还面有倦容,似是还没缓过气来。
裴观吩咐青书:“给我沏茶来,要酽些的。”
阿宝坐在妆镜前,由螺儿给她梳头,听见裴观一大早就要喝浓茶,隔帘道:“你是不是没歇好?前头不是有堂兄在忙么,要不然你再睡会罢。”
“就这几日四叔五叔要走,今天得去晴雪堂。”
等他们走了,就能安闲些了。
阿宝也吩咐燕草:“你收拾几件衣裳,家里就留下螺儿和结香,你跟戥子陪我回娘家去。”也不能一个人都不留,宅中大小事,她总得知道。
“是。”
用过早饭,两人去老太太房中,这还是老太爷过世之后,家里人头回这么齐。
阿宝进了门,目光转过一圈,落在五婶身上。
她虽穿着孝衣,脸上薄施脂粉,身边站着两个女儿,身后乳母抱着个男孩儿。
乔氏的目光时不时往卢脸上瞥,她一瞥过去,卢氏便扭过脸来,冲她笑一笑,乔氏被她一刺,收回目光,心里头还纳罕。
昨儿闹成这样,今天就好了?
卢氏是来上房最早的,她抱着孩子进门,老太太一看便冲她点头:“这才好,真要闹那成什么样子。”
卢氏对着老太太,脸上倒还能有几分真颜色,她垂目低眉,脸上冷意未去。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对她道:“你也别说我不疼你,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把这个孩子当亲生的养,那个女人不会回来了。”
抱着孩子回老家去,就说是妾生的,五房只有这个儿子,那抱到正房跟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
隔得三年,孩子进京开蒙,谁还知道他的来历。
卢氏闻言怵然一惊,抬头看向老太太,就见老太太冲她微微点头。
并不是为了留子才去母,而是那个女人知道的太多了,裴五与谁来往,跟谁见过面,密谈过多久,她知道的清清楚楚。
裴家不能留这个祸根。
说是卖得远远的,其实往船上一送,到江心一抛。
对外都说是卖掉了。
“你也别怪老五昨儿没去瞧你,他心里也不好受。”
这件事,还是老五自己办的,他趁夜告诉了老太太。
真到这时候,如何能手软?当然要办得干净利落,不能让这女人握着他的把柄。
“他心里不好受”,这几个字响在卢氏耳边,她隔得片刻才明白过来,这事儿竟是丈夫亲手办的,将替他生了孩子的女人……
她胸腔似吹进一阵冷风,紧紧抱着怀着孩子才觉得暖和些。
这孩子还不解事,因着方才卢氏给了他一块糖,他正抓着糖不住吸吮,抬头看看卢氏,眼中全是陌生。
卢氏不敢看他的眼睛,将乳母邓氏叫进屋来,把孩子交给她。
老太太等人齐了,坐到上首:“事儿昨日也都说明白了,老四老五扶灵回老家安葬,我年纪大了,本也多病,不便动弹,就留在京中。”
老太太四十多岁年纪,这些年保养得宜,发间银丝都少见,她说自己年纪大了,只是不想回老家。
她留在这儿,五房才有回来的一天,她若是走了,五房从此就只能在老家耕读。
屋中人却不看向老太太,而是看向大伯,他点头了,这事才算定下。
阿宝是头一次见到大伯父,大伯父脸上的神情与裴六郎严肃时一模一样。
裴玠明缓缓点头,各人退一步:“但凭母亲吩咐,那我这就安排船只,请个吉时动棺。”赶紧将四房五房送出京城要紧。
等他们走了,那边宅子再一出手,麻烦才算初步解决。
家里的人一下就走了大半,四房两个哥儿都没功名,二月初下场,依旧颗粒无收。
大伯父便把他们一道打发回老家去,让他们刻苦攻读。
五房却把两个女儿都放在京城不带去了,裴珂不肯,卢氏道:“你以为乡下跟京城一样日子好过?”
“再说,我走了,你们大伯母只会更加照顾你们。”
裴瑶裴珂两姐妹,挪到老太太院中。
大伯母接过管家事。
一桩桩都安排好,回留云山房的路上,裴观问阿宝:“怕没怕?”
阿宝眉心一蹙又松开:“这有什么好怕。”就是人多些而已,她又不是纸糊的,这一点事就害怕。
她想到什么,轻笑出声:“我知道你老了之后什么样了。”
裴观一怔:“什么样?”
“大伯父那样。”
阿宝脸上学着大伯父严肃的样子。
裴观看着她,喉间一滚,轻声道:“不急,你总能见着我老的样子。”
他松了口气,这回家里家外都干净了。
第111章 小别
嫁娶不须啼
怀愫
接着几日; 各房有各房的忙乱。
大房忙着接掌中馈,卢氏还真将大夫人请到院中对账:“这是每年的总账,这是细目; 一应婚丧嫁娶; 都在这儿。”
大夫人徐氏,情知就算接过来; 一时半刻也查不出错漏; 她也并不想去查。
家里这些事; 一床大被掩过。
“端看五弟妹办老太爷的丧事; 便知五弟妹才干出众,这账簿我自会对; 不急在这一时。”徐氏说这话时,望向卢氏的目光,还与平时一样。
卢氏嘴角微动,她心里明镜似的; 这些妯娌们都在背后可怜她。
单只可怜; 还是好的。
乔氏还不知如何幸灾乐祸,这么忙乱的时候,还跑到她跟前儿,非得“宽慰宽慰”她。
“五弟妹你就当是为了两个女儿; 这打小养到大的; 总比半路过继的要好。过继的还有亲爹娘亲兄弟在,哪能跟你一条心呢。”
乔氏说这些话时,眼梢笑意藏都藏不住了,可她说的; 又句句都对。
卢氏已然懒得瞧她; 只一点头:“四嫂说的对; 多谢四嫂教我。”
她们俩自进门就彼此为伴,私下一向是称呼姓名,妯娌的情分也有一半真一半假。
听她口吻冷淡,又见她不似原先,斗毛鸡似的夹枪带棒,
乔氏怔得片刻,叹道:“你……你就想开些罢。”
到这句,才是真有了几分宽慰的意思。
“我到这会儿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卢氏这会儿连说话都不敢高声,就怕再咳出血沫子来,她不保重自己,女儿怎么办?
难道还能指望丈夫?
就像她醒过来时想的一样,这孩子她得认下,哪怕是为了女儿!
裴瑶想跟着母亲一块去老家:“我去了,总也能给娘帮把手,妹妹有祖母和大伯母看着……”
“不成,我只放心你,你看着你妹妹。”卢氏对她道,“你出嫁我能回来就来,要是回不来,有你大伯母在,事儿也能得体体面面的,你带着你妹妹,与三房多走动。”
“是。”
卢氏还不放心,又叮嘱一句:“必与你六嫂好好相处,讨她喜欢。”
如今这情势,是不会立时就分家了,可分不分也没甚分别。
眼看往后家里最好的就是三房,要是能处些情分,往后要有个求着帮忙办事的时候,还能叩一叩三房的门。
“我省得,娘全是为了我跟妹妹好。”
到临别时,卢氏看着庶女,心里慨叹,当年幸好将她养在身边。有裴瑶的例子在前头摆着,这个儿子,她也会养成自己人。
二房忙着收拾屋子,襄理大房接手管家的事宜。
四房五房带走了一批下人,大房二房带回来的人填补上去,处处都忙。
只有三房悠闲些。
裴三夫人自来就没管过家,三爷不曾为官不曾外任,裴三夫人还是在闺中学过如何主持中馈。
一辈子也无用武之地,把裴珠叫到跟前:“你原来跟着你五婶管家,也没什么能施展手脚的地方,跟着你大伯母,多学一些。”
裴瑶和裴珂也还是一样到大伯母身边,继续学管家事。
“你大伯母能教你的东西更多。”官场上的人情往来,可不是卢氏能教导的。
裴珠应声:“我一定好好跟大伯母学。”
“你的事,你哥哥放在心上,不急。”
裴珠一听,面上微红,垂下头去。难道哥哥已经替她看好了人选?总不会这样快。
荼白道:“要不然请六少夫人来,姑娘问一问。”
裴珠摇头:“这我怎么问得出口。”才听着信儿就去打听,也太不庄重了。
荼白想了想:“那隔些日子,我去探探燕草的口风。”
嫁人譬如投二回胎,裴珠再羞,也还是点了头。
裴三夫人又将阿宝叫来:“你差人送信回去,让你家里来人你,好好住几日,松快松快再回来。”
阿宝差点跳起来!
答应她是一回事儿,真要回家又是另一回事。
裴三夫人看她这满面雀跃的样子,咳嗽一声:“在我屋里没什么,出去了装也得装装样子。”
又让小满拿了礼单来:“这是给你带回娘家的礼,不能失了礼数。”
“我回我自个家,还要带这么些东西呀。”阿宝一说就见裴三夫人要笑不笑的,恍然明白过来,她如今是裴家的媳妇,吃穿用度都得是裴家出,不能再花用娘家的。
阿宝根本不计较这些,但也知是婆婆一片心意,免得外人挑理,她立起来一福身:“谢谢娘替我预备这些。”
回房就赶紧派燕草去送信。
陶英红道:“亲家点头了?”
“就是三夫人先提的,说既要外任,等闲几年都不得见,让咱们姑娘回来安生住些日子。”至于裴府里那一场乱,姑娘吩咐了一个字也不许告诉姨夫人。
故此才派燕草报信,不是派戥子报信,就怕戥子嘴一秃噜,全说出来。
“阿宝在裴家过得好不好?”陶英红见天儿为阿宝忧心,就怕裴家有什么不好的流言,新媳妇进门三日,家里长辈就过世,说出去好不吉利。
“没什么闲言碎语的罢?”
“姨夫人放心,绝没有人敢嚼舌根,是府里四老爷五老爷扶灵回乡去,姑娘也要送一送,要不然啊,今儿就回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陶英红道,“明儿我让她阿兄亲自去接。”
又低声问:“吃了这十来日素,阿宝馋坏了罢?”就连她娘过世,也只吃了三天,除了两个祭日吃素之外,阿宝哪过过一点油星都不见的日子。
燕草一抿嘴。
陶英红问:“怎么?她竟一点也没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