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人是京城一霸 >

第162章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162章

小说: 夫人是京城一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姜脸上一红,不敢再动弹,唯有在心里遗憾,没能亲眼看茵姐姐走过这一段路。
  大殿内,皇帝高坐上首,贵妃与太妃坐于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在礼官的唱颂下,太子与太子妃行礼叩拜,接着皇帝颁旨、恩赏,并赐下祝福,所有的事都在规矩之上、礼仪之上,不能有半分个人的情绪,唯有大气和体面。
  礼成后,太子带着太子妃走出大殿,并肩立于高台接受群臣叩拜。
  密密麻麻的人群里,陈茵一时半刻连自家人都看不见,可是目光一转,竟在外命妇的前排见到了七姜。
  七姜也终于能大大方方抬头,仰望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明晃晃的阳光下,笑容便是她最真挚的祝福。
  倘若七姜站在远处,陈茵根本无法在人群里找到她,可站在这里,低头就能看见。
  然而以她所知的宫规礼仪,七姜的诰封,哪怕她是太师嫡长媳,也没资格站在前排,偏偏周遭也没什么人觉得不合适,难道是贵妃默许的?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阶下众人齐齐叩拜,恭贺东宫新喜,震天响的呼声,一下下震颤着人心,陈茵抓紧了手中的笏板,努力镇定从容地接受祝福。
  这之后,还要赶着吉时再次前往太庙,祭告列祖列宗,王公大臣除去随行前往太庙的,便暂时退出皇城,待晚宴时再次进宫。
  大部队浩浩荡荡离去,展怀迁依旧随行护驾,大夫人带着七姜,静候长公主、公主、郡主们先行离去,待要带着七姜出宫,苏尚宫又匆匆找来,是贵妃请她们到祥英殿休息,免去来来回回的舟车劳顿。
  大夫人欠身道:“今日诸位长公主、公主皆回宫来,宫内女眷众多,请苏尚宫代为向娘娘禀告,妾身委实不敢叨扰,待晚宴时,再向娘娘请安谢恩。”
  苏尚宫说:“夫人不必客气,娘娘有交代,您若要离宫,自然由着您自己安排才好。”
  大夫人带着七姜谢恩后,不愿耽误其他诰命夫人久等,便速速离去了。
  皇城外,车马来来往往,一切井然有序,司空府女眷已先一步离开,七姜跟随母亲出来,就刚好是太师府的车马到了。
  “这么多的人进进出出,半点不见乱的。”七姜佩服不已,感慨道,“娘,我头一回觉着,规矩大些也不是坏事,您看这要是没规矩,早就乱了。”
  大夫人却严肃地看着她,问道:“姜儿,太子妃娘娘入殿前,你是不是想抬头看她一眼?”
  七姜立时紧张起来,怯怯地望着母亲。
  大夫人道:“是不是觉得,所有人都低着头,因此你抬起头也不会被发现?”
  七姜怯怯地点头,小声道:“娘,是我错了。”
  大夫人说:“好在你还老实,我问你,你没有否认抵赖。”
  七姜低下脑袋,坦率地说:“今天是茵姐姐的大日子,我真是很想多看她一眼。”
  大夫人冷声道:“可你若坏了规矩,被人捉了把柄,往后人家就会说,太子妃择友不善。你看你还没抬起头,我就察觉到了,在场的哪一位不比你厉害,那些夫人们什么阵仗没见过,你稍稍晃一晃身子,她们就能猜到你想做什么。”
  七姜小声反驳道:“可她们也要抬头才能看见我抬头,不然她们凭什么看见我,这不是很矛盾吗?”
  大夫人说:“为何要说是她们自己看见的,不能说礼官看见的,不能说侍卫看见的,在场还有许多人不需要低头,你不知道吗?”
  七姜不敢再辩解:“娘,对不起。”
  大夫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姜儿你要明白,什么事可以和规矩礼法叫板,什么事不能出半点差错,往后你不再是你一个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乃至曲解,明白吗?”
  七姜还是头一回被母亲如此严肃地责备,上回没背书,虽然挨了手心,也没这么严厉,仿佛是真的动了气。
  “娘,我错了……”
  “你是个愿意认错的孩子,这很好,可娘盼着,你也能真的改。”
  “我知道。”
  “贵妃娘娘说的不错,你不教不行,你很聪明很有胆魄,内心正邪分明,还善良体贴。”大夫人的语气缓和下来,说道,“可你到底没什么见识,还分不清轻重。”
  七姜低下脑袋,心里说不上来的委屈,她知道是自己不好,可隐隐约约有几分不甘心。
  大夫人问:“我这样说,让你伤心了?”
  七姜沉默片刻后,点了头。


第388章 没能好好成一回亲
  车马回到太师府,四夫人和玉颜在门前迎接,但大夫人有话要单独和七姜说,没让她们跟着去观澜阁。
  婆媳二人被簇拥着远去,四夫人眼馋地看着嫂嫂身上的诰命服,对玉颜说:“我是没这个命了,可你能行,何世恒来年考个前三甲不成问题,过个七八年封三品官就不难,估摸着,我能活着看你当上一品诰命。对了,别忘了多提携提携你哥,他资质不好,又是个捐官,四品五品的该是到头了,可四品五品也有肥差美差,何家……”
  “娘,您又来了。”玉颜无奈地打断了母亲的话,她心里觉着大伯母和七姜都不怎么高兴,担心宫里有什么事,但今天这么大的日子,宫里若有大事,早该传出来了,于是更猜不透,哪里还受得了母亲在耳边唠叨。
  四夫人讪讪地说:“我一开口你就嫌我烦,我可是盼你好,十月怀胎生下你们兄妹俩,吃了多少苦,如今连话都听不得几句,我、我不如养条狗,还能对我摇尾巴呢。”
  玉颜想了想,便道:“一会儿宫里的赏赐就该到了,娘替我接应一下,您先挑喜欢的留着。”
  四夫人还真不难哄,问女儿:“我真可以先挑?”
  玉颜笑道:“宫里的赏赐不会太华贵,不过是个体面,想必真金白银不值多少,您若不嫌弃,有喜欢的就收着。”
  四夫人还有几分谨慎:“回头你大伯母和云七姜不高兴了呢?”
  玉颜说:“她们都交给我打理了,娘,就当是替我分担分担。”
  四夫人立时来了兴致:“成,你忙去吧,一会儿宫里来人,我替你支应着。”
  总算打发了母亲,玉颜待她走远后,便往观澜阁来,但她不便进门多嘴,只在门下见到了同样不在屋里的张嬷嬷。
  嬷嬷迎上来,见大小姐打听婆媳俩的事儿,她轻声道:“少夫人像是错了什么规矩,大夫人说教呢,没什么大事。”
  玉颜松了口气:“这就好,还以为宫里出了什么大事。”
  张嬷嬷道:“虽说奴婢如今把少夫人捧在心上疼,可也不得不说一句,少夫人胆子忒大,常常叫人替她捏把汗,大夫人是该管教管教。这里毕竟是京城,朝廷官场上,谁知道明日什么光景,少夫人做事不能不为自己留后路。”
  玉颜温和地说:“嬷嬷,二嫂嫂她来京城才几个月,什么都从头学,我们多包容些吧。”
  张嬷嬷自然是心疼的,担忧地说:“大夫人若动了怒,向来十分严厉,哥儿小时候可没少挨罚,不知少夫人今日会不会挨罚。”
  玉颜叮嘱:“横竖别传出去就是了,让丫鬟们都管好嘴巴。”
  张嬷嬷忙道:“这是自然的,大小姐放心。”
  然而屋子里,并没上演什么恶婆婆教规矩的戏码,反而是大夫人拿着帕子,轻轻擦去七姜脸上的泪水,并一脸无奈的宠爱,问道:“娘可一句话都没说,你倒是先哭了,这会子怀迁若闯回来,他该怎么想?”
  七姜红着眼睛说:“他一定知道是我犯了错,娘才不会无缘无故动怒,但我会稀里糊涂闯祸,他心里门清呢。”
  大夫人被逗乐了:“那你哭什么,有什么可哭的?”
  七姜软乎乎地看着母亲,大夫人顶不住,到底是张开手臂,让孩子窝进她怀里。
  “从展怀迁落地起,就知道我未来会有儿媳妇,虽见过你外祖母疼爱舅妈她们,可我也不敢想,将来的儿媳妇,能像自家闺女似的与我撒娇。”大夫人轻轻抚摸着七姜的背脊,温柔地说,“好了,不训你,不许再哭。”
  七姜早就不哭了,先头也只是眼泪没管住落下来,她委屈的并不是婆婆的责备,更不是母亲说她没什么见识,而是这压抑的京城,繁琐的规矩。
  她又不是喜欢这一切才留下,如今连交心的好姐妹成亲,她都不能多看一眼,想到四个月来受过的种种委屈,仿佛所有人见她乐呵呵的,就以为她连被金针扎手指,被打板子得苦都忘了。
  可分明,她手指里的黑血还没散尽呢。
  “娘,我不喜欢京城,也不喜欢皇宫,更讨厌这些吃人的规矩。”七姜吸了吸鼻子说,“我今天真想好好看一眼茵姐姐,她的大日子,我却要低着头,不能好好看她。”
  大夫人说:“虽是一辈子的大日子,可仅仅这一天罢了,明日起就成了昨日,再也无法重来一遍。姜儿,今日你必须低着头送太子妃走上高台,可往后的一辈子,你都能守在她身边,好好看着她,而你愿意为太子妃珍视这一天,娘很感动,茵姐姐也会高兴的。”
  七姜安静地窝在娘亲怀里,过了好半天,才又涌出眼泪,禁不住哽咽道:“我自己没能好好成一回亲,展怀迁都不在,过好多天才回来。”
  大夫人这才醒过味,可不是吗,好好一个姑娘千里迢迢嫁来,没有亲人在身边祝福也罢了,连新郎都不在,自己这个婆婆更是高高挂起不闻不问,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新娘……而这些委屈,姜儿全自己咽下了。
  如今她的好姐妹出嫁,虽说是人间至贵的太子妃,可在她心里,只想给自己在乎的人最真诚的祝福,只想多看她一眼。
  “姜儿?”
  “娘,我不哭……”七姜一面说着,却止不住眼泪落下来,可她还故意用力地笑出来,自嘲道,“我这是怎么了,真矫情。”
  十七八岁的姑娘,最是向往世间美好的年纪,婚礼岂能不被重视,哪怕告诉她十几年后必定会淡忘这一天的经历,可当时当下,她就不能对眼前的人生有所期待吗?
  “姜儿,一会儿我们早些进宫,去看你茵姐姐可好?”大夫人温柔地说,“太子妃与殿下从太庙归来后,宫里还有好些规矩礼仪,但晚宴之前,她能有半个时辰休息换衣裳,我会求贵妃娘娘恩准,让你去陪伴太子妃可好?”
  七姜眼睛湿漉漉的,目光纯澈而干净,谨慎地问:“那殿下呢,我总不能耽误殿下和茵姐姐一起。”
  大夫人笑道:“殿下可忙了,太庙归来后,直到晚宴入席他们才会相见,倘若不合适,你随时退出来就是了。”
  七姜抹去眼泪,终于笑了:“娘,这样是不是不合规矩,您、您又宠我了。”
  大夫人笑道:“可我家少夫人哭个不停,我能怎么办?”
  七姜害羞了,使劲摇头:“我没哭。”
  大夫人温柔地说:“一码归一码,大舅母教了那么多规矩,三令五申的话你也能当耳旁风,那日明明罚站了也不往心里记,等这两天过去后,自己去司空府领罚,记住了吗?”
  七姜小声道:“不告诉怀迁,他会笑我。”


第389章 王爷,您收手吧
  晚宴前进宫,大夫人亲自为七姜上了妆,出席宴席不必着诰命服那么刻板,七姜年轻,亦是新嫁不久,一袭绛红金丝四喜如意云纹锦袍,衬得刚刚好。
  平日里出席别府宴请,张嬷嬷都会为俩孩子准备旁人一看就知是一对的裙衫,但今天,展怀迁的任务是保护太子与太子妃的安全。
  他无法像七姜那般心怀祝福地参加大婚,甚至无暇多看一眼新人面上的喜悦,一整天紧绷着神情,穿着干练利索的侍卫服,穿梭在队伍前后,直到此刻,殿下与娘娘皆入了内宫,他才稍稍松口气。
  但紧跟着,晚宴的守卫不可松懈,再次入宫的王公大臣及女眷们,正在各道门接受检查,不得携带任何利器兵刃,违者以谋逆论处。
  展怀迁前来巡防,遇上父亲来到此处,正奇怪他不陪着皇帝来做什么,便见母亲和七姜款款而来。
  侍卫们见是太师府女眷,便要放行不查,展敬忠没在意,却被儿子阻拦下,一脸严肃地质问:“为何不查?”
  那侍卫吓得不轻,赶紧唤过边上两位嬷嬷,经查验后,自然没什么妨碍,七姜这才跟着母亲通过关卡。
  展敬忠不禁责备儿子:“你也太较真。”
  当儿子的并不退让,一脸严肃地说:“若失了公允,又当如何服众。”
  大夫人微微含笑:“不必在这里争执,多少人等着进宫呢,大人特地到宫门前等候,可有什么事要吩咐?”
  展敬忠道:“太妃今日提起你,我来接你一同去请安。”
  大夫人从容地答应:“姜儿就不必了,送她去见太子妃,我已派人向贵妃娘娘求得恩典。”
  展怀迁便道:“父亲母亲先行,儿子这就送七姜去东宫。”
  宫门外陆陆续续有人来,一家四口不宜在此招摇,便分头跟了内侍离去,直到避开人群,走在安静的宫道上,展怀迁才轻声说:“我家少夫人,今晚可真漂亮。”
  七姜笑道:“是娘为我上妆,淡淡的多好,张嬷嬷总把我画成猴子屁股。”
  但她一说出口,立时慌张地四下看,这是在宫里,可不能说粗话。
  展怀迁嗔道:“还不错,知道要顾忌,你呀,真是没……”
  然而他们行至灯火明亮处,展怀迁忽然驻足,仔细地看着七姜问:“哭过了,眼睛怎么肿的?”
  七姜摇头又点头,憨然一笑:“这不是看着娘娘得偿所愿,嫁了心爱的人,我心里高兴吗?”
  展怀迁便没多想,只道:“我今日一整天绷着弦,什么都没感受到,待夜宴散去,宫里清空了,我才能真正松口气,都没好好为殿下道一声祝贺。”
  七姜说:“你保得殿下今日大婚顺利,就是最好的贺礼,殿下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展怀迁笑道:“还是我家娘子嘴甜。”
  说着话,一行人已然到了东宫,眼下太子并不在此处,展怀迁将七姜送进门后,便要赶回太子身边。
  临走时,他检查了东宫外的关防,叮嘱了一些话后才离开。
  东宫内,太子妃已然换下厚重的婚服,夜宴的礼服穿在身,正红云锦用金银五彩丝线绣百鸟朝凰,栩栩如生的凤凰在陈茵身上展翅,阔袖轻轻一动,便若凤舞九天般仙气灵动、华贵雍容。
  七姜周正地行了大礼,才起身,苏尚宫就带着宫女们退下了,她反而愣了愣,陈茵便来拉了她坐下,高兴地说:“苏尚宫往后会跟着我在东宫,早些时候娘娘安排她在我身边,也是为了今日的,虽说她是娘娘的人,可苏尚宫的品性我清楚,我愿意信任她。”
  陈茵欢喜地说着,一面打量七姜,问道:“姜儿,这是哭过了?”
  七姜奇怪地问:“娘娘,很明显吗,为何一下就看得出来,展怀迁也看出来了。”
  陈茵笑道:“这不是咱们好吗,换做旁人,我才看不出来,可是姜儿,你怎么哭了?”
  七姜说:“为娘娘高兴,叫什么喜极而泣是吗,娘娘,往后可要和太子殿下好好的,真为您高兴。”
  如此朴素的祝福,比今日任何赞美祈愿都听着顺耳,陈茵含笑点头:“我和殿下会好好珍惜彼此,往后的路何止是夫妻感情,更重要的是家国天下,姜儿,你也要帮我。”
  七姜连连点头,再确认一番屋子里没人后,才轻声道:“娘娘,那今晚的事?”
  陈茵顿时红了脸,轻轻拍了她一下:“你这小娘子,好没规矩……”
  好姐妹间的私房话,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