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人是京城一霸 >

第182章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182章

小说: 夫人是京城一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有七姜这般,每回来见母亲都高高兴兴,不仅小跑着来,进门还不着急行礼,就先腻在娘的身边。
  大夫人正梳头,昨夜睡得安稳,早晨若非有丫鬟在院子里失手摔了茶碗将她惊醒,怕是要睡到日上三竿,好些日子没睡得这样好,自然是容光焕发,七姜都忍不住说:“娘,您今天气色真好。”
  “天气凉快了,夜里睡得踏实。”大夫人说着,看了眼镜中的孩子,便拿起眉笔,捧着她的小脸蛋,轻轻描了几笔。
  “娘,怀迁没生我的气,但我也保证,再不说他不如父亲。”七姜被托着下巴,还不忘说话,“怀迁真是很大度的人,他都不嫉妒霍行深,说人家凭本事考状元,但他又说,那只是一时的,能不能一辈子为百姓当好官,比考头名重要得多。”
  “不说话了,瞧瞧,都画歪了。”大夫人嗔怪着,小心翼翼擦去多余的眉黛,笑道,“傻丫头,他说什么你都信是不是,当年没考好,某位公子可是失落了好一阵,在惜园把自己关了两天不与人说话,后来偷偷哭了一场,才重新振作的。”
  “真的?”
  “别动,哎呀,你这孩子,你看看……”
  大清早的,谪仙居里笑声不断,七姜的眉毛歪得叫婆媳俩笑成一团,玉颜领着妹妹来向大伯母请安,在院子里听见笑声,都觉得不可思议。
  “姐姐,咱们家从来也没这样过。”
  “你出生前,家里也曾有过这样的光景,大伯父和大伯母从前也爱说笑,后来不知怎么,家里越来越安静,哪怕添了人口,有了你和怀逸,还是热闹不起来。”
  梁嬷嬷出门见二位姑娘在这儿,笑着说:“大小姐二小姐,快去看看你们嫂嫂,少夫人的眉毛可要画到天上去了。
  玉颜拉了妹妹的手便进门,可惜没赶上,大伯母已经替嫂嫂擦去了,七姜还冲她们挥了挥拳头:“你们都来看我笑话吗?”
  一家子女眷热热闹闹,也没冷落了四夫人,不久后大夫人便派人去请来弟妹,正儿八经地说:“该为玉颜准备婚事了。”
  何夫人已求得贵妃恩旨,司空府将于八月初六来提亲下聘礼,虽是世交姻亲,六礼缺一不可,还请了太子妃之母陈夫人来保媒。
  四夫人听得两眼放光,深知比起甄家的傲慢,司空府是唯恐未来儿媳妇受委屈,什么都要体面周到,没有她能挑不是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对于她这位岳母,也是无比尊重。
  “怀逍就快到京城,初六那天他不得缺席。”大夫人说道,“再有王家的几位舅老爷,也一并要请来,就劳烦你自己张罗。”
  “是是是,娘家的事我自己去张罗,不劳您费心了。”四夫人藏不住的得意欢喜,但一想到大儿子,又稍稍低落几分,“韩家的人在京城呢,亲家母上京来照顾韩子淑安胎,人都来那么久了,也不说到我们府上拜会,真是不成体统。”
  玉颜看了眼大伯母,大夫人微微颔首,她便道:“娘,您回去收拾收拾,一会儿我们一起去看望大嫂嫂,我也该给亲家夫人请安的。”
  “我们去,凭什么?”
  “母亲,这些年嫂嫂在家被欺负,韩家可从来没找您的麻烦,就当两清了不好吗?”
  四夫人瘪着嘴,将帕子在手上缠了又缠,很是不服气。
  大夫人道:“这样吧,我们一起去。”
  众人都惊讶地看过来,连七姜都愣住了,唯有大夫人自己气定神闲的,笑着问:“怎么了?”
  当事情一件件说罢,除了七姜其他人都退了出去,离了谪仙居,四夫人便拉着闺女问:“你大伯母这是怎么了,她真的要和大老爷好了吗,开始管家里的事了?”
  玉颜并不清楚长辈们的事,但知道母亲的性情,便自己想了话来打发,说道:“这不是盼着我能顺顺利利嫁去司空府,不论大伯母是给谁面子,女儿风风光光嫁了,也是您的体面是不是?”
  四夫人已然能看见自己回娘家被众人奉承吹捧的光景,得意洋洋地说:“那可不,再等你大伯父替我求得诰命,我就更风光了。”
  说着话,见玉颂安安静静地站在她姐姐身旁,四夫人干咳一声:“你也收拾收拾,一起去,好些日子没见你大嫂子了吧。”
  玉颂点了点头,很轻地应了声:“是。”
  院子里,七姜正帮着母亲换衣裳,蹲在地下仔细地整理裙摆,大夫人看着镜中的孩子,说道:“姜儿,昨晚和你父亲商量,我既然回家了,不必你两府之间来回地跑。”
  七姜抬起头,聪明如她,已经明白了:“您是说……我要上学了吗?”
  大夫人笑道:“不愿意?”
  七姜点头又摇头:“玩儿总是比念书有意思,我还怕学不好,不过,我愿意念书,我得是太子妃娘娘的臂膀,不能成她的软肋。”
  大夫人问:“这话是你自己想的?”
  七姜眉眼弯弯地笑起来:“是怀迁说的,昨晚对我说的。”


第439章 试着和爹重新开始
  大夫人轻提裙摆,也跟着蹲了下来,问道:“姜儿,什么话都能对怀迁说吗?”
  七姜懵懵地望着母亲,不安地点了点头:“都能说……娘,是、是我说错什么了吗?”
  大夫人忙道:“不不,娘只是这么一问,因为那些年里,我有太多想对你父亲说,却诸多顾虑说不出口的话。”
  七姜问:“那现在说,还来得及吗?”
  大夫人摇头,淡淡苦笑:“来不及了,譬如我不愿他出使外藩,又或是,我想跟他一起走,这些话都来不及了。”
  七姜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但想此刻既然讨论这话题,她就更不应该诸多顾虑,便小声问:“娘,这一趟被外祖母送回来,您是不是也想借这机会,试着和爹重新开始,再好起来。”
  大夫人静静地看孩子,眼底是温柔的信任,亦是对儿媳妇聪慧的赞许。
  “真的……吗?”七姜难以自制地激动,她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这是默认了的。
  “好孩子,不要告诉怀迁,我怕他最后又失望。”大夫人终于开口,说道,“姜儿,这是我们的秘密,好不好?”
  七姜用力点头,眼角飞起泪花,她实在是心疼怀迁,也心疼婆婆和公公,哽咽道:“您有这份心意,就算最后成不了,怀迁也不会再有遗憾,我不告诉他,不论成不成,等将来您和爹有了最后的决定,我再告诉他。”
  大夫人怜爱地说:“傻丫头,你怎么还哭了?”
  七姜揉了揉眼睛,摇头:“没哭没哭,我就是高兴的。”
  此时梁嬷嬷进门来,见婆媳俩蹲在镜子前说话,诧异地问:“这是怎么了,怎么蹲着说话,哪儿不舒服,夫人,还是少夫人?”
  七姜忙搀扶母亲起身,笑着说:“没有的事,嬷嬷,你接着伺候娘,我回去换身鲜亮的衣衫,咱们去见大嫂嫂和韩夫人,总要喜庆些才好。”
  此时怀逸来请安,大夫人便邀请他一同去探望子淑,那之后七姜随母亲一辆车,四夫人和玉颜在一处,玉颂领着弟弟,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往怀逍家去。
  然而半路上,四夫人让停车,七姜趴在窗口问怎么回事,下人赶来说,四夫人要买些儿媳妇爱吃的糕饼,他们刚好停在酒楼下。
  太师府这阵仗来,掌柜的亲自迎出门,又逢午前客人少,说是请夫人们尝一尝刚到的好茶。
  大夫人怕自己不动,七姜和怀逸他们都不敢放开了逛,便也要下车进店里坐坐。
  七姜和玉颜逗着四夫人,问今日谁请客,一左一右簇拥着她,说说笑笑就进去了,玉颂便推了推身旁的弟弟,朝大伯母那儿使眼色。
  怀逸呆呆地望着姐姐,玉颂轻轻叹气,轻声说:“快去搀扶一把,要上台阶呢。”
  不等弟弟反应过来,玉颂就把他往大伯母面前推,大夫人温和地望着这孩子,便见怀逸抬起胳膊,紧张地说了句:“母、母亲,您小心台阶。”
  大夫人微微含笑,自然地伸手搭在了他的胳膊上,一手轻提裙摆,带着玉颂一起进了酒家。
  不远处的街边,一老一小站着看了半天,老的手里提着包袱,小的才四五岁光景,全然不懂大人的事,只听祖母叹气,粗鲁地拽着他继续前行。
  祖孙俩沿着街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终于来到城东一座宅子前,和门前小厮拉扯许久,他们才通报进去,之后又出来两个衣衫体面的女人,将他们上上下下地打量。
  “人可以见,东西不能带进去,说好了,就一盏茶的功夫,姨娘身子弱,不能耽误养病。”其中一个女人说罢,便命那老妇将包袱留在门外,又找来小丫头,将他们祖孙身上搜了搜,提防藏着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
  如此折腾半天,老妇人才领着孙子进门,这宅子门外看着不怎么样,里头却不小,弯弯绕绕走得发晕,才到了一间房门外,但听萧姨娘在屋里问:“娘啊,是你吗?”
  “是、是我……我带你侄儿来看你了。”老妇人拽着小孙子,怯怯地避过门前几个人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进了门。
  那几位自然跟进来,立刻就被萧姨娘呵斥:“你们别太过分,我可不是来坐牢的,我和我娘见个面,还得有人看守吗,滚出去。”
  “您身子弱,不宜劳累。”其中一人说着,端了碗茶放在桌上,让那老妇人解解渴,一面说,“就一盏茶的功夫,奴婢们来领人。”
  说罢,几人干脆利落地出去,待门被合上,萧母便是哭着问:“怎么闹到这地步了,你跑什么,你这孩子……”
  萧姨娘找出几块点心给侄儿,摸着他的脑袋,想起怀逸这么大的时候,禁不住红了眼圈,绝望地说:“这京城,我怕是再也来不了,往后也见不到哥儿,母亲,你们在京城里落脚吧,好歹替我看着三哥儿,时不时给我传递些,不然展家的人,什么都不会告诉我。”
  萧母说:“我们来有什么用,只怕三哥儿心里,早晚忘了你,方才我在路上瞧见,那一家子女人热热闹闹地上酒楼,那大夫人,从前远远地见过一眼,那贵气那容貌,没错,必定就是她。”
  “这话什么意思,三哥儿没去上学,跟着他们瞎逛?”
  “谁知道呢,一家子人都出来了,我亲眼看见,三哥儿搀扶大夫人上台阶,母子俩说说笑笑的。”
  萧姨娘勃然大怒,不惜呵斥亲娘:“什么母子俩,谁与那贱妇是母子俩?”
  她这一吼,吓坏了侄子,小孩子哪懂什么事,只管扯着嗓子哭。
  外头的人立时进来,强行驱赶祖孙俩离开,萧姨娘不答应,拽着母亲不撒手,被强行掰开后,便要以死相逼。
  负责看管和照顾她的人,早就不耐烦了,冷漠地说:“您真要没了,府里一定好好给你发送,您别愁,家里也会有体恤,太师府就从来不干没人道的事儿。可您别蹬鼻子上脸,咱们当奴才的供您折腾也罢了,您非要闹得上头主子们不耐烦,谁还来哄您不成,老太太和上官姑娘又如何呢,您啊,见好就收吧。”


第440章 天上地下,她唯爱金银
  想着萧氏日日作妖是个祸害,负责看管照顾的几位都不愿再承担责任,只盼着早早将人送走,于是撵走了萧母祖孙后,就派人往府里通报,说萧姨娘病好了能走了。
  但主子们此刻都不在家,展怀迁父子为朝务奔忙,其他人则跟着大夫人来探望韩子淑,不大的宅子里正热闹。
  韩夫人性情温婉,之所以上京后没到太师府问候,仅是因为对付不来四夫人,也得了玉颜的授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日与亲家见了,也十分和气,过去的事一概不提。
  七姜默默地看着,心想若是她的女儿将来被婆婆欺负,她可是要抄家伙打上门去的,若女婿也不好,更是要带着姑娘走,绝不让她在婆家多受半分委屈。
  可韩夫人这性情,说好听了是温柔娴静,说不好听不就是懦弱无能吗,亲闺女被那么欺负,多少年也不闻不问,若不是大哥有担当护着妻子,大嫂嫂必然也落得莲香的下场。
  “少夫人,请喝茶,吃些点心。”韩夫人来招待七姜,将一碟做成梅花状的山药糕摆在她手边的茶几上,热情地说,“子淑她依旧害喜没胃口,我就寻思做些漂亮精致的,她瞧着喜欢能吃下一些,这山药糕便是她最喜欢的。”
  七姜夸赞道:“伯母您太有心思,做得这么像,端过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真花呢。”
  韩夫人谦虚地说:“我成日里没什么事,就琢磨这些了,家那头有子淑她嫂嫂打理,上京来这宅子里的下人都是最殷勤周到的,听说都是您安排的,托少夫人的福了。”
  大夫人在一旁道:“嫂嫂,姜儿还小,唤她名字就是,您太客气。”
  四夫人则不耐烦地瞥了眼亲家母,没好气地说:“你放心,我们二少夫人心地善良,不会欺负你姑娘,过来吧,咱们说说正经事。”
  所谓正经事,除了邀请韩家届时也上京参加玉颜的婚礼外,便是韩子淑腹中的孩子,将来如何教养,且由谁来教养。
  四夫人在来的路上就盘算好了,振振有词地说:“玉颜这一嫁,家里更冷清了,我一个寡妇寄居在大伯子屋檐下,本就叫外人指指点点,倘若连孩子也不在身边,外人瞧着算怎么回事呢?你们夫妻回来吧,不必跟我在秀景苑住,园子里那么多地方空着,挑一处喜欢的,我不来干涉你们任何事,这总成了吧?”
  韩子淑微微低着头,没敢立时就接话,心里也琢磨着这事儿成不成,母亲总不能一直在这里守着自己,孩子落地后,她什么都不懂,即便有嬷嬷奶娘帮着伺候,但若有值得信赖的长辈在,她必定更安心。
  可是,值得信赖?“
  韩子淑在心里无奈地笑了,即便近些日子听说婆婆改了好些,可过去种种,乃至婆婆在她身上留下的疤痕都还没磨平,她不论如何也不会再信任婆母,不能放心把孩子交在她手里。
  更何况,眼下不知是男是女,照婆婆的性情,若没能生个大孙子,回到太师府,那就只有日日受她讽刺挖苦,还能有什么好。
  “婶婶,您就是不懂大哥的心意,大哥要靠自己闯荡一番事业,如今终于有机会靠品行和真本事在太子和万岁跟前露脸,可不能让外人又说大哥是靠着他大伯父,该多伤他的心。”七姜率先开口,但好声好气地说,“您可是一心一意为了大哥好的,不能有了孙子就不在乎儿子吧,我看哥哥嫂嫂在这里挺好,就别挪动了。”
  四夫人气呼呼地瞪着七姜,深知争辩不过这丫头,转而看向大夫人,说道:“大嫂您在娘家都过得不自在,何况我一个寡妇在大伯子家呢,偏偏大哥他答应了敬义会照顾我,我也不能违逆了大哥的心意,我如此顺从以大局为重,你们也该想想我的处境不是?”
  大夫人顾及还在一旁坐的韩夫人,和气地说:“这样吧,待怀逍归来,且看皇上这回有什么封赏,若是升了官的,他该有自己的宅邸,这才是真正的体面风光,眼下不急着商讨这些,怀逍回来,让他自己拿主意。”
  四夫人好生挫败,当着众人的面就嘀咕:“你们就是敷衍,若不长辈施压,他怎么肯回家来。”
  然而所有人都听出四夫人方才话里的不合适,不仅提起大夫人在娘家住,还当着韩夫人说她在娘家住得不自在,换一个没度量的嫂嫂,就足够指责呵斥,叫四夫人难堪了。
  但大夫人云淡风轻地不在乎,小辈们也不敢多嘴,七姜没好气地瞪了眼四夫人,这人果然捧不起,今日稍稍与她亲近些,她却能翻脸就不认人。
  可日子还长着,母亲未必与父亲和好,四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