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

第11章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第11章

小说: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我今天听刘会计说,村里供销社的人经常去镇上,村里知青都找他们帮着寄信,你要是没空去镇上,就去供销社问问。”
  刘爱玲面上闪过一抹紧张,笑道:“不用了,嘉妮,我就是担心你,现在看你回来我就放心了,你快点回去歇着吧,我回去吃饭了。”
  竟有点慌乱的离开了。
  周嘉妮有些莫名,嘀咕道:“她慌啥?跑啥啊?”
  **
  齐阳二纺厂,余慧芳一到点就急急忙忙回了家,一路面带笑颜,进门后脸上的笑都没落下来,跟婆婆道:“娘,妮妮今天打来电话了。”
  姜新凤刚面露急切地踮脚急走两步,脸上又落下来,沉下嘴角没好气地道:“爱打不打。”
  余慧芳一愣,旋即好笑地嗔道:“娘,你还生气呢?也不知道谁,惦记孙女惦记的吃不下饭。”
  她命好,摊上个好婆婆,当年进门后生了嘉妮一个,肚皮好几年没动静,婆婆半句不好的话都没说,还把孙女疼到骨子里。
  哎,就是一家人独宠一个,女儿被宠坏了。
  前些日子也不知怎了,非闹着下乡。
  家里哪个舍得她?正暗中使劲运作着,结果她倒好,偷着去把名报上了,婆婆险些没哭死。
  生气归生气,可明眼人谁都能看出来老太太这两天精气神都没了。
  这会儿又没外人,老太太还跟她演上了,刚要玩笑两句,姜新凤就拍起了桌子,气冲冲地道:“我不稀罕,到底是刘家养的她还是咱家养的她?至亲的人说的话她当耳旁风,倒是外人说啥她听啥。”
  余慧芳赶紧过去安抚:“娘,那事不只是怀疑吗?咱也没法确定到底是不是刘家三丫头鼓动的妮妮,这不是你说的么?”
  “不是那个。”姜新凤擦了擦眼角,恼劲儿还没过,道:“刘家三丫头写信回来了,在信上说咱妮妮还在别扭,她劝妮妮给咱也写封信,咱家那死丫头就是不写。刘家丫头说会帮着继续劝,让她给家里写封信。你听听这叫啥事?给家里写封信还还得让外人劝着才听,咱拦着她下乡去吃苦,这还拦出仇来了?爱写不写,我不稀罕。”
  余慧芳没想到还有这茬,闺女来电话的喜悦荡然无存,心头一时闷得发堵,气红了眼圈。
  姜新凤缓了缓气,才道:“给你打这个电话刘家那丫头应该是帮了忙的,一会儿给刘家拿几个鸡蛋去。”
  余慧芳不想去,婆婆怀疑妮妮下乡这事是刘爱玲在里头撺掇的,这几天她见了吕翠兰(刘爱玲娘)都不搭理她。
  姜新凤知道儿媳妇别扭啥,道:“咱只是猜着,可猜出来又咋着呢?咱这不是没拦住么。现在她俩在一个地方,刘爱玲心眼多,咱家又是个傻的,不还得指望人家多看顾着点?”
  余慧芳红着眼角点了点头,心里那个憋屈。
  正准备去拿鸡蛋,就听老太太急切地问道:“你快跟我说说咱家那个祖宗在电话里说啥了?跟你使性子没?”


第18章 
  将电话内容说了一遍,姜新凤在那儿细细咂摸,余慧芳去厨房拿了三个鸡蛋准备去刘家道上句谢。
  憋屈也得受着,自己生的,自己惯坏的,这债可不就得她来还么?
  刚拉开门,就被外头说话的人气了个倒仰。
  吕翠兰正在过道上跟邻居嘀咕:“他家那个气性大,我家玲玲在信里说,让她也给家里来封信,就是不写,咋劝咋哄都不写,你说那孩子,也太拗了。”
  “还是你们家爱玲懂事,让爱玲多说说她,周家婶子多惦记孙女啊。”
  “可说是呢,玲玲在信里也说,嘉妮打小就那个脾气,发过去就好了,她抽空再帮着劝劝。”
  余慧芳把鸡蛋放到旁边柜子上,重新开门出去,没好气地道:“吕翠兰,妮妮也叫你一声婶子,你咋在背后这样说孩子呢。”
  还给鸡蛋,鸡蛋皮她也不给了。
  另个邻居吴红赶紧道:“慧芳你别生气,翠兰也没别的意思,人家这不替你们着急么!”
  吴红站吕翠兰这头,心说余慧芳那闺女连封信不给家里写,人家帮着你劝,你还嫌人家说,就这样拎不清的护着,才把孩子惯成那样。
  余慧芳气得不轻,自家养的那个再不争气,也是她心尖尖上的肉,听不得人这样说,跟他们吵了起来。
  回家后还生了半天气,想着甭管女儿爱不爱听,回信的时候她都得说一说。
  以往教育女儿,开口说不上几个字她就堵着耳朵关门进屋了,这回在信上高低也得讲两句道理。
  这念头在临睡前提高到了极点。
  周万里下班到家啥也没提,晚上两口子躺在床上,他才道:“诶,刚才回来我没提,刘解放今天跟我说,他家爱玲来信了……”
  余慧芳心口发堵地坐起来:“你还当啥秘密呢?咱宿舍区都知道了。你不想想,有这样让咱欠他们人情的机会,吕翠兰能不嚷嚷么?”
  她气道:“俩孩子自小玩到大,关系好很正常,可我实在看不上吕翠兰,小姐妹之间的互相帮衬,能叫吕翠兰吆喝成天大的事,生怕咱不知她那个情。咱妮妮给刘爱玲送点心、头花,她倒不说了。”
  “还有刘解放,你说孩子的事他们在里头掺和啥?他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不就是想在你面前卖好,好在你这里讨方便么?咱家妮妮也是傻,上赶着给咱拉人情债。”
  偏自家闺女又像被刘爱玲灌了迷魂汤一样,处处护着人家,倒跟自己人成仇了。
  周万里好脾气地笑道:“孩子能懂啥?”又道,“我还以为你们不知道呢,刚才都没敢跟咱娘说。”
  怕惹老太太伤心。
  余慧芳无奈地道:“吕翠兰是那嘴上把门的么?”她捋顺着胸口,叹道,“本来妮妮今天打电话我还高兴的什么似的,回来才知道,这通电话弄不好都是刘爱玲劝着她打的,让我在吕翠兰前头短一截。”
  周万里坐起来:“妮妮打电话了?”
  余慧芳从鼻子里嗯一声,本来挺高兴的事,现在连跟丈夫分享的心情都没了。
  周万里还是连着追问了几句,最后笑道:“那你还生这气做啥?甭管咋样,咱闺女不也往回打电话了么?”
  余慧芳无从反驳,一阵气闷。
  周万里重新躺回去,道:“年后厂里人事上可能要动一动,我觉得刘解放是想要那个位置。”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他想让你帮他运作吧?咱家那个傻闺女哟……”
  余慧芳睡不着了,拉灯起来打算奋笔疾书给闺女写信,让周万里拦住了。
  “你干啥?我都说了年后,等过年妮妮回来探亲再好好跟她说说。”
  “等过年?真等到过年,你知道你闺女再给你拉多少人情债?”
  “那不然呢?你闺女啥脾气你不知道?要没有个帮着斡旋的,她不知道能惹出啥事来呢。”周万里好脾气地道,“你气性别那么大,刘解放上去不一定是坏事。再说了,我也未必能帮上这个忙。”
  余慧芳不说话了,她决定给闺女回信的时候,还是得讲点人情世故。
  在乡下的周嘉妮从刘通手里要了四尺蓝底小碎花瑕疵布,回头让赵梅嫂子帮她做成女士带盘扣的小布鞋,发到群里卖。
  回到张家,对上两双望眼欲穿的眼睛。
  周嘉妮好笑地道:“买了买了,给你们买了。”
  进屋给于晚霞和孙萍分东西。
  于晚霞闻着肉包子、肉火烧的香味,狠狠咽了下口水,道:“我先给我表哥送去回来再吃,那边估计脖子都盼直了。”
  “等等。”周嘉妮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卤蛋,一人分了一个,道:“从一个老奶奶手里买的,人家自己做的,你们尝尝。”
  “我还买了两瓶肉丝虾酱,也是运气好,碰上了。不过很遗憾就这两瓶了,没法帮你们捎,咱一起吃。”
  卤蛋她能光明正大的留下五个,没敢多拆,怕坏了。
  撕掉包装的肉丝虾酱也能拿出来吃,筐里还有她留下来的那俩馒头,明天早上就虾酱吃。
  孙萍跟于晚霞都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孙萍请她喝过麦乳精,还给过她干红枣、核桃和点心;于晚霞请她吃过点心、酱豆干、烤麻雀,还有偷偷塞给她的鸡蛋。
  两人不客气地应了。
  于晚霞郑重其事地道:“同志们,改善伙食的机会可不是天天有,这么有意义的时候你俩得等我一起吃,我很快就回来,等着我啊。”
  孙萍闻着香味儿直咽口水,忍着,等于晚霞回来,不然被那丫头念叨死。
  周嘉妮用她的铝饭盒盖挖了两小勺肉丝虾酱,再搁上个卤蛋,去了旁边棚屋,赵梅也托周嘉妮给惠惠捎了个肉包子。
  赵梅推拒道:“周同志,这虾酱你擓过来,我就厚着脸皮留下了,鸡蛋你自己拿回去吃。”
  一个鸡蛋好几分钱呢。
  虾酱也是稀罕东西,她本来也不好意思要,但这个味儿太勾人胃口,刚才瞥见她丈夫狠狠咽了下口水,接着又生怕被人发现一样慌忙低下头去,赵梅胸口涌上一阵酸涩,就硬着头皮没说不要虾酱这话。
  可再要人家一个鸡蛋,实在过意不去。
  周嘉妮笑道:“嫂子你别跟我客气,我有事找你帮忙呢。”
  “甭管啥忙,能帮我肯定帮,你送东西就太见外了。”
  周嘉妮道:“这可不是一天半天的,我想买些豇豆让嫂子帮我晒出来。但我人头都不熟,也不知道谁家都种些什么菜,还得嫂子你带着我在村里转转。”
  买社员自产自销的东西,比搞粮食安全。
  而且刷一遍脸后再悄悄跟老乡们换粮也容易一些,说不定还有别的意外收获。
  晒好的豇豆容易储存,一部分寄给家里,一部分她开团销售。
  其他新鲜蔬菜开团前现买就行。
  赵梅一口应下来,看着周嘉妮留下来的鸡蛋,想着等家里的酸豆角腌好,给周同志送点,不然实在不知道还点什么好。
  这念头在尝了一点虾酱的时候更甚,虾酱就够稀罕了,里头竟然还有肉丝。
  张开山把女儿掰给他的包子推回去,低声道:“轮到周同志给饭钱的时候,就别要了。”
  赵梅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周同志肯定不同意,她总有办法让我收下。等家里腌的酸豆角好了,我给周同志装两罐。”
  “那也行!”
  第二天中午收工回来,赵梅就告诉周嘉妮,她问好了三家邻居,谈好一分八一斤,说晚上过去拿。
  赵梅遗憾自家豇豆种的少,前些日子还都腌到了坛子里。
  不过她娘家种了不少,想着帮娘家问问,周同志如果要,她请半天假回去一趟。
  周嘉妮道:“谢谢嫂子,吃完饭我去买粗盐。”
  豇豆加盐焯水后再晾晒,容易保存,吃起来口感也更好,所以少不了用水和柴,周嘉妮提出柴水消耗再加上辛苦费,每天再给一毛,赵梅跟周嘉妮商量:“周同志,要不你把我娘家种的那些也收了,柴水什么的就不用给我钱了。”
  她娘家条件也不好,还时时接济他们,要是能让她娘家赚点菜钱,也算她为娘家做点事,这点柴水就无所谓了。
  周嘉妮:“该收收,该给给,我收谁家的不是收啊?除了鲜的,直接晒好的也行,还有像是木耳、菌菇、花生等这些干货我都要。”
  “嫂子,等将来我搬到知青点,可能还要借你家存存东西啥,到时候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但这回就按我说的。”
  赵梅没再推让,忙应了下来,计划明天上午回娘家说声,让她哥摘了晚上送过来。


第19章 
  下午周嘉妮被安排去红薯地干活,前头的人负责割,她负责用耙子拢,拢上一堆抱到地头上,再统一运到场地摊晒。
  她在这边干着活,不远处负责刨地瓜的两个男青年频频朝这边打量,互相捅咕着笑了几句什么,片刻后,其中一个朝周嘉妮走来。
  “同志,你是前几天才来的新知青吧?怎么称呼?”
  周嘉妮直起腰循声看过去,她能认出这是上两届的老知青,但名字对不上了,客气地点头道:“你好,叫我周同志就行。”
  “我叫严满仓。”严满仓笑着问道,“你是从齐阳来的吧?在这边还适应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有些熟悉的情景在脑子里掠过,周嘉妮一阵头皮发紧,忙道:“谢谢你的热心肠,暂时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严满仓还以为她不好意思,忙道:“没事,都是知青,搭把手应该的,而且我有的是力气,你……”
  “严同志,真的不用!”周嘉妮赶紧划拉了一堆地瓜秧抱着去了地头上。
  严满仓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拒绝了,沮丧地回去,赵聪凑过来小声问他:“咋样咋样?是不是那个?”
  严满仓点点头,道:“应该没错,我想象不出比她还俊的人得长什么样。”
  昨天才听说这批新知青里有个长得很漂亮的,没想到今天就碰上了,就是人家似乎没那个意思。
  “肯定是害羞呢。”赵聪冲他挤挤眼,怂恿道,“别这么快放弃啊,这种初来乍到的才好追,多送温暖多关心,你想想咱刚来的时候啥心情,等时间一长人家适应了就轮不到你了……”他还要再说什么,见周嘉妮返回,忙道,“回来了回来了。”
  周嘉妮走了两步停下,摊开掌心抢了个红包,划着界面看了眼群里的信息,北极甜虾、冷冻榴莲肉、大黄花鱼,都不是她想要的,遗憾的合上手掌回去干活。
  刚拿起耙子,严满仓又走了过来,比先前更加殷勤地道:“周同志,我来吧,你去旁边歇着,这点活我捎带手就做了。”
  前头割地瓜秧的婶子扭头看过来,露出了然的、意味深长地微笑。
  周嘉妮以为刚才的举动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知道严满仓没看懂还是不死心,她深吸了一口气,索性直接说道:“严同志,这是队长分配给我的任务,我完全能胜任,而且你这样对女同志来说影响很不好。”
  严满仓脸色渐渐涨红,有些失望的回了赵聪那边。
  赵聪见他脸色不好,没敢调侃,赶紧安慰道:“算了算了,长得好看的人都傲气,还不一定适合过日子呢。要不还是昨天那个吧,我看昨天那姑娘也行,你俩不是聊了很久吗?”
  严满仓脑子里浮现出另一张朝气蓬勃的脸,皮肤微黑,眼睛又亮又有神,交流起来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虽然她也委婉的拒绝了自己,可没像刚才那姑娘似的让人下不来台。
  最起码,还跟他聊了很多这批知青的情况。
  但是…严满仓忍不住又朝周嘉妮那边看了一眼,嘴上道:“再说吧!”
  种完麦子就扩建知青点,新知青都得搬过去,等离得近了说不定还有机会。
  晚上,周嘉妮跟着赵梅从三位老乡家里收了二十多斤鲜豇豆。
  二十多斤看着不少,但九斤左右才能晒一斤干的,但吃的时候泡一点就能炒一大盘,也挺出数量。
  不光有鲜豇豆,还收了五斤干的,这是人家去年的存货。
  鲜豇豆一分八一斤,干豇豆两毛钱一斤,在周嘉妮这里划算的不行。
  除了豇豆,周嘉妮还从老乡手里买了三斤粉皮、七斤生花生、二斤鲜枣,鲜枣是老乡家里枣树上结的,口感算不上特别好,就是吃个新鲜。
  于晚霞跟孙萍被她这阵仗影响的有些意动。
  两人倒不是为着冬天的时候吃,都想给家里人寄点回去。
  但又不想从鲜豇豆开始操作,便这个给周嘉妮冲了一碗麦乳精,那个给周嘉妮匀了手里所剩不多的酱豆干,还帮她把当天换下来的衣服洗了,然后瓜分了那五斤干豇豆。
  周嘉妮笑骂:“俩懒姑娘,自己找老乡打听打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