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是京城一霸-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世恒问:“所以,你要走?”
霍行深摇头:“原本明日该动身的,但眼下郡主生死未卜,我不能离开,可我能用的人有限,想请司空府借我几个人手。”
何世恒道:“也是,贵府那些人都听你爹的,稍等,我命管事去挑选,一会儿就跟你走。”
霍行深抱拳作揖:“多谢。”
何世恒苦笑:“难为你了,这几日礼亲王的人四处乱窜,不知这些年做下多少荒唐事,岂能几天之内就理干净。他动静越大,皇上知道的就越多,中书令大人那般执着地听命王府,真真自寻死路,莫怪我言辞不敬,事实如此。”
霍行深却仿佛自言自语道:“他若获罪入狱,我就更配不上了。”
何世恒似乎听出点什么来,但不深究,这情爱之事旁人说了不算,霍行深若不是真心喜欢上郡主,那即便明日就成亲,也不是郡主想要的结果。
然而此刻,瑜初昏迷不醒,因大量失血十分虚弱,太医们尽所能施救,可他们不怕缠绵漫长的疾病,就怕这突发的重伤失血,能不能活,往往都是听天命。
转眼已是日落时分,发生了那么多事,殿阁里人来人往,七姜在这无人的偏殿里已经坐了大半个时辰,太子妃和太子在一起,贵妃不知去忙什么,只是让她等候。
“夫人,贵妃娘娘命奴婢来请您过去。”就在天快黑的时候,终于有宫女出现在门前,恭恭敬敬地说,“娘娘还问夫人饿不饿,若是您饿了,先吃几口东西再过去,您有了身孕要小心。”
七姜起身道:“我用过点心,宫女们照顾得很周到,请问娘娘在哪里,我这就过去。”
宫女便侧身引路:“夫人,请随奴婢来。”
不论如何,去哪儿都比枯坐着好,郡主屋里不能进闲杂之人,怕把不干净的带进去,此刻只有医女和太医守在身边,太子妃那儿正和太子恩爱,她当然不便过去,七姜就奇怪贵妃为何不放她出宫,她还想去找叶郎中,问问他可有什么灵丹妙药。
“请问,这是去哪里?”
五六个宫女提着灯笼照亮前路,西边最后一抹夕阳坠入山海,天黑了,可七姜走着走着,觉着眼前的光景不对,这不是去祥英殿的路。
“贵妃娘娘在张昭仪殿阁外。”宫女应道,“贵妃娘娘已经求得皇上恩旨,将公主送回昭仪身边。”
七姜的心一颤,随后跟着她们往内宫深处去,静谧的宫廷里,人人都规矩小心,于是稍有喊叫的动静就会传得很远,隔着一条宫道,隔着高墙,七姜已经听见了小女孩的哭喊,还伴随着斥骂。
“放我出去,我要见父皇,我是公主,你们好大的胆子,我是公主……”
七姜停下脚步,不远处明亮的灯火下,贵妃正威严地立于宫门前,缓缓看向这一处,知道是她来了。
第607章 你婆婆那样活着,才有意思
“夫人,请。”
“好。”
七姜收敛心神,稳重地走向贵妃,那头的宫人纷纷往两边散开,也有人迎向这边,好为温言夫人掌灯。
“娘娘,您宣召我……”
“你别过来,别过来!”
然而七姜刚开口,隔着宫门里就传来尖锐的叫声,还有拉扯摔打的动静,直闹得人仰马翻。
贵妃朝一旁的嬷嬷递过眼色,那位就来搀扶七姜,将她带到宫门前。
这里刚好有一个拳头距离的缝隙,隐约能看见里头的光景,只是天黑了看不真切,可随着巨响,从门缝里晃过狰狞的面容,七姜能看清楚,是一个年轻妇人,疯狂地拖拽着尚年幼的姑娘。
这无疑,是张昭仪母女俩,听说张昭仪早就神志不清,只怕已经认不出女儿了。
“看清楚了吗?”贵妃问道,“她们母女的下场。”
“是!”七姜僵硬地吐出这个字,若非嬷嬷搀扶她回到贵妃面前,短短几步路,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得稳,她明白,接下来的日子,就要由着那对母女在这高墙里自生自灭。
贵妃向宫人们吩咐了几句话,便要离开,七姜很是迷茫,不知自己该做什么,贵妃倒是温和地说:“随我来。”
便又有宫女来搀扶七姜,直到她冷静下来,能稳稳地跟在贵妃身边,才退到她们身后去。
“特地要你来看看她们的下场,也是有话要交代。”贵妃淡漠地说着,仿佛做了件很平常的事,甚至不值得生气愤怒,看得出来,她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娘娘请吩咐。”七姜已然回过神,她本就不悲悯那对母女,眼下郡主命悬一线,她可没有那么大度。
“太子妃有了身孕,是天大的喜事,但我也知道,他们夫妻能有子嗣,将来便不再立后宫。”贵妃说,“虽然同父异母的皇子公主们,争斗起来隔着一层肚皮更下得了狠手,但也因为隔着生母,生母的尊卑宠辱影响着他们的前程,大部分原就没资格争夺什么。”
“您说的是。”
“但未来我们的皇上若不立后宫,所有皇子一母同胞,那么兄弟之间就没什么好客气的,凭什么老大有老二没有,是不是老大死了,老二就能有了?”
七姜紧张不已,严肃地说:“娘娘,您言重了,殿下和太子妃娘娘一定会给皇孙们最好的教导。”
贵妃淡淡一笑:“这是两码事,我不止太子一个儿子,我比你明白。”
七姜无法反驳,这争的毕竟是皇位,可不是几亩地几间瓦房,她来京城才多久,她才见了多少人心险恶,而贵妃的一生都在扶持丈夫、扶持儿子中度过,实在了不起。
“你若能长久在太子妃身边,必要的时候,要替她下狠心。”贵妃停下脚步,看着七姜说,“皇子皇孙,先是臣才是子孙,父母或能包容儿女的不孝,但帝王绝不容许大臣的不忠。太子妃心地善良,我看她虽有杀伐决断的魄力,可将来为人母,手心手背都是肉,就不好说了。”
七姜点头:“娘娘说的,臣妇能明白一些。”
贵妃道:“你是个外人,你要劝未来的皇后狠心,一切以国本为重,且不可私心作祟,耽误了朝廷与皇室的前程。”
七姜双手交叠,指甲几乎抠进另一边手指里,她豁出去问道:“可是娘娘,您、您为什么要对臣妇说这些话。”
贵妃轻叹:“你那婆婆,被丈夫宠坏了,她有成大事的魄力和能耐,但没有心她不愿意,指望她教导你,不如我自己来,往后有什么事,就跟着听跟着看,能学多少是多少。”
七姜垂眸,心里很不是滋味,脱口而出道:“娘娘,我觉得很没意思。”
然而贵妃不仅不怒,还微微一笑:“当然没意思,叫我说,你婆婆那样活着,才有意思。”
第608章 还觉着你婆婆可怜吗?
七姜自知失言,忙欠身请罪:“臣妇言行无状,请娘娘责罚。”
贵妃摇了摇头,继续前行,但走得极慢,似乎是顾念七姜有身孕,待她跟上来后,才说道:“我若责罚你,你那婆婆就该有心办大事了,可犯不着啊,我惹她做什么?”
“母亲岂敢对娘娘不敬。”
“不必说客套话,我曾那样对你,你也曾对我撂狠话,咱们之间就不必假惺惺的。”
“臣妇不敢。”
“方才我说,如你婆婆那般活着才有意思,可你也要知道,她有意思了,旁人就都没意思。”
七姜不明白,眼看夜色越来越浓,虽说入冬天黑得早,眼下时辰尚不晚,但无宴请节庆,她一个外命妇,早该在天黑前就离宫才对。
但贵妃显然还有话说,脚下不急不缓,语气也平稳温和,说道:“太师府那丁点人口,都能有十几年不太平,你一个自己还是孩子的小媳妇能办到的事,她办不到吗,哪怕退回十七岁做姑娘那会儿,她也比你强百倍,可人家就是不乐意,怎么办呢?也许在你看来,她孤零零在园子里住了十年很凄凉,可这十多年,家里家外乃至朝廷后宫,她少操多少心。”
七姜语塞,这还真不是她能替婆婆辩驳的事。
贵妃笑道:“你嫁来不足一年,经历了多少事,别以为就这一年特别,下年下下年,年年都有忙不完的,折算一下,还觉着你婆婆可怜吗?”
七姜垂眸道:“可话……不是这么说的。”
贵妃道:“人在这世上,就是有一万件一千件没意思的事,才得一件有意思的,不然呢,哪有那么便宜?不过你能抱怨没意思,倒也不坏,将来碰上有意思的事,你就知道珍惜了。”
七姜停下脚步,周正地行礼:“臣妇多谢娘娘教导,从此必当沉下心来,戒骄戒躁、恪守本分。”
贵妃叹道:“这些话,你也学得有模有样了,聪明是聪明孩子,可若不论规矩体统,我更喜欢那个敢对我撂狠话的云七姜。”
七姜小声嘀咕:“再被您扎一次金针,我可就没命了……”
贵妃没计较这话,反而捧起她的手看了看,说道:“那样的苦你都能扛下来,我相信将来只要不是太子妃失信于你或伤了你,你不会背叛她抛弃她。七姜,阁老府不足以支撑太子妃与太子实现六宫无妃的心愿,你们将来要好好扶持她、守护她,哎……就不知道瑜初,能不能挨过这一遭。”
七姜垂眸道:“娘娘,这些话您将来叮嘱臣妇也不迟,今晚还是郡主的性命最要紧。”
贵妃却严肃地说:“谁又知道明天会不会再丢失一把小刀,然后扎进我的身体?总之交代你的话,盼你记在心里,你是有担当有能耐的孩子,千万别学你婆婆躲懒。”
七姜唯有领命,可当她想要去陪在郡主身边,却遭贵妃无情拒绝,时辰到了天黑了,她一个年轻的外命妇,必须离开宫廷。
皇城外,张嬷嬷和映春等到少夫人,早已急得语无伦次,上车后又是端茶又是问饿不饿、冷不冷,听说原是请了自家少夫人一起赏枫叶喝茶,那会儿要是七姜真在场,她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替太子妃挡刀。
而这刀若是扎入她腹中,孩子可就……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张嬷嬷不住地合十祷告,也不忘为瑜初祈愿,恳求菩萨保佑郡主吉人天相。
“宫里的消息,能及时送到家中吗?”七姜问。
“您放心,不瞒您说,咱们家的消息比宫里传旨还快呢。”张嬷嬷安抚道,“宫里有的是灵丹妙药,一定能把郡主治好。”
七姜很是无助,她是不是去司空府,才能求大舅母想法儿送她进宫,太子妃因受了惊吓要安胎,也不让见闲杂之人,她倒是不难过自己成了闲杂之人,毕竟除了帝妃和太子,眼下谁都去不了东宫。
可是这帝王家,实在无情,太无情。
“少夫人,太子妃娘娘没事吧?”
“没事,她……”
七姜想起来,茵姐姐有身孕的事,且要等一等才能宣扬,她淡淡地敷衍后,便靠在车窗边,百无聊赖地看着街上的光景。
这个时辰,原本皇城门前的长街该张罗开市了,如今肃穆冷清,恢复了天家威严,那些被困在这里的摊主们,都自由了。
想到自己多少做了几件有意思的事,七姜焦躁不安的心,才稍稍冷静几分,而后车马一路畅行,稳稳地回到了太师府。
马车停稳后,七姜的脚才落地,就听门前管事说:“少夫人,霍大人久候了。”
她抬头看,果然是霍行深,长身玉立的贵公子站在不远处,自己稍稍走近两步,他就作揖行礼。
“你这是?”七姜欠身还礼,“好端端的,怎么客气起来,进府坐吧。”
“太师大人与夫人,还有怀迁俱不在府中,我一个外男实在不便登门。”霍行深一板一眼地说着,接着便不自然起来,清了清嗓子道,“倘、倘若弟妹明日进宫,能否替我带一句话给郡主。”
七姜想了想,摇头道:“有什么话,还请将来当面对郡主说吧,但明日进宫,郡主若醒了,我会转达你有话想对她说。”
霍行深欲言又止,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
七姜猜出几分心思,温和地说:“你是不是觉得,给濒死之人希望,能帮她续命?实不相瞒,郡主昏迷不醒,即便熬过今晚的凶险,明日也未必能醒来,而等她真能醒来听我说一句什么,也不必谁来想法子续命,她自然就活下来了。”
“是……”霍行深自己也想通了,“我耐心等郡主康复出宫,再亲自对她说。”
“万一,我说万一。”想起可能发生的伤心事,七姜不禁哽咽,努力让自己镇定后,说道,“郡主昏迷不醒,若这么去了,也不知道外头的事,但她一定知道自己最后救下了太子妃,那样飒爽的姑娘,心里一定是高兴的。至于你,你和郡主的事本就互不相欠,倘若从此抱着愧疚遗憾对自己耿耿于怀,反倒是配不上郡主。不论是你,还是我们这些姐妹,郡主一定都盼着她在乎的人都能过得好。”
霍行深眼眶微红:“郡主她,伤得很重?”
七姜明白,这是想说什么,但已经无话可说,才重复问的话,而她也只能无情地回答:“很重,也许过不了今晚。”
第609章 姜儿不怕
送走霍行深后,七姜被接回观澜阁,张嬷嬷带着映春她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知道少夫人心里不好受,谁也不敢多问,待她稍稍用了些晚饭,就都识趣地退下了。
玉颜赶来探望,但七姜吩咐过要一个人静静,张嬷嬷送大小姐出院门时,叹道:“宫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偏生大夫人和二哥儿都不在身边,少夫人再厉害,她才多大,更何况还怀着孩子。”
这些话,七姜虽然听不见,可切切实实地发生在她身上,她比谁都清楚,独自在屋里闷了半晌,直到观澜阁里里外外都静下来,她终于受不了了。
那么残忍地对霍行深说,郡主可能过不了今晚,作为来京后和自己一同经历了那么多事的好姐妹,从最初的互相看不顺眼,到如今知心交心,白天在祥英殿外,郡主还高高兴兴地说等她去赏枫叶,一转眼,人都快没了。
“要让她、让她孤零零地在宫里……”七姜哭了,闷了一整天,几度眼圈泛红都克制下来,直到这一刻,再也没有人盯着她看的卧房里,终于忍不住了,“怀迁、怀迁你在哪里,我该怎么办,郡主要死了……”
守在门外的丫鬟,听得少夫人哭泣,慌张地跑来告知张嬷嬷,嬷嬷披着外衣来到屋檐下,却也是徘徊犹豫,不敢贸然闯进去。
“都快过子时了,原来少夫人一直没睡?”
“憋着口气呢,真怕伤了身体。”
“嬷嬷您去劝劝吧,一来郡主出了事,二来今天被贵妃娘娘找去,不定又受了什么欺负,真怕伤了胎气。”
“呸,不许胡说……”
张嬷嬷正要责骂,院门忽然开了,有人掌着灯笼闯进来,她慌忙将外衣裹好,眯着眼睛上前打量,便见有妇人披着斗篷戴着风帽,被数盏灯笼拥簇着进门来。
“大、大夫人……”张嬷嬷喜出望外,顾不得衣衫不整就迎上来,扶着大夫人的手说,“您怎么回来了,您回来的正好,瑜初郡主出事了。”
大夫人摘下风帽,淡定地说:“我进城就听说了,因此径直来看看姜儿。。”
一旁廊下值夜的丫鬟,忙端着水盆提着温在炉子上的铜壶来,张嬷嬷帮着夫人解下斗篷,她洗了手,便往门里去。
卧房里,七姜正捂着棉被哭,没听见外头的动静,突然被人轻轻扒开,还以为是张嬷嬷来看她,便胡乱抹去眼泪背过身,带着哭腔说:“我、我做梦了,没事,嬷嬷去睡吧。”
“姜儿,是我。”大夫人温和地说,“害怕了吧?”
“娘?”听得婆婆那熟悉的声音,七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