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如意事 >

第79章

如意事-第79章

小说: 如意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嬷嬷扶着皇后上了镇国公府的马车。

    车内宽敞,便是一行五人也不显得拥挤。

    阿葵从小几上取出一只小篮子,篮中手镜木梳等物俱全。

    姜嬷嬷替皇后拆下发髻,重新梳理罢,很快挽出了京中妇人当下常见的挑心髻。

    取了只步摇在发髻间比量了片刻,姜嬷嬷觉得不太合适。

    “我这儿有几支珠翠簪,应当更衬些。”许明意从一旁的匣子里挑了一套南珠簪,笑着问:“夫人可要试试?”

    这便开始改口了?

    皇后笑吟吟地点头。

    许明意便微微倾身,将簪子依次轻轻插入其发间。

    分明只是这样一件小事,女孩子的神情也透着别样的认真。

    看着面前替自己戴簪的少女,皇后不禁在心底感慨地叹了口气。

    这样的一个丫头……

    难怪将她家阿渊都给生生带的开了窍。

    不怪阿渊定力不够——她若是个男子,她也想娶啊。

    生了一张顶好看的脸,偏偏性子也这般招人喜欢,一举一动叫人打从心底觉得熨帖,真诚又坦荡,笑时眼底仿佛有光一般,照得四下都暖烘烘的。

    像个小太阳似得。

    真想抱一抱啊。

    定是香香软软暖暖的……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皇后便在心底啐了自己一口——啧,得亏她不是个男子,倘若是,那还不得是块儿进大牢的料?

    寒明寺在山上,马车在山脚下便停下了。

    “二老爷,到了。”车夫勒马,对车厢里的人说道。

    许昀下了马车,俨然是一副刚睡醒的模样,缩着脖子打了个哈欠,双手抄在宽大衣袖中,看着积雪茫茫的四下,口中说着:“这是一年比一年冷了,明年再不来了……”

    说话间,余光扫到侄女扶着一人下了马车,觉得有些不对,遂定睛看去。

    “许先生。”

    四目相对,许昀面色微怔。

    而后,微微侧过了身去,语气不冷不热地道:“原来是皇后娘娘。”

    要侄女做事之前同他商量他是断不敢寄予希望的,可好歹跟他打声招呼?

    ……他今日可是连胡子都没刮!

    许明意疑惑地看着他。

    二叔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好?

    然而仔细想想,二叔脸色不好似乎才是常态?

    遂轻声提醒道:“二叔,娘娘今日不欲惊动他人,您人前称呼一声谢夫人便好。”

    许昀在心底冷嗤了一声。

    谢夫人?

    这倒是不必。

    总归他也不可能在人前同这位皇后娘娘说话。

    许昀抬脚往山上走去。

    通往山上的路铺有石阶,其上积雪已被清扫干净了大半,然而即便如此,脚下也有些滑。

    姜嬷嬷扶着皇后走得很慢。

    许明意便也放慢脚步陪着。

    阿葵阿珠,及提着只箱笼的两名小厮跟在后面。

    行至一半时,许明意抬眼一看,前面哪里还有她家二叔的影子?

    平日里最是慢悠悠的人,今日竟是改了性子?

    一行人在前殿上了香,请到了平安符,便去了后山煮茶。

    皇后带着姜嬷嬷坐在亭中等着,许明意则跟着许昀提着陶罐,去采梅花枝头的新雪。

    看着树下之人,皇后嘴角挂着笑意。

    此时,一名怀中抱着梅花枝,不过十来岁的小沙弥走了过来,有礼的询问道:“阿弥陀佛,夫人,小僧可以在亭中歇一歇脚吗?”

    他跟几个师兄一起来此处折梅花,但师兄们还没过来找他,大约是去别处玩了。

    他只能在这里等一等。

    皇后笑着颔首:“自然,这本是贵寺宝地,倒是我等叨扰了。”

    “阿弥陀佛,施主言重了。”

    小沙弥又行了个佛礼,这才到亭中坐下歇脚。

    “阿葵,快来,这儿的雪厚——”

    树下传来少女清脆悦耳的声音。

    小沙弥下意识地看过去。

    片刻后,不禁赞叹道:“令千金与尊夫真是仙人之姿呢,又这般识雅趣,夫人可真是好福气。”

    皇后听得愣住。

    还不及收回的视线里,红梅枝下,少女披着银红披风,头戴白玉梅花簪,惹眼至极。

    而不远处,便是那身形高大,穿藏青长袍,气度儒雅自在随性的中年男子。

    确是像极了一对父女。

    “小师傅误会了。”姜嬷嬷在一旁及时提醒道。

    皇后笑了笑。

    可不是误会了么。

    那不是她的女儿。

    那更不是她的夫君……

    她岂会有这样的好福气。

    小和尚有些赧然,忙道:“是小僧眼拙,还请夫人勿怪。”

    但他瞧着,这位夫人,和那树下的老爷,分明就是十分般配啊……

    正是此时,一道喊声传来:“无逐,该回去了!”

    小和尚赶忙应道:“师兄,我在这儿!”

    应声间,赶忙起身行礼道:“小僧告辞了。”

    皇后点头,笑着目送小和尚离去。

    确实是太久不曾出来过了,这样一个鲜活可爱的小和尚,都叫她觉得十分珍贵。

    小厮很快支起了炉子,燃起了炭火。

    雪采的足够用了,许昀便带着侄女回了亭中煮茶。

 188 出事了

    皇后静静看着那只大手从容煮茶的动作,鼻间嗅着开始四溢的茶香,滚烫的热汽白茫茫的,仿佛将她四周的寒气皆驱散无形,却也熏得她的眼睛有些发涩。

    茶汤被注入玲珑茶碗中。

    许昀将茶碗端起,轻轻吹了吹。

    许明意看他一眼。

    二叔今日当真有意思,倒起茶来竟只倒自己的

    倘若是祖父在,少不得一巴掌拍他脑袋上。

    阿葵在一旁适时地提过茶壶,另倒了两碗。

    “夫人尝尝。”许明意端起一只茶碗递到皇后面前。

    皇后含笑接过,没急着喝。

    许昀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在心底冷冷笑了一声。

    果然还是以往那般模样,早同她说了许多遍,冬日里饮茶,喝的便是一个烫字,边吹边喝才有滋味,可她偏要让茶汤彻底冷掉才会入口。

    分明都已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怎不将这些习惯也改得彻底些?

    “你们去玩儿吧,阿葵以前不是喜欢玩扔雪球?”许明意捧着茶碗,对两个丫头说道。

    阿葵闻言看了身边的阿珠一眼。

    “奴婢是喜欢玩扔雪球,但跟阿珠玩,还是算了吧”

    别人砸雪球那就是砸雪球,可阿珠不一样。

    再软的雪只要是经了阿珠的手那么一攥,就不再是雪球,而是实打实的铁球。

    不仅费雪,还费命。

    毕竟若是稍有不慎,头破血流那都是有可能的。

    阿珠轻蔑地看了好友一眼。

    玩雪球不就是图个刺激有趣么,不痛不痒的有什么意思

    不过,她也确实不能欺负不懂武功的人就是了,故而向来都是同父亲一起玩。

    “今年的初雪都这般大,想来必是个寒冬。”

    皇后望着亭外四下皑皑银装,笑着说道。

    “是啊。”许明意点了头,神思却忽然有些飘远。

    今年的冬日似乎格外的冷,不仅京城,宁阳也是如此。

    此时宁阳也该下雪了吧?

    皇后垂眸吃了口已经微凉的茶水。

    茶汤浓香,苦而不涩。

    不知怎地,却仿佛呛得她眼睛发酸,似要泛起眼泪来。

    皇后突然有些慌乱。

    真是奇怪,这十余年来,她早已不会为这些情绪所累,自认在情绪控制这一块儿,拿捏的已是不能再稳当,眼下这竟是越活越回去了不成?

    将茶碗搁下,她垂着眼睛,尽量拿自然从容的语气笑着说道:“我也去瞧瞧这山中雪景。”

    说话间,便站起了身来,带着姜嬷嬷离了凉亭。

    许昀扫一眼她碗中等同没动的茶汤,微微抿直了唇。

    果然,在宫里待久了,注定是喝不惯他煮的粗茶了。

    将自己碗中的茶汤一饮而尽罢,许昀又倒满一碗,同样是仰头一口喝下。

    而后将茶碗“嘭”的一声放在茶盘中。

    片刻后,起身道:“昭昭,二叔先回去了。”

    才开始喝上,这就回去了?

    许明意有些不解,却也只是点头应“好”。

    看一眼自家二叔大步离去的背影,再看一眼那空掉的茶碗,许明意心中的那重困惑愈发深重了。

    若说皇后娘娘同二叔乃是旧识,这并不稀奇两家长辈当初是一同打过天下的,小辈之间有过交集实属正常。

    可她瞧着自家二叔今日这般反常的态度怎像是有过节似得?

    且二叔虽说为人随性,但也并非不懂做表面功夫的人,眼下却连茶都不喝了莫非这过节很严重?

    “娘娘”

    不远处,一株梅树下,姜嬷嬷轻声道:“许二老爷走了。”

    皇后将帕子收好,转过头去看。

    那高大的藏蓝色的男子身影渐渐消失在了梅林之外。

    姜嬷嬷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若知许家二老爷也在,她怎么说也不会撺掇着娘娘来此处。

    散心不成,反倒又要添愁思了

    皇后未有说什么,缓缓吸了口气,又徐徐吐出后,便折身回了亭内。

    刚坐下,便见石桌之上茶盘内,放着两颗包着油纸的栗子糖。

    她微微怔了怔,下意识地问道:“这栗子糖是何处来的?”

    许明意看过去,随口答道:“应是我二叔留下的他喜欢喝浓茶,偶尔会配一颗栗子糖。”

    对于这种行为,她虽然很想说一句“觉得浓茶苦就干脆喝清茶便是了”,但各人皆有各人的习惯在,还有人喜欢在喝茶的时候放盐呢。

    “娘娘若觉得这茶苦,也吃颗糖吧?”

    皇后接过许明意递来的栗子糖,神思忽而有些飘远。

    那时也是冬日雪天

    她不过七八岁,有一回偷偷跟着大哥去了军营里看父亲,因此被父亲训斥了一番。

    她躲到军帐后哭了起来。

    有个小少年找了过来,她不想在人前丢人,便赶忙抹了眼泪。

    他走了过来,也并没说什么安慰的话,伸了只拳头到她面前,说:“你猜猜我手中有几颗糖?倘若猜对了,我便都给你。”

    她当时听得莫名来气。

    她都要哭死了,谁会想猜他手里有几颗糖啊?

    但作为世家淑女,断不能说出有失风度的话来,因此她张口就说:“十颗。”

    任谁手里也不可能塞得下十颗糖,这当然就是催对方快走开的意思。

    不料对方却说:“猜对了。”

    他将手掌在她面前摊开。

    分明只有两颗而已。

    她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就见那小小年纪已有几分儒雅之气的男孩子,神态认真地同她说

    “你猜对了,先给你两颗,剩下的八颗欠着,回头再给你。”

    这是哪门子只赔不赚的赌法?

    若他开个赌坊,岂不是要将许家军都赔的一个不剩?

    但她还是被逗笑了。

    她至今还记得那颗栗子糖吃进嘴里是什么味道往后她似乎再不曾吃到过那样甜的东西了。

    自回忆中抽回神思,皇后缓缓握紧了手里的油纸糖。

    轻声道:“时辰不早了,本宫也该回去了。”

    许明意便交待了小厮们收拾茶具,灭了炭火。

    出了寒明寺,马车朝着长公主府的方向平稳地驶回。

    姜嬷嬷扶着皇后下了马车。

    许明意紧跟着下来。

    “将这道平安符代本宫送进去吧。”皇后将东西交到姜嬷嬷手中,叮嘱道:“记得放在敬容枕下。”

    姜嬷嬷应下。

    不多时,折返回来,却是形容匆匆透着异样。

    “娘娘,长公主殿下出事了”

 189 不对劲

    姜嬷嬷低声说道。

    皇后神色微紧,忙问:“出了何事?”

    总不能是……

    虽说也早已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但怎会这么快,分明今早喝药时还能喝进去一半。

    “说是人不见了……”姜嬷嬷说道。

    “不见了?!”

    皇后不禁大感诧异。

    而听得这一说法的许明意,一颗吊起的心却缓缓放下了许多。

    至少不是身体上出现了重大变故……

    出了这等事,自是没有旁观的道理,一行人赶忙又进了长公主府内。

    敬容长公主的居院里,玉风郡主正急得在堂中来回踱步。

    “皇后娘娘,昭昭——”

    见她要行礼,皇后先一步上前将人扶住,“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拘泥礼数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人怎会突然不见?”

    “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

    玉风郡主的神情是肉眼可见的慌张不安:“我喝了药之后,本是在房中守着母亲的,可不知怎么回事,竟是在榻中睡了过去,且睡得极沉!什么动静都不曾听到!”

    阿葵尽量不露出心虚的表情。

    郡主为何会睡得这般沉,自是因为那张药方的缘故……

    可长公主究竟为何会不见?

    “我还是被嬷嬷叫醒的!”玉风郡主急得眼睛都红了:“一睁开眼睛,便见床上空了!”

    “奴婢等人守在外间,曾隐约听到过些许动静,但只当是郡主发出的声音,故而未有及时进来察看……”跪在地上的大丫鬟自责难当。

    一整个月下来,她们早已习惯了郡主单独守着长公主,本想着在外间寸步不离,随时候命便可,哪里能想得到竟会发生这种意外。

    “后面的那扇窗大开着……母亲必然是被人掳走了!”

    玉风郡主又急又怒:“母亲都这样了,他们还是不肯放过她吗!”

    陛下说该清查的都已经清查过了,与蓝竹有关的那间小倌馆也已经封了……可为何今日又出了这种事?

    到底是谁要害她母亲!

    “皎皎,你先别着急。”

    许明意握住她一只手,道:“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长公主殿下醒了过来,自己出去的?”

    玉风郡主听得大愣。

    旋即便摇头道:“这不可能……母亲倘若真醒了,岂会一言不发,更没有理由从窗户上爬出去!”

    况且——

    她看了一眼内室的方向,道:“母亲既不曾披衣,也未有穿鞋,定是被人掳了去……”

    许明意微微皱眉一瞬。

    确实有些古怪……

    但单凭这些,也不能就此判定什么。

    “人不见有多久了?可有发现其它线索?”皇后在一旁问道。

    凭直觉来说,她并不觉得这会是皇帝所为。

    倒不是说对他那根本不存在的人性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只因眼下这般情形,他根本没有动手的必要——即便是动手,却也绝不可能挑在白日里,用这般后续麻烦不断的手段。

    “应也就是半个时辰之内的事情。”玉风郡主摇着头道:“已经使人在找了,但还未有发现什么……”

    “若当真是被人掳了去,此时或许已经不在府内了。”皇后正色道:“单凭这些府兵护院,怕是远远不够,眼下还需将此事尽快禀明陛下,让城中各处衙门帮着寻人——”

    若能出动缉事卫,自是再好不过。

    玉风郡主当即点头:“好……我这就让人进宫去。”

    庆明帝听闻此事,当即亲自出了宫,赶往长公主府。

    见皇帝亲临,满眼焦急之色,许明意不禁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