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人是京城一霸 >

第52章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52章

小说: 夫人是京城一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姜忍不住说:“他说四五天就能回来一趟,嬷嬷你准备这些,都够他出门几个月了。”
  张嬷嬷道:“哪里够呢,何况军营里也没个服侍的人,好些事是要哥儿自己做的,不多预备些,到时候要什么都抓瞎。”
  七姜好奇地问:“嬷嬷,展怀迁那些漂亮的衣裳,也是您给预备的吗?”
  张嬷嬷笑道:“您瞧着可还妥当?”
  七姜竖起大拇哥:“他要不是个小子,嬷嬷你得把他打扮成天仙了吧。”
  便见丫鬟们,捧来了展怀迁的衣衫装箱,忽然有人说:“嬷嬷,这件衣裳开线了,还是别带了。”
  张嬷嬷道:“这是哥儿最喜欢的练功服,要紧是料子难得,再穿一阵也该破了,就带去吧。”
  说着上前来翻看,忽然心生一计,回眸看着七姜问:“少夫人,奴婢们忙不过来,不如您替哥儿补两针。”
  七姜说:“我的手工可粗糙了,你们放心吗?”
  张嬷嬷笑道:“这有什么,缝结实就成。”
  边上的映春机灵地送来绣篮,七姜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便挽起袖子,穿针引线,将袍子上开线的地方重新缝好。
  拾掇完后,张嬷嬷来拿,翻看针脚,一面夸少夫人谦虚,一面又说:“咱们哥儿,如今也是有媳妇给缝衣裳的了。”
  七姜面上一红,胡乱地收拾绣篮里的东西,不想一把抓到了藏在里头的针,扎得她生疼,血珠子也冒了出来。
  张嬷嬷和映春紧张不已,七姜被她们抓着手查看伤口,说实话,对她来说这真不算什么,可眼前的人,却那么地在乎,心头不由得暖洋洋,说道:“嬷嬷、映春,你们对我太好了。”
  嬷嬷和映春都愣住了,之后大笑:“少夫人,您说什么呢?”
  七姜说:“是因为展怀迁才对我好吗,倘若有一天,你们二公子有了喜欢的姑娘,纳了姨娘,你们是不是就不会再对我好了?”
  张嬷嬷心疼地说:“您怎么这样想呢,且不说奴婢们对您几分真假,就说二哥儿,奴婢敢用性命打赌,他绝不会纳妾,也不会多看别家女子一眼。”
  七姜反而慌了:“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映春说:“少夫人,是您先对咱们好的,这家里在您来之前,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自从您来了,咱们观澜阁多热闹呀。”
  若是平日,张嬷嬷会责备映春口无遮拦,但此刻,她亦由衷地说:“原先家里只是沉闷,后来哥儿去打仗,这日子就更没盼头,
  度日如年四个字,奴婢算是明白了。幸好幸好,老天爷把您送来了,虽说刚开始有些摩擦,可看明白您是个好孩子后,奴婢这一天天,嘴角就没下去过,皱纹都多了好几条。”
  映春问:“少夫人,您怎么想起说这些?”
  七姜决心把话说开,她如今有了牵绊,会害怕张嬷嬷和映春被老太太她们欺负,可自己又不愿因此就束手束脚,盼着嬷嬷和映春她们,都能够保护好自己。
  张嬷嬷听得眼圈儿都红了,摸了摸孩子的手道:“少夫人放心,这里是京城,是有王法的,老太太不能够乱来。您说得对,不论是和奴婢们真心好了,还是别的缘故,千万不要被牵绊束缚,那样就不是您了。”
  七姜愣住:“不是我?”
  话音才落,丫鬟通报有客人到:“陈阁老家的大小姐,正在中门外等候。”
  张嬷嬷忙起身道:“是贵客,怎么让人等在中门外,快迎进来。”
  一面招呼众人收拾东西,命映春为少夫人换一身体面衣裳,亲自打伞迎出去,半路上接到了陈家女儿。
  “您怎么突然来了,派下人知会一声,奴婢也好去门外迎接。”张嬷嬷和气恭敬地说,“这还下着雨呢,该用轿子把您接进来。”
  陈茵客气地说:“嬷嬷好久不见了,我上一回来太师府,得有六七年了吧。”
  张嬷嬷不敢多说什么,只管领路,陈茵问起大小姐,便托嬷嬷派个人,替她去问候一声,她今天就不过去了。
  观澜阁里,七姜站在门里,果真见陈茵从院门外进来,映春在一旁小声嘀咕:“陈姑娘怎么出宫了,不会又是偷跑出来的吧,宫里这不正在办窦良娣的丧事。”
  七姜说:“我也不知道,昨天在宫里都没敢问,也没见着。”
  而陈茵见了七姜,立时小跑上前,一脸灿烂的笑容,说:“七姜,我跑来见你,你不烦吧。”
  七姜忙道:“怎么会烦,不过……陈姑娘,你是偷跑出来的吗,贵妃娘娘会不会又派人抓你回去。”
  陈茵含笑摇头:“我是正大光明出来,放心,也不会连累你。”
  七姜便请她进门说话,张嬷嬷带人伺候了茶水后,就招待陈府跟来的下人去歇脚,留给年轻孩子们单独说话的空儿。
  “陈姑娘……”
  “七姜,我比你大一些,长辈们都唤我茵儿,你若不嫌弃,叫我茵儿姐姐,我们能亲近些。”
  七姜笑道:“可、可您是太子妃啊。”
  陈茵说:“我还没册封呢,不到大婚那一天,我都不是太子妃。”
  七姜好奇地问:“贵妃娘娘怎么想通放你出来了,她不要你当太子妃了吗?”
  陈茵喝了茶,深深呼吸后,说道:“我和娘娘约定,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在宫外像个普通人那样过一段日子。一个月后,我就回家或回宫,安心等待大婚,从此心甘情愿、踏踏实实地辅佐太子。”
  七姜听着好心酸,一辈子,就这一个月?
  “那……”七姜问道,“昨天早上,你见到窦良娣最后一面了吗?”
  陈茵垂下眼帘,清冷地一笑:“不知道算不算见着,赶到的时候,她还有口气在,看着我向我伸出手,但实在没力气说话,转眼就咽气了,接着太子抚尸大哭,我就被苏尚宫带走了。”
  七姜说:“昨日,我也见到贵妃娘娘了,她真美。”
  陈茵颔首:“娘娘年轻时,是京城第一美人,所以……太子他样貌也格外英俊,小时候常常见面,那会儿也不懂,有一天忽然开窍,却又开错了门,那时候,竟一心一意想要嫁给他。”


第120章 我们能做朋友吗?
  观澜阁外,上官清匆匆而来,不论如何,陈家姑娘是未来的太子妃,长辈们或许不必那么刻意地表现殷勤,可她身为同龄人,且未来几十年难免打交道,就应该来打个招呼。
  奈何在院门外就被拦下,需得通传,片刻后陈府的下人才过来,抱歉地说:“我家姑娘竟是在少夫人炕头睡着了,实在不成体统,但少夫人不让叫醒,说姑娘累了。上官小姐,过几日姑娘再来,必定与您好好叙旧,您请回吧。”
  大白天的睡什么觉,上官清的手,在广袖中暗暗握了拳,面上端着和气大方:“那我先回去了,请你家姑娘好生休息,我家二嫂嫂一定会照顾好她。”
  说罢带着人离去,因心中气愤,脚下步子越走越急,打伞的丫鬟跑着才能跟上来,而她又忽然停下,被狠狠撞了背心。
  “混账!”上官清反手便是一巴掌,扇在那丫鬟面上,但又猛地一惊,露出怜悯的神情,“你、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丫鬟被打懵,惊恐万状地看着她,上官清随手摘下一支簪子塞给她:“赏你了。”
  之后亲手拿过雨伞,丢下丫鬟不管,独自跑开了。
  雨越来越大,噼噼啪啪的嘈杂声,引得七姜和陈茵一同看向窗外,七姜说:“这个时节,家乡若能有这么大的雨,全村百姓都会出来敲锣打鼓感谢老天爷,不知今年怎样的气候,不知收成能不能好。”
  陈茵道:“前几日听说,今年春种,各地风调雨顺,尚没有恶劣的灾害,但愿不是地方瞒报,愿你的家乡能有好收成。”
  七姜问:“在宫里,这些事也要学的吗?”
  陈茵颔首,一一数给七姜听,可哪里数得完,她道:“后宫虽不得干政,但必须知天下事,将万民苍生系于心中,这一点,是我唯一不反感的事。”
  七姜笑叹:“我还以为,娘娘们只是每天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是一等一的好命。”
  陈茵坦率地说:“自然是一等一的好命,可伴君如伴虎,自身出了事,连累娘家,娘家若出了事,也会连累自己。那些娘娘们,看似风光无限,谁又知道明日是什么光景,过一天是一天罢了。”
  七姜没接话,她不懂,也没见识过,就单单皇城里那高耸的宫墙,已经叫她喘不过气,不敢再往深处去想。
  因上官清到来,被打断的话,再次继续,陈茵望着窗外的雨幕,说:“那天,也是这么大的雨,我在祥英殿的窗下,听见他对贵妃说,不喜欢我,不愿娶我做太子妃。”
  七姜睁大眼睛:“太、太子亲口说的?”
  陈茵颔首:“我不知道自己哪里惹他厌恶了,于是处处小心,不敢再主动说半句话,有他在的场合,能不露面,我就不列席。可还是没有用,总有要相见的时候,他的冷漠和厌恶溢于言表,再后来,窦氏有了身孕,生了皇孙,封了良娣……我的心,就彻底死了。”
  七姜紧紧抓着手里的茶杯,听得五脏六腑都纠结在一起,张嬷嬷提过,因窦氏已经封了良娣,陈茵若与她相遇,反而是要向窦氏行礼的,想必那些年里,必定有过这样的事。
  陈茵抬眸看向七姜:“窦良娣的册封,是太子求来的,彼时母子间僵持,几乎要闹到圣上跟前,贵妃生怕皇上震怒,不愿再闹大,才答应了。”
  七姜问道:“我听展怀迁说,皇上十分喜爱太子,好些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置。”
  陈茵说:“的确,皇上与贵妃情谊笃深,自然十分宠爱他们的儿子,太子敏而好学、刻苦勤奋,大臣们对东宫,也无不夸赞,唯独……”
  她顿了顿后,苦笑道:“我不知是哪一天,惹怒了他,不知什么事遭他如此恨我,他有多喜爱窦氏,我看不透,可我知道多多少少,他也想恶心我。”
  七姜难过地说:“茵姐姐,别这样说自己。”
  陈茵含泪道:“不打紧,窦氏走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后宫,我这辈子是恶心不完的。”
  彼此静了片刻,见陈茵冷静些了,七姜才问:“既然已经豁出去,向贵妃娘娘表明不愿成为太子妃,为什么又妥协了,茵姐姐,别怪我说话直,用一辈子换这一个月的自由自在,不值得,当真不值得。”
  陈茵轻轻拭去眼角的泪花,凄凉地笑道:“横竖我这辈子,也不能过得好,被皇室退了婚,娘家若不养我,再为我择婿,去了夫家一样是场笑话。七姜,你从小自由自在,能漫山遍野地跑,你一定不会用一辈子换这一个月,可我不是,对我来说,这一个月足够了。”
  七姜想了想:“那,你想好要做什么了吗?”
  陈茵说:“今天倒完这些苦水,我再也不提宫里的事,至于要做什么,我没想好。眼下只打算每日睁开眼,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在屋子里躺尸一月,总之谁也别管我。今天头一件事,就想来见你,我长这么大,第一次遇见一个真正怜悯我的人。”
  七姜呆呆地说:“我?我怜悯你吗?”
  陈茵道:“所有人,莫不是俯视我,责备我不听话不服从,便是仰视我,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除了你。”
  七姜真是想不起来,她对陈茵说过什么了不起的话,不过能让人高兴,总是件好事。
  “七姜,我们能做朋友吗?”
  “啊……我以为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陈茵眼眸骤然亮起,欢喜地直起身子,抓了七姜的手说:“姜儿,我、我……”
  七姜担心地说:“茵姐姐,你别哭。”
  陈茵冷静下来,道:“既然我们是朋友了,有件事,我不得不提醒你,姜儿,你和展怀迁是圣上赐婚,是不能和离的,展怀迁也不能休妻,你明白吗?”
  七姜苦笑:“我来京城的路上就想明白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还有爹娘和兄嫂,我也不能逃跑,不然犯了罪过,会连累他们。”
  陈茵放心了:“你明白就好,我真怕给你泼了冷水,那眼下,你和展怀迁关系如何,你们……圆房了吗?”
  七姜瞬时脸红起来,拼命摇头:“大、大夫人说,我太小了,不许我们圆房。”


第121章 太子的恳求
  雨越大,天越黑,展怀迁坐马车到皇城下,缴械后由内侍领着入宫,先他一步,何世恒已经在东宫。
  今日没有人来祭拜,东宫冷冷清清,太子盘坐在灵殿中,静静地望着窦良娣的牌位。
  “贵妃若瞧见,又该生气了。”何世恒在弟弟耳边低语,“我劝了,不管用,你试试吧。”
  展怀迁深深呼吸后,上前道:“殿下,请节哀。”
  太子说:“怀迁,陈茵出宫了。”
  展怀迁并不知道,回眸看了眼哥哥,何世恒耸肩,他也不甚清楚。
  太子继续道:“母妃说,陈茵与她做了一个月的约定,让她自在逍遥一个月后,从此心甘情愿成为太子妃。”
  展怀迁问:“殿下的意思是?”
  太子冷声道:“你们能不能让她,永远也别回来了?”
  展怀迁心头一震,何世恒上前问:“殿下,您、您该不会是想……”
  太子回眸,布满血丝的眼眸里,透着无尽的哀伤:“想她死吗,怎么会,只是不想她,一辈子都被困在这皇宫里。”
  展怀迁听不懂,何世恒也不明白,太子这究竟是厌恶陈茵,还是想要保护她。
  太子起身,为窦良娣上了一炷香,退出灵殿后,何世恒才问:“殿下,若我和怀迁做不到,最终您还是要娶陈茵,这……”
  太子无情地打断:“我不会娶她。”
  事到如今,展怀迁也顾不得了,问道:“殿下,您讨厌她什么?”
  太子的眼中,掠过已经被压抑的愤怒,可还是曝露了他的内心,手中更是紧握拳头,冷冷一笑:“没什么,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们替我将她弄走。”
  展怀迁单膝跪地:“恕臣无能,这件事,臣不能答应殿下。”
  何世恒眉头紧蹙,待要开口,却见太子也单膝跪下,抓着展怀迁的肩膀道:“怀迁,这辈子,能不能让我有一件事,可以为自己做主?”
  “殿下!”
  “怀迁,我不想娶她,倘若你们还想我这个太子继续做下去,就成全我。”
  展怀迁正视着太子,严肃地说:“您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您是国之储君,您不能为了一个女子,轻易将社稷作为赌注,殿下,臣不能答应你。”
  “怀迁,我求你、我求你……咳咳……”太子过于激动,一口气没提上来,何世恒见状,来帮着一起将太子搀扶到内殿,因不敢惊动圣上与贵妃,将宫女内侍都屏退了。
  靠在床头,两天一夜没合眼,也没进什么米水的人,已疲惫到了极限,何世恒喂下半碗茶后,好生道:“怀迁耿直,您还不知道吗,这件事待我们商量过,再给您一个交代,横竖有一个月的时间,您别急于这两天。殿下,人死不能复生,千万保重。”
  “表哥……”
  “臣不敢当。”
  太子吃力地说:“让陈茵走……”
  展怀迁站在一旁,与哥哥目光交汇,何世恒冲他摇了摇头,兄弟彼此会意,展怀迁终于松口:“殿下,待我与世恒想出应对的法子,再向您禀告,请您节哀,以玉体为重。”
  待太子入睡,兄弟俩才退了出来,何世恒冲弟弟叹气:“你啊你,说你什么好,你要是逼得他一口气上不来,咱们都别活了。”
  “这件事,是你我能办到的吗?”展怀迁瞪着哥哥,“答应他又如何,不过是拖一个月的空想,到头来,只要贵妃不松口,太子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