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香农家-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起身。也没再同王二娘说上半句话,直接起身走人了。走到院门口,立马就有人不乐意抱怨上了,“什么东西。当初可是穷的吃不饱穿不暖的,这才吃上必天饱饭,就开始不把人放眼里了,还想搬到城里住,笑话。瞧她这幅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就算搬到城里,也未必有人愿意同她做邻里,这样的人真是坏了咱们王家村的名声。”
“可不是,还说什么味一全靠她儿子,也不打听打听,人家秋宁小姐才是味一的东家,这味一点心好吃,也是全平阳城出了名的,不然咋能让平阳城其它点心铺子全关门,就她味一一家呢自家儿子靠着人家挣银子。还不说人家好话,反倒惯人家给的银子太少,也好意思,臭不要脸。”说这话的正是花婶,花婶的闺女刚进味一,所以这会了可维护味一了。虽然这秋宁小姐没同意让小花做学徒,可是至少肯留下小花,又愿意给两个月小花试试,也算是给足自己面了子。
“可不是,秋宁小姐人可好了。若是旁人肯定不会再给活王二,这秋宁小姐没有因为王二的糊涂娘记恨上,就已经是人家大度了。我就没见过比秋宁小姐还好心眼的人,咋这王二娘就贪心不足。还怪上人家呢这若是传到秋宁小姐耳朵里,非得气死不可了。”张婶顺着搭腔,张婶是挺喜欢秋宁的,以前就想让秋宁做自家儿媳妇,如今更加高攀不上了,可是却打心里喜欢。
王家村的老百姓可不是什么嘴紧的人。立马这王二娘的口出狂言,直接传遍了王家村了。这才几日的功夫,就连城里不少人也知道了,王家村有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村妇,而且就是上次在王老爷子认亲宴上,公开搅事的村妇。这又让人唏嘘一翻了,咋就有人这么不长心,这还没罚完呢结果又开始做搅屎棍了,真不知道王老爷子这次该拿这村妇如何是好。
王老爷子听完管家说的话,也真是气极了,这个王二娘,真是给脸不要脸,到底存的什么心思,当初当众拆自家的台就算了,如今居然还要接连怪秋宁。不行,这事儿绝对不能如此了,如若不想法子,就依王二娘这张烂嘴,秋宁这名声还要不要了。还好村里人知道秋宁的人品,没人信王二娘的话,可是王老爷子就是不想王二娘再说自家孙女一句不是。
看来这次自己非得请村长出面,好好治治这王二娘了,上次给的教训怕是太轻了。可是王老爷子想到秋宁的性子,还有秋宁和文绣同王二的情份,若自己做的太强硬的,是不是会让这两个丫头不高兴呢这做爷爷的也真难,本来要维护孙女的名声,可是又怕伤到孙女的心,让孙女不高兴。王老爷子觉得这事儿,直接把王二寻来,让王二表个态,若他不能管住他娘,自己就出手了,不管是走官府的,还是走村长这儿,总得想法子让王二娘它和嘴休停下来,不然这王家村还真是不安宁了。
王二坐在自家娘对面,看着娘那幅无所谓的样子,咬了咬牙,还是问出口了。“娘,村里那些谣言是不是你说的”
王二娘心里一虚,不过面上才不会认呢反而倒大一耙子,“你这说的什么话,你娘是这样的人吗你娘经过上次的事情,已经知道悔改了,娘咋会说出那样的话来呢你少听外人胡扯,娘不是那样的人。”
王二半信半疑,可是村里随便寻个人问,都直说是自家娘说出来的,还有鼻子有眼的。王二本来不信的,可是娘嫌弃秋宁给自己的工钱太少,这话娘确实说过呀所以王二觉得,那些难听的话,八成就是自家娘说出去的。现在倒好,全村人都骂自己忘恩负义,当初娘得罪王老爷子,是秋宁同王大小姐帮自己求的情,人家还给自己活做,让自己挣银子,如今娘还指责人家的不是,娘这到底是几个意思,这不是非把自己逼孤立不可吗
“娘,不管您到底有没有说,可是现在王老爷子唤儿子过去,您自个看着办吧”说完王二起身,接着大步的朝院子里走去。
王二娘本来就心里发虚,这会子一听到王老爷子,立马脸就白了,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呀咋就有人见不得自己好呢这若是,若是王老爷子又罚自己,这可咋办呢
aa2705221
第两百三十八章 开祠堂
而接着的事情更让王二娘气恼,村长居然罚自己跪祠堂,王家村有一个祠堂,寻常不会开祠堂的。只有到逢年过节,村里一全人祭祖时,才会开祠堂的。当然也有一种特例,那就是村里人犯了事儿,这时候会开祠堂,男人是在祠堂鞭打,女人是跪祠堂。当然呢如果犯的是等大罪,那开祠堂就是直接浸猪笼了。
而这次王家村开祠堂,居然是因为王氏犯了口舌之罪,每个村都有这样的妇人,寻常不过份村里人就忍了。也不会有人会因此要求开祠堂什么的,这是因为谁家都觉得没那个必要,而且村里的规矩是轻易不得开祠堂。要开祠堂也必需是有地位,或者事情确实让全村人都难以接受时,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开祠堂,而王二娘因为嘴贱,还真是把全村上下都得罪了。村长才一提开祠堂,处理王二娘口舌之罪,立马全村基本上都支持,就这样王二娘成功的进了祠堂,并且是极为不光彩的进祠堂。
而王二娘之所以罚跪祠堂,也是全村百姓们,一起讨论过后,大家一起一条一条,把王二娘的罪行说出来。而今日的王家村特别的热闹,大家全都围在祠堂里面,多少年王家村没在非年节时开祠堂了,开一次祠堂的费用也确实惊人,祠堂里的灯全点起来一次,也够村里一家子吃上好几个月了。所以今日开祠堂,对于全村老百姓来说,激动又新奇。当然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今日主审的居然是王二娘,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好意外的。王二娘干的那些事儿,不惹恼老秀才才怪呢
要说王二娘以前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如今怎么就大变样了,不仅嘴上不留情,把全村上下,但凡能挖苦的人,全都挖苦了一通。还连续两次得罪王老爷。不怪王老爷恼怒,人家是个读书人没错,可是不是一个泥人。让人欺负到头上,也不吱一声。
在祠堂正中间,一脸害怕和紧张的娘,想帮忙。可是王二知道,现在自己做什么都是不行。而且王老爷子既然提前支会自己了。如果自己再做什么,不仅不会帮到娘,反而会让王老爷子更加生气。王二只能站在边上,默默的注视着娘。心里承受着比娘还要痛苦的痛。
同样的王二也听到了村民们对娘的不满,确实人家说的事情,没有添油加醋。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娘确实就是那般。确实处处看轻村民,处处显摆,处处嘴上不留情。也不怪全村上下,对娘如此不满,这村里如今怕是除了白婆子,就自家娘最惹人厌恶了。而这些厌恶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居然就是从自己可以自食其力,养活娘,并且自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时,慢慢的娘就开始在村里眼高于顶,把之前一些帮助过自家的人,全都给得罪死了。
也不是说伤害人家身体什么的,而是娘成天显摆自己,处处拿人家的痛处说事,这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是什么,难不成人家有病,看到娘这般欺负到头上,还继续与娘相交,这不是有病是什么。再说了,人活一张脸,乡下人尤其重视这张脸面。让人挖苦到头上来了,若还不反击,若还不做些什么,那就是真是蠢透天了。
王二听着大家数落娘的话,心里感叹的同时,也更加觉得,哪怕真要跪,自己陪着娘一起跪着,可是绝不能再帮娘求情,或者说一些推脱的话了,因为王二张不了口。
就比如王二说张大娘一家子,说人家三个儿子娶不上媳妇,将来一定打一辈子光棍,说人家三个儿子没出息,等等。说这些有什么用,人家儿子有没有用,关娘屁事呢可是娘就是为了显摆她的儿子,不顾同村之情,一个劲儿的刺痛别人,谁家受得了。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最重要的自然是王老爷子这里的,而王老爷子家的秋宁小姐,让自家娘说成什么样儿,全村上下谁不清楚,谁没听到过。王二真觉得,自己辩解不了,也没办法辩解,这些全是一些无中生有,故意坏人家名声的事儿。就像王老爷说的,自己不可能帮娘擦一辈子屁股,总有自己惹不起的人,也有自己没办法帮到的地儿。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娘好好受罚,长一次让性也好。王二现在突然怀念,怀念起自己刚做学徒那会子,挣不到什么银子,家里连吃饭都成问题,可是娘却与村里人相处的极好,而且地里的田也种的好,如今娘不仅不管种地了,反而到处生事,到处惹事,这都是钱楉出来的。
也是自己的错,若自己一早就制止娘,或者从发现这个苗头开始,就直接掐断娘的念头,或者直接把银子自己存下来,不要交给娘,只给娘一些生活费就成了。也许就不会如此了,是自己一味的想着,想着让娘过的更好一些,生活的更好一些,可是结果呢结果就是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是越变越差了。
王二娘跪在正中间,心里强列的期待着儿子能来救救自己,可是结果呢结果就是娘不仅不来救自己,反而安然的站在一边。王二娘心里失望透了,儿子果然同自己离心了,而这一切归根到底,还不是秋宁那小贱人惹出来的。而今日自己之所以会跪在这里,还理因为王老爷子,王老爷子凭什么要罚自己,也是因为秋宁那小贱人。
王二娘在心里恨,在心里怨,可是却什么也不能说。王二娘只怪,只怪自己不是有钱人,如果自己儿子有钱有地位,自己哪会受这份罪呢王二娘告诉自己,今日这份苦自己必需吃下,若有机会,有机会自己一定会报复这些人,不会让这些人有机会一辈子压着自己的。以前自己一个寡妇带着儿子,在王家村里苦苦的讨生活,受了多少白眼,吃了多少苦,如今自己好不容易过的好一些了,不要让人看不起,还要受气受罪,这王家村就不是人呆的地方,王二娘最想做的,就是离开王家村,离开这里。
aa2705221
第两百三十九章 拒不认错
离开这里一切都好了,王二娘突然就起身了,接着朝王二看去。眼里满满含泪水:“儿子,你就忍心看着娘,看着娘让这些人羞辱指责谩骂不成,你娘我可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带大。如今你长大了,出息了。却还看着娘受这份罪,你说你可对得起你自个的良心,你若真有良心,就该当帮着娘一起,离开王家村,再也不回来。这里既然没有咱们母子的安身之所,自然必定有咱们的容身之地。”
王二娘此话一出,围在周围的王家村百姓们,立马一个个激动起来了,什么意思。自个做错事了,还不让人说,大家不过是为自己讨回公道罢了。王二娘这么说,搞得好像王家村的百姓有多刻薄,多不容人似的。再说了王家村全是一个祖先,若是可以,谁都不会离开王家村。可是王二娘却把离开王家村说的这般轻巧,就算王大力一家搬到城里去了,可是依旧是王家村的人,人家的根和族谱依旧在王家村。
可是这王二娘,说出的话像什么话,简直就不是人能说出来的,自己有错在先就罢了,还死活不承认自己有错,这也就罢了,错了就错了,却偏偏认定了,所有人在欺负她,这都是什么脑子。不过可能王二娘就是这种变态的心理,觉得这全天下的人,都该顺着她,若是谁对她不敬,若者她说的话让谁觉得不舒服,那不是她的错,反倒是人家的错。这世上不要脸的人到这种地步,也真是太难得了。
王二听着娘这翻话,整张脸都白了,自己姓王。从出生就在这王家村,自个爹也姓王,自己同这王家村是分不开的。王家村才是自己的根,哪能说离开就离开,就算离了王家村,族谱也在王家村,娘犯错误。王家村的村长和村民。也能一起公审娘,这是逃脱不掉的。难不成娘以为,她离开王家村。就真与王家村一刀两断不成。而且娘有为自己想过吗这世上哪有不认祖,不归根的人。王二长这么大,就没想过离开王家村,就连王大哥一家。也只是搬出王家村,遇上年节时。一样全是回王家村,可没有在城里过节。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心里有王家村,还是王家村的人。认王家村这个根。
王二心里很纠结,也很痛苦,“娘。您能不能不为难儿子,您自个说。今日大家说的话,可曾有半句虚言,可曾有冤枉您的。”
王二娘面上一僵,没想到儿子居然帮着那些人指责自己,自己哪里有错,自己的儿子本来就比旁人的儿子本势,自己只是说出事实罢了,这算有错吗王二娘心里委屈极了,看王二的眼神满是怨恨:“你就这般同娘说话的吗你明知娘心里只有你,娘说你有本势,也是想为你长面子,再说了,娘说的有错吗你倒好,你不帮着娘,反而指责娘,有你这样做人儿子的吗你真是白眼狼,娘还没死呢你就盼着娘死了,真是狼心狗肺。”
王二娘是骂的痛快了,可是王二却揪心,“娘,不管儿子是否比旁人的儿子好,可是在每一个父母眼里,自个儿子都是最好的,您就不能说出那样伤人的话来,你让旁人把脸放哪儿。大家都是王家村的村民,全是一个祖上发下来的,为何要如此互相刺伤呢娘,您还记得您小时候教过儿子一句话吗帮理不帮亲,如今儿子就是帮理不帮亲。”
王二说完,就跪在那里,不言不语,可是心里却难受极了。众人看到王二这般,只觉得王二真可怜,有一个这样变态,这样不长进,这样蠢笨的娘,真是太难为她了。还好王二不像他娘,王二随了王二爹,人好老实本份。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如果不是有王二这样的娘拖累,这好亲事一早就说上了。何必像现在这般,如今还没有房媳妇呢要说这父母也真是,你不为儿孙造福,你也别给儿孙添堵吧,这样简直就是不讲道理,不要脸呀
王村长看到这里,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不过王村长知道一点,那就是王二娘没救了,到现在她不仅不觉得她有错,反而觉得她自己占理,觉得大家都有错,这样的人,你指着她改过,是不可能的。王村长走到王二跟前,看着王二,也是一脸婉惜:“王二,要不你就听你娘的,搬出王家村吧现在你也看出来了,你娘这性子,不可能转变,你不可能试图让你娘不去中伤旁人,不去得罪人。这样的人大家不是不可以原谅,可是长此以往,你觉得真就对你娘好吗再则大家的宽容,如果能换来你娘的改过,于大家都是好事,可是你娘真的会改,可能吗所以今日你不妨好好想想,咱们王家村,还是你的祖家,可是你娘如果可以,你不妨带你娘离开王家村,让你娘看看,这外面人好,还是咱们王家村的人好。”
村长把话说到这份上,也真是让王二娘弄烦了,王村长就没见过,这么不进理,不知好歹的妇人。而且王村长可算是看出来了,像王二娘这性子,留在王家村,就是给王家村制造麻烦。上次大闹王老爷府上的事情,人家能那般大度的宽容,王二娘就该夹起尾巴做人,好好的把日子过下去,别再折腾了吧可是如今倒好,王二娘不仅不知悔改,反而恨上王老爷。中伤秋宁小姐的话儿,村里全传开了,就没一句好听的,什么攀高枝,什么不要脸,什么不知好歹。好像这全天下全是她儿子一个人撑着似的,如若不是他儿子,大家都没好日子过似的。说可以,可是一直这么说,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